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庆玉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研究员,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教研室副主任,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新课程全国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研制专家组组长,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理论、高考制度及命题改革等研究与教学工作。曾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各种奖项。
记者: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几年艰辛的历程。您作为行进在课改前沿的一线专家,对此有何感想和评价?
潘庆玉:已经走过七年时间的新课程,是最近几年来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时至今日,新课程早已不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关于新课程的研究和宣传报道,开始出现大量“陈词滥调”的现象。新课程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会议与课程专家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也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今天,如果教育界的人士见面开口不谈新课程,可能就会被认为是“桃花源”中人。但是,新课程的神秘性被强大的宣传话语方式消解之后,其自身应该追求的不断否定并超越自身的生命创造力往往也被“教条”式的理解与“克隆”式的实践模式所掩蔽。今天,我暂且不谈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只想谈谈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供大家批评。
在我看来,新课程在本质上不是一种既成的理想王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而是一种着眼于实践创造不断生成与超越的教育信念与情怀。也就是说,不能把新课程仅仅作为专家研究的一种“结果”来推广和普及,尽管它确实是以结果的形式来呈现的,但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激发教育创造性、唤醒教育活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新课程对于学校与教师而言,不应该是一种外在的压制与束缚的力量,而应该是一种内在于学校与教师需求的激发与唤醒的感召力。课程改革并不是对现行与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和批判,而应该着眼于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对可能教育生活的设想、对教育内在需求的满足、对师生教育权利的尊重和捍卫。任何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启蒙式的改革心态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都注定要失败。因为,教育是心灵之间平等地对话的过程,尊重、信任他人是对话的基本原则。但是,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课程改革在宣传式的研究与推进心态下已经不自觉地衍生出一种唯我独尊的话语霸权和思维定式,课程改革的鲜活理念在一些蹩脚的宣传文本中开始蜕变为标签、口号与实践教条。与这种心态相对应,课程改革的形式主义开始抬头,在有的地方甚至是愈演愈烈。课程改革的内在精神在实践过程中被置换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典型经验和实施标准,繁琐主义、本本主义、纸上谈兵的东西越来越多,东施效颦、盲目模仿的做法越来越多,真正富有实效和针对性的措施却乏善可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很多学校,由于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行政手段而忽视了学校的自身教育职能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的发挥,造成了形式主义盛行的局面。这不仅给教师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我看出了您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关注与忧虑,您对于通过树立课程改革的典型来推动新课程实施的做法有何见解?
潘庆玉:我不反对通过典型经验来推广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搞一些改革典型确实具有推广意义和普及价值。但是,也要看到,任何改革典型都具有自身的局限和盲点。尤其这次课程改革,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树立几个改革典型的问题。树典型很简单,而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整个基础教育框架结构的重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课改典型的意义不在于通过典型经验确立新课程实施的外在标准,而在于通过对改革典型的解剖与分析,来理性认识如何有效解决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学习典型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实践的统一标准,而是要学习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因此,选择典型不一定选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而应该选择那些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地区或学校。树典型的目的不应该是做“样板”,而应该是研究问题解决的对策与方法。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目前有很多学校把主要精力用在参观与学习别人的经验与做法上,很少自己主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课改之路。在教育上,根本不存在普遍有效的模式和经验。真正有效的经验与做法必定是原创性的、独特的,而不是模仿的。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植根于学校自身的精神自觉与自主创新,任何脱离自身实践基础与主动创造的照搬式、克隆式改革都是没有前途的,也是违背课程改革精神的。
记者:您目前承担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很多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在高中学校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工作,对已经加入和即将加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提一些建议?
