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虹膜拉钩辅助在伴不全脱位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7例(31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年龄30~78岁,Ⅲ~Ⅳ级核.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4只眼,马方综合征12只眼,过熟期白内障2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悬韧带离断1只眼,原因不详者1只眼.根据脱位程度及核的硬度配合使用1~4个虹膜拉钩.术中视玻璃体脱出情况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评估
【机 构】
: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虹膜拉钩辅助在伴不全脱位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7例(31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年龄30~78岁,Ⅲ~Ⅳ级核.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4只眼,马方综合征12只眼,过熟期白内障2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悬韧带离断1只眼,原因不详者1只眼.根据脱位程度及核的硬度配合使用1~4个虹膜拉钩.术中视玻璃体脱出情况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评估视力、术后反应.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中无出现囊膜撕裂、核下坠、眼内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中玻璃体脱出占29.0%(9/31),与晶状体脱位范围有显著相关性(r=0.453,P=0.010);但无1例出现于晶状体核超声乳化过程中,其中仅6例需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0.5~1.0个月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2~1.2,较术前提高1~12行,平均(6.0±2.7)行,其中23只眼≥0.5.术后角膜水肿与是否行玻璃体切除有显著相关性(r=0.398,P=0.026),与脱位程度、虹膜拉钩使用个数、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人工晶状体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虹膜拉钩辅助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可简化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及术中灵活果断的措施,在晶状体病范畴的这一复杂而危险的病例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其他文献
本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创刊于1950年10月1日,现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全国百余位知名眼科专家组成。现任总编辑赵堪兴,副总编辑王宁利、孙兴怀、阴正勤、何守志、姚克、崔浩、惠延年、葛坚、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晓新,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本刊多年来发行量以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名列前茅。
眼部疾病需要有效的药物浓度到达局部治疗部位,滴眼液是常用的眼药剂型,但许多药物的眼内通透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有研究表明促渗剂和增黏剂可提高亲水性药物的眼内通透性[2-3].透明质酸钠是滴眼液中广泛应用的增黏剂,氮酮则是常用的促渗剂. 为探讨在活体内、动态、实时的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造影剂水溶性药
双侧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男性, 23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用Stryker 70°鼻内镜进行检查,在下鼻道找到鼻泪管下口并向泪囊方向观察,见到鼻泪管管腔全貌(精粹图片1),与泪道内窥镜观察到的泪道较小的局部表面不同。
结膜上皮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在维持正常眼表与损伤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因此,结膜上皮干细胞是结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现就结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眼表的分布、常用的检测方法、体外培养情况、诱导分化为杯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泪道置管术已有百余年历史[1],置入材料经历过由猪鬃、马尾、禽翎至金属,塑料,乳胶等材料制作的线、条、管的演变,到20世纪末,随着泪道置管术使用专用泪道引流管和专用置管工具,并与泪道激光技术、内窥镜技术、核磁技术的共同应用,标志着现代泪道置管术的开始[2]。
患者男性,59岁.因"左上睑下垂伴行走不稳40 d"于2010年7月17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转诊该院神经内科.既往有脑梗死史1年,Ⅱ型糖尿病史1年。
新年来临,我们回首过去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华眼科杂志特殊而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继往开来、迎接新时代的一年. 中华眼科杂志创刊于1950年,2010年中华眼科杂志迎来了创刊60周年华诞."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携手共庆"中华眼科杂志创刊60周年庆典于2010年9月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医学会领导、本刊国内外编委、眼科产品公司高层代表及长期关心和支持本刊的眼科界朋友300余人出席了庆典活动.中华
目的 研究CPG15 mRNA和蛋白在发育期正常和单眼形觉剥夺(MD)大鼠视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视觉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研究.80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和MD组,根据发育的不同时限,正常组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生后7、14、21、28、45 d,MD组分别为生后21、28和45 d,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MD组大鼠于出生后14 d行右侧眼睑缝合制作单眼形觉剥夺模型.所有大鼠在同等环境下饲
患者女性,24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半年,于2011年1月8日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和遗传病史,无既往史.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0.9,左眼为眼前手动;眼位为一侧眼注视时,对侧眼均外斜30°.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6.临床诊断:左眼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一组临床上以轻微外伤后皮肤和黏膜水泡形成为共同特征的疾病[1],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于2009年7月诊治了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