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印章制造技术的发展,光敏印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实践中涉及光敏印章印文真伪性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不同于传统的雕刻类印章、腐蚀类印章和原子印章,光敏印章在制作方法上的有其特殊性,其制作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制作工艺很容易掌握,这些增加了此类印章印文鉴定的难度。有鉴于此,笔者撰写了这篇论文,从光敏印章的制作原理、制作工艺,印文特征入手,研究并总结了该类印章印文印迹特点,希望为今后此类案件的鉴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印章印文检验;光敏印章;制章工艺;印迹特征
1 引言
印章印文鉴定是法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涉及印章的各类诉讼案件、纠纷逐年递增,涉案金额也不断攀升,这就要求文件检验人员具备能够解决各类印章印文鉴定的能力。传统的印章印文鉴定主要依据印文的规格性特征(一般特征)与细节特征进行比对分析的,但随着制章工艺的发展,仿制印章的技术也“与时俱进”,其中高仿真印章可以做到与被仿制印章的大小规格相同,印文的细节特征反映一致,难以区分,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掌握印章制作工艺及印文特征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光敏印章的制作原理、制作工艺,分析在正常盖印条件下光敏印章印文盖印特征,为鉴别此类印章提供一些参考。
2 光敏印章制作原理及过程
2.1 光敏印章制作原理
光敏印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日本发明的,它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光敏印章垫的光敏聚酯材料的感光性能,通过专门的制章软件利用电脑排版打印出胶片,再在光敏印章机上进行曝光,使空白处带有微孔空隙全部封闭,而在印章文字的部分微孔空隙不闭合,能够使油墨正常渗出通过盖印形成印文。
2.2 光敏印章制作过程
2.2.1 在计算机上利用排版软件进行图样设计,将所需要的五角星、国徽、边框形状及字体进行组合,形成印文式样并保存。(图1)
2.2.2 利用打印机将先前设计的图样模板激光打印在硫酸纸上。(图2)
2.2.3 在光敏印章垫上依次叠加透明激光胶片、激光打印的硫酸纸,放在光敏印章机中进行曝光。(图3)
2.2.4 将曝光后的光敏印章垫黏贴固定在印章壳内,组合好其他配件,再注入适量专业配套印油,完成制作。(图4)
3 光敏印章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3.1 稳定特征
光敏印章的稳定特征是在各步骤制章的过程随机形成的,使章面上出现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点产生后就不容易消失,形成印面,每次盖印均会出现。(图5)
3.2 杂质粘附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曝光时,光敏印章垫、胶片和硫酸纸都必须保持清洁,清理干净;如果清理不干净,有细小灰尘、碳粉等颗粒附着在上面,在曝光过程中,因为这些杂质的黏附,使该处覆盖的光敏材料不会发生聚合,仍然保持原始狀态,盖印时,印油就会从光敏材料的微孔空隙中渗透到承印物上,形成固定的瑕疵点,这些特征与稳定特征相似,如果出现在检验过程中利用价值非常高。(图6)
3.3 打印过程形成的特征
在制作光敏印章的过程中,打印机打印硫酸纸的过程相同会形成印迹特征,即打印机打印方式的设置或打印机部件缺陷导致打印出来的印章模板也有相同的缺陷特征,在印文上表现出来的固有特征。(图7、图8)
3.4 不同曝光强度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光敏印章垫进行曝光使印章垫上的微孔发生闭合,曝光强度不同,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的情况不同:当曝光强度越大时,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较重,形成的印文文字和图形印迹颜色略微浅淡;当曝光强度越小时,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较轻,形成的印文的图文笔画略微变粗,图文较浓重。(图9)
3.5 光敏印垫外围密封不严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的制作工艺要求在光敏印章垫外围加装密封圈,或对印章外壳进行烫胶密封,以防止印油从印章外壳与印章垫的间隙渗漏出来。如果密封不严或者使用时间较长封边磨损破裂,盖印时会在印文正文边框以外形成边缘印迹特征。该特征出现的位置、浓淡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可以用于盖印时间判定。(图10)
