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佳佳的儿子今年七岁,每到雾霾严重的时候都会肺部感染,一直反反复复的。今年儿子又犯病了,前前后后到医院治了两个多月才有所好转,这让沈佳佳夫妻俩伤透了脑筋。
丈夫说:“城里的雾霾太严重了,小孩受不了。我有个远房亲戚虽然不住在乡下了,但还有个老房子在乡下。那里的空气好,是个天然氧吧,让儿子去那里住一段时间吧,也许他的病就好了。”虽然沈佳佳不是十分认同丈夫的话,但这也许是一个办法。为了儿子,沈佳佳收拾妥当后,帶着儿子到了丈夫的远房亲戚家——小涧冲。
小涧冲在山区深处,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有点像世外桃源。沈佳佳和儿子在土坯房里住了一晚,没想到乡下的空气如此清新,沈佳佳的儿子更是难得地一夜熟睡。沈佳佳看着儿子舒服的样子,决定陪儿子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试试。
听说村里来了一对母子,乡亲们都蜂拥着来看望他们。“这孩子,太瘦弱了,得加点料补补呀。”不久后,有人送来了土鸡蛋,更有人杀了家里的鸡,炖了一大盆端了过来:“这是我们家养的鸡,给孩子补补吧。”
这些温暖的话让沈佳佳感动不已,乡下人就是淳朴啊。
才生活了几天,沈佳佳就遇到了麻烦。乡下的生活不比城里,因为交通不便,许多东西都买不到,而眼下沈佳佳连下锅的米和菜都没有了。沈佳佳准备打电话给丈夫,让他送些生活用品过来。可沈佳佳想了想又犹豫了,因为丈夫经营着一家公司,平时非常忙,让他从几百里外送东西过来不现实,再说日用品用完了还要再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这时,汪大妈送来了几捆绿油油的青菜:“丫头,我知道你带来的青菜快吃完了,所以送些过来,以后缺了跟我说一声。”随后,汪大妈又问沈佳佳:“丫头,你是准备在这里常住还是只住十天半个月?”沈佳佳说:“我儿子很适应这里的环境,我准备长期住下来。”“那好,你门前有一块地,我找几个人过来,帮你种上菜,以后吃菜就不愁了,这过日子得长久打算。”
于是汪大妈开始张罗,很快几位大妈扛着工具过来了,半天工夫,便将一大块菜地整平、施肥、种上蔬菜。不久后,沈佳佳的菜园里绿油油一片,一日三餐的青菜问题解决了。可生活还需要油盐酱醋啊,小涧冲没有一个小商店,大家都是到十里外的小镇上去买。于是沈佳佳便托一位大爷去镇上时顺便帮买些油盐酱醋。每次大爷都累得满头大汗的,却不收一分钱报酬,沈佳佳觉得实在是不好意思。
淳朴的民风感动着沈佳佳,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天,她对丈夫说:“这里离小镇有十里地,村里几乎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太不方便了。我想在小涧冲开一个日用品小商店,以批发价卖给乡亲们,你看好吗?”丈夫爽快地同意了,还专门雇了一辆车拉来了一车的生活用品。
沈佳佳开的小商店十分特别,她将所有的商品明码标价,每天都是大开店门,让乡亲们自己去选购付款,她则去整地、洗衣、做饭,人根本不在店里。这是为什么呀?因为沈佳佳图的就是方便乡亲们,也因为她对乡亲们的感恩和信任。
汪大妈说:“你这丫头真好,怎么就这么放心呢?小涧冲人也不少呢,你知道人家咋想的?”沈佳佳笑了,其实,这小店赚钱赔钱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重要,要是赔了,就当做好事了。
然而有一天,沈佳佳感觉不对劲了。此后几天,她都特地清点了商品数了钱,结果发现抽屉里的钱跟卖出的商品价值相差很大。
这天,沈佳佳像往常一样开了店门,故意装作出门去了,实则躲在商店的隔墙后面。过了一会儿,施老婶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她见商店里没有人,便站在门口,四下张望欲进不进。这时,罗老头也走了过来,施老婶一见罗老头忙道:“佳佳不在,你帮人家看会儿店,我家的小猪跑了,再不找回来,恐怕庄稼要遭殃了。”说罢,施老婶就走了。
“我也没空,老太婆急着要洗衣服呢。”罗老头匆匆进了店,拿了袋洗衣粉,看了看价格——九元,便随手将一张十元放进抽屉,然后拿起洗衣粉走了。
不一会儿,汪大妈也来了,她喊了几声没人应,便在货架上找了一支牙刷和一支牙膏,看了看价格,放了五元到抽屉里便走出了店门。
沈佳佳赶紧冲出门去,拦住汪大妈:“汪大妈,您不识字?”
