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和永恒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具有危机意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改革开放过程的艰巨性,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从课程特点出发,从学生自我认知出发,从中国梦的实现出发,培养大学生形成改革开放共识,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开放;共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9-0072-05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持续推进,在取得令世人瞩目成绩的同时,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再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响亮吹起。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的要求,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4年更被称为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开放成为时下中国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与此同时,各种阻碍改革的因素不仅客观存在,而且颇有能量。是否坚持改革,怎样改革,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现实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不仅考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智慧,也需要整个社会对改革开放形成高度共识。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为当下改革提供精神资源就是改革共识形成的现实选择之一。只有凝聚起广泛的社会改革开放共识,使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
大学生的改革开放共识形成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教育统计显示,2014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他们能否形成改革开放的共识,对整个社会的共识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当今中国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是以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力军,其中的佼佼者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导者。中国的改革还需要他们举起这面大旗,坚定不移的扛下去,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实现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更是宣扬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载体。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四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文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尽管每门课程的内容重点各有侧重,但都可从中找到与改革开放的契合之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合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既是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讲,“没有广泛共识,改革难以顺利推进,推进了也难以成功”,更是凸显改革开放共识的形成对于改革开放成败的重大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改革开放共识教育重视不够,对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探讨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失,也留下了探讨的空间和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内容
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因子,但每一门课程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为着研究的深入和操作的可行,本文在论述时选择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之一的“纲要”为研究样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进行探讨。
自2007年开设“纲要”以来,教材不断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更新内容,紧跟时代步伐。2013年版新增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为学习目的变化,在过去“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选择:改革开放,由此变成了“四个选择”。这“四个选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三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前后逻辑关系;第二个部分只要一个选择:选择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仅从逻辑关系来讲似乎可以自成一体,即改革开放与制度选择并未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能否坚持改革开放却相当重要,它事关前面三个选择能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因而意义重大。
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国难史,也是一部被迫改革开放的历史。“纲要”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是呈现出治与乱的相互交替,遭遇危机时痛定思痛,决心改革;承平日久后懈怠懒散,不思进取。但危机表现的形式或是暴风骤雨,或是和风细雨。为此,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危机意识,见微知著,善于从一些小的不起眼的事件中看到危机的存在,及早准备,主动改革。
“纲要”的上编综述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国难教育中,鸦片战争所具有的开端意义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这一重大转折意义易,真正理解却难。难在大学生认为既然鸦片战争影响如此深远,那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怎么没有以此为教训,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回到历史文本的真相,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伤痛在当时统治者的眼中并未有我们今天的体会和认知。香港岛,一个蛮荒小岛,何足挂哉!协定关税,对于关税为何物的国人来讲,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何况还是“协定”呢?2000万两银元固然心痛,但堂堂大清还能承担且并不需要自掏腰包。开放口岸,以前也曾有过。一言以蔽之,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冲击,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冲击远非我们想象那样严重。正因为如此,《南京条约》在当时文献中甚至被称为“万年和约”,并未引起当政者的警觉。正是因为当政者缺少这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使得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整个国家还在继续沉睡,在落后的道路上愈陷愈深,最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借古鉴今,今日中国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整个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存在的诸多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道德失衡、理想信念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如果没有危机意识,等到这些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之时,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清末新政即给我们以响亮的警示。
对于清末新政,学界多有分歧。如有人认为改革不彻底,不完善;也有人称之为“假维新,真改革”。如果我们从统治集团的视野出发,清末新政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连盛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都被废止,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准备迈向“立宪”,足以说明其力度和深度。但如此全面的改革不但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究其原因,孙中山先生的评论可谓切中要领,即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的确,一座将倾的大厦,任何枝节的修补都不能挽救它的倒塌。因此,改革的时机尤其重要,绝不能等到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之时才进行改革,这个时候亡羊补牢,已经晚矣!
