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着》是余华转型后的作品。余华早期的作品以暴力、冷漠著——那是如此年轻的他,却能写出令人如此毛骨悚然的作品。他的作品贯穿着非理性、非常态和人性恶。《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古典爱情》等一个比一个残忍的故事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仿佛流出来不是墨水而是鲜血,触目惊心的瘆人和惊悚。直到《活着》的出现,我们才在这个冷酷的作家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芒,也看到了他悲天悯人的心肠。
和他先前的小说一样,《活着》也写了死忙,写了好几个人的死亡,同样是写死亡,以前的死亡似乎更侧重于把玩死亡,欣赏暴力,《活着》的死亡是为了活着,是不得已的死亡,逝去的人去了,希望活着的人能继续活着。本文以《活着》为例,探讨其中的生存哲学。
关键词:《活着》;命运;叙事风格;忍耐
一、生存是无法抗争的命运
《活着》最大的主题便是揭示了命运的无可奈何性。命运天定,人力无法可施。若想逃脱命运的牢笼,只能是徒劳。
命运的无可奈何性最主要变现在它的荒诞性。福贵年轻的时候挥霍尽了家产,一夜之间由一个嫖娼狎妓、赌博斗鸡的纨绔子弟变成一无所有的穷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理应受到命运的惩罚,可是不曾想确因祸得福,设计赢了他家产的龙二过了没几年的好日子,反而成了他的替死鬼。福贵被国军抓去,在炮火连天的坑道里忍饥挨饿的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他却活下来了,活得时间最长,相反他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
命运的无可奈何还表现在它的惨无人道。在人伦中,本应该是父母先子女而去,在《活着》中,却一次次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先是勤劳可爱的有庆因为献血而死去。余华把有庆塑造得懂事、可爱又有灵气,有个性,小小年纪便惹人无数恋爱,他的死亡不仅仅是使福贵心痛欲绝,家珍悲恸失声,相信无数读者也一起陪着落泪。没曾想,有庆的死只是一个开始——凤霞难缠而死,死于花一样的年纪;家珍缠绵病榻终于离开世;二喜也在一次意外中丧生,死无全尸;苦根没有被重感冒夺走了生命,却死在吃多了豆子上……
同荷马史诗一样,活着也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悲观命运决定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命运如此安排便只有如此承受,在命运面前一切努力和挣扎都是徒劳。叔本华认为,人是痛苦的,人生是悲观的,只有拜托了这种悲观,克服自己的意志,才能做到没有痛苦。福贵在目睹亲人离去,人间沧桑之后,无师自通地明白了这一道理,死亡是生存的目的。每个人走向死亡的方式不同。但是谁也不能改变死亡的方式,只有静静地等待,在死亡来临之前,好好的活着。
《活着》同时还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底线是什么。认识一种高级动物,对从精神到物质都有着超越动物的要求,对生存条件的高要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之一。在《活着》中,余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没有要求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当人的尊严被践踏,当温饱成为唯一的追求的时候,人便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其他所谓形而上的要求都统统没有了,追求的目标只剩下活着了。无论在多么地艰苦的条件下,人的求生本能都顽强地存在着。《活着》告诉我们人累生存的底线是没有底线,因为你活着,便就要活着。
二、悲悯的叙述风格。
在早期的作品中,余华的作品一向是冷漠的,以冷酷的姿态来欣赏暴力,以冷淡的姿态肢解死亡,以变态的味觉来舔舐鲜血……在《活着》中,余华终于找回了一个正常的人的感觉,拒绝了以前的暴力叙述模式,满篇充满了对生命浓浓的叹息和关注。尽管也是一条条生命的消逝,也是一个个亲人的离去,但是鉴赏的姿态被哀伤的情调取代,冷漠的调笑变成了无声的叹息,肆意杀死笔下人物的余华变成了为笔下人物送葬的伤心的未亡人。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是存者的同情。在文中,听者的“我”和叙述者“我”重合,都用了第一人称,由此,叙述故事的是福贵,但是表达感受的不只有福贵一个人,还有同是“我”的听众。福贵表达的感受和“我”的感受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感受。“我”和福贵一起感受他的故事,仿佛我也在他的故事里面走了一遭,然后把这种感觉传达给读者,扒读者一同拉近了故事里。
《活着》中,余华探讨了生命的悲剧色彩,命运是无法反抗的,但是人在命运面前不能是消极的,虽然基调是悲观的,但我还是要涂上明亮的色彩,纵然抵不过命运,也不能轻易地屈服。福贵一家虽然厄运连连,虽然贫穷,但是总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生活,没有怨天尤人,尤其是家珍个凤霞,他们是两个伟大的女性,是女性闪光点的代表者和传达者。福贵吃喝嫖赌,她没有埋怨,只是默默得等待,像一个古代的三从四德的妇女一样;福贵输掉了家产,她没有埋怨,自觉地脱下了她富家小姐和少奶奶的旗袍,换上了粗布衣服做起了农活。凤霞从小就懂事,从大房子搬到小茅屋,她没有哭闹;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干活,也没有喊苦喊累。长大了之后更是一把干活的好手。有庆也是在辛苦的生活中长大的孩子,从生下来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依旧赤着脚,每天跑来跑去地去上学。福贵是最主要的代表者,他经历了人世间最多的悲欢离合,每次生命中多一点阳光的时候,就有更大的风暴如影随形。每次他都只能接受,伤心过后仍旧走他的路。
