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设置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维、启动创造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呢?
1 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及时提问。必须在学生具备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并在学生有思,有疑问,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之时提问。
此外,就是在讲到重点、难点或需要追求根源的地方时,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与根源。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在讲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一个中秋夜从泉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了这十多年的经历,阿炳会从泉声中听到那么多声音?”学生就会联系上下文内容积极思考,从而理解阿炳从泉声中听到的实际就是他的心声,也是师傅的心声,更是穷苦人民的心声。
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要了解学生听课的“即时心理状态”,要尽量挑选在学生情绪比较愉快、比较稳定和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时提问。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稳定状态和教师希望他们注意的教学内容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全神贯注,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欲望。不言而喻,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他们大脑中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这是无需督促的,他们会十分高兴地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而如果在大多数学生情绪不佳,对教师讲述内容不感兴趣的状态下提问,那么任凭教师花多大的气力,采用多好的方法,也很难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所期望他们注意的学习内容上去的。说的再具体一点,向学生提问应在上课十分钟以后,等他们情绪普遍稳定,能以较为积极的思维状态去关注教师讲授的内容时再提问;在刚上课或下课时,教师最好不提问,因为那时不少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不管教师提问的问题多么重要,多么有趣味,也是很难吸引他们注意的。
2 掌握设计问题的艺术
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强化问题意识,在上课前,就要精心安排提问什么,什么时机提问,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设计问题的艺术。
2.1 问题的难度、深度要恰当。提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既不能低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能太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要掌握好提问的适当水平这个度,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在了解了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之后,学到书稿被偷之时,我这样提问:几本书稿被偷了,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这样的提问不但解决了重点、难点,学生也兴趣盎然,思维也得到了开拓。这样的提问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问题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各个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2.2 问题要适量。有的老师口若悬河,只顾自己讲,不用提问去引导学生;有的老师不停的问,满堂问。学生的学习变成老师强加的,而不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往往出现学生“厌问、拒问、乱答”的现象,产生负效应。所以,一堂课设计的问题要适量。需要问则问,能不问则不问。
此外,提问的频率分配要合理。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学的起始阶段、中段、结尾时提问的频率较高。起始阶段用引发式导入教学情境;结尾阶段需要思维的深化或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在教学的中段,应让学生多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自主活动。总之,提问要使课堂一张一弛,有快有慢,学生就不会出现疲劳和厌倦。
2.3 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式”是课堂提问的核心,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其次,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的思维犹如平静的湖水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当学生思维处于“十字路口”欲进而不知方向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思维,激发想象和联想。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多用疑问句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提问
3.1 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不能轻视,要适时解答,不然就有可能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当然,解答时应有技巧,不是笼统的给予答案,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用适当的方式解答,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而不是包办代替,束缚学生的思想。
3.2 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首先在于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3.3 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让学生从敢于问到善于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如教给学生紧扣问题质疑。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可以教给学生分解文题提出问题,厄运指什么?什么样的厄运?厄运打不垮的是谁?他有什么样的信念?
3.4 问题意识的提高要注意渐进性。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是逐步提高的。一般来说,学生问问题意识的提高,要经过想问、敢问、乐问、精问这四个发展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首先,要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想问;同时要创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敢问;在学生问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回响,使他们尝试尝试成功的愉悦,促使其产生 乐于提问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方法指导,使他们善于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逐步做到精于提问。
总之,优化语文课堂提问,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水平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运用新颖、多变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及时提问。必须在学生具备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并在学生有思,有疑问,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之时提问。
此外,就是在讲到重点、难点或需要追求根源的地方时,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与根源。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在讲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一个中秋夜从泉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了这十多年的经历,阿炳会从泉声中听到那么多声音?”学生就会联系上下文内容积极思考,从而理解阿炳从泉声中听到的实际就是他的心声,也是师傅的心声,更是穷苦人民的心声。
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要了解学生听课的“即时心理状态”,要尽量挑选在学生情绪比较愉快、比较稳定和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时提问。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稳定状态和教师希望他们注意的教学内容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全神贯注,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欲望。不言而喻,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他们大脑中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这是无需督促的,他们会十分高兴地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而如果在大多数学生情绪不佳,对教师讲述内容不感兴趣的状态下提问,那么任凭教师花多大的气力,采用多好的方法,也很难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所期望他们注意的学习内容上去的。说的再具体一点,向学生提问应在上课十分钟以后,等他们情绪普遍稳定,能以较为积极的思维状态去关注教师讲授的内容时再提问;在刚上课或下课时,教师最好不提问,因为那时不少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不管教师提问的问题多么重要,多么有趣味,也是很难吸引他们注意的。
2 掌握设计问题的艺术
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强化问题意识,在上课前,就要精心安排提问什么,什么时机提问,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设计问题的艺术。
2.1 问题的难度、深度要恰当。提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既不能低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能太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要掌握好提问的适当水平这个度,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在了解了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之后,学到书稿被偷之时,我这样提问:几本书稿被偷了,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这样的提问不但解决了重点、难点,学生也兴趣盎然,思维也得到了开拓。这样的提问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问题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各个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2.2 问题要适量。有的老师口若悬河,只顾自己讲,不用提问去引导学生;有的老师不停的问,满堂问。学生的学习变成老师强加的,而不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往往出现学生“厌问、拒问、乱答”的现象,产生负效应。所以,一堂课设计的问题要适量。需要问则问,能不问则不问。
此外,提问的频率分配要合理。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学的起始阶段、中段、结尾时提问的频率较高。起始阶段用引发式导入教学情境;结尾阶段需要思维的深化或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在教学的中段,应让学生多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自主活动。总之,提问要使课堂一张一弛,有快有慢,学生就不会出现疲劳和厌倦。
2.3 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式”是课堂提问的核心,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其次,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的思维犹如平静的湖水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当学生思维处于“十字路口”欲进而不知方向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思维,激发想象和联想。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多用疑问句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提问
3.1 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不能轻视,要适时解答,不然就有可能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当然,解答时应有技巧,不是笼统的给予答案,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用适当的方式解答,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而不是包办代替,束缚学生的思想。
3.2 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首先在于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3.3 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让学生从敢于问到善于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如教给学生紧扣问题质疑。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可以教给学生分解文题提出问题,厄运指什么?什么样的厄运?厄运打不垮的是谁?他有什么样的信念?
3.4 问题意识的提高要注意渐进性。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是逐步提高的。一般来说,学生问问题意识的提高,要经过想问、敢问、乐问、精问这四个发展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首先,要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想问;同时要创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敢问;在学生问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回响,使他们尝试尝试成功的愉悦,促使其产生 乐于提问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方法指导,使他们善于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逐步做到精于提问。
总之,优化语文课堂提问,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水平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运用新颖、多变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