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技术在治疗性上消化道内镜中应用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对2004年4月至8月间在我院接受镇静技术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治疗患者,进行了操作过程及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以探讨镇静技术用于治疗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安全性问题。

其他文献
肠镜操作时对肠道及肠系膜的充气、牵拉,引起患者痛苦,有些甚至因此中断检查,延误了病情。近年来开始应用的无痛内镜技术,多是以静注异丙酚、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为主的全身静脉麻醉,因其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须谨慎应用。我们收集了120例行无痛肠镜的老龄患者,一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另一组加用佳苏仑,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较为常见,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PHG分级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与门脉压力及食管静脉曲张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