4 光敏印章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特点
4.1 印文因老化磨损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长期使用,使章面粘附杂质,渗透印油的微孔被封堵而无法出油,在印文中出现图文的露白现象。(图11)
4.2 印油变化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用的印油为专用油,这是因为光敏印章垫是具有极小孔隙的光敏聚酯材料,只有色料细腻、颗粒较小的印油才可以存储于印章垫中并在盖印时渗透在纸张上。光敏印章印油的独特性导致了光敏印章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光敏印章印油成分、印油量的变化,盖印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一是印油成分变化形成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要添加印油,如果添加了不同种类的印油,轻则堵塞微孔,形成露白特征,严重的话会引起整个印章的整体堵塞和变形,盖印时印文就出现油晕特征。(图12)
二是印油量变化形成的特征:光敏印章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印油逐渐减少,盖印形成的印文颜色逐渐变的浅淡,文字逐渐变细,图案变得不清晰,图案和边框逐渐出现露白、断裂现象。(图13)
4.3 印章印文随盖印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特征
盖印的过程中作用力不同印文的形态特征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盖印作用力大的印文,边框和笔画线条较粗,印文中心图形、文字中空白区域会变小甚至消失。盖印作用力不均匀时,印文不均匀。
衬垫物的不同以及衬垫物不平对光敏印文的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影响。衬垫物比较软时,印迹由较浓,印文的笔画变粗,部分图形出现露白;如果衬垫物表面不平整,印文中的笔画和图形中容易出现残缺部分。(图14、图15) 4.4 印文附着物特征
光敏印章在使用过程中章面上粘染纤维纸屑等,造成光敏印章印垫上的部分微孔被堵住,印章内的印油无法渗透到纸面上,盖印产生的印文上会出现露白特征;但是经过多次盖印后印油会渗透部分附着物,使露白部分出现印油,但是颜色较浅。通过用多枚印章的连续盖印的研究发现露白特征出现的频率较高,数量也多,而且经常出现在笔画复杂的空隙处及边框、中心图案上。(图16)
5 光敏印章盖印印文特征的综合评断
光敏印章的印章材料、制作工艺及章面结构不同于其它印章,故其印文印迹也有其特有的规律性特点,如曝光过程中因杂质粘附成的疵点特征、打印瑕疵形成的露白特征、印章密封不严形成的边缘印迹特征、老化特征、印油量较少形成的边浓中淡特征等,这些特征是光敏印章的个性特征,上述特征的出现可以作为判定待检印文是为光敏印章盖印形成主要依据。
在判定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均为光敏印章盖印形成以后,再对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的特征进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通过对符合点和差异点分析评断,以确定样本和检材是否具有同一性。在综合评断时,要充分考虑光敏印章印文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如盖印条件的变化、印油变化的影响、磨损特征、附着物特征等,这些特征都是可变特征,是非本质差异特征。
总之,光敏印章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印章,在对印文特征的综合评断上,与其他方法制作的印章有较大的不同。我们必须结合光敏印章的印章材料、制作原理、印章使用過程及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检验手段,充分收集前期阶段性样本,弄清非本质差异的成因,这样才能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贾晓光,宋庆芳,罗顿.光敏印章盖印印文的检验[J].政法学刊,2007(6):99-100.
[2]杨昕.光敏印章制作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5):187.
[3]林红,王长亮,周光磊,等.同源光敏印章印文鉴别方法的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2(6):64-66.
[4]杨进友.略论光敏印章微孔特征与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11(5):53-56.
[5]周光磊,王长亮,杨旭等.高仿真光敏印章的伪造方法与检验鉴定研究[J].鉴定科学,2018(5):72-75.
[6]王宁,郝红光,王晓光.不同盖印压力下光敏印章印文直径变化规律研究[J].刑事技术,2018,43(3):215-217.
