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都在向一流国际媒体的目标大踏步迈进,驻外机构的数量与规模得到迅速扩充,并在本土化运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得到逐步拓展。以新华社进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并租用该广场黄金位置广告屏为标志,中国国际媒体在当今全球最发达传媒市场迈出了“最显眼的一步”(路透社报道用语),不管竞争对手(如德新社等)如何做出带有偏见乃至嫉妒的反应,初具规模的中国国际媒体“航母战斗群”已经势不可挡地进入世界信息空间的核心地带,我们必须全面做好打硬仗、打胜仗和打持久战的准备,而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建设是重中之重。
1. 挖掘外派人员潜力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彭树杰在出席一场专题讨论会时指出,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新闻传媒领域的人才在外语能力、新闻职业素养、专业背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当前,特别缺乏外语水平好、新闻职业素养高、具备较强专业背景、兼具“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的新闻传媒专业性人才。
然而正是在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新华社海外分社的总数从2007年的102个激增到如今的171个。中央电视台在全球扩建了一大批驻外记者站和中心记者站。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一些大型外宣期刊及地方性报业集团和电视台也都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驻了海外记者。
这些原本综合素质就相对较高的外派人员经过在第一线的实战磨练和考验,在外语沟通能力、新闻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与驻在国和地区的智库、大学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建立了稳固的联系,是中国国际媒体在海外布点扎根的基础性人力资源。有观点认为,主管单位对我派驻海外的记者尽量不要进行频繁调动,而要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鼓励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提高本土化采编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在选派新的驻外记者时,要坚持“一专多能”的选择标准,优先选用“多技能”类型的记者,尽量要求掌握拍摄、编辑和录音等多媒体技能,使一名记者可以兼任各项工作,大大提升外派人员的战斗力。
国家级媒体外派人员还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职业表现和社交能力,尽量淡化中国官方媒体的色彩,以便达到在不同政治文化土壤中长期扎根的目的,并努力通过客观公正的本土化新闻报道来增强中国国际媒体在海外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2. 聘用本土优秀人才
发达国家的国际媒体到发展中国家拓展时大多在当地雇请记者进行新闻报道,这既是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考虑,也是为了使报道更容易被当地受众接受。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拉丁美洲有三个海外记者站,分别设在圣保罗、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前一直从伦敦派出驻外记者,现在都已经改为雇请当地优秀专业人员为记者站工作,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对當地新闻事件的报道也更加深入。
而率先真正贯彻全球化战略的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全球各地进行本土化运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约开支,而是为了强化“本土视角”的新闻报道,确立和巩固其在当地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无论是在美洲、欧洲还是亚洲,从记者、编辑到主持人与制作人,从节目生产到管理,从语言到风格,都全面实行“本土化”。即便商业化倾向不太强的法新社近年来在北美也加强本土化运作,除了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总部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法国之外,其他分社的采编人员大部分是就地聘用的。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媒体到高薪资、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设立记者站,如果要在当地大量聘用全职人员,在人力资源成本上都比较难承受,因此必须在用足外派人员的基础上,适量聘请足够优秀并且切合现实需要的当地专业人才。
自2007年以来,新华社加大了本土化的运作,而且初见成效,逐渐成为重要的海外新闻来源之一,并能经常抢在其他国际通讯社之前发出不少重要消息。2009年5月,马修·鲁斯林(Matthew Rusling)成为新华社在美国雇佣的第一位美籍记者并有不俗表现,目前新华社在海外的各个记者站都雇用了本地记者。
已经布局海外的中国国际媒体在既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聘用兼职记者和资助独立记者来拾遗补缺,扩大本土化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传媒技术发达的信息时代,独立记者带着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高清晰录像机,能进行独挡一面的实地采访,并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采编工作。
3. 精心培养后备人才
中央负责对外宣传的领导人多次强调,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加快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国际规则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实际上,从2009年起,教育部等部门在一些高校和大学已经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据悉,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曾经多次应邀参加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年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可认为,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在促进资源共享方面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鉴价值。郭可指出,我国新闻教育界目前出现的一种趋向是:新闻传播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基本集中在几所院校,并且这几所院校之间的资源也无法共享,使得大家几乎没有获益的机会,必须尽快转变这一局面,让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真正做强做大,为中国国际媒体拓展海外市场输送生力军。
4. 锻造核心骨干团队
美国赫斯特报业集团驻纽约执行编辑葛林·莫特(Glenn Mott)曾经作为富布赖特学者于2008年至2009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外籍教授,他认为不管是使用外派人员还是雇佣本土人才,对于一个优秀新闻记者的首要评定标准是要有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应该成为事实面前的科学家。在“内容为王”的新闻报道竞争中,评价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的标准是其内容的可读性和观点的合理性。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过“好猫”不一定愿意留下来只干“捉老鼠”这门专业。葛林莫特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曾与一些学生进行私下的交流,据称有相当部分优秀学生谈到毕业后的首选求职方向是待遇丰厚的国家机关或国际公关公司,其次才选择新华社,再其次是其他的国家级媒体。这需要引起有关院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重视,比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待遇,为中国传媒留下一批宝贵的人才。
随着中国媒体驻外机构数量和聘用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对于科学管理和灵活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业内人士建议,必须适时制定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的评价标准,建立一整套跟踪、督导、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争取用5至10年时间,让主要驻外机构都拥有一支过硬的核心骨干团队。
