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编·列子张湛注》中的东西方“力命之辨”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命之辨”即人力和天命的关系问题,是横贯东西方数千年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历代先贤探讨的焦点.《管锥编·列子张湛注》中的“力命篇”给予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先秦时期的庄子以“时命”居之,列子承接墨子以“力命”对举,不过墨子倡导的是“非命”认为“命者非仁者之言”,列子则主张“知命”即了解天命.西方的马基雅维利提出要取悦甚至征服命运,尼采说要“爱命运”,与中国“力命观”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结合钱钟书在本篇中的训诂理论对东西方的“力命之辨”问题进行探析,可以得出他本人的力命观 ——“心死神活”.
其他文献
大地上长出一棵草,是大地要说话了.自然界、季节、雨水、生态、动物的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命,这些词语草的袍袖里有的是,宛若大地的方言.rn草的来路,也许是一墩蓄根,也许是秋天无意落下的一颗种子.自然界里没有谁有意做一件事情,包括草的种子.
期刊
霜冻之晨rn霜冻之晨,空气冷飕飕,鸟儿们的啼鸣也推迟了.rn七点钟,阳光照到阳台,还是没有听见小区常驻鸟邻——乌鸫和珠颈斑鸠的动静.拿了相机,换鞋出门,走到小区门口听到远东山雀呼朋唤友的声调“彼次次、彼次次……”rn好孩子,愿你的呼唤有回响,早日得佳偶.
期刊
日本的“里山”和“里湖”是自然与人化结合的产物,体现出生物同环境达到了统一的生态性,围绕此而展开的相关研究,显示了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层面.然而,由于彼时资源利用技术、不同人群生产与生活方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同人群为获得利益与生存而争夺资源的激烈竞争与冲突,不排除人与动物争夺活动空间与栖息地,这些均应该成为日本环境史研究中以公害史为主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日本环境史研究在学科属性上的独特性.
期刊
本文论述落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技能培养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效果普遍较低的现状,提出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升级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声乐教学质量、组织开放性学习活动强化声乐学习体验、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声乐学习动力、拓展声乐训练巩固声乐教学成果等对策.
华人族群现已成为英国第三大少数族裔移民群体.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移民英国的华人尽管存在内部差异,但在融入主流社会方面存在一定共性.一是经济融入层次较高,这是由华人职业层次、经济活力和收入水平等决定的;二是政治融入层次较低,其原因在于华人参政热情普遍不高,且华人族群内部分裂,组织性较低;三是华人的文化融入不断推进,这缘于英国华人新生代更高的文化融入意愿和融入能力.英国华人在英国主流社会中的经济融入、政治融入和文化融入等方面并不均衡,但随着华人新生代的崛起,整体的族群社会融入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父亲是个秀才.rn倒不是真的考取了功名,科举制度早就消亡了.父亲手巧,看啥会啥,相对来说,又是村子里最有文化的人,村里人就叫他秀才.rn记忆里,父亲什么都会.别人家有书桌,他去看一眼,回来就能照着样子,叮当叮当做一个.别人家有沙发,他又去看一眼,整两块海绵回来,咣当咣当又做一个.
期刊
《东北通史》出版后,有批评者提出15个问题指出该书史料运用不严谨,对重要地名的考证失之模糊,对重要事件的记载存在遗漏,尤其缺少记述东北社会经济文化演进真相,以及东北与全国铸为一体的内容.金毓黻先生撰文予以回击.他指出学术批评的态度应是抱持善意,备列优点之后再举其不足,在方法上应观其大.《东北通史》解决了数十个东北史地纠结难解的问题,将会成为研究东北史的参考书.这场学术争论涉及东北史研究的史料甄别、材料取舍、东北史的写作方法以及学术批评的态度等问题,对于我们研究东北史学学术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华人自宋代下西洋,散居南海诸国港口各地,有文献可考者,大部分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一带,尤以闽南人居多.唐宋至明清时期南海交通贸易兴盛,福建沿海的舟子海商顺季风下南洋至马来西亚垦拓.随之而至的“月子”习俗作为闽南族群的乡族记忆,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成为生命礼俗的重要元素.福建闽南族群的饮食习俗、行为礼俗和习俗禁忌在当地传承与嬗变,彰显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塑造身份认同、促进与其他族群交流与融合、彰显闽南家族社会血缘伦理的社会功能.
太原地区的“过唱”习俗源远流长,其文化生态保存也相对较为完整,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这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习俗与信仰祭祀活动相伴而生.从太原市万柏林区赛庄村五龙庙为中心的案例来看,以龙王信仰为中心构成的祭祀圈活动与“过唱”习俗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最初由庙会信仰祭祀活动衍生而来的“过唱”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祭祀圈有关活动虽早已戛然而止,但“过唱”习俗却焕发出新的时代特色.赛庄村的龙王信仰在大山深处顽强地存在着,并且逐渐演变为民众对于乡村记忆的象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