潘庆玉:从2004年开始,我陆续承担了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几项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高中新课程实施展开行动研究,其中包括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的研制、高中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新课程高考方案研究等问题。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一些教材的立项申报与编写工作。关于高中新课程实施,我谈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实施高中新课程,首先必须明确高中新课程对原有高中课程提出了哪些实质性挑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无疑赋予了高中学校适当而充分的课程开发及管理自主权,实现了课程管理重心的下移,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但是,高中学校在获得课程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课程改革的风险和责任。新课程方案所追求的课程理念,对现行高中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色彩,学校行政的职能主要是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和指示,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交付的各项指标和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的干预和经费上的制约,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较小,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优秀生源的争夺、高考升学率的追求上。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基本上是由升学率这一指挥棒所控制的。因此,学校把精力主要用在高考的研究和应试的训练上,在课程建设和开发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兴趣。课程仅仅是高考的一个手段,高考是唯一的目的,这种观念在普通高中比较普遍,这是实行新课程面临的最大的观念性障碍。总体看来,现有高中学校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其一,学校能否抓住这次课改的契机重建学校文化,转换自身的管理体制,谋求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面对新课程所提出的各种挑战,高中学校都应重新思考一些重要问题: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与课程研发水平能否适应新课程的挑战?如何规划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怎样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应打出怎样的课程品牌,追求怎样的发展特色?如何认识和处理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关系?这些问题将成为一个成熟的高中校长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二,教师能否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1)教师的专业知识、科学与人文素养需要更新和提高。新课程内容富有时代性、综合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高中课程的范围。教师必须经过适当的专业学习才能胜任,否则便会降低课程质量。(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需要转换。新课程与旧课程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课程结构的变化也必将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一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教师需要学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一方面要落实国家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规范化,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努力打造学校课程,实现学校课程的品牌化和特色化。(4)教师需要学会在走班制下进行班级管理。新课程的选课制度带来了班级管理的变化,单靠原来单一的行政班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走班管理与行政班管理应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管理与制度上的保障。(5)教师需要学会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其三,学生能否利用新课程赋予自己的课程选择权利,科学而合理地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修习历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赋予了学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权利,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以人为本的课程思想。但是,学生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自发过程,所有权利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之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人生规划,学会课程选择,学会放弃,学会坚持,学会整合。
第二,实施高中新课程,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的任务是以设置学校课程开设方案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打造优势课程与特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与设计,整合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计划地进行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及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逐步建立起具有专业引领性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普通高中应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课程建设是新课程对当前普通高中提出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将成为国家课程方案能否在学校中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课程开发和建设可以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转换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管理体制及其职能,培养一批新型的专业课程管理者,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课程研发人员,有利于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有助于逐步打造完整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过,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每一步都需要作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讨,都需要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绝不是靠颁发几个冠冕堂皇的文件、提各种大而化之的原则性的要求、作几场空对空的学术报告就能解决的。这里除了需要数据、时间、人力、财力,还需要耐心、诚心和责任感。而这些对于某些形式主义者来讲是毫无兴趣的。形式主义者喜欢干什么呢?他们喜欢浮在上面指手画脚、颐指气使,或者是谆谆教导、反复强调,更可能是在走马观花、追逐热闹。据我理解,最近几年来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会议频繁召开,却不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反复提出,却没有政策应对;文件面面俱到,却远离学校实际;热衷制度建设,却流于纸上谈兵。这种形式主义的作风,造成了新课程表面上的热闹繁荣,给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带来了不少所谓的政绩,但对学校无疑是一种负担和灾难。课程建设,无论是作为新课程实施的近期和远期工作,都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实现学校有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但目前却被简单化到编制一张课程表的地步了。
第三,实施高中新课程,必须处理好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各种关系。其一,要处理好高考政策的连续性与课程改革的颠覆性之间的关系,把新课程对高考制度冲击的震荡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在高考改革中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综合性、过程性要求,又要保障高考改革的科学、客观、公正和安全。其二,要处理好教育事业的统筹性与职能部门的分割性之间的矛盾。高中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管理主体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存在一些观念与利益上的冲突。在协调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关系时,应该坚持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重,通过平等对话的渠道协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不能各自为政,扯皮推诿。其三,要处理好高考命题的选拔性与以考定教的应试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老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则变得更为严重。由于高中新课程所要求开设的选修课程有一部分不可能进入高考考试范围,如果按照“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教育“潜规则”实施新课程,那么新课程很快就会形同虚设。其四,要处理好课标考纲的统一性与考试说明的地方性之间的矛盾。照目前来看,凡是参加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基本上都是本省自己设计高考方案并自行单独命题(部分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协助命题)。这就意味着国家颁布的统一“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及各省份自己研制的“考试说明”之间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变化,也许会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协调并解决这些矛盾,不能光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还要靠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既要坚持国家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要兼顾到各省份自己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新课程高考研究的状况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深度。
