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和全域旅游战略的快速推进,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时代发展之势。风景道的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而乡村风景道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研究对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归纳乡村风景道的景观元素,将其按照道路结构分为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然后从人的视角出发,分别分析慢速观赏模式与快速观赏模式下游客的视觉观赏特征;接着抽象出乡村风景道的空间模型,以“景观界面”与“轮廓线”分析风景道的空间构成,总结出一套景观要素和景观结构的控制方法与设计程序;最后梳理本文的研究结论,阐述本文的局限性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风景道;景观元素;空间结构;景观界面;轮廓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02
0 前言
近年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发展并兴起。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旅游因具有融合性好、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乡村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实践表明,乡村旅游在缩小城乡差距、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由此,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乡村风景道的建设开始受到重视。风景道是以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和乡土文化为核心的新型道路景观模式,它是各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 研究对象
国内最早对风景道的研究是概念研究,众多学者受国外相关理论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泛风景道概念,这些概念相互交叉,各有侧重[2]。但总体上来说,它们都是指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具有审美、游憩、文化、历史、考古等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道路,实现了道路的单一交通功能向交通、游憩、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因此,统一使用“风景道”这一概念来统称上述各种术语[3]。乡村风景道因其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与城市风景道有着显著差异:城市风景道的两旁一般视野狭窄,设计重点与观赏范围局限于道路内部,而乡村风景道两侧一般视野宽广,需要考虑视野范围内的所有景观元素。另外,过于规则整齐的植物布置与过度彩化的色彩搭配会打破乡村景观特有的“野性”,因此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城市风景道的设计。
此外,乡村风景道与定义相近的乡村旅游公路有一定区别。乡村旅游公路是指连接重要景点或在大旅游圈内以旅游交通为主,能够满足游客审美及其他生理、心理需求的道路,可以看出旅游公路的服务对象是外来游客,是一种“外视”的道路。而乡村风景道着力串联风景道及视野内所有相关的景观元素,既服务外来游客,也强调注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体验,属于“外视”与“内视”的结合,因此在设计时具有更高的要求。
2 乡村风景道的景观界面量化分析模型
2.1 乡村风景道景观的分类界定
乡村风景道是一个景观综合体,包括风景道本身形成的景观以及其沿线视野内的所有景观元素。根据道路红线,可以将乡村风景道景观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4](详见表1)。
一般来说,内部景观在道路内部,作为近景供人观赏,需要更大的丰富度,讲究色彩、韵律与质感。而外部景观正好相反,大多数情况下作为视觉背景出现,衬托近景,但如果道路外部有适合作为视觉焦点的景物,则需要与近景互换图底關系,降低近景的异质性与丰富度,以衬托远景。
2.2 观赏方式的分类
观赏方式由观赏者的状态决定,分为动态观赏方式和静态观赏方式两种。与之对应的是乡村风景道景观的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其中动态景观又分为慢行景观与快行景观。
速度是景观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驾驶者来说,在日常驾驶过程中,行驶速度越快,视角就会相应缩小,视线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内,注意力也随之集中且逐渐固定,形成隧道视觉。对于乘客来说,当车窗外有良好的景观风貌时,他们会尽量打开视角去观察,此时乘客的视角一般在120°左右。
2.3 典型模型的构造与分析
2.3.1 乡村风景道的景观界面与第一、第二轮廓线
就空间界面而言,道路界面景观主要由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对景面构成。各景观界面的分析如表2。
在描述人们对景观的感知时,第一层次轮廓线和第二层次轮廓线(以下简称第一轮廓线与第二轮廓线)经常被引用。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源自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第一轮廓线就是建筑原本的外观形态,第二轮廓线就是建筑物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5]。第一轮廓线决定了人们对一条街道的第一印象,而第二轮廓线决定了对街道细节的印象,需要合理处置二者的关系,避免让第二轮廓线影响了整条街道大体的空间结构,但又要让人们在细微之处感受到街道的魅力。
第一、第二轮廓线的原理同样适用于乡村风景道。第一轮廓线主要决定了风景道的大致风格和景观序列,而第二轮廓线决定了景观细部构造与观赏感受。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搭配,使它们相得益彰。
2.3.2 典型模型的构造与分析
在理想状态下,根据道路空间构建以下模型:
该模型为典型的乡村风景道的村庄段。由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道路、路肩、硬质场地(包含民房建筑)、现存植物、农田,此段建筑密度较大,是乡村的生活区。
此段的驾车行驶速度为40~60 km/h,属于慢行游览,此处驾驶员的视角为85°左右,乘客视角约为120°,可视范围仅包括道路内部、两侧民居以及开阔处的背景农田。因为此处靠近民居,行人众多,设计了人行道,需考虑步行游览,以及局部的静止观赏。行人步行游览时视角约为140°,静止观赏时最佳视角在60°到90°,观赏内容除了车行游览的景观之外,还包括了近景以及构筑、建筑的各种细节,现存景观条件无法满足,因此需要补充(如图1)。 此路段需要整合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在合理利用视野内良好景观风貌的同时,对道路两侧的民居、道路附属物等进行美化,适当造景。需要注意的是背景林带由于分支点较高对后侧景观几乎不构成遮挡,更多地考虑背景林带对林冠线形成起到的作用。
现有道路仅有两侧民居以及民居后的零星乔木,无法形成完整、富有层次感的侧界面,因此可在背景处补植乔木,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乡土野趣。另外,因为设置了人行道,还可在两侧人行道种植行道树。这样能够形成半封闭的顶界面,既能营造空间感,也能增强行人的安全感,增强步行游览体验感(如图2)。
第一輪廓线包括给人第一印象的民居天际线、林冠线、农田以及道路等大面积景观的边界线。现有道路两侧仅有成排的民居和零散的乔木,第一轮廓线较为僵硬呆板。此外,因为缺少景观细节,第二轮廓线也较为乏味。此处有大量的慢行游客,第二轮廓线亟待改善,需要增加精细化的景观要素。
对民居天际线进行完善和修补,沿街设置的树池和花箱可以增加观赏细节,丰富第二轮廓线。在排布树池等构筑物时,除了需要考虑方便居民日常的通行活动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民隐私。对于更远的景观,只需要在少数地方借景增加空间感即可(如图3)。
3 结语
本研究以视觉原理以及风景道景观特性为依据,吸收了部分街道设计导则、道路生态学原理构建乡村风景道景观设计的简单模型,同时兼顾外来游客与当地村民的感受,提出对道路各界面的改造方法。至此,仍有以下两点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关于更复杂结构的风景道处理。本研究构建只是较为简单的模型,涉及道路没有包含中分带、侧分带等结构,更加复杂的道路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本研究只能为风景道处理提供初步参考。
第二,关于乡村风景道的细则更新。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乡村风景道设计规范,乡村环境复杂使得乡村风景道设计不能一概而论。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加大对此的研究,已经渐渐有了乡村风景道的评估体系与设计要点,未来的设计也会有更加详细的规范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 刘意.风景道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7.
[3] 余青.对我国风景道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7-06-13(003).
[4] 唐星明.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26.
[5]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6-56.
作者简介:潘越(1996—),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邱冰(1978—),男,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评价。
关键词:乡村风景道;景观元素;空间结构;景观界面;轮廓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02
0 前言
近年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发展并兴起。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旅游因具有融合性好、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乡村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实践表明,乡村旅游在缩小城乡差距、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由此,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乡村风景道的建设开始受到重视。风景道是以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和乡土文化为核心的新型道路景观模式,它是各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 研究对象
国内最早对风景道的研究是概念研究,众多学者受国外相关理论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泛风景道概念,这些概念相互交叉,各有侧重[2]。但总体上来说,它们都是指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具有审美、游憩、文化、历史、考古等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道路,实现了道路的单一交通功能向交通、游憩、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因此,统一使用“风景道”这一概念来统称上述各种术语[3]。乡村风景道因其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与城市风景道有着显著差异:城市风景道的两旁一般视野狭窄,设计重点与观赏范围局限于道路内部,而乡村风景道两侧一般视野宽广,需要考虑视野范围内的所有景观元素。另外,过于规则整齐的植物布置与过度彩化的色彩搭配会打破乡村景观特有的“野性”,因此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城市风景道的设计。
此外,乡村风景道与定义相近的乡村旅游公路有一定区别。乡村旅游公路是指连接重要景点或在大旅游圈内以旅游交通为主,能够满足游客审美及其他生理、心理需求的道路,可以看出旅游公路的服务对象是外来游客,是一种“外视”的道路。而乡村风景道着力串联风景道及视野内所有相关的景观元素,既服务外来游客,也强调注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体验,属于“外视”与“内视”的结合,因此在设计时具有更高的要求。
