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但目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却是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往往重说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这样一种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练一练”等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听一听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对渲染情境而言,确实不可多得。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在新改版的教材中,许多内容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听歌曲、欣赏音乐的办法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直面挫折》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用名歌唱家饱含深情的歌声来渲染气氛去打动学生,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如在教学《亲子之间》一课时,可先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躺在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让学生感悟歌词的内涵,感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提高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看一看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视觉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印象深刻,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看录像来创设教学情境,如教学八年级上册《感悟生命》一节,可以播放录像:银鸥在蓝色的海洋上飞翔,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花儿在枝头绽放,蜜蜂在辛勤的采蜜……让学生亲身感受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生命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宝贵!从而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再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富起来》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录像,让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了解我国的政策。
唱一唱
前面的听录音是指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通过“听”来创设情境、感受课文。这里讲的唱专指教者要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唱一唱来创设情境。中学生大都喜欢明星,喜欢流行歌曲,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适当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让学生唱一唱。这种方法,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时,可以安排学生唱一唱宋祖英的《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民族情怀,感受全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气氛。再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团结就是力量》时,可以让学生唱一唱付笛生的《众人划浆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竟,波涛在后,岸在前!”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体会团结的力量,这比教师苍白无力的讲解要有力得多!可说是一切尽在“歌声”中!
演一演
对于一些场景性强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员一样将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拥有好心情》时,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表演尽情体验喜、怒、哀、惧等各种不同的情绪。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探究、去建构,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活的领悟与认知:正确认识烦恼,知道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积极寻求解决烦恼的方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演助学,以演促悟,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收益。再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设置成各种不同的公共场合,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交往,去体验,切身感受公共生活的礼貌和礼仪。
练一练
思想品德课一般是教师根据教材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和灌输,学生在下面“正襟危坐”地听、记、划、抄,而事实上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真正理解了多少却不得而知,能力提高了多少也无从知晓,《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可采取让学生“练一练”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扩大学生活动的空间,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让学生利用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去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培养能力。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记下大家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当时正逢我们八步区开展“共创卫生城市,同建美好家园”活动,于是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带学生到镇街道去搞清洁大扫除,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踊跃参与,兴趣盎然,虽然辛苦却意犹未尽。不但课堂“活”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就一定“活”!
听一听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对渲染情境而言,确实不可多得。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在新改版的教材中,许多内容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听歌曲、欣赏音乐的办法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直面挫折》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用名歌唱家饱含深情的歌声来渲染气氛去打动学生,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如在教学《亲子之间》一课时,可先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躺在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让学生感悟歌词的内涵,感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提高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看一看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视觉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印象深刻,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看录像来创设教学情境,如教学八年级上册《感悟生命》一节,可以播放录像:银鸥在蓝色的海洋上飞翔,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花儿在枝头绽放,蜜蜂在辛勤的采蜜……让学生亲身感受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生命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宝贵!从而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再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富起来》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录像,让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了解我国的政策。
唱一唱
前面的听录音是指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通过“听”来创设情境、感受课文。这里讲的唱专指教者要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唱一唱来创设情境。中学生大都喜欢明星,喜欢流行歌曲,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适当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让学生唱一唱。这种方法,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时,可以安排学生唱一唱宋祖英的《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民族情怀,感受全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气氛。再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团结就是力量》时,可以让学生唱一唱付笛生的《众人划浆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竟,波涛在后,岸在前!”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体会团结的力量,这比教师苍白无力的讲解要有力得多!可说是一切尽在“歌声”中!
演一演
对于一些场景性强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员一样将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意义。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拥有好心情》时,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表演尽情体验喜、怒、哀、惧等各种不同的情绪。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探究、去建构,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活的领悟与认知:正确认识烦恼,知道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积极寻求解决烦恼的方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演助学,以演促悟,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收益。再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设置成各种不同的公共场合,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交往,去体验,切身感受公共生活的礼貌和礼仪。
练一练
思想品德课一般是教师根据教材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和灌输,学生在下面“正襟危坐”地听、记、划、抄,而事实上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真正理解了多少却不得而知,能力提高了多少也无从知晓,《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可采取让学生“练一练”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扩大学生活动的空间,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让学生利用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去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培养能力。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记下大家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当时正逢我们八步区开展“共创卫生城市,同建美好家园”活动,于是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带学生到镇街道去搞清洁大扫除,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踊跃参与,兴趣盎然,虽然辛苦却意犹未尽。不但课堂“活”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就一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