同中国大多数作品不同,《活着》拜托了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的结论,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坏人,龙二虽然使计赢得了福贵的家产,但是也不能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群朴实的、对生命带有最真的虔诚的人,在生命面前却如此脆弱。慌乱的时代没有打到最底层的百姓,忍饥挨饿却也依然活了下来。然而生命却一个个消失。面对这样来去无常的人生状态,出了深深地叹息意外,是在别无他法。
三、生命的特征——忍耐。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活着就是忍受。被龙二骗去地产的时候,福贵忍受的是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的厄运;当兵的时候,福贵忍受的每天在刀尖上打滚的提心吊胆;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福贵忍受的看不到头的忍饥挨饿和黑暗;亲人离去,福贵忍受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存者的悲哀;就连最初他还是少爷的时候,他的日子也不是幸福的,所以他会去吃喝嫖赌,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忍受。所以当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与老牛为伍,与夕阳青山为伴,忍受的是生命的最后时候,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忍受,他的心态是忍受的。
《活着》不是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是从那个时代里面走过来的很多人的生命历程,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民国,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老人们,都会比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更加珍惜生存的意义。生存本身是痛苦的,人生的历程就是经历苦难而逐渐接近尾声的过程,就像张爱玲说的,人活着本来就是麻烦的,若是嫌麻烦,就不要活了。
本文简述了《活着》中对生命的看法和探讨。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天定的,人力在上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唯一能做的只是忍受,因为还活着,所以便要生存。
[参考文献]
[1]《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2011年4月第29卷第4期
[2]论《活着》的生命哲学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 2011年 第2期。
[3]生命无法承受之沉重与荒凉:活着 侯玲宽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4]《生命的真实性——评余华的<活着>》陈思思 王贞贞 文本研究 电影文学 2009年第5期
[5]《活着》带来的生命启示 张旭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第25卷 第2期 2007年6月
和他先前的小说一样,《活着》也写了死忙,写了好几个人的死亡,同样是写死亡,以前的死亡似乎更侧重于把玩死亡,欣赏暴力,《活着》的死亡是为了活着,是不得已的死亡,逝去的人去了,希望活着的人能继续活着。本文以《活着》为例,探讨其中的生存哲学。
关键词:《活着》;命运;叙事风格;忍耐
一、生存是无法抗争的命运
《活着》最大的主题便是揭示了命运的无可奈何性。命运天定,人力无法可施。若想逃脱命运的牢笼,只能是徒劳。
命运的无可奈何性最主要变现在它的荒诞性。福贵年轻的时候挥霍尽了家产,一夜之间由一个嫖娼狎妓、赌博斗鸡的纨绔子弟变成一无所有的穷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理应受到命运的惩罚,可是不曾想确因祸得福,设计赢了他家产的龙二过了没几年的好日子,反而成了他的替死鬼。福贵被国军抓去,在炮火连天的坑道里忍饥挨饿的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他却活下来了,活得时间最长,相反他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
命运的无可奈何还表现在它的惨无人道。在人伦中,本应该是父母先子女而去,在《活着》中,却一次次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先是勤劳可爱的有庆因为献血而死去。余华把有庆塑造得懂事、可爱又有灵气,有个性,小小年纪便惹人无数恋爱,他的死亡不仅仅是使福贵心痛欲绝,家珍悲恸失声,相信无数读者也一起陪着落泪。没曾想,有庆的死只是一个开始——凤霞难缠而死,死于花一样的年纪;家珍缠绵病榻终于离开世;二喜也在一次意外中丧生,死无全尸;苦根没有被重感冒夺走了生命,却死在吃多了豆子上……
同荷马史诗一样,活着也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悲观命运决定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命运如此安排便只有如此承受,在命运面前一切努力和挣扎都是徒劳。叔本华认为,人是痛苦的,人生是悲观的,只有拜托了这种悲观,克服自己的意志,才能做到没有痛苦。福贵在目睹亲人离去,人间沧桑之后,无师自通地明白了这一道理,死亡是生存的目的。每个人走向死亡的方式不同。但是谁也不能改变死亡的方式,只有静静地等待,在死亡来临之前,好好的活着。
《活着》同时还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底线是什么。认识一种高级动物,对从精神到物质都有着超越动物的要求,对生存条件的高要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之一。在《活着》中,余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没有要求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当人的尊严被践踏,当温饱成为唯一的追求的时候,人便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其他所谓形而上的要求都统统没有了,追求的目标只剩下活着了。无论在多么地艰苦的条件下,人的求生本能都顽强地存在着。《活着》告诉我们人累生存的底线是没有底线,因为你活着,便就要活着。
