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如日中天,这给农村地区的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农村中小企业纷纷呼吁要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的洪流。另外,农村普惠金融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把这个理念和科技相结合、和互联网相结合,必将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但是从近几年的形式来看,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未能走上康庄大道。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互联网金融也逐步深入到了人民的生活,给陷入桎梏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农村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力量,使农村经济走上了开放、透明、高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金融”其实不像大众描绘的那么晦涩,它的本质说来就是资金融通罢了,要让资金流动起来,就需要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资金匮乏的地方去。从步入2013年之后,“普惠金融”这个词汇就经常在大众周围出现,它的概念,简单来说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能够为全社会所有大众提供高效率、全方位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深刻的内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比较弱小的经济体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系统的平台上,所有的客户不论大小,都有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力。
南方基金的总经理杨小松在圆桌论坛“普惠金融与基金业可持续发展”中谈到,他认为普惠金融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普及性,应该让普惠金融做到最大的容纳量,要让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金融给他们带来的服务和便利;其次是包容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要有创新,创新就有可能带来风险,要能够包容某些失误。再次是便捷性,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工具使用的主体也逐步扩大,新的庞大的金融消费群体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希望无论在何地做何事,都能享受到及时、便利的服务。[1]
(二)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范畴,它是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基础上,融入了互联网技术,给传统金融提供了更先进的平台,把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注入到传统金融的骨髓中,给其带来新的活力。凭借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工具,传统金融可以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高效。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
不能把互联网金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物理式结合,而应该理解为在有技术保证的、安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能够为人们所便利地使用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其发展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地区的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农村中小企业纷纷呼吁要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的洪流。另外,农村普惠金融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把这个理念和科技相结合、和互联网相结合,借助互联网金融普惠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准入门槛设定的更加低、服务的效率更加快捷、交易的成本更加低廉、服务的角度更加多元化的优势,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1年我国加入了由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普惠金融联盟”[2],和其他国家一起研究推进普惠金融的课题,此后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可以说国家从思想上是把普惠金融的推广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各级地方政府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等诸多的问题。
三、互联网影响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点覆盖率较低
虽然各村县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文件,积极推进本地区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的步伐仍然跟不上需要的速度,在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行政村的助农取款点覆盖率仅有58.82%,电话转账服务点覆盖率仅有44.7%,农村保险服务点覆盖率更是低到了3.2%。[3]即便是已经覆盖的地区,由于收費过高,当地的农民也可能会放弃使用。
(二)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不紧密
村县级地区的农民需求量最大的金融服务其实还是现金服务,要加强这项服务,还是离不开线下服务网点的建设,虽然农村地区的一些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对外称,它们能够提供“无卡取现”的服务,仍然还是需要用户把银行存款通过手机转到卡上,再到ATM机取现金,而ATM机等物理服务点是不足的,这就说明,即便线上服务发展再快,如果线下服务跟不上,不能实现同步发展,仍然是无功之劳。
(三)未能有效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均衡,对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更为不利。目前农村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等问题。首先,农村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其信用记录常常存在缺乏或着难以提供的现象,造成银行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并且居民征信数据的统计是不同部门完成的,行业壁垒造成这些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其次,农村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相对来说较少,银行对其提供服务所取得的利润也较小,造成这些企业申请贷款时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四)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民当中认知度不高
由于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限,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速度相对较慢,政府的宣传不够及时到位。即便将来普惠金融的服务点覆盖率提高了、服务模式创新增多了,面对“不会用,不能用,不该用”的农民,这些高新的技术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四、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率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覆盖率的现实,不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难以做到开放和公平,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村县级政府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尽快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扩大本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范围,加快光缆的布设,加快互联网硬件升级,对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降低收费标准。
(二)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
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多品种的产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尽力去满足农民的切实需要。在推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除了基本的存取支付功能,还应提供咨询、管理、消费、理财能其他相关服务,并且要让第三方支付更加便捷,增加互联网终端的形式,增多服务的平台,使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相互配合,线上线下服务同时发展。
(三)向农村中小企业推广更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由于传统金融模式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使这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应该通过互联网金融开拓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比如近几年兴起的P2P网络平台、众筹、电商小贷,还有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等[4],都能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打开新的思路。相对于傳统金融来说,通过互联网融通资金,成本显然要低得多,而且企业不用办理繁琐的手续,这就体现了农村普惠金融包容的特性,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政府加强宣传和培训
面对无法使用高新技术的农民,互联网金融企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开枝散叶,需要村县级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政府应该在群众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多组织一些免费的培训活动,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多多学习,尽快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使用平台。
五、结语
近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各级地方政府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服务点覆盖率低、线上线下业务结合不紧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认知度不高等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栾汉青.和讯基金网www.hexun.com.2016-3-27.
[2]弓永钦.互联网助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01):42-46.
[3]倪丹娉.互联网金融带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J].江苏商论,2016(21):88-89.