[8]刘敬杰.法庭科学之印章与印文鉴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90-91
[9]黄建同.文件检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10]刘敬杰.印章印文图谱与鉴定技术精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305-311.
关键词:印章印文检验;光敏印章;制章工艺;印迹特征
1 引言
印章印文鉴定是法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涉及印章的各类诉讼案件、纠纷逐年递增,涉案金额也不断攀升,这就要求文件检验人员具备能够解决各类印章印文鉴定的能力。传统的印章印文鉴定主要依据印文的规格性特征(一般特征)与细节特征进行比对分析的,但随着制章工艺的发展,仿制印章的技术也“与时俱进”,其中高仿真印章可以做到与被仿制印章的大小规格相同,印文的细节特征反映一致,难以区分,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掌握印章制作工艺及印文特征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光敏印章的制作原理、制作工艺,分析在正常盖印条件下光敏印章印文盖印特征,为鉴别此类印章提供一些参考。
2 光敏印章制作原理及过程
2.1 光敏印章制作原理
光敏印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日本发明的,它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光敏印章垫的光敏聚酯材料的感光性能,通过专门的制章软件利用电脑排版打印出胶片,再在光敏印章机上进行曝光,使空白处带有微孔空隙全部封闭,而在印章文字的部分微孔空隙不闭合,能够使油墨正常渗出通过盖印形成印文。
2.2 光敏印章制作过程
2.2.1 在计算机上利用排版软件进行图样设计,将所需要的五角星、国徽、边框形状及字体进行组合,形成印文式样并保存。(图1)
2.2.2 利用打印机将先前设计的图样模板激光打印在硫酸纸上。(图2)
2.2.3 在光敏印章垫上依次叠加透明激光胶片、激光打印的硫酸纸,放在光敏印章机中进行曝光。(图3)
2.2.4 将曝光后的光敏印章垫黏贴固定在印章壳内,组合好其他配件,再注入适量专业配套印油,完成制作。(图4)
3 光敏印章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3.1 稳定特征
光敏印章的稳定特征是在各步骤制章的过程随机形成的,使章面上出现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点产生后就不容易消失,形成印面,每次盖印均会出现。(图5)
3.2 杂质粘附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曝光时,光敏印章垫、胶片和硫酸纸都必须保持清洁,清理干净;如果清理不干净,有细小灰尘、碳粉等颗粒附着在上面,在曝光过程中,因为这些杂质的黏附,使该处覆盖的光敏材料不会发生聚合,仍然保持原始狀态,盖印时,印油就会从光敏材料的微孔空隙中渗透到承印物上,形成固定的瑕疵点,这些特征与稳定特征相似,如果出现在检验过程中利用价值非常高。(图6)
3.3 打印过程形成的特征
在制作光敏印章的过程中,打印机打印硫酸纸的过程相同会形成印迹特征,即打印机打印方式的设置或打印机部件缺陷导致打印出来的印章模板也有相同的缺陷特征,在印文上表现出来的固有特征。(图7、图8)
3.4 不同曝光强度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光敏印章垫进行曝光使印章垫上的微孔发生闭合,曝光强度不同,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的情况不同:当曝光强度越大时,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较重,形成的印文文字和图形印迹颜色略微浅淡;当曝光强度越小时,印章垫的微孔发生闭合较轻,形成的印文的图文笔画略微变粗,图文较浓重。(图9)
3.5 光敏印垫外围密封不严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的制作工艺要求在光敏印章垫外围加装密封圈,或对印章外壳进行烫胶密封,以防止印油从印章外壳与印章垫的间隙渗漏出来。如果密封不严或者使用时间较长封边磨损破裂,盖印时会在印文正文边框以外形成边缘印迹特征。该特征出现的位置、浓淡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可以用于盖印时间判定。(图10)
4 光敏印章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特点
4.1 印文因老化磨损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长期使用,使章面粘附杂质,渗透印油的微孔被封堵而无法出油,在印文中出现图文的露白现象。(图11)
4.2 印油变化形成的特征