记者:您参加了山东省新课程高考方案的研制,并主持研制了“基本能力”测试的考试说明,能否简要阐述一下 “基本能力”测试研究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潘庆玉:“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2007年高考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当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次力图通过命题改革深刻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勇敢尝试。尽管能力测试在国外有着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评价效度及信度,但在我国这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尤其在高考中作为正式科目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因此,现在对“基本能力”测试作评价还为时尚早,需要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发展阶段之后,我们才可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到专门的能力测试在高考中的地位与作用。我是从2005年10月份左右开始主持山东省教育厅“基本能力”测试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多时间,最后形成了“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我本人及专家组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也是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概括来说,“基本能力”测试是全国高考(山东卷)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是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独立设置的学习领域或学科,而是从众多学习领域、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基本能力”测试不是一个具体的学习领域和“教学”科目,而是一种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考试”科目。但是,“基本能力”测试并非空中楼阁,它是以六大学习领域为基础的。在高考中设置基本能力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高考命题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探索,是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思维创新和动手实践的重要举措。作为一个“独立”的高考科目,“基本能力”测试是否成立,其考查目标是否能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体系,其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否能够保证命题的方向不违背考试的目标,同时在命题实践上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高难度,而且更构成了考验我们教育实践智慧的巨大挑战。我们通过“考试说明”及“参考试卷”已经给出了初步的解答,尽管还很不完善,但大致已经勾勒出了“基本能力”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轮廓。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记者:我们知道,“基本能力”测试作为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破,已经给现有的高中教育带了实际的影响和一定的冲击。请您谈一谈,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应对这种新课程高考命题思想与方式的重大变革?
潘庆玉:新课程下的高考改革,对原有的高考制度与教学模式已经提出了时代挑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面对“基本能力”测试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高中学校、教师与学生需要一个逐步认识、接受、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但不管怎样,改革总是向前走的,不会因为一些个别的、偶然的因素而放弃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决策。因此,对于山东的高中学校来说,应该彻底转变自己的办学思想,不要把高考改革与新课程实施对立起来,不要再把学生的和谐均衡发展看作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对新课程实质精神的深刻体认与把握,没有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水平,不积极落实课程方案规定的毕业水平所应达到的课程修习标准,只想凭借机械的应试训练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只不过是一个过时的“神话”,一个现代版的“守株待兔”的故事而已。根据基本能力测试的要求,我提出一些建议,供高中学校、教师参考。
在学校层面上,最重要的是坚定新课程信念,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扎扎实实地做好与“基本能力”测试有关的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施工作。首先,高中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调动一切力量,抓住当前时机,摆正高考应对心态,把主要精力用在必修课程的开设上,在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在学生发展上做文章。其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创新思维平台。由于基本能力测试在命题上具有空前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答案设计上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和个性表现,因此,学校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发挥搭建一个公共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再次,学校应当注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生存创造一个真实而开放的环境。
作为学科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基本能力”测试对自身的挑战。“基本能力”测试在命题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原有的学科考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学科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深入领会“基本能力”测试考查的侧重点和出题方式,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研究“基本能力”测试对本学科教学的特殊要求。比如,从“基本能力”测试命题的基础性特点可以看出,“基本能力”测试不刻意考查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与能力,而是着眼于那些与满足社会生活需要有关的最基本的学科能力与素养,并且不直接考查,而是结合其他学科或生活情境进行综合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抠课本,而是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和实际问题,对学科知识与能力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把一些鲜活的时代讯息融入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其他四个命题特点,都会对教师的学科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科教师应当根据“基本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立足学科,着眼融合,适当拓展。
作为考生,面对“基本能力”测试的挑战,要尽快从迷茫与担忧中解脱出来,调整好心态,确立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好一切必修的课程和功课。不要存在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也不要把“基本能力”想象成多么可怕的事情。要知道,面对“基本能力”测试,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新生事物,现在比的就是看谁能最先适应这种挑战,看谁真正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竞争能力。在我们看来,考生只要夯实六个学习领域必修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头脑灵活、眼界开阔、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就能在“基本能力”测试中展示自身实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面对“基本能力”测试这一人生的大考验,与其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如知难而上、背水一战,亮出一个真正的自我。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研究员,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教研室副主任,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新课程全国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研制专家组组长,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理论、高考制度及命题改革等研究与教学工作。曾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各种奖项。
记者: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几年艰辛的历程。您作为行进在课改前沿的一线专家,对此有何感想和评价?
