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积极开展“创新教育”致力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崭新而重要的课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各方面的竞争,但追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阶段,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创新教育是从传统教育发展中脱颖而出应运而生的,它与传统教育有着联系,同属教育范畴,均为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都需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创新教育今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而诞生,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同传统教育就有着一定的差异。那么,我们在语文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那就得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认识。
  1 精心设计问题,逐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采用提问,我们通常所提问题大致分为四类:
  1.1 判断性问题,所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作出判断,对思维活动要求较低。其典型的问题是:“对不对”、“是不是”。
  1.2 叙述性问题,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根据提问中出现的对象作出正确的完整叙述回答,这种回答基本是教学内容的再现,学生可以通过记忆、背诵而作出正确回答,学生会有一定的思维活动,当并不能激发学生创新。其典型的问题是:“是什么”。
  1.3 述理性问题,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学生讲清楚道理,要求他们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讲到赵州桥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时,提问:“为什么要建两个小桥洞呢?”让学生扩散思维,明白在发大水时,小桥洞也可排水,桥体不易被大水冲垮,同时也节省材料。这样的提问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会沿着某个知识点进行思维。其典型的问题是“为什么”。
  1.4 发散性思维,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如综合实践“生活中的语文”提问时,老师设置很多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思维不可能局限于某个小知识点,而要积极拓宽思路,学生思维就会有了一定创新。其典型问题是:“还有什么不同看法、建议?”等。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机会,提出精心设计好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有意识的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训练。
  2 竭力显示思维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它不能通过知识信息的记忆、显现来激发,而主要是要通过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显示传递来激发的。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怎样显示思维的全过程呢?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述来完成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讲知识信息,讲做法等,而创新教育中教师讲的重要内容是怎么样想的,怎样思考,讲思维过程而不讲思维结果。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来显示的。对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就追问是怎样想到的,学生如果回答错误,教师就抓住错误发生的地方追问当时怎样想的,将发生错误的思维过程显示出来,这种显示往往在学生尚未意识到错误的状况下有较好的效果。然后再针对问题进行纠正和提高。老师可再接再厉继续提问:“你的思路方向在哪儿去了?”让学生将思维的困难讲出来,这种思维困难可能带有普遍性。通过教师或其他同学来分析解决,教师可以在显示学生思维全過程的时候,全面把握时机,从而对其他同学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激发作用。
  3 鼓励学生多谈自己的想法,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讲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即看、听、写、讲,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结果表明,看和听的效果很低,写的思维较高,讲的思维效率最高。讲的时候,思维活动在高效率地进行,并对创造性思维发生激励,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正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也可激发兴趣。
  根据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兴趣的培养是在学生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最佳过程。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或教学要求,既不能很容易让学生一眼看到底,也不能太深,让学生绞尽脑汁也不能得到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有想的味道,通过思考是能够得到满意答案的,这样学生每想出一个问题,就会感受到一种乐趣,学习的兴趣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习惯也会逐步发生改变,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成功时,教师又给与他充分地肯定,使学生在以后思考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会发散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创造性思维习惯也就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如果能按我上面所谈的几点个人肤浅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训练,甚至会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更能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也一定能造就一批富有创造型的人才。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感悟规律,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催生创新胚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基本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和知识的特点,
期刊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个性各异、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新型个体,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超越自己。一个班主任,需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引导,乃至言传身教。  1 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1 舆论导向的科学性。  一个班主任需要规范班级的各种制度,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集体,处理和对待违纪学生,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对于班级
期刊
高三班主任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众所周知。而高三冲刺阶段尤为突出。往往有这样的情况,随着复习内容逐渐结束,我们的学生有时会产生一种复习完了任务完成了的错觉。一般高中的学生有的要求自己回家复习,甚至逃学。而高考又要求学生越是在最后的阶段,越要静下心来梳理知识,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和往常一样,严肃认真地组织。在高三冲刺阶段,我们班主任应该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 抓常规  高三后期两极分化严重,大多数
期刊
学生刚入初中学英语时,本来是满怀希望的,然而随着字母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及在外语学习中又遇到接踵而至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渐渐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好奇心也随之而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以下矛盾造成的:  1 新教材的难度和初中学生感知能力的矛盾  毋庸置疑,目前人教版新目标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外语教  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贴近生活,兼顾听、说、读、写、练五大环节的安排,又着力于
期刊
解题学习策略即指解题的一般路径和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解题策略的掌握。奥苏伯尔认为使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键任务。有关研究也表明,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随着一系列策略的运用而发展提高的。  然而,学生的现状却表明,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解题策略。他们拿到一道题,往往找不到思考点、突破口、不知何着手分析,尤其中下学生表现特别明显。因此学生碰到稍复杂的题或情节、内容稍有变更的题就
期刊
著名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认为: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获得知识,提升品味,获得一种享受幸福的能力。这是我最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追求的一种境界。下面介绍几点有意的尝试。  1 运用现代教育技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其能将文字、图像、动
期刊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育人”也就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会就是教育学生的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班主任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
期刊
【摘要】①利用电视媒体,普及提高儿童动手动脑的兴趣。②利用兴趣活动,推进学校科技活动的发展。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活动,开启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④通过发现问题和去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通过参与对外的创新作品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关键词】媒体普及;提高兴趣;参与活动;创新拓展;培养能力    我国早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因为科学技术才是国家富强的保障,从小培
期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中成长,这样的教学才会变得更高度有效。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进行有效教学,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1 激趣导入,启发儿童求知的心理需求  从小学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感知是认识过程的前导,是思维活动的源泉。感知不仅需要借助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的帮
期刊
创新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能力是指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能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潜在的心理能量主要是靠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加以体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改进教法,探索出一条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