“我以前进过扫盲班,简单的字还认识,十个数字个个都清楚。”汪大妈说。
“这牙膏和牙刷加起来才四元,您为什么放五元进抽屉却不找零呢?我抽屉里有的是一元钱硬币呀!”沈佳佳不解地问。
“这个……”汪大妈支支吾吾的,不愿说出个所以然来。
在沈佳佳的一再追问下,汪大妈终于说出了实情。
乡亲们见沈佳佳一个女人带着个有病的孩子,开了个小商店过日子实在不容易,偏偏她又放心大胆地让乡亲们自己取货付款。乡亲们担心,一旦有人拿了东西不付钱,那母子俩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了。于是,只要沈佳佳不在,谁有空就主动来帮她看一会儿店,而且乡亲们在购物时都会多放些钱。这样即使有人拿货不给钱,也能弥补缺口,也不至于坏了整个小涧冲人的名声,还能帮助这对母子。
几个月后,沈佳佳带儿子回城体检,孩子的病几乎痊愈了。她又详细地跟丈夫讲了乡亲们的善行,丈夫也为之动容。
不久后,沈佳佳和丈夫拉了一车日用品回到小涧冲。沈佳佳找到汪大妈、施老婶和罗老头,托付他们帮忙管理小商店,所有货品均按批发价售卖,只为方便乡亲们,而且沈佳佳承诺定期供货。
当乡亲们得知这一切后,大伙都说:“丫头,真得好好感谢你们啊,我们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就能买到实惠的日用品,真是太方便了!”
沈佳佳动情地说:“是你们先让我体会到了幸福,我只是回报一点点,你们的善良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以后,我们一家会常来小涧冲,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发稿编辑/周婷婷)
丈夫说:“城里的雾霾太严重了,小孩受不了。我有个远房亲戚虽然不住在乡下了,但还有个老房子在乡下。那里的空气好,是个天然氧吧,让儿子去那里住一段时间吧,也许他的病就好了。”虽然沈佳佳不是十分认同丈夫的话,但这也许是一个办法。为了儿子,沈佳佳收拾妥当后,帶着儿子到了丈夫的远房亲戚家——小涧冲。
小涧冲在山区深处,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有点像世外桃源。沈佳佳和儿子在土坯房里住了一晚,没想到乡下的空气如此清新,沈佳佳的儿子更是难得地一夜熟睡。沈佳佳看着儿子舒服的样子,决定陪儿子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试试。
听说村里来了一对母子,乡亲们都蜂拥着来看望他们。“这孩子,太瘦弱了,得加点料补补呀。”不久后,有人送来了土鸡蛋,更有人杀了家里的鸡,炖了一大盆端了过来:“这是我们家养的鸡,给孩子补补吧。”
这些温暖的话让沈佳佳感动不已,乡下人就是淳朴啊。
才生活了几天,沈佳佳就遇到了麻烦。乡下的生活不比城里,因为交通不便,许多东西都买不到,而眼下沈佳佳连下锅的米和菜都没有了。沈佳佳准备打电话给丈夫,让他送些生活用品过来。可沈佳佳想了想又犹豫了,因为丈夫经营着一家公司,平时非常忙,让他从几百里外送东西过来不现实,再说日用品用完了还要再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这时,汪大妈送来了几捆绿油油的青菜:“丫头,我知道你带来的青菜快吃完了,所以送些过来,以后缺了跟我说一声。”随后,汪大妈又问沈佳佳:“丫头,你是准备在这里常住还是只住十天半个月?”沈佳佳说:“我儿子很适应这里的环境,我准备长期住下来。”“那好,你门前有一块地,我找几个人过来,帮你种上菜,以后吃菜就不愁了,这过日子得长久打算。”
于是汪大妈开始张罗,很快几位大妈扛着工具过来了,半天工夫,便将一大块菜地整平、施肥、种上蔬菜。不久后,沈佳佳的菜园里绿油油一片,一日三餐的青菜问题解决了。可生活还需要油盐酱醋啊,小涧冲没有一个小商店,大家都是到十里外的小镇上去买。于是沈佳佳便托一位大爷去镇上时顺便帮买些油盐酱醋。每次大爷都累得满头大汗的,却不收一分钱报酬,沈佳佳觉得实在是不好意思。