2 乡村风景道的景观界面量化分析模型
2.1 乡村风景道景观的分类界定
乡村风景道是一个景观综合体,包括风景道本身形成的景观以及其沿线视野内的所有景观元素。根据道路红线,可以将乡村风景道景观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4](详见表1)。
一般来说,内部景观在道路内部,作为近景供人观赏,需要更大的丰富度,讲究色彩、韵律与质感。而外部景观正好相反,大多数情况下作为视觉背景出现,衬托近景,但如果道路外部有适合作为视觉焦点的景物,则需要与近景互换图底關系,降低近景的异质性与丰富度,以衬托远景。
2.2 观赏方式的分类
观赏方式由观赏者的状态决定,分为动态观赏方式和静态观赏方式两种。与之对应的是乡村风景道景观的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其中动态景观又分为慢行景观与快行景观。
速度是景观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驾驶者来说,在日常驾驶过程中,行驶速度越快,视角就会相应缩小,视线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内,注意力也随之集中且逐渐固定,形成隧道视觉。对于乘客来说,当车窗外有良好的景观风貌时,他们会尽量打开视角去观察,此时乘客的视角一般在120°左右。
2.3 典型模型的构造与分析
2.3.1 乡村风景道的景观界面与第一、第二轮廓线
就空间界面而言,道路界面景观主要由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对景面构成。各景观界面的分析如表2。
在描述人们对景观的感知时,第一层次轮廓线和第二层次轮廓线(以下简称第一轮廓线与第二轮廓线)经常被引用。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源自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第一轮廓线就是建筑原本的外观形态,第二轮廓线就是建筑物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5]。第一轮廓线决定了人们对一条街道的第一印象,而第二轮廓线决定了对街道细节的印象,需要合理处置二者的关系,避免让第二轮廓线影响了整条街道大体的空间结构,但又要让人们在细微之处感受到街道的魅力。
第一、第二轮廓线的原理同样适用于乡村风景道。第一轮廓线主要决定了风景道的大致风格和景观序列,而第二轮廓线决定了景观细部构造与观赏感受。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搭配,使它们相得益彰。
2.3.2 典型模型的构造与分析
在理想状态下,根据道路空间构建以下模型:
该模型为典型的乡村风景道的村庄段。由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道路、路肩、硬质场地(包含民房建筑)、现存植物、农田,此段建筑密度较大,是乡村的生活区。
此段的驾车行驶速度为40~60 km/h,属于慢行游览,此处驾驶员的视角为85°左右,乘客视角约为120°,可视范围仅包括道路内部、两侧民居以及开阔处的背景农田。因为此处靠近民居,行人众多,设计了人行道,需考虑步行游览,以及局部的静止观赏。行人步行游览时视角约为140°,静止观赏时最佳视角在60°到90°,观赏内容除了车行游览的景观之外,还包括了近景以及构筑、建筑的各种细节,现存景观条件无法满足,因此需要补充(如图1)。 此路段需要整合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在合理利用视野内良好景观风貌的同时,对道路两侧的民居、道路附属物等进行美化,适当造景。需要注意的是背景林带由于分支点较高对后侧景观几乎不构成遮挡,更多地考虑背景林带对林冠线形成起到的作用。
现有道路仅有两侧民居以及民居后的零星乔木,无法形成完整、富有层次感的侧界面,因此可在背景处补植乔木,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乡土野趣。另外,因为设置了人行道,还可在两侧人行道种植行道树。这样能够形成半封闭的顶界面,既能营造空间感,也能增强行人的安全感,增强步行游览体验感(如图2)。
第一輪廓线包括给人第一印象的民居天际线、林冠线、农田以及道路等大面积景观的边界线。现有道路两侧仅有成排的民居和零散的乔木,第一轮廓线较为僵硬呆板。此外,因为缺少景观细节,第二轮廓线也较为乏味。此处有大量的慢行游客,第二轮廓线亟待改善,需要增加精细化的景观要素。
对民居天际线进行完善和修补,沿街设置的树池和花箱可以增加观赏细节,丰富第二轮廓线。在排布树池等构筑物时,除了需要考虑方便居民日常的通行活动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民隐私。对于更远的景观,只需要在少数地方借景增加空间感即可(如图3)。
3 结语
本研究以视觉原理以及风景道景观特性为依据,吸收了部分街道设计导则、道路生态学原理构建乡村风景道景观设计的简单模型,同时兼顾外来游客与当地村民的感受,提出对道路各界面的改造方法。至此,仍有以下两点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关于更复杂结构的风景道处理。本研究构建只是较为简单的模型,涉及道路没有包含中分带、侧分带等结构,更加复杂的道路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本研究只能为风景道处理提供初步参考。
第二,关于乡村风景道的细则更新。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乡村风景道设计规范,乡村环境复杂使得乡村风景道设计不能一概而论。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加大对此的研究,已经渐渐有了乡村风景道的评估体系与设计要点,未来的设计也会有更加详细的规范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 刘意.风景道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7.
[3] 余青.对我国风景道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7-06-13(003).
[4] 唐星明.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26.
[5]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6-56.
作者简介:潘越(1996—),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邱冰(1978—),男,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