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体而言,目前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管控社会运行风险的水平明显增强,但仍然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重点从畅通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与增强依法防控、处置的能力两大方面尝试突破。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治理;依法治理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5文章编号:2095-624X(2018)01-0054-01
作者简介:吴纪树(1987—),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理学、行政法学。
1.对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调查
当问及“你遇到或见过发生矛盾纠纷后无人处理的情况吗?”时回答选择“有”的受访者仅占1.12%,选择“没有或基本没有”的共占98%以上。回答“你对各级组织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评价”时,25%的受访者选择“满意”,近一半(47%)的受访者选择了“基本满意”,还有38%的受访者选择“不满意”。参与个案访谈的群众表示,对各级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态度不积极,有拖延敷衍的情形;二是耐心不够,有急于求成的现象;三是能力不高,处理问题往往不能讓人信服;四是不熟悉政策法律,有仅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在对乡镇和部门公务人员的调查中,问及“近年来,社会矛盾纠纷呈怎样的发展趋势”时,选择“整体持平”的占24.26%,选择“明显增加”的占72.38%,选择“明显减少”的占3.36%。在问及“你是否参与过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时,87%的选择“经常参加”,只有13%左右的选择“偶尔和没有”。在问及“你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坚持的原则”时,87%以上的选择“合法合规,有理有据,情法结合,耐心细致”。
2.对社会运行风险依法管控的调查
当问及“你认为在社会运行风险管控上亟待改进的方面”时,37.23%的人选择“加强社会运行风险系统化评估及处理预案建设”,36.26%的人选择“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的风险评估及其预防”,26.51%的人选择“提高各种危机处理预案编写的科学性,加强危机预案的实施演练”。
结合上述调查,我们认为,基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管控社会运行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风险管理预案建设更趋完善,现场处置能做到依法、及时、妥当。但是,在社会日常运行的系统化风险评估以及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政策执行的风险评估上亟待强化;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基层组织,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演练上亟待常规化;社会运行风险管控的科学化、专业化亟待加强;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畅通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决渠道,构建社会矛盾同步化解机制
第一,强化社会矛盾争议解决的相关机关与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要坚决杜绝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责任推诿现象;要对违法解决争议的行为实行严格追责,严格落实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相关规定。
第二,完善社会矛盾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争议解决方式的优势,健全重大矛盾挂牌督办制度。深入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落实联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第三,落实涉法涉诉信访的法治化要求。基层政府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时,要强化标本兼治,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积极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有序推进“诉访分离”,要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陷入“无限循环”的怪圈。
2.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增强依法防控和依法处置的能力
第一,培训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和管理公共危机的能力。要着力建立培训体系,开展情景训练和危机应对的常态化制度化演习,加强公共危机经典案例的宣传、学习和研究,加强本地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第二,建立健全基层政府公共治理的保障机制。完善基层政府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立危机信息的监测平台,畅通危机信息的传送通道,提升危机信息的分析能力。要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为公共危机的及时化解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危机时期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要加紧补充、完善、细化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中关于信息公开的相关内容。要强化基层公共治理的考核力度,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评估体系,严格落实追责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刘中起,风笑天.走向多元治理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新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2]吴纪树.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重点关系与实施路径[J].领导科学,2017(16).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治理;依法治理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5文章编号:2095-624X(2018)01-0054-01
作者简介:吴纪树(1987—),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理学、行政法学。
一、基层政府公共治理法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对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调查
当问及“你遇到或见过发生矛盾纠纷后无人处理的情况吗?”时回答选择“有”的受访者仅占1.12%,选择“没有或基本没有”的共占98%以上。回答“你对各级组织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评价”时,25%的受访者选择“满意”,近一半(47%)的受访者选择了“基本满意”,还有38%的受访者选择“不满意”。参与个案访谈的群众表示,对各级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态度不积极,有拖延敷衍的情形;二是耐心不够,有急于求成的现象;三是能力不高,处理问题往往不能讓人信服;四是不熟悉政策法律,有仅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在对乡镇和部门公务人员的调查中,问及“近年来,社会矛盾纠纷呈怎样的发展趋势”时,选择“整体持平”的占24.26%,选择“明显增加”的占72.38%,选择“明显减少”的占3.36%。在问及“你是否参与过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时,87%的选择“经常参加”,只有13%左右的选择“偶尔和没有”。在问及“你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坚持的原则”时,87%以上的选择“合法合规,有理有据,情法结合,耐心细致”。
2.对社会运行风险依法管控的调查
当问及“你认为在社会运行风险管控上亟待改进的方面”时,37.23%的人选择“加强社会运行风险系统化评估及处理预案建设”,36.26%的人选择“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的风险评估及其预防”,26.51%的人选择“提高各种危机处理预案编写的科学性,加强危机预案的实施演练”。
结合上述调查,我们认为,基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管控社会运行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风险管理预案建设更趋完善,现场处置能做到依法、及时、妥当。但是,在社会日常运行的系统化风险评估以及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政策执行的风险评估上亟待强化;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基层组织,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演练上亟待常规化;社会运行风险管控的科学化、专业化亟待加强;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基层政府公共治理法治保障的实现方式
1.畅通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决渠道,构建社会矛盾同步化解机制
第一,强化社会矛盾争议解决的相关机关与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要坚决杜绝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责任推诿现象;要对违法解决争议的行为实行严格追责,严格落实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相关规定。
第二,完善社会矛盾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争议解决方式的优势,健全重大矛盾挂牌督办制度。深入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落实联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第三,落实涉法涉诉信访的法治化要求。基层政府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时,要强化标本兼治,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积极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有序推进“诉访分离”,要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陷入“无限循环”的怪圈。
2.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增强依法防控和依法处置的能力
第一,培训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和管理公共危机的能力。要着力建立培训体系,开展情景训练和危机应对的常态化制度化演习,加强公共危机经典案例的宣传、学习和研究,加强本地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第二,建立健全基层政府公共治理的保障机制。完善基层政府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立危机信息的监测平台,畅通危机信息的传送通道,提升危机信息的分析能力。要加大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为公共危机的及时化解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危机时期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要加紧补充、完善、细化现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中关于信息公开的相关内容。要强化基层公共治理的考核力度,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评估体系,严格落实追责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刘中起,风笑天.走向多元治理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新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2]吴纪树.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重点关系与实施路径[J].领导科学,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