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实验提升化学复习课效能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复习中引入创意实验,开设《“魔盒”的奥秘》复习课。以“魔盒”中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收集、如何检验、如何制备等问题为引领线索,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巩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的知识,完善知识网络,并提炼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构建认知模型。
  关键词:创意实验;复习课;初中化学
  传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大多按照“知识梳理—典例讲解—巩固练习”的步骤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常常是将知识生硬地直接“砸”向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加之“炒冷饭”式复习的知识不够新鲜,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造成复习教学效能低下。对此,笔者尝试在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复习中引入创意实验,开设了《“魔盒”的奥秘》复习课。
  一、教学思路
  “创意”从何而来?源自“漂浮的肥皂泡”实验:在一个长方形玻璃缸的底部铺上一层食用小苏打,再倒入白醋,然后往玻璃缸中吹入肥皂泡,肥皂泡能在玻璃缸中漂浮。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肥皂水能吹出肥皂泡,但无论往哪个方向吹,肥皂泡最终会因为比空气略重而飘落到地上。与认知有矛盾的神奇现象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由此,形成《“魔盒”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思路:以“魔盒”中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收集、如何检验、如何制备等问题为引领线索,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巩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的知识,完善知识网络,并提炼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构建认知模型。
  二、教学过程
  (一)猜想“魔盒”中的气体并回顾性质
  1.基于实验现象,作出猜想。
  师同学们都吹过肥皂泡吧?
  生吹过。
  师我们吹出来的肥皂泡会在空中怎样运动?
  生我们往哪个方向吹,肥皂泡就往哪飘,还会随着风向改变飘的方向;一般都会往下落,碰到物体或地面,肥皂泡就会炸裂消失。
  师是吗?怎么和老师看到的不一样呢?(展示“魔盒”并演示肥皂泡漂浮实验)这个“魔盒”里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生肥皂泡一直漂浮着!
  师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魔盒”中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师对于这个“魔盒”,你有哪些问题?
  生“魔盒”里有什么物质(气体)?
  生气体怎么来的?
  生气体的性质是什么?
  生气体如何捕捉(收集)?
  生气体如何检验?
  师“魔盒”中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先猜一猜。
  生可能是氧气。
  生可能是二氧化碳。
  2.回顾归纳,形成“性质图”。
  师如何检验氧气?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我们还学过哪些和氧气有关的反应?
  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气体为氧气。这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
  生氧气还能和氢气、硫、磷等非金属单质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生同样地,氧气还能和铁、铜、镁等金属单质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氧气的性质。)
  师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生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表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师能否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生能,木条会熄灭。这体现了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结合之前氧气性质的总结,得到图1。)
  这一环节,从现象自然走向探究,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融入“魔盒”奥秘的探索中,引领学生“温故”,形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概念图,培养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收集、检验“魔盒”中的气体并探究溶解性
  1.收集、检验气体。
  师根据同学们所提出的猜想,核心是“魔盒”中的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深入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请设计实验探究“魔盒”中的气体成分。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怎样开展研究?
  生首先要收集气体供研究使用。
  師怎么收集气体呢?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排水集气法:用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魔盒”中排水集气。学生小组完成“魔盒”中气体的收集。)
  师请大家选择药品和器材检验气体。
  (提供的药品和器材有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木条、火柴、酒精灯等。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结论:“魔盒”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师我们还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生二氧化碳溶于水,那具体的“溶解度”是多少?
  师请利用所给的药品和器材进行创新设计,探究出结论。
  (提供的药品和器材有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紫色石蕊试液、水、弹簧夹、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等。学生实验:先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1/4的水,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然后振荡塑料瓶,发现塑料瓶变瘪;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将胶皮管伸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倒吸入塑料瓶中,进入的液体约是塑料瓶体积的1/4。得出结论: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这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化学是学有所用的,且进一步巩固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掌握。   (三)回顾“魔盒”中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提炼一般思路
  师我们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
  生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师它的发生装置是怎样的?
  (学生动手将纸质装置图拼接成“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如图2所示。)
  师氧气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实验室制法?
  生用二氧化锰粉末催化双氧水分解反应。
  师我们想要控制反应的停止和再发生,可以怎么改进这套装置呢?
  (学生探讨控制反应停止和发生的装置。)
  生(展示图3)在装置中添加多孔塑料板和带有止水夹的乳胶管。将固体放在多孔塑料板上,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药品,待用。制取气体时,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止水夹,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师实验室制备氧气还有哪些方法?请写出相应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书写制备氧气的符号表达式:KMnO4△K2MnO4+MnO2+O2,KClO3△MnO2KCl+O2。)
  师发生装置与“固液常温型”一样吗?
  生不一样。
  (学生动手将纸质装置图拼接成“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如图4所示。)
  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氯酸钾制取氧气在发生装置上有什么差异?
  生差异在试管口是否需要放一团棉花。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生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师氧气和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收集?
  生氧气用排水法。
  生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
  生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或水)反应等。
  师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分别适用于收集哪些气体?