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云:“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末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如果说在李鸿章的时代所遇到的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今日其实又何尝不是?因此,首先要有一种危机意识,才能保持改革开放的内驱力。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余年的今天,人们的双眼很容易被繁荣景象所蒙蔽,对矛盾认识不足,进而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改革的停滞不前。在“纲要”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引导大学生既要看到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和不足,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系统性
改革必须是系统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近代中国历史改革中只求片面改革而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者不在少数,洋务运动即为显著一例。
面对西方坚船利炮,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首先是意识到自己的军事落后,进而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军工,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固然为当时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改革的窗口,但纯粹以军工为改革的重点,不注重其他改革的配套,注定其最后的命运必然是失败。甲午一役,震惊国人的同时也震醒了国人,历史的教训昭示,单纯以强军为目标的改革并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改革开放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此后中国的革新尽管成功者少,但我们从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改革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如戊戌变法,就已经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尽管仅仅是昙花一现,但究其内容来讲却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全面实行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者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总体,尤其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今中国摆脱发展困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纲要”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全面性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有助于学生对当下我们进行的全方位改革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三)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过程的艰巨性
改革从来非易事,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既有利益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调整,改革的阻力往往也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为此,在“纲要”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国民党从执掌全国政权到败退大陆的历史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自国民党20世纪20年代后期执掌全国政权以后,为扩大执政基础,巩固自身政权,也曾在各个层面进行了不少改革,但很多改革都是虎头蛇尾,最终要么流产,要么不了了之。其对农村的土地改革就是一个例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其在北伐期间曾经宣布过的“二五减租”政策。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颁布《佃农保护法》,规定“佃农缴纳租项等,不得超过所租地收获量百分之四十”,“佃农对于地主除缴纳租项外,所有额外苛例一概取消”,“佃农对于所耕土地有承佃权”。[3]根据该法,在国民党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苏都曾制定过相应配套措施和条例。但是,即便在取得显著成效的浙江,这一改革也最终未能坚持,究其原因,是因为二五减租尽管并非没收地主土地,但减租还是影响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而这一集团恰恰又是国民党最重要的执政支撑。国民党集团无法对既得利益集团动真格,如此一个得到农民较为拥护的改革措施最终未能在全国真正推行,国民党在农村、农民中的威信大打折扣,不断丧失执政基础,为其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为应对危机,派出蒋经国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打虎”,试图稳定局面。就蒋经国而言确实是想以反腐、打击投机来稳定经济,维持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但当碰到孔氏家族参与其间的难题后,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打虎”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国民党再也无力挽回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颓势,最终不得不政权鼎革,败退台湾。
当今中国改革同样面临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情况。李克强总理曾讲,触动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难,充分说明高层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不少既得利益者本身就掌控大量社会资源,他们或许在口头上大呼改革、支持改革,但当真正触及其利益时,他们很容易就成为现行改革的阻挠者,或阳奉阴违、或消极怠工、或不作为,不一而足,最终使改革的红利消解,改革的进程放缓,改革的最终目的落空。从历史的教训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艰巨性,只有敢于触及和打破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扰和阻碍,中国的改革才能最终深入下去并取得实际成效,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在“纲要”中结合上述史实阐述改革可能碰到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以客观平和的心态对待中国当下的改革。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攻坚克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完全可能会出现一些曲折,但不能因为这些曲折而丧失对改革的信心和坚持。 (四)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性
既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极易遭到各种反对改革势力的阻挠,因此,全社会形成改革开放的共识,尤其是执政集团是否取得改革的共识往往成为改革能否推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纲要”课中同样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因未能取得改革共识丧失改革机会,延缓改革乃至终止改革的历史教训。
清朝末期,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少仁人志士包括统治集团在内的有识之士无不倾心变革。但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改革并未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尤其在执政集团。以开启中国近代化一小步的洋务运动为例,尽管朝廷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中坚,大力推动并形成一定声势,但洋务运动严格来讲在统治集团中远未形成真正的共识。掌握实权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对洋务运动并未真正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以至会出现海军军费被挪用于慈禧太后的生日排场之用。奕訢因经常与洋人交涉,被人冠以“鬼子六”的绰号,李鸿章等人也常被朝中“清流”所指责。李鸿章曾讲,自己从事洋务30余年,但“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4]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5]对于李鸿章的时代际遇有着深刻的体认。李鸿章固然位高权重,但在帝制时代,他无法让慈禧等人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无法改变最高执政者对洋务运动三心二意的态度。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再次兴起了一股变革的浪潮,并从以往的“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但以1898年“百日维新”为标志的改革最终昙花一现,功亏一篑,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即在于最高执政集团对于改革并未有深刻的认知和主动改革的内驱力,因而对改革也远未形成真正的共识。相反,保守势力以断然手段终止改革,再一次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对于改革的态度都是多元的,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真正的完全一致。如果说在普通民众中对改革的些许分歧尚不致影响改革的大局,那么,掌握国家公权力的执政集团,尤其是掌握决策权的最高层如果也没有形成基本的改革共识,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来自于执政者对改革的大力支持,如果在掌握决策权的执政高层没有取得改革的共识,改革不仅不能推动,反而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阻碍改革。可喜的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这就为中国持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纲要”教学中,要结合历史与现实,坚定大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信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共识形成对于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施路径。
