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带颜色的熟语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尘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班固《西都赋》中有“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之句,意谓飞尘四起,与烟云混在一起,茫茫一片。也指繁华热闹的地方,如徐陵《洛阳道》诗中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描绘的就是春华时节都市的盛况。二是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间。有人说看破红尘,也就是说把人间的事看透了,看明白了。
  红得发紫红、紫原指朝官衣服的颜色。这句俗语源于我国封建时代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的“品色衣”制度。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者则官卑职微。白居易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其中就包含了遭贬时官职低微之义。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志,所以,人们后来称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为“红得发紫”。
  黄花闺女这是对未婚少女的一种昵称。它源于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的故事。某年正月初七,公主与宫女们嬉戏后,躺卧于含辛殿檐下,一阵微风吹来,盛开的腊梅花瓣落到她的额头上面,经汗水渍染,留下斑斑花痕,这使公主显得更加妩媚多姿。宫女见了,跟着仿效起来,用梅花粘贴于前额,以增美色。因为梅花不能持久,宫女们又用黄粉替代来妆饰。传入民间以后,一时风行各地。《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这种妆饰的写照。又因为采用这种妆饰的又都是未婚少女,于是便有了“黄花闺女”或“黄花女”的称谓了。
  乌纱帽乌纱帽是官帽的代称。其实,乌纱帽最早并不是官员专戴的帽子,而是官民均可顶戴的。乌纱帽作为官员的帽子,从而作为做官的代称,是明代以后的事。《明史·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官服。”从此以后,乌纱帽便成了官吏的“专利品”,而一般平民百姓再也不敢问津了。至于乌纱帽式样不同而表示不同官阶等等,更是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所致。正是这样,在明清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把“乌纱帽”作为官位的代称,并流传开来,以后人们就把“乌纱帽”来代称当官的了。
  紫气东来农村中新居落成,不少人家在门楣上大书“紫气东来”四字,这并非纯系迷信,它源于古代思想家老子出关的故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了果乘青牛而过”。这个叫喜的守关者,知道老子此去关西隐居,往后不易相逢,便趁机请老子写书。老子就授以《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教他,随其流传民间。后来,文人们据此概括为“紫气东来”四字,用来表示祥瑞和美好的期冀,或比喻吉祥的征兆。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334000)
其他文献
动物疫病不是指简单的动物疾病,而是指会在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两类。动物疫病不仅使动物受到很大的伤害,容易造成大批的动物死亡,而且会给养殖户带
英国著名文学家肖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获得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肖伯纳上台发表简短讲话,并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肖伯纳走上舞台,正准备讲话之际,突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以为肖伯纳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这个人的挑衅。谁知道出乎意料,肖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笑容可掬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我从电视纪录片《故宫》上看到和珅当年给乾隆贺寿时所写的那幅表忠心的文字、尤其是落款所写的那个“跪”字时,不由地感叹道:“这家伙生就的一副奴才胚子!”。你看,他能把那个“跪”字书写到如此乖巧卑微的程度,简直就像一个活脱脱的和珅跪伏在地上。极端地出神入化。显然。这个“跪”字绝非是和坤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他揣摩和迎奉皇帝的一种高超本领。他通过这样一个神形兼备的“跪”字起码表达出这样的思想:他不仅是一个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显突出,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减
“相背”与“相悖”是一对读音相同、意义相近、结构相似的同义词,都含有“甲事物与乙事物不相符合甚至相反、违背”的意思,很容易引起误用。但二者的本质区别也很明显,现笔者不揣浅陋,辨析如下:  “相背”与“相悖”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主要词素“背”和“悖”上,所以只要分清了“背”和“悖”,二者就泾渭分明了。背,违反、违背的意思;悖,相反、抵触的意思。由“背”的基本意可知,“相背”的对象多是原则、规定、法律、章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我国对茶的利用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已发现的历史文献记载:以神农氏为茶祖的最初作者,是茶圣陆羽的《茶经》。他明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既然神农氏是饮茶之祖,也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华茶祖”。  我国关于茶文化的传播,古往今来,著述甚多。有关神农氏的历史文献记载,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据战国时期《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75毒,得茶而解之。”它
产学研长效机制是以长久促进企业生产力为目的的制度体系,其产生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存在有着经济与社会的必要性。企业在产学研长效机制建设中起到原动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