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对人生,你只需要拥有一个梦想就可以了:比如出人头地。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大满贯赛事并夺得冠军的黑人球员,作为拥有11个大满贯冠军的黑人女球员,吉布森用不懈的努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从来没有想要成为先驱,但却用行动打破了种族歧视的藩篱,并为后来者开创了一条光明之路。
56个冠军:传奇的网球生涯
在吉布森的人生履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她拥有56项单打和双打冠军纪录,尤其在1950年后半期,她总共赢得11个大满贯,其中既包括四大满贯的单打,也有双打和混双。从成绩上讲她或许不是美国网球运动员中最卓著的一个,但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正如比利·简·金所说:“如果没有她首开先河,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阿瑟·阿什等伟大球员,也不会有更多的黑人网球运动员的成就。”
吉布森之前没有一个黑人出现在大满贯赛场上,更别提赢得冠军了,但她却创造了奇迹。她曾在两度获得全美黑人女子网球比赛冠军之后以为自己有足够资格参加全美网球锦标赛(美网前身),却数度被拒,直到曾获得4个美网冠军的爱丽丝·马伯公开在杂志上声援“如果吉布森不能参加比赛,那这样的比赛根本不能算是公平的”。终于在1950年她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比赛,虽然没有赢得冠军,却为自己带来了大赛经验,也开拓了参加大满贯赛事的先河。
此后,即使依然不受很多俱乐部的欢迎,甚至被拒绝入住酒店,或被拒绝参加别人为自己举办的午餐会,吉布森却通过4年的努力让自己进入美国女子网球第一梯队,并在第一次获准参加法网就赢得了冠军——这是她唯一一次在巴黎表演,此后三年她蝉联温网和美网单打冠军,还赢得了6个双打冠军。
难能可贵的是,吉布森的胜率极高,她的大满贯单打记录为53胜9负,其中温网战绩为16胜1负,美网记录为27胜7负,法网记录为6胜零负,澳网记录为4胜1负。在辉煌的1957年,她不仅成为《英国电讯报》和《每日邮政》报评选的世界第一,还作为怀特曼杯美国代表队主要成员,以5-1 和 3-1的单打记录和2-0的双打记录击败了英国代表队,为美国赢得荣誉。
1957和1958年,她成为通过投票产生的“美国年度最佳女球员”,她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黑人。
然而,在那个时代,非职业球员即使赢得比赛也没有奖金,甚至不能支付自己的生活费,出生贫寒的吉布森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1958年她放弃了大满贯比赛资格,正式成为职业球员。遗憾的是,现实和梦想总有巨大差距,那不是职业女网球运动员的时代,随后一年,她在一系列篮球比赛前的网球表演赛中才挣了10万美元。
1968年,公开赛的开始让淡出多年的吉布森重返网坛,不过当时她已经40多岁了,面对年轻很多的对手,她再也不能恢复当年的优势,最后,她不得不选择退役,成为新泽西州一名职业网球教练。
三次转折:命运的暗示
吉布森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这三次转折正如命运的暗示,由此她的生命变得曲折、辉煌、离奇和落寞。
1928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吉布森的父亲丹尼尔决定把家从南卡罗莱罗州银城搬到纽约曼哈顿,当时她只有1岁。少女时代的吉布森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一开始她爱上棒球,随后打了几年街角板球。
到了1941年,13岁的吉布森认识了美国太平洋图书馆的辅导员,一个失业的音乐人布迪·沃克,他对她的凶悍和勇猛印象深刻,于是从一个穿线师朋友那为她搞来一对二手球拍,让她对着手球场的墙壁练习网球,几个星期后,她表现得非凡出众,在一个网球场的表演赛中,她甚至让其他选手都放弃了自己的比赛纷纷前来围观。
当年夏天,受到充分鼓励的吉布森前往Cosmopolitan网球俱乐部,跟随曾是网球运动员的独臂教练弗雷德·约翰森学习网球。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转折,此前她曾因为成绩差而辍学去当收银员,也当过酒店电梯管理员和机械店的修理员,但这次她选择了网球。
随后她在教练的鼓励下参加了全美黑人女子网球锦标赛,并获得了两个冠军,但这个喜欢玩乐的少女突然厌倦了这一切,她迷上了桌球,还参加爵士乐乐团,担任主唱,她又树立了新的目标:成为一名音乐人。
1946年,她迎来了第二次人生转变,职业教练胡波特·W·伊顿注意到她。当他问:“你想过有一天参加全美锦标赛吗?”吉布森还只以为对方是开玩笑。不过在朋友的鼓励下她还是决定听从伊顿的意见,随他搬到了位于威明顿的家中。在这里她不仅学习打网球,还被伊顿一家送到高中继续学业,与此同时,伊顿的妻子还为她设计形象,进行礼仪教育,最终她一改之前的粗鄙无礼,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更符合网球运动的选手——她还努力地学习,并以前10名的成绩从高中毕业,最后申请了A.&M.大学的体育奖学金。
吉布森在四年大学生活中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不仅打网球,还是篮球队主力,她靠给体育馆做清洁养活自己,也获得了更多机会,参加了美国草地网球协会举办的“东部室内赛”,第二年夺得冠军,同年她也参加了“国家室内赛”,进入四分之一决赛。从这时候开始,她逐渐进入了自己全盛的网球生涯。