此外,现有资深的外派人员和本土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充当新人的教练,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并增强团队协作的默契感。
1. 挖掘外派人员潜力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彭树杰在出席一场专题讨论会时指出,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新闻传媒领域的人才在外语能力、新闻职业素养、专业背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当前,特别缺乏外语水平好、新闻职业素养高、具备较强专业背景、兼具“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的新闻传媒专业性人才。
然而正是在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新华社海外分社的总数从2007年的102个激增到如今的171个。中央电视台在全球扩建了一大批驻外记者站和中心记者站。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一些大型外宣期刊及地方性报业集团和电视台也都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驻了海外记者。
这些原本综合素质就相对较高的外派人员经过在第一线的实战磨练和考验,在外语沟通能力、新闻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与驻在国和地区的智库、大学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建立了稳固的联系,是中国国际媒体在海外布点扎根的基础性人力资源。有观点认为,主管单位对我派驻海外的记者尽量不要进行频繁调动,而要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鼓励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提高本土化采编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在选派新的驻外记者时,要坚持“一专多能”的选择标准,优先选用“多技能”类型的记者,尽量要求掌握拍摄、编辑和录音等多媒体技能,使一名记者可以兼任各项工作,大大提升外派人员的战斗力。
国家级媒体外派人员还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职业表现和社交能力,尽量淡化中国官方媒体的色彩,以便达到在不同政治文化土壤中长期扎根的目的,并努力通过客观公正的本土化新闻报道来增强中国国际媒体在海外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2. 聘用本土优秀人才
发达国家的国际媒体到发展中国家拓展时大多在当地雇请记者进行新闻报道,这既是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考虑,也是为了使报道更容易被当地受众接受。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拉丁美洲有三个海外记者站,分别设在圣保罗、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前一直从伦敦派出驻外记者,现在都已经改为雇请当地优秀专业人员为记者站工作,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对當地新闻事件的报道也更加深入。
而率先真正贯彻全球化战略的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全球各地进行本土化运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约开支,而是为了强化“本土视角”的新闻报道,确立和巩固其在当地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无论是在美洲、欧洲还是亚洲,从记者、编辑到主持人与制作人,从节目生产到管理,从语言到风格,都全面实行“本土化”。即便商业化倾向不太强的法新社近年来在北美也加强本土化运作,除了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总部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法国之外,其他分社的采编人员大部分是就地聘用的。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媒体到高薪资、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设立记者站,如果要在当地大量聘用全职人员,在人力资源成本上都比较难承受,因此必须在用足外派人员的基础上,适量聘请足够优秀并且切合现实需要的当地专业人才。
自2007年以来,新华社加大了本土化的运作,而且初见成效,逐渐成为重要的海外新闻来源之一,并能经常抢在其他国际通讯社之前发出不少重要消息。2009年5月,马修·鲁斯林(Matthew Rusling)成为新华社在美国雇佣的第一位美籍记者并有不俗表现,目前新华社在海外的各个记者站都雇用了本地记者。
已经布局海外的中国国际媒体在既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聘用兼职记者和资助独立记者来拾遗补缺,扩大本土化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传媒技术发达的信息时代,独立记者带着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高清晰录像机,能进行独挡一面的实地采访,并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采编工作。
3. 精心培养后备人才
中央负责对外宣传的领导人多次强调,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加快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国际规则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实际上,从2009年起,教育部等部门在一些高校和大学已经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据悉,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曾经多次应邀参加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年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可认为,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在促进资源共享方面的一些做法很有借鉴价值。郭可指出,我国新闻教育界目前出现的一种趋向是:新闻传播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基本集中在几所院校,并且这几所院校之间的资源也无法共享,使得大家几乎没有获益的机会,必须尽快转变这一局面,让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真正做强做大,为中国国际媒体拓展海外市场输送生力军。
4. 锻造核心骨干团队
美国赫斯特报业集团驻纽约执行编辑葛林·莫特(Glenn Mott)曾经作为富布赖特学者于2008年至2009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外籍教授,他认为不管是使用外派人员还是雇佣本土人才,对于一个优秀新闻记者的首要评定标准是要有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应该成为事实面前的科学家。在“内容为王”的新闻报道竞争中,评价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的标准是其内容的可读性和观点的合理性。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过“好猫”不一定愿意留下来只干“捉老鼠”这门专业。葛林莫特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曾与一些学生进行私下的交流,据称有相当部分优秀学生谈到毕业后的首选求职方向是待遇丰厚的国家机关或国际公关公司,其次才选择新华社,再其次是其他的国家级媒体。这需要引起有关院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重视,比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待遇,为中国传媒留下一批宝贵的人才。
随着中国媒体驻外机构数量和聘用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对于科学管理和灵活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业内人士建议,必须适时制定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的评价标准,建立一整套跟踪、督导、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争取用5至10年时间,让主要驻外机构都拥有一支过硬的核心骨干团队。
此外,现有资深的外派人员和本土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充当新人的教练,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并增强团队协作的默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