淳朴的民风感动着沈佳佳,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天,她对丈夫说:“这里离小镇有十里地,村里几乎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太不方便了。我想在小涧冲开一个日用品小商店,以批发价卖给乡亲们,你看好吗?”丈夫爽快地同意了,还专门雇了一辆车拉来了一车的生活用品。
沈佳佳开的小商店十分特别,她将所有的商品明码标价,每天都是大开店门,让乡亲们自己去选购付款,她则去整地、洗衣、做饭,人根本不在店里。这是为什么呀?因为沈佳佳图的就是方便乡亲们,也因为她对乡亲们的感恩和信任。
汪大妈说:“你这丫头真好,怎么就这么放心呢?小涧冲人也不少呢,你知道人家咋想的?”沈佳佳笑了,其实,这小店赚钱赔钱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重要,要是赔了,就当做好事了。
然而有一天,沈佳佳感觉不对劲了。此后几天,她都特地清点了商品数了钱,结果发现抽屉里的钱跟卖出的商品价值相差很大。
这天,沈佳佳像往常一样开了店门,故意装作出门去了,实则躲在商店的隔墙后面。过了一会儿,施老婶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她见商店里没有人,便站在门口,四下张望欲进不进。这时,罗老头也走了过来,施老婶一见罗老头忙道:“佳佳不在,你帮人家看会儿店,我家的小猪跑了,再不找回来,恐怕庄稼要遭殃了。”说罢,施老婶就走了。
“我也没空,老太婆急着要洗衣服呢。”罗老头匆匆进了店,拿了袋洗衣粉,看了看价格——九元,便随手将一张十元放进抽屉,然后拿起洗衣粉走了。
不一会儿,汪大妈也来了,她喊了几声没人应,便在货架上找了一支牙刷和一支牙膏,看了看价格,放了五元到抽屉里便走出了店门。
沈佳佳赶紧冲出门去,拦住汪大妈:“汪大妈,您不识字?”
“我以前进过扫盲班,简单的字还认识,十个数字个个都清楚。”汪大妈说。
“这牙膏和牙刷加起来才四元,您为什么放五元进抽屉却不找零呢?我抽屉里有的是一元钱硬币呀!”沈佳佳不解地问。
“这个……”汪大妈支支吾吾的,不愿说出个所以然来。
在沈佳佳的一再追问下,汪大妈终于说出了实情。
乡亲们见沈佳佳一个女人带着个有病的孩子,开了个小商店过日子实在不容易,偏偏她又放心大胆地让乡亲们自己取货付款。乡亲们担心,一旦有人拿了东西不付钱,那母子俩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了。于是,只要沈佳佳不在,谁有空就主动来帮她看一会儿店,而且乡亲们在购物时都会多放些钱。这样即使有人拿货不给钱,也能弥补缺口,也不至于坏了整个小涧冲人的名声,还能帮助这对母子。
几个月后,沈佳佳带儿子回城体检,孩子的病几乎痊愈了。她又详细地跟丈夫讲了乡亲们的善行,丈夫也为之动容。
不久后,沈佳佳和丈夫拉了一车日用品回到小涧冲。沈佳佳找到汪大妈、施老婶和罗老头,托付他们帮忙管理小商店,所有货品均按批发价售卖,只为方便乡亲们,而且沈佳佳承诺定期供货。
当乡亲们得知这一切后,大伙都说:“丫头,真得好好感谢你们啊,我们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就能买到实惠的日用品,真是太方便了!”
沈佳佳动情地说:“是你们先让我体会到了幸福,我只是回报一点点,你们的善良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以后,我们一家会常来小涧冲,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发稿编辑/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