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变迁与重建: 《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列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生态是一个与环境直接相关,融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文化行为、社会行为于一体的立体概念,具有超越族群、跨越国家边界的全球性意义。由于生态与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生态问题,尤其是生态修复与重建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后工业化时代的重要议题,是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几个世纪以来工业化所带来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能不能修复与重建、如何修复与重建,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解答。
   付广华博士20万字的新作《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基于龙脊古壮寨的环境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入选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博士文库,由博士论文《修复自然:一个南岭山村生态重建的人类学研究》修订而成),基于环境人类学的新视角,以广西龙胜龙脊古壮寨为个案,揭示了古壮寨壮族社会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特点,就区域生态系统的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
   第一,研究视角新颖。书中指出,环境人类学(本书的研究视角)相比传统的生态人类学而言,有新的理论突破。“在研究视野上,以前生态人类学研究较小的社区,更为关注的是地方文化如何适应其特殊的生态系统,而环境人类学已经超越了社区的自然界限,更为强调它们与外部政治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理念上,生态人类学的非历史倾向较严重,奉行的是生态平衡论的思想,而环境人类学更为注重历史,强调长时段过程中的生态变迁,奉行的是生态不平衡论的思想。在理论范式上,生态人类学基本上属于现代学的系列,而环境人类学则属于后现代学的序列,具有很强的后结构主义特征,认为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现实,更是一种话语的生产。”(参见该书第24页)作者在对环境人类学新视角、新见解进行深入总结的同时,还付诸田野实践,将环境人类学的视野、理念和理论范式具体运用到生态研究中去。无论是环境人类学新的理论突破,还是本书作者的具体运用,相信会给国内学界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第二,提问方式独特。本书从环境人类学的特殊视角出发,基于生态重建的历史、空间、权力与知识等要素,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重建的文化逻辑问题,为回答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宏大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生态重建是在一个历史场景中进行的,是在一个长时段历史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变迁的基础上展开的重建;生态重建,是在一定的地方空间场域中进行的,但已经和外部世界密切关联在一起;生态重建离不开国家权力及其实践的支持,是国家话语的一种产物;生态重建必须综合利用传统生态知识与现代科技知识,形成生态重建的知识体系。
   第三,叙事不落俗套。本书并未按照传统民族志惯常的叙事方式行文,而是以分析架构(区域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为依托,将历史文献材料和田野个案材料精巧铺陈到分析架构当中,将概述、描述与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部叙事扎实严谨、结论独到可靠的科学研究专著。可以说,在叙事上本书代表着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研究的一种重要范例。
   从具体历史场景与特殊空间区域中总结出来的区域生态重建的文化逻辑,为生态修复与重建提供了必要的观念与理论基础,但相对于范围更为广阔、内涵更为丰富的生态重建实践而言,自然不免有些简单,不够深入。也正由于此,作者在结论中就生态发展前景给出了“不确定的未来”的思考,事实上,这也为作者就此专题继续深入研讨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本书以新颖的研究视角、特殊的提问方式和精巧的叙事方式为生态研究及生态知识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其区域生态变迁与重建的见解对于民族地区如何遏制荒漠化、沙漠化等生态工程而言,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该书凝练质朴,充满泥土气息,虽不是一部厚重的大部头扛鼎之作,但足以给人带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秀美之感,值得研读、品评与参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袁丽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元至清末,今贵州省系西南重要土司集聚地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民族群体,在中央王朝经营进程中,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遂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诸民族图志,内容涉及各民族群体经济、风俗、劳作诸情形,是研究元明清时期黔省土司区民族图像的重要文献。剖析此类资料内涵,对深化土司学研究领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土司区;民族分布;民族图像  【作 者】马国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回顾近代以来与“社”这一概念相关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广西龙江流域宜州市一个普通村庄的历史叙述及当地“做社”祭祀习俗切入,分析村落“社”信仰生命力的来源,认为“社”源自于自然崇拜,承载着道德规范的力量,建构起信仰与禁忌相互依存的社会观念。与“社”相关的信仰与祭祀习俗在历史与当下的多重内涵,及其存续方式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足以使之成为切入民间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在田野实践上构成一种方法论。
期刊
【摘 要】在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内涵与外延、功能与定位、原则与规律、方法与载体、效果与评估等五个方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进行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反思与展望  【作 者】廖扬平,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讲师。南宁,530022;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科研处教授、博士。南宁,53
期刊
【摘 要】丧葬习俗不仅是民俗现象,而且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文化仪式。文章在较详细民族志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深描”手法对黎族独特丧葬仪式进行阐述,试图借助“过渡仪式”理论分析仪式主体人的行为和心理结构,旨在探索黎族丧葬活动的结构转换及其象征意义。  【关键词】黎族;丧葬礼仪;结构转换;象征意义  【作 者】董国皇,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银川,750021;李婷婷,
期刊
【摘要】国家认同因其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可从生物性要素、文化性要素和制度性要素三个层面来理解。但在当下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要素。实际上,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需要双重用力的综合架构,应在具体的历史情境逻辑中来理解。从中西方古代王朝国家认同至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历史来看,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从血缘系谱、历史传统与文
期刊
【摘要】从生命同根同源的意义上来说,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生命创造。在蒙古族神话自然观中就内蕴着这种质朴的尊崇自然、爱护生命的原始生存领会。与心无敬畏的现代工业文明自然观相比较,蒙古族神话自然观具有自身独到的生态伦理意蕴。它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两个极其鲜明的品格:实践性和信仰性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价值理想和践行目标,可以说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和信仰性的特征。  【关键词】蒙古族
期刊
【摘 要】本文是一篇关于一个广西瑶族村落生育意愿转变的质性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对老、中、青三代之间生育意愿进行对比,发现了这个地区代际之间生育意愿存在的明显差异,表明当地生育意愿正经历着一场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此外,通过深入访谈的资料分析,笔者探讨了该地区生育意愿转变的缘由,及其这个转变给当地社会生活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在笔者看来,生育意愿的转变与当地社会转型、社
期刊
【摘要】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在时间越来越短,但任务却依然十分艰巨。本报告立足目前的指标体系和相关调查,对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路与若干政策建议。文章认为,只要适当调整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切实采取有力举措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可期的。  【关
期刊
【摘要】桂西南壮族乡村的“三月三”节俗以其包含的节日模式、道德评价、文化认同及交往交流等要素在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乡村治理寓于节俗活动之中,关注节俗民生、重塑孝道价值、整合精品民俗等,“三月三”节俗才能以更丰富的形式、更高的品质助推乡村社会走向善治。  【关键词】壮族;民族乡村;三月三;社会功能  【作者】农淑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广西崇左,532200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一  据说,佛曾告诫信众,如果一座房屋着了火,我们不应坐而论道地讨论如何灭火,而应立刻进行营救。如今,人类所共同栖居的住所——地球,无疑正遭受一场“大火”。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发现,自己所熟悉的社会,正在被急遽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所撕裂,全球化已经将人类带入一个令人混乱的快速变迁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被我们的文明化进程折磨得千疮百孔,但它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土家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护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