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有效应对频发的地震灾害,避免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分析了现代遥感技术原理与特性,指出将其应用于地震灾害防治的优势,即具有较大覆盖范围,可不间断探测灾区实时状况,快速整合各方面信息。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地震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即通过全面观测提供可靠的震前预报,震时进行准确的灾情评估,能够为震后恢复提供系统性指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应对频发的地震灾害,避免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分析了现代遥感技术原理与特性,指出将其应用于地震灾害防治的优势,即具有较大覆盖范围,可不间断探测灾区实时状况,快速整合各方面信息。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地震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即通过全面观测提供可靠的震前预报,震时进行准确的灾情评估,能够为震后恢复提供系统性指导。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19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择优奖补一批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除了党中央正确领导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科技抗疫工作的全面展开,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展现出“硬核科技”的实力,在疫情监测分析、智能医疗救治和复工复产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探索虚拟现实在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以CNKI数据库中1995—2020年2448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Ⅴ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得到该领域杰出人才、医学机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得出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教学、虚拟仿真、脑卒中、教学改革是目前研究热点,增强现实和康复治疗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松材线虫害对松树造成极大的隐患和危害。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松材线虫害的监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监测松材线虫病研究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联合特征的密封继电器多余物材质识别方法,利用声音转图像技术,将一维的多余物声音信号转换为二维的图像信号,从多余物信号生成的声谱图中提取纹理特征。结合时域和频域提取能量密度、左右对称程度和波峰系数等特征组成联合特征向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的识别准确度可提高至90%,具体材质的综合识别准确度达到78%,高于目前检测系统的准确率。
3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为提升道路改建中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水平,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因素,即混合材料质量、油石比控制不平衡、离析控制不良、温度变化、货车承载不稳定,等。提出提升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的措施:应注意混合料摊铺速度及铺设时间,采用均衡铺设施工方法。
为提高城市大流量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效减少道路交叉口车辆和行人的冲突,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旋转导流车道。该可旋转导流车道由旋转控制主体和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可以根据道路交叉口不同时期的交通流情况,实现导流车道的多方位旋转切换控制,以快速疏导阶段性的大流量小型机动车辆。本设计能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缓解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2021年3月21日,《郑州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实施。该办法的实施将加快郑州高新区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打造郑州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为促进郑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1年3月26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暨河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13家单位加入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