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工作;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23—01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在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时,有些学校出现了“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视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当成“软任务”、“空中楼阁”,只是片面地强调文化知识的作用,放松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和法律教育,出现了德育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学生的眼里,德育是“虚”的,德育不“实惠”,德育育不了德。
2. 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标准,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
3. 中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完全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让学生觉得教师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在中学大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进入大学后反过来进行素质教育,讲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
4. 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教育管理落后,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德育工作队伍出现了年龄断层大、年轻教师多、经验不足、专职人员少,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要。而且一些学校的教师长期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思想道德与为人师表的要求差距较大。学校中的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多属于传统的管理型。有些学校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思想不稳定,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二、解决策略
1.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1)要真正使中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学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观念,切切实实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从学科或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历经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2)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再加上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1)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有正确的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3.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为此,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方能取得实效。
4. 丰富形式,增强德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与针对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现在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要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明确的德育价值观,摆正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关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综合自由与责任的平衡,还要克服德育思想内容封闭单一的问题,只有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将历史融入未来,形成德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23—01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在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时,有些学校出现了“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视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当成“软任务”、“空中楼阁”,只是片面地强调文化知识的作用,放松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和法律教育,出现了德育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学生的眼里,德育是“虚”的,德育不“实惠”,德育育不了德。
2. 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标准,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
3. 中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完全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让学生觉得教师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在中学大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进入大学后反过来进行素质教育,讲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
4. 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教育管理落后,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德育工作队伍出现了年龄断层大、年轻教师多、经验不足、专职人员少,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要。而且一些学校的教师长期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思想道德与为人师表的要求差距较大。学校中的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多属于传统的管理型。有些学校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思想不稳定,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二、解决策略
1.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1)要真正使中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学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观念,切切实实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从学科或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历经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2)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教育。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再加上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1)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有正确的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3.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为此,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方能取得实效。
4. 丰富形式,增强德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与针对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现在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要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明确的德育价值观,摆正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关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综合自由与责任的平衡,还要克服德育思想内容封闭单一的问题,只有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将历史融入未来,形成德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