  生排水法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氧气;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向下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
  师(展示三种收集方法合一的多功能瓶,如图5)如何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气体分别从哪段导管进入?
  生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从左侧导管通入,空气从右侧导管排出;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右侧导管通入,空气从左侧导管排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时,都先在瓶中装满水,气体从右侧导管通入,直到水从左侧导管完全排出。
  师刚才,我们是沿着怎样的思路确定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
  生先根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物,再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最后根据气体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师总结得很好!掌握了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后,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知识的迁移了。比如,氢气有什么性质?如何进行实验室制备?
  (学生自主总结氢气的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复习课的最后,引导学生由“温故”(回顾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知新”(归纳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培养建构认知模型的能力。进一步地,让学生应用提炼出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根据氢气的性质得出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丰富气体制备的认知框架,培养迁移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会英.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4).
  [2]王文倩,殷艳华,娄卫潤.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的新尝试——以“碱化学性质复习”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指向关键能力的初中化学创意课程实施研究”(编号:Ea/20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评价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八省联考”数学卷第20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符号抽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考查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包括类比转化、抽象建模、整体思考、归纳猜想、演绎证明等。数学探索性思维是左右脑并用的,兼顾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思维方式的。在数学教学(尤其是解题教学)中培养探索性思维,要特别注意:既关注证明,又关注猜想;既关注运算,又关注思考;既关注动脑,又关注动手。  关
期刊
摘要:“八省联考”数学卷较好地落实了高考评价体系和数学命题标准的理念,“以新高考Ⅰ卷(山东卷)为基础”,既有所传承,又适度创新,释放出大量信息,值得反复品味。重点比较这两份试卷(适当兼顾这两份试卷与以往江苏卷等的比较),可以发现,试卷结构一致,主体知识板块的考查基本一致,“热点”考查部分一致;情境化(数学文化)试题数量不一致,新题型呈现不完全一致,“冷点”考查不太一致。由此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回归数
期刊
摘要:以“八省联考”语文卷两道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结合2020年上海、山东等省市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与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新空间。研究发现,可能出现的检测新趋势是:幽微绵渺,关注情感律动;针对多文本设置试题,注重检测运用能力;侧重检测审美能力,也注重考测思维水平。  关键词:八省联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审美;运用;思维  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的能力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理解词语、
期刊
摘要:活动设计应该成为高中思政教学设计的重要形式。借助活动这一载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为深刻,可以有效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在教学中,尝试设计议辩型活动、体验型活动和实践型活动,能让学生借助活动碰撞思维、增强感悟、升华理解。活动形式应具有多样性,不必拘泥于某些形式。  关键词:思政课程;议辩型活动;体验型活动;实践型活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
期刊
摘要:“八省联考”语文卷的命题给出了新高考的有益提示,某种程度上回应了课标中对学业质量测评和高考命题的建议。在素养测评之路上,试卷的方向正确,但步子迈得还有点小,不够坚实,具体题目的设置有精当之处,也有需继续打磨之处。  关键词:八省联考;语文卷;新高考;新课标;素养测评  一、语文卷所体现的“课标”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学业质量测评和高考命题都提
期刊
摘要:“八省联考”数学试题顺应了深化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与以往高考的数学试题相比,出现了许多新亮点。其特点有:突出综合性,强调“能力立意”;关联高等数学,考查学习潜能;关注不常考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反猜题;减少多背景融合的试题,缩短试题篇幅,使试卷更简洁;部分呈现新高考的新题型,控制试卷难度;改变多选题的评分规则,使评价更合理。由此提出的复习教学建议有:淡化经验,回归课标;淡化教辅,回归教材;淡化
期刊
摘要:“八省联考”数学卷中有一道开放题和一道新知阅读题。这两种比较新的题型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开放题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满足面向全体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差异化评价提供了可能。相应的教学建议是,注重开放场景的设计、发散联想的引导、形式多样的开放题训练,从而加强教学的开放性。新知阅读题指向未来成人学习的两个重要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因此贴合考试的选拔功能。相应的教学建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开展基于助学案的同伴学习,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三峡》一课教学,学生以助学案的“学习过程”板块为主要依据。讨论环节,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展评环节,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精选内容,把控时间,关注差异。  关键词:助学案;同伴学习;《三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或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特色,变式练习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考虑到教材例题和习题的经典性,以及目前我国教材“一纲多本”的现状,可以整合选取多个版本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并将它们精心组织成一系列变式练习,供教学使用。基于这一思路,设计了一节“圆的有关性质”习题课:以圆内接四边形问题为基本问题,通过将
期刊
摘要:教师如果都能多点见识,便能和教学常识靠近一些。教师要了解的世界远远大于一份份文书,一张职业资格证书也不能代表教师的见识。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识,不能无视辽阔的世界,以为捧着教材和试卷,就以为可以踞守高地,而不知世界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未来。  关键词:语文教师;见识;教学常识  本想继续说教学常识,可退一步思考:教师如果都能多点见识,是不是也能和教学常识靠近一些呢?  有位教师介绍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