(一)根据课程特点出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有其特点,在实施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出发。“原理”理论性强,因此要侧重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逻辑论证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体现理论的深度和魅力。“纲要”课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之处在于历史学的属性贯穿其中,通过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梳理,检视其中所蕴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论从史出,言之有据,对学生的说服力是“纲要”课特殊的魅力所在。“概论”有专章介绍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理论,有利于学生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基础”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改革开放观也是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总之,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有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改革开放共识教育内容与该课程契合之处。
(二)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出发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在课程中找不到自身的归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就业等个体问题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所举典型事例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简而言之,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出发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学会换位思考,让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改革开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出发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主动地将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的强国之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的紧密联系使我们在面对当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有必要回望过去的历史,汲取思想资源。“只要历史不断地发展,社会不断地变革,每一代人对前人的历史都要做出自己的诠释,都要说出自己对历史的再认识。人类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上前进的!”[6]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近代以来我们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尽一份力。
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出发,每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包含着与此相关的内容和精神。将教材之中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加以提炼和总结,结合当下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改革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更能让学生形成对改革开放的强烈现实关怀。同时,在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中应注意共时与历时的结合,紧密联系当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突出强调改革开放对于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深远意义。毕竟,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的必由之路。既然如此,我们在今天如果能够播下一颗了解改革、认同改革的种子,在明天就有可能收获一颗颗愿意改革、支持改革的果实。这是中国当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分内之事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M].哈尔冰:哈尔滨出版社,2009:67.
[2]本报评论员.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7(1).
[3]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M].第2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55-356.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4.
[5]李铁映.要有自己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2-27(1).
[6]本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5(1).
责任编辑 张小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开放;共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9-0072-05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持续推进,在取得令世人瞩目成绩的同时,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再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响亮吹起。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的要求,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4年更被称为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开放成为时下中国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与此同时,各种阻碍改革的因素不仅客观存在,而且颇有能量。是否坚持改革,怎样改革,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现实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不仅考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智慧,也需要整个社会对改革开放形成高度共识。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为当下改革提供精神资源就是改革共识形成的现实选择之一。只有凝聚起广泛的社会改革开放共识,使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
大学生的改革开放共识形成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教育统计显示,2014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他们能否形成改革开放的共识,对整个社会的共识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当今中国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是以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力军,其中的佼佼者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导者。中国的改革还需要他们举起这面大旗,坚定不移的扛下去,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实现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更是宣扬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载体。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四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文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尽管每门课程的内容重点各有侧重,但都可从中找到与改革开放的契合之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合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既是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讲,“没有广泛共识,改革难以顺利推进,推进了也难以成功”,更是凸显改革开放共识的形成对于改革开放成败的重大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改革开放共识教育重视不够,对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探讨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失,也留下了探讨的空间和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内容
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因子,但每一门课程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为着研究的深入和操作的可行,本文在论述时选择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之一的“纲要”为研究样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进行探讨。