二、悲悯的叙述风格。
在早期的作品中,余华的作品一向是冷漠的,以冷酷的姿态来欣赏暴力,以冷淡的姿态肢解死亡,以变态的味觉来舔舐鲜血……在《活着》中,余华终于找回了一个正常的人的感觉,拒绝了以前的暴力叙述模式,满篇充满了对生命浓浓的叹息和关注。尽管也是一条条生命的消逝,也是一个个亲人的离去,但是鉴赏的姿态被哀伤的情调取代,冷漠的调笑变成了无声的叹息,肆意杀死笔下人物的余华变成了为笔下人物送葬的伤心的未亡人。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是存者的同情。在文中,听者的“我”和叙述者“我”重合,都用了第一人称,由此,叙述故事的是福贵,但是表达感受的不只有福贵一个人,还有同是“我”的听众。福贵表达的感受和“我”的感受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感受。“我”和福贵一起感受他的故事,仿佛我也在他的故事里面走了一遭,然后把这种感觉传达给读者,扒读者一同拉近了故事里。
《活着》中,余华探讨了生命的悲剧色彩,命运是无法反抗的,但是人在命运面前不能是消极的,虽然基调是悲观的,但我还是要涂上明亮的色彩,纵然抵不过命运,也不能轻易地屈服。福贵一家虽然厄运连连,虽然贫穷,但是总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生活,没有怨天尤人,尤其是家珍个凤霞,他们是两个伟大的女性,是女性闪光点的代表者和传达者。福贵吃喝嫖赌,她没有埋怨,只是默默得等待,像一个古代的三从四德的妇女一样;福贵输掉了家产,她没有埋怨,自觉地脱下了她富家小姐和少奶奶的旗袍,换上了粗布衣服做起了农活。凤霞从小就懂事,从大房子搬到小茅屋,她没有哭闹;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干活,也没有喊苦喊累。长大了之后更是一把干活的好手。有庆也是在辛苦的生活中长大的孩子,从生下来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依旧赤着脚,每天跑来跑去地去上学。福贵是最主要的代表者,他经历了人世间最多的悲欢离合,每次生命中多一点阳光的时候,就有更大的风暴如影随形。每次他都只能接受,伤心过后仍旧走他的路。
同中国大多数作品不同,《活着》拜托了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的结论,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坏人,龙二虽然使计赢得了福贵的家产,但是也不能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群朴实的、对生命带有最真的虔诚的人,在生命面前却如此脆弱。慌乱的时代没有打到最底层的百姓,忍饥挨饿却也依然活了下来。然而生命却一个个消失。面对这样来去无常的人生状态,出了深深地叹息意外,是在别无他法。
三、生命的特征——忍耐。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活着就是忍受。被龙二骗去地产的时候,福贵忍受的是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的厄运;当兵的时候,福贵忍受的每天在刀尖上打滚的提心吊胆;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福贵忍受的看不到头的忍饥挨饿和黑暗;亲人离去,福贵忍受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存者的悲哀;就连最初他还是少爷的时候,他的日子也不是幸福的,所以他会去吃喝嫖赌,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忍受。所以当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与老牛为伍,与夕阳青山为伴,忍受的是生命的最后时候,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忍受,他的心态是忍受的。
《活着》不是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是从那个时代里面走过来的很多人的生命历程,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民国,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老人们,都会比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和更加珍惜生存的意义。生存本身是痛苦的,人生的历程就是经历苦难而逐渐接近尾声的过程,就像张爱玲说的,人活着本来就是麻烦的,若是嫌麻烦,就不要活了。
本文简述了《活着》中对生命的看法和探讨。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天定的,人力在上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唯一能做的只是忍受,因为还活着,所以便要生存。
[参考文献]
[1]《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2011年4月第29卷第4期
[2]论《活着》的生命哲学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 2011年 第2期。
[3]生命无法承受之沉重与荒凉:活着 侯玲宽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4]《生命的真实性——评余华的<活着>》陈思思 王贞贞 文本研究 电影文学 2009年第5期
[5]《活着》带来的生命启示 张旭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第25卷 第2期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