光敏印章用的印油为专用油,这是因为光敏印章垫是具有极小孔隙的光敏聚酯材料,只有色料细腻、颗粒较小的印油才可以存储于印章垫中并在盖印时渗透在纸张上。光敏印章印油的独特性导致了光敏印章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光敏印章印油成分、印油量的变化,盖印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一是印油成分变化形成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要添加印油,如果添加了不同种类的印油,轻则堵塞微孔,形成露白特征,严重的话会引起整个印章的整体堵塞和变形,盖印时印文就出现油晕特征。(图12)
二是印油量变化形成的特征:光敏印章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印油逐渐减少,盖印形成的印文颜色逐渐变的浅淡,文字逐渐变细,图案变得不清晰,图案和边框逐渐出现露白、断裂现象。(图13)
4.3 印章印文随盖印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特征
盖印的过程中作用力不同印文的形态特征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盖印作用力大的印文,边框和笔画线条较粗,印文中心图形、文字中空白区域会变小甚至消失。盖印作用力不均匀时,印文不均匀。
衬垫物的不同以及衬垫物不平对光敏印文的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影响。衬垫物比较软时,印迹由较浓,印文的笔画变粗,部分图形出现露白;如果衬垫物表面不平整,印文中的笔画和图形中容易出现残缺部分。(图14、图15) 4.4 印文附着物特征
光敏印章在使用过程中章面上粘染纤维纸屑等,造成光敏印章印垫上的部分微孔被堵住,印章内的印油无法渗透到纸面上,盖印产生的印文上会出现露白特征;但是经过多次盖印后印油会渗透部分附着物,使露白部分出现印油,但是颜色较浅。通过用多枚印章的连续盖印的研究发现露白特征出现的频率较高,数量也多,而且经常出现在笔画复杂的空隙处及边框、中心图案上。(图16)
5 光敏印章盖印印文特征的综合评断
光敏印章的印章材料、制作工艺及章面结构不同于其它印章,故其印文印迹也有其特有的规律性特点,如曝光过程中因杂质粘附成的疵点特征、打印瑕疵形成的露白特征、印章密封不严形成的边缘印迹特征、老化特征、印油量较少形成的边浓中淡特征等,这些特征是光敏印章的个性特征,上述特征的出现可以作为判定待检印文是为光敏印章盖印形成主要依据。
在判定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均为光敏印章盖印形成以后,再对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的特征进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通过对符合点和差异点分析评断,以确定样本和检材是否具有同一性。在综合评断时,要充分考虑光敏印章印文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如盖印条件的变化、印油变化的影响、磨损特征、附着物特征等,这些特征都是可变特征,是非本质差异特征。
总之,光敏印章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印章,在对印文特征的综合评断上,与其他方法制作的印章有较大的不同。我们必须结合光敏印章的印章材料、制作原理、印章使用過程及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检验手段,充分收集前期阶段性样本,弄清非本质差异的成因,这样才能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贾晓光,宋庆芳,罗顿.光敏印章盖印印文的检验[J].政法学刊,2007(6):99-100.
[2]杨昕.光敏印章制作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5):187.
[3]林红,王长亮,周光磊,等.同源光敏印章印文鉴别方法的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2(6):64-66.
[4]杨进友.略论光敏印章微孔特征与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11(5):53-56.
[5]周光磊,王长亮,杨旭等.高仿真光敏印章的伪造方法与检验鉴定研究[J].鉴定科学,2018(5):72-75.
[6]王宁,郝红光,王晓光.不同盖印压力下光敏印章印文直径变化规律研究[J].刑事技术,2018,43(3):215-217.
[8]刘敬杰.法庭科学之印章与印文鉴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90-91
[9]黄建同.文件检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10]刘敬杰.印章印文图谱与鉴定技术精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