自2007年开设“纲要”以来,教材不断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更新内容,紧跟时代步伐。2013年版新增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为学习目的变化,在过去“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选择:改革开放,由此变成了“四个选择”。这“四个选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三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前后逻辑关系;第二个部分只要一个选择:选择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仅从逻辑关系来讲似乎可以自成一体,即改革开放与制度选择并未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能否坚持改革开放却相当重要,它事关前面三个选择能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因而意义重大。
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国难史,也是一部被迫改革开放的历史。“纲要”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是呈现出治与乱的相互交替,遭遇危机时痛定思痛,决心改革;承平日久后懈怠懒散,不思进取。但危机表现的形式或是暴风骤雨,或是和风细雨。为此,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危机意识,见微知著,善于从一些小的不起眼的事件中看到危机的存在,及早准备,主动改革。
“纲要”的上编综述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国难教育中,鸦片战争所具有的开端意义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这一重大转折意义易,真正理解却难。难在大学生认为既然鸦片战争影响如此深远,那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怎么没有以此为教训,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回到历史文本的真相,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伤痛在当时统治者的眼中并未有我们今天的体会和认知。香港岛,一个蛮荒小岛,何足挂哉!协定关税,对于关税为何物的国人来讲,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何况还是“协定”呢?2000万两银元固然心痛,但堂堂大清还能承担且并不需要自掏腰包。开放口岸,以前也曾有过。一言以蔽之,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冲击,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冲击远非我们想象那样严重。正因为如此,《南京条约》在当时文献中甚至被称为“万年和约”,并未引起当政者的警觉。正是因为当政者缺少这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使得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整个国家还在继续沉睡,在落后的道路上愈陷愈深,最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借古鉴今,今日中国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整个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存在的诸多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道德失衡、理想信念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如果没有危机意识,等到这些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之时,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清末新政即给我们以响亮的警示。
对于清末新政,学界多有分歧。如有人认为改革不彻底,不完善;也有人称之为“假维新,真改革”。如果我们从统治集团的视野出发,清末新政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连盛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都被废止,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准备迈向“立宪”,足以说明其力度和深度。但如此全面的改革不但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究其原因,孙中山先生的评论可谓切中要领,即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的确,一座将倾的大厦,任何枝节的修补都不能挽救它的倒塌。因此,改革的时机尤其重要,绝不能等到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之时才进行改革,这个时候亡羊补牢,已经晚矣!
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云:“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末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如果说在李鸿章的时代所遇到的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今日其实又何尝不是?因此,首先要有一种危机意识,才能保持改革开放的内驱力。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余年的今天,人们的双眼很容易被繁荣景象所蒙蔽,对矛盾认识不足,进而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改革的停滞不前。在“纲要”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引导大学生既要看到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和不足,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系统性
改革必须是系统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近代中国历史改革中只求片面改革而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者不在少数,洋务运动即为显著一例。
面对西方坚船利炮,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首先是意识到自己的军事落后,进而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军工,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固然为当时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改革的窗口,但纯粹以军工为改革的重点,不注重其他改革的配套,注定其最后的命运必然是失败。甲午一役,震惊国人的同时也震醒了国人,历史的教训昭示,单纯以强军为目标的改革并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改革开放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此后中国的革新尽管成功者少,但我们从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改革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如戊戌变法,就已经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尽管仅仅是昙花一现,但究其内容来讲却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全面实行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者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总体,尤其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今中国摆脱发展困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纲要”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全面性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有助于学生对当下我们进行的全方位改革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三)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过程的艰巨性
改革从来非易事,任何一场改革都是对既有利益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调整,改革的阻力往往也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为此,在“纲要”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国民党从执掌全国政权到败退大陆的历史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自国民党20世纪20年代后期执掌全国政权以后,为扩大执政基础,巩固自身政权,也曾在各个层面进行了不少改革,但很多改革都是虎头蛇尾,最终要么流产,要么不了了之。其对农村的土地改革就是一个例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其在北伐期间曾经宣布过的“二五减租”政策。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颁布《佃农保护法》,规定“佃农缴纳租项等,不得超过所租地收获量百分之四十”,“佃农对于地主除缴纳租项外,所有额外苛例一概取消”,“佃农对于所耕土地有承佃权”。[3]根据该法,在国民党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苏都曾制定过相应配套措施和条例。但是,即便在取得显著成效的浙江,这一改革也最终未能坚持,究其原因,是因为二五减租尽管并非没收地主土地,但减租还是影响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而这一集团恰恰又是国民党最重要的执政支撑。国民党集团无法对既得利益集团动真格,如此一个得到农民较为拥护的改革措施最终未能在全国真正推行,国民党在农村、农民中的威信大打折扣,不断丧失执政基础,为其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为应对危机,派出蒋经国到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打虎”,试图稳定局面。就蒋经国而言确实是想以反腐、打击投机来稳定经济,维持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但当碰到孔氏家族参与其间的难题后,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打虎”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国民党再也无力挽回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颓势,最终不得不政权鼎革,败退台湾。