潘庆玉:已经走过七年时间的新课程,是最近几年来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时至今日,新课程早已不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关于新课程的研究和宣传报道,开始出现大量“陈词滥调”的现象。新课程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会议与课程专家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也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今天,如果教育界的人士见面开口不谈新课程,可能就会被认为是“桃花源”中人。但是,新课程的神秘性被强大的宣传话语方式消解之后,其自身应该追求的不断否定并超越自身的生命创造力往往也被“教条”式的理解与“克隆”式的实践模式所掩蔽。今天,我暂且不谈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只想谈谈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供大家批评。
在我看来,新课程在本质上不是一种既成的理想王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而是一种着眼于实践创造不断生成与超越的教育信念与情怀。也就是说,不能把新课程仅仅作为专家研究的一种“结果”来推广和普及,尽管它确实是以结果的形式来呈现的,但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激发教育创造性、唤醒教育活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新课程对于学校与教师而言,不应该是一种外在的压制与束缚的力量,而应该是一种内在于学校与教师需求的激发与唤醒的感召力。课程改革并不是对现行与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和批判,而应该着眼于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对可能教育生活的设想、对教育内在需求的满足、对师生教育权利的尊重和捍卫。任何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启蒙式的改革心态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都注定要失败。因为,教育是心灵之间平等地对话的过程,尊重、信任他人是对话的基本原则。但是,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课程改革在宣传式的研究与推进心态下已经不自觉地衍生出一种唯我独尊的话语霸权和思维定式,课程改革的鲜活理念在一些蹩脚的宣传文本中开始蜕变为标签、口号与实践教条。与这种心态相对应,课程改革的形式主义开始抬头,在有的地方甚至是愈演愈烈。课程改革的内在精神在实践过程中被置换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典型经验和实施标准,繁琐主义、本本主义、纸上谈兵的东西越来越多,东施效颦、盲目模仿的做法越来越多,真正富有实效和针对性的措施却乏善可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很多学校,由于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行政手段而忽视了学校的自身教育职能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的发挥,造成了形式主义盛行的局面。这不仅给教师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我看出了您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关注与忧虑,您对于通过树立课程改革的典型来推动新课程实施的做法有何见解?
潘庆玉:我不反对通过典型经验来推广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搞一些改革典型确实具有推广意义和普及价值。但是,也要看到,任何改革典型都具有自身的局限和盲点。尤其这次课程改革,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树立几个改革典型的问题。树典型很简单,而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整个基础教育框架结构的重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课改典型的意义不在于通过典型经验确立新课程实施的外在标准,而在于通过对改革典型的解剖与分析,来理性认识如何有效解决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学习典型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实践的统一标准,而是要学习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因此,选择典型不一定选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而应该选择那些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地区或学校。树典型的目的不应该是做“样板”,而应该是研究问题解决的对策与方法。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目前有很多学校把主要精力用在参观与学习别人的经验与做法上,很少自己主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课改之路。在教育上,根本不存在普遍有效的模式和经验。真正有效的经验与做法必定是原创性的、独特的,而不是模仿的。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植根于学校自身的精神自觉与自主创新,任何脱离自身实践基础与主动创造的照搬式、克隆式改革都是没有前途的,也是违背课程改革精神的。
记者:您目前承担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很多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在高中学校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工作,对已经加入和即将加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提一些建议?