[4]董玉峰,刘婷婷,路振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新金融,2016(11):32-36.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但是从近几年的形式来看,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未能走上康庄大道。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互联网金融也逐步深入到了人民的生活,给陷入桎梏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农村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力量,使农村经济走上了开放、透明、高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金融”其实不像大众描绘的那么晦涩,它的本质说来就是资金融通罢了,要让资金流动起来,就需要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资金匮乏的地方去。从步入2013年之后,“普惠金融”这个词汇就经常在大众周围出现,它的概念,简单来说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能够为全社会所有大众提供高效率、全方位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深刻的内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比较弱小的经济体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系统的平台上,所有的客户不论大小,都有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力。
南方基金的总经理杨小松在圆桌论坛“普惠金融与基金业可持续发展”中谈到,他认为普惠金融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普及性,应该让普惠金融做到最大的容纳量,要让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金融给他们带来的服务和便利;其次是包容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要有创新,创新就有可能带来风险,要能够包容某些失误。再次是便捷性,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工具使用的主体也逐步扩大,新的庞大的金融消费群体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希望无论在何地做何事,都能享受到及时、便利的服务。[1]
(二)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范畴,它是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基础上,融入了互联网技术,给传统金融提供了更先进的平台,把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注入到传统金融的骨髓中,给其带来新的活力。凭借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工具,传统金融可以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高效。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
不能把互联网金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物理式结合,而应该理解为在有技术保证的、安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能够为人们所便利地使用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传统农村金融的种种限制,其发展速度始终不尽如人意。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地区的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农村中小企业纷纷呼吁要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的洪流。另外,农村普惠金融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把这个理念和科技相结合、和互联网相结合,借助互联网金融普惠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准入门槛设定的更加低、服务的效率更加快捷、交易的成本更加低廉、服务的角度更加多元化的优势,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1年我国加入了由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普惠金融联盟”[2],和其他国家一起研究推进普惠金融的课题,此后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可以说国家从思想上是把普惠金融的推广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各级地方政府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等诸多的问题。
三、互联网影响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点覆盖率较低
虽然各村县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文件,积极推进本地区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的步伐仍然跟不上需要的速度,在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行政村的助农取款点覆盖率仅有58.82%,电话转账服务点覆盖率仅有44.7%,农村保险服务点覆盖率更是低到了3.2%。[3]即便是已经覆盖的地区,由于收費过高,当地的农民也可能会放弃使用。
(二)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不紧密
村县级地区的农民需求量最大的金融服务其实还是现金服务,要加强这项服务,还是离不开线下服务网点的建设,虽然农村地区的一些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对外称,它们能够提供“无卡取现”的服务,仍然还是需要用户把银行存款通过手机转到卡上,再到ATM机取现金,而ATM机等物理服务点是不足的,这就说明,即便线上服务发展再快,如果线下服务跟不上,不能实现同步发展,仍然是无功之劳。
(三)未能有效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均衡,对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更为不利。目前农村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等问题。首先,农村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其信用记录常常存在缺乏或着难以提供的现象,造成银行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并且居民征信数据的统计是不同部门完成的,行业壁垒造成这些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其次,农村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相对来说较少,银行对其提供服务所取得的利润也较小,造成这些企业申请贷款时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四)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民当中认知度不高
由于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限,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农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速度相对较慢,政府的宣传不够及时到位。即便将来普惠金融的服务点覆盖率提高了、服务模式创新增多了,面对“不会用,不能用,不该用”的农民,这些高新的技术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四、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率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覆盖率的现实,不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难以做到开放和公平,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村县级政府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尽快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扩大本地区金融服务点的覆盖范围,加快光缆的布设,加快互联网硬件升级,对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降低收费标准。
(二)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
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多品种的产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尽力去满足农民的切实需要。在推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除了基本的存取支付功能,还应提供咨询、管理、消费、理财能其他相关服务,并且要让第三方支付更加便捷,增加互联网终端的形式,增多服务的平台,使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相互配合,线上线下服务同时发展。
(三)向农村中小企业推广更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由于传统金融模式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使这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应该通过互联网金融开拓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比如近几年兴起的P2P网络平台、众筹、电商小贷,还有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等[4],都能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打开新的思路。相对于傳统金融来说,通过互联网融通资金,成本显然要低得多,而且企业不用办理繁琐的手续,这就体现了农村普惠金融包容的特性,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政府加强宣传和培训
面对无法使用高新技术的农民,互联网金融企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农村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开枝散叶,需要村县级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政府应该在群众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多组织一些免费的培训活动,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多多学习,尽快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使用平台。
五、结语
近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各级地方政府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服务点覆盖率低、线上线下业务结合不紧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认知度不高等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剖析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栾汉青.和讯基金网www.hexun.com.2016-3-27.
[2]弓永钦.互联网助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01):42-46.
[3]倪丹娉.互联网金融带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J].江苏商论,2016(21):88-89.
[4]董玉峰,刘婷婷,路振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建议[J].新金融,2016(1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