当今中国改革同样面临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情况。李克强总理曾讲,触动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难,充分说明高层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不少既得利益者本身就掌控大量社会资源,他们或许在口头上大呼改革、支持改革,但当真正触及其利益时,他们很容易就成为现行改革的阻挠者,或阳奉阴违、或消极怠工、或不作为,不一而足,最终使改革的红利消解,改革的进程放缓,改革的最终目的落空。从历史的教训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艰巨性,只有敢于触及和打破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扰和阻碍,中国的改革才能最终深入下去并取得实际成效,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在“纲要”中结合上述史实阐述改革可能碰到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以客观平和的心态对待中国当下的改革。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攻坚克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完全可能会出现一些曲折,但不能因为这些曲折而丧失对改革的信心和坚持。 (四)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性
既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极易遭到各种反对改革势力的阻挠,因此,全社会形成改革开放的共识,尤其是执政集团是否取得改革的共识往往成为改革能否推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纲要”课中同样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因未能取得改革共识丧失改革机会,延缓改革乃至终止改革的历史教训。
清朝末期,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少仁人志士包括统治集团在内的有识之士无不倾心变革。但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改革并未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尤其在执政集团。以开启中国近代化一小步的洋务运动为例,尽管朝廷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中坚,大力推动并形成一定声势,但洋务运动严格来讲在统治集团中远未形成真正的共识。掌握实权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对洋务运动并未真正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以至会出现海军军费被挪用于慈禧太后的生日排场之用。奕訢因经常与洋人交涉,被人冠以“鬼子六”的绰号,李鸿章等人也常被朝中“清流”所指责。李鸿章曾讲,自己从事洋务30余年,但“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4]梁启超曾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5]对于李鸿章的时代际遇有着深刻的体认。李鸿章固然位高权重,但在帝制时代,他无法让慈禧等人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无法改变最高执政者对洋务运动三心二意的态度。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再次兴起了一股变革的浪潮,并从以往的“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但以1898年“百日维新”为标志的改革最终昙花一现,功亏一篑,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即在于最高执政集团对于改革并未有深刻的认知和主动改革的内驱力,因而对改革也远未形成真正的共识。相反,保守势力以断然手段终止改革,再一次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对于改革的态度都是多元的,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真正的完全一致。如果说在普通民众中对改革的些许分歧尚不致影响改革的大局,那么,掌握国家公权力的执政集团,尤其是掌握决策权的最高层如果也没有形成基本的改革共识,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来自于执政者对改革的大力支持,如果在掌握决策权的执政高层没有取得改革的共识,改革不仅不能推动,反而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阻碍改革。可喜的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这就为中国持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纲要”教学中,要结合历史与现实,坚定大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信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共识形成对于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施路径。
(一)根据课程特点出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有其特点,在实施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出发。“原理”理论性强,因此要侧重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逻辑论证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体现理论的深度和魅力。“纲要”课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之处在于历史学的属性贯穿其中,通过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梳理,检视其中所蕴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论从史出,言之有据,对学生的说服力是“纲要”课特殊的魅力所在。“概论”有专章介绍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理论,有利于学生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基础”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改革开放观也是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总之,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有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改革开放共识教育内容与该课程契合之处。
(二)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出发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在课程中找不到自身的归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就业等个体问题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所举典型事例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简而言之,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出发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学会换位思考,让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改革开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出发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主动地将改革开放共识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的强国之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的紧密联系使我们在面对当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有必要回望过去的历史,汲取思想资源。“只要历史不断地发展,社会不断地变革,每一代人对前人的历史都要做出自己的诠释,都要说出自己对历史的再认识。人类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上前进的!”[6]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近代以来我们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尽一份力。
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出发,每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包含着与此相关的内容和精神。将教材之中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加以提炼和总结,结合当下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改革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更能让学生形成对改革开放的强烈现实关怀。同时,在改革开放共识教育中应注意共时与历时的结合,紧密联系当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突出强调改革开放对于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深远意义。毕竟,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的必由之路。既然如此,我们在今天如果能够播下一颗了解改革、认同改革的种子,在明天就有可能收获一颗颗愿意改革、支持改革的果实。这是中国当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分内之事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李鸿章传[M].哈尔冰:哈尔滨出版社,2009:67.
[2]本报评论员.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7(1).
[3]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M].第2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55-356.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4.
[5]李铁映.要有自己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2-27(1).
[6]本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5(1).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