潘庆玉:从2004年开始,我陆续承担了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几项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高中新课程实施展开行动研究,其中包括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的研制、高中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新课程高考方案研究等问题。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一些教材的立项申报与编写工作。关于高中新课程实施,我谈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实施高中新课程,首先必须明确高中新课程对原有高中课程提出了哪些实质性挑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无疑赋予了高中学校适当而充分的课程开发及管理自主权,实现了课程管理重心的下移,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但是,高中学校在获得课程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课程改革的风险和责任。新课程方案所追求的课程理念,对现行高中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色彩,学校行政的职能主要是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和指示,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交付的各项指标和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的干预和经费上的制约,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较小,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优秀生源的争夺、高考升学率的追求上。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基本上是由升学率这一指挥棒所控制的。因此,学校把精力主要用在高考的研究和应试的训练上,在课程建设和开发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兴趣。课程仅仅是高考的一个手段,高考是唯一的目的,这种观念在普通高中比较普遍,这是实行新课程面临的最大的观念性障碍。总体看来,现有高中学校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其一,学校能否抓住这次课改的契机重建学校文化,转换自身的管理体制,谋求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面对新课程所提出的各种挑战,高中学校都应重新思考一些重要问题: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与课程研发水平能否适应新课程的挑战?如何规划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怎样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应打出怎样的课程品牌,追求怎样的发展特色?如何认识和处理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关系?这些问题将成为一个成熟的高中校长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二,教师能否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1)教师的专业知识、科学与人文素养需要更新和提高。新课程内容富有时代性、综合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高中课程的范围。教师必须经过适当的专业学习才能胜任,否则便会降低课程质量。(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需要转换。新课程与旧课程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新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课程结构的变化也必将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一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教师需要学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一方面要落实国家课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规范化,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努力打造学校课程,实现学校课程的品牌化和特色化。(4)教师需要学会在走班制下进行班级管理。新课程的选课制度带来了班级管理的变化,单靠原来单一的行政班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走班管理与行政班管理应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管理与制度上的保障。(5)教师需要学会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其三,学生能否利用新课程赋予自己的课程选择权利,科学而合理地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修习历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赋予了学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权利,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以人为本的课程思想。但是,学生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自发过程,所有权利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之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人生规划,学会课程选择,学会放弃,学会坚持,学会整合。
第二,实施高中新课程,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的任务是以设置学校课程开设方案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打造优势课程与特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与设计,整合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计划地进行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及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逐步建立起具有专业引领性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普通高中应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课程建设是新课程对当前普通高中提出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将成为国家课程方案能否在学校中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课程开发和建设可以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转换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管理体制及其职能,培养一批新型的专业课程管理者,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课程研发人员,有利于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有助于逐步打造完整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过,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每一步都需要作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讨,都需要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绝不是靠颁发几个冠冕堂皇的文件、提各种大而化之的原则性的要求、作几场空对空的学术报告就能解决的。这里除了需要数据、时间、人力、财力,还需要耐心、诚心和责任感。而这些对于某些形式主义者来讲是毫无兴趣的。形式主义者喜欢干什么呢?他们喜欢浮在上面指手画脚、颐指气使,或者是谆谆教导、反复强调,更可能是在走马观花、追逐热闹。据我理解,最近几年来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会议频繁召开,却不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反复提出,却没有政策应对;文件面面俱到,却远离学校实际;热衷制度建设,却流于纸上谈兵。这种形式主义的作风,造成了新课程表面上的热闹繁荣,给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带来了不少所谓的政绩,但对学校无疑是一种负担和灾难。课程建设,无论是作为新课程实施的近期和远期工作,都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实现学校有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但目前却被简单化到编制一张课程表的地步了。
第三,实施高中新课程,必须处理好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各种关系。其一,要处理好高考政策的连续性与课程改革的颠覆性之间的关系,把新课程对高考制度冲击的震荡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在高考改革中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综合性、过程性要求,又要保障高考改革的科学、客观、公正和安全。其二,要处理好教育事业的统筹性与职能部门的分割性之间的矛盾。高中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管理主体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存在一些观念与利益上的冲突。在协调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关系时,应该坚持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重,通过平等对话的渠道协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不能各自为政,扯皮推诿。其三,要处理好高考命题的选拔性与以考定教的应试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老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则变得更为严重。由于高中新课程所要求开设的选修课程有一部分不可能进入高考考试范围,如果按照“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教育“潜规则”实施新课程,那么新课程很快就会形同虚设。其四,要处理好课标考纲的统一性与考试说明的地方性之间的矛盾。照目前来看,凡是参加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基本上都是本省自己设计高考方案并自行单独命题(部分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协助命题)。这就意味着国家颁布的统一“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及各省份自己研制的“考试说明”之间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变化,也许会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协调并解决这些矛盾,不能光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还要靠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既要坚持国家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要兼顾到各省份自己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新课程高考研究的状况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深度。