在经历了辉煌的50年代之后,吉布森逐渐发现身为非职业球员,即使贵为大满贯冠军,她却依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优渥生活:仅为非职业球员敞开大门的大满贯赛事不仅没有奖金,没有赞助人,甚至无法让球员支付昂贵的训练经费。于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吉布森进行了第三次转折:成为一名职业球员,遗憾的是,她所处的时代并不是女子职业球员的黄金期,随后一年中,她仅获得一些表演赛的机会,收入也没超过10万美元。无奈之下她只好退出,几年后传奇般地出现在全美女子高尔夫巡回赛中,只是高球生涯并没有带给她多大成就,她只取得过一个亚军。
公开赛诞生之后,早以淡出网坛的吉布森选择复出,但是她已无法打败那些年轻的对手们,最后她黯然地离开网球赛场。
两次婚姻:孤独终老的命运
虽然拥有过辉煌的网球生涯,也曾享受过鲜花和荣誉,甚至成为过历史上第一个和英国女王握手的黑人网球运动员,但吉布森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
她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拳脚相向,在父亲喝醉酒后也不敢回家,只好在地铁或大街上转悠。虽然长大后她说自己并不恨父亲,但童年的经历无疑对她造成过阴影,以至于影响了她未来对婚姻的选择。
吉布森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和威廉·达本,这段婚姻只持续了1年不到;1983年她嫁给了西德尼·里维恩,3年后再次离婚,从此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她曾是新泽西体育协会委员,后来也做过一些其他公共服务的工作,但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却罹患脑瘤,靠救济金生活。在1992年她曾给前双打搭档安吉丽娜·布克森打电话,透露自己想自杀,随后布克森在杂志上公开了她的情况,从而让她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捐款——当时她已因中风,说不出任何话来。2003年9月28日,吉布森在西橘子郡的家中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76岁,她被安葬于当地的罗斯戴尔公墓。
早在1971年,吉布森就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2007年,在美网公开赛前夜,为了纪念她赢得美网冠军50周年,人们举办了庆祝活动。2009年,9月,威明顿市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新落成的网球馆。
艾尔西娅·吉布森
1927年8月25日出生于南卡罗纳州银城,有两个兄妹,是第一个参加大满贯和获得大满贯冠军的黑人,曾获得56个网球冠军头衔,其中包括11个大满贯单打和双打冠军。
了解更多可登录
http://www.altheagibson.com/。
56个冠军:传奇的网球生涯
在吉布森的人生履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她拥有56项单打和双打冠军纪录,尤其在1950年后半期,她总共赢得11个大满贯,其中既包括四大满贯的单打,也有双打和混双。从成绩上讲她或许不是美国网球运动员中最卓著的一个,但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正如比利·简·金所说:“如果没有她首开先河,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阿瑟·阿什等伟大球员,也不会有更多的黑人网球运动员的成就。”
吉布森之前没有一个黑人出现在大满贯赛场上,更别提赢得冠军了,但她却创造了奇迹。她曾在两度获得全美黑人女子网球比赛冠军之后以为自己有足够资格参加全美网球锦标赛(美网前身),却数度被拒,直到曾获得4个美网冠军的爱丽丝·马伯公开在杂志上声援“如果吉布森不能参加比赛,那这样的比赛根本不能算是公平的”。终于在1950年她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比赛,虽然没有赢得冠军,却为自己带来了大赛经验,也开拓了参加大满贯赛事的先河。
此后,即使依然不受很多俱乐部的欢迎,甚至被拒绝入住酒店,或被拒绝参加别人为自己举办的午餐会,吉布森却通过4年的努力让自己进入美国女子网球第一梯队,并在第一次获准参加法网就赢得了冠军——这是她唯一一次在巴黎表演,此后三年她蝉联温网和美网单打冠军,还赢得了6个双打冠军。
难能可贵的是,吉布森的胜率极高,她的大满贯单打记录为53胜9负,其中温网战绩为16胜1负,美网记录为27胜7负,法网记录为6胜零负,澳网记录为4胜1负。在辉煌的1957年,她不仅成为《英国电讯报》和《每日邮政》报评选的世界第一,还作为怀特曼杯美国代表队主要成员,以5-1 和 3-1的单打记录和2-0的双打记录击败了英国代表队,为美国赢得荣誉。
1957和1958年,她成为通过投票产生的“美国年度最佳女球员”,她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黑人。
然而,在那个时代,非职业球员即使赢得比赛也没有奖金,甚至不能支付自己的生活费,出生贫寒的吉布森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1958年她放弃了大满贯比赛资格,正式成为职业球员。遗憾的是,现实和梦想总有巨大差距,那不是职业女网球运动员的时代,随后一年,她在一系列篮球比赛前的网球表演赛中才挣了10万美元。
1968年,公开赛的开始让淡出多年的吉布森重返网坛,不过当时她已经40多岁了,面对年轻很多的对手,她再也不能恢复当年的优势,最后,她不得不选择退役,成为新泽西州一名职业网球教练。
