【摘 要】
:
误吞异物多发生于6月龄至6岁儿童,多数异物可自然排出体外.其中误吞尖锐果核在我国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嵌顿在食管的尖锐果核需早期识别并紧急处理,若未及时诊断处理,可能并发严重的食管穿孔或瘘,侵犯主动脉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消化道异物宣教,避免儿童误吞尖锐果核等特殊异物,以及误吞该类异物后给予规范处理,这些方面对预防和管理消化道尖锐果核类特殊异物均很重要.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科,河南郑州45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吞异物多发生于6月龄至6岁儿童,多数异物可自然排出体外.其中误吞尖锐果核在我国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嵌顿在食管的尖锐果核需早期识别并紧急处理,若未及时诊断处理,可能并发严重的食管穿孔或瘘,侵犯主动脉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消化道异物宣教,避免儿童误吞尖锐果核等特殊异物,以及误吞该类异物后给予规范处理,这些方面对预防和管理消化道尖锐果核类特殊异物均很重要.
其他文献
肺梗死是儿童重症肺炎的少见并发症,多累及下叶近胸膜处,常常继发于肺血栓栓塞,诊断依靠于胸部增强CT检查.关于儿童重症肺炎并发肺梗死的研究较少,相关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等数据缺乏.基于成人的研究提示肺梗死与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类似.儿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发掘客观规律,积累儿科诊治经验.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SLE)是特指在18岁之前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积全身多脏器、多系统,有多达60%的患儿会出现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其中19%的患儿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感染和终末期肾病是导致发展中国家cSLE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都会影响患儿的身心和生长发育,做好cSLE与LN的慢病管理对控制病情、提高长期生存率极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病管理的
目的 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内科收治的70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确诊时中位年龄6岁,首诊症状多数为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不同临床类型表型中,肝型患儿起病年龄小、转氨酶水平高;神经型患儿出现眼部K-F环、镜下血尿、腹部超声表现为弥漫性肝损伤及肝硬化、典型头颅磁共振成像改变阳性率高,24h尿铜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儿行ATP7B基因测序,共
肌营养不良(muscular dystrophies,MDs)是一大类以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临床特点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受累部位和突变的基因不同大体可分为抗肌萎缩蛋白病、强直性MDs(myotonic dystrophy,MD)、面肩肱型MDs(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肢带型MDs(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ies,LGMD)、Emery-Dreifuss型MDs(Emery-Dreifus
目的 比较《中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专家共识》(简称国内共识)与《2020年AHA/ACC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治疗指南》(简称AHA/ACC指南)对儿童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32家医院收治的466例心肌肥厚患儿的临床资料,以超声心动图最终随访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按国内共识及AHA/ACC指南制定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分为确诊和排除,比较国内共识和AHA/ACC指南对儿童HC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466例心肌
目的 总结年龄<2岁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6月10年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23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年龄<2岁,95例)、对照组(年龄≥2岁,140例).对两组患儿的住院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
目的:通过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转录因子O3(FoxO3)蛋白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MN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1组作为正常组,其余5组分别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西药)组(10 mg·kg-1)和降脂通络软胶囊低、中、高剂量(中药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mg·kg-1),并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按照相应
目的 探讨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方法的准确性,旨在寻求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123例13C呼气试验检查阳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下取胃黏膜并收集胃液标本.从胃液中提取DNA,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RnaseP酶和cagH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是一组主要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异常的疾病.约1/4的PID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PID自身免疫的临床表现多样,机制多样,治疗棘手;PID合并自身免疫是疾病预后不良因素.该文总结了最常见的PID自身免疫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治,防止与此有关的累积器官损伤,最终提高PID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发病人群广泛、病程长、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药物广泛用于此类疾病,这些治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临床实践中为达到患儿个体化药物治疗,除了疾病状态、药物本身药代动力学,还需结合基因多态性、生长发育阶段特性等因素.药物基因组学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