记者:您参加了山东省新课程高考方案的研制,并主持研制了“基本能力”测试的考试说明,能否简要阐述一下 “基本能力”测试研究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潘庆玉:“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2007年高考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当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次力图通过命题改革深刻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勇敢尝试。尽管能力测试在国外有着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评价效度及信度,但在我国这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尤其在高考中作为正式科目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因此,现在对“基本能力”测试作评价还为时尚早,需要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发展阶段之后,我们才可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到专门的能力测试在高考中的地位与作用。我是从2005年10月份左右开始主持山东省教育厅“基本能力”测试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多时间,最后形成了“基本能力”测试考试说明。我本人及专家组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也是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概括来说,“基本能力”测试是全国高考(山东卷)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是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独立设置的学习领域或学科,而是从众多学习领域、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基本能力”测试不是一个具体的学习领域和“教学”科目,而是一种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考试”科目。但是,“基本能力”测试并非空中楼阁,它是以六大学习领域为基础的。在高考中设置基本能力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高考命题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探索,是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思维创新和动手实践的重要举措。作为一个“独立”的高考科目,“基本能力”测试是否成立,其考查目标是否能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体系,其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否能够保证命题的方向不违背考试的目标,同时在命题实践上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高难度,而且更构成了考验我们教育实践智慧的巨大挑战。我们通过“考试说明”及“参考试卷”已经给出了初步的解答,尽管还很不完善,但大致已经勾勒出了“基本能力”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轮廓。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记者:我们知道,“基本能力”测试作为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破,已经给现有的高中教育带了实际的影响和一定的冲击。请您谈一谈,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应对这种新课程高考命题思想与方式的重大变革?
潘庆玉:新课程下的高考改革,对原有的高考制度与教学模式已经提出了时代挑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面对“基本能力”测试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高中学校、教师与学生需要一个逐步认识、接受、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但不管怎样,改革总是向前走的,不会因为一些个别的、偶然的因素而放弃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决策。因此,对于山东的高中学校来说,应该彻底转变自己的办学思想,不要把高考改革与新课程实施对立起来,不要再把学生的和谐均衡发展看作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对新课程实质精神的深刻体认与把握,没有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水平,不积极落实课程方案规定的毕业水平所应达到的课程修习标准,只想凭借机械的应试训练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只不过是一个过时的“神话”,一个现代版的“守株待兔”的故事而已。根据基本能力测试的要求,我提出一些建议,供高中学校、教师参考。
在学校层面上,最重要的是坚定新课程信念,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扎扎实实地做好与“基本能力”测试有关的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施工作。首先,高中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调动一切力量,抓住当前时机,摆正高考应对心态,把主要精力用在必修课程的开设上,在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在学生发展上做文章。其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创新思维平台。由于基本能力测试在命题上具有空前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答案设计上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和个性表现,因此,学校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发挥搭建一个公共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再次,学校应当注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生存创造一个真实而开放的环境。
作为学科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基本能力”测试对自身的挑战。“基本能力”测试在命题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原有的学科考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学科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深入领会“基本能力”测试考查的侧重点和出题方式,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研究“基本能力”测试对本学科教学的特殊要求。比如,从“基本能力”测试命题的基础性特点可以看出,“基本能力”测试不刻意考查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与能力,而是着眼于那些与满足社会生活需要有关的最基本的学科能力与素养,并且不直接考查,而是结合其他学科或生活情境进行综合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抠课本,而是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和实际问题,对学科知识与能力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把一些鲜活的时代讯息融入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其他四个命题特点,都会对教师的学科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科教师应当根据“基本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立足学科,着眼融合,适当拓展。
作为考生,面对“基本能力”测试的挑战,要尽快从迷茫与担忧中解脱出来,调整好心态,确立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好一切必修的课程和功课。不要存在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也不要把“基本能力”想象成多么可怕的事情。要知道,面对“基本能力”测试,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新生事物,现在比的就是看谁能最先适应这种挑战,看谁真正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竞争能力。在我们看来,考生只要夯实六个学习领域必修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头脑灵活、眼界开阔、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就能在“基本能力”测试中展示自身实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面对“基本能力”测试这一人生的大考验,与其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如知难而上、背水一战,亮出一个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