三次转折:命运的暗示
吉布森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这三次转折正如命运的暗示,由此她的生命变得曲折、辉煌、离奇和落寞。
1928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吉布森的父亲丹尼尔决定把家从南卡罗莱罗州银城搬到纽约曼哈顿,当时她只有1岁。少女时代的吉布森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一开始她爱上棒球,随后打了几年街角板球。
到了1941年,13岁的吉布森认识了美国太平洋图书馆的辅导员,一个失业的音乐人布迪·沃克,他对她的凶悍和勇猛印象深刻,于是从一个穿线师朋友那为她搞来一对二手球拍,让她对着手球场的墙壁练习网球,几个星期后,她表现得非凡出众,在一个网球场的表演赛中,她甚至让其他选手都放弃了自己的比赛纷纷前来围观。
当年夏天,受到充分鼓励的吉布森前往Cosmopolitan网球俱乐部,跟随曾是网球运动员的独臂教练弗雷德·约翰森学习网球。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转折,此前她曾因为成绩差而辍学去当收银员,也当过酒店电梯管理员和机械店的修理员,但这次她选择了网球。
随后她在教练的鼓励下参加了全美黑人女子网球锦标赛,并获得了两个冠军,但这个喜欢玩乐的少女突然厌倦了这一切,她迷上了桌球,还参加爵士乐乐团,担任主唱,她又树立了新的目标:成为一名音乐人。
1946年,她迎来了第二次人生转变,职业教练胡波特·W·伊顿注意到她。当他问:“你想过有一天参加全美锦标赛吗?”吉布森还只以为对方是开玩笑。不过在朋友的鼓励下她还是决定听从伊顿的意见,随他搬到了位于威明顿的家中。在这里她不仅学习打网球,还被伊顿一家送到高中继续学业,与此同时,伊顿的妻子还为她设计形象,进行礼仪教育,最终她一改之前的粗鄙无礼,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更符合网球运动的选手——她还努力地学习,并以前10名的成绩从高中毕业,最后申请了A.&M.大学的体育奖学金。
吉布森在四年大学生活中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不仅打网球,还是篮球队主力,她靠给体育馆做清洁养活自己,也获得了更多机会,参加了美国草地网球协会举办的“东部室内赛”,第二年夺得冠军,同年她也参加了“国家室内赛”,进入四分之一决赛。从这时候开始,她逐渐进入了自己全盛的网球生涯。
在经历了辉煌的50年代之后,吉布森逐渐发现身为非职业球员,即使贵为大满贯冠军,她却依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优渥生活:仅为非职业球员敞开大门的大满贯赛事不仅没有奖金,没有赞助人,甚至无法让球员支付昂贵的训练经费。于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吉布森进行了第三次转折:成为一名职业球员,遗憾的是,她所处的时代并不是女子职业球员的黄金期,随后一年中,她仅获得一些表演赛的机会,收入也没超过10万美元。无奈之下她只好退出,几年后传奇般地出现在全美女子高尔夫巡回赛中,只是高球生涯并没有带给她多大成就,她只取得过一个亚军。
公开赛诞生之后,早以淡出网坛的吉布森选择复出,但是她已无法打败那些年轻的对手们,最后她黯然地离开网球赛场。
两次婚姻:孤独终老的命运
虽然拥有过辉煌的网球生涯,也曾享受过鲜花和荣誉,甚至成为过历史上第一个和英国女王握手的黑人网球运动员,但吉布森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
她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拳脚相向,在父亲喝醉酒后也不敢回家,只好在地铁或大街上转悠。虽然长大后她说自己并不恨父亲,但童年的经历无疑对她造成过阴影,以至于影响了她未来对婚姻的选择。
吉布森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和威廉·达本,这段婚姻只持续了1年不到;1983年她嫁给了西德尼·里维恩,3年后再次离婚,从此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她曾是新泽西体育协会委员,后来也做过一些其他公共服务的工作,但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却罹患脑瘤,靠救济金生活。在1992年她曾给前双打搭档安吉丽娜·布克森打电话,透露自己想自杀,随后布克森在杂志上公开了她的情况,从而让她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捐款——当时她已因中风,说不出任何话来。2003年9月28日,吉布森在西橘子郡的家中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76岁,她被安葬于当地的罗斯戴尔公墓。
早在1971年,吉布森就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2007年,在美网公开赛前夜,为了纪念她赢得美网冠军50周年,人们举办了庆祝活动。2009年,9月,威明顿市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新落成的网球馆。
艾尔西娅·吉布森
1927年8月25日出生于南卡罗纳州银城,有两个兄妹,是第一个参加大满贯和获得大满贯冠军的黑人,曾获得56个网球冠军头衔,其中包括11个大满贯单打和双打冠军。
了解更多可登录
http://www.altheagibs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