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底生花。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对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对策。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陈旧,缺少真情实感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平时除了学习几乎没什么活动,校内活动也较少开展,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顶多是同学间串串门,活动单一,见识面狭窄。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平淡,内容空调、乏味,缺乏生命力。学生胸无点墨,何来妙笔生花?一些学生不管你出什么样的题目,都能用同一件事来完成。
记得有位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样的作文还能有感动人的力量吗?
2.层次不分,缺少想象
很多学生的作文段落不超过3段,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总是老三段,甚至还有的干脆一段到底。或者还有些人是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不会用过渡句把文章连贯起来。学生们写作文大多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时第一件事还没叙述清楚,就开始记叙第二件事,导致文章不连贯。
不仅层次不分,叙述上也是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都是流水账式的。写人物形象是就只会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樱桃小嘴,又高又挺的鼻子……自己想着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管当事人到底长什么样。几次的作文习作下来,我发现有些孩子总喜欢用一些“……然后……然后……然后……”,“……接着……接着……接着……”……整篇文章就好像在记一个流程图,完全没有作文该有的优美。
3.材料虚假,缺乏新意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发现不了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材料虚假。有些学生借用经常别人事例,抄袭作文书,没有真实体验自然不会有自己的感受,难免会无病呻吟。据了解,即使身边可写的很多,学生也缺乏留心的观察与感悟,现在各类作文指导书泛滥,使学生唯书思想严重,对自己想写的话不自信,往往把“优秀作文指导”中的作文当作范本加以模仿,使自己的文章出现许多的空话与口号,有些学生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来给自己凑数,应付差事。学生作文的材料似曾相识:写人是千人一面,几乎是个个助人为乐,聪明机智;写事,一般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像借东西、闹矛盾等。写《我的妈妈》时,所选用最多的材料是“妈妈每天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叮嘱我们按时上学”这类事例,缺乏新意,不够典型。
二、针对小学作文采取的对策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写好作文,必须要在掌握技巧、留心生活、积累语言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开启作文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激发兴趣,诱发情感
小学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正确的感知,情感也丰富起来,而且有了抒发这种情感的需求,这就要我们教师去点燃孩子們内在的这团情感之火。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去写作。首先,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多方面、多角度选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作文集,让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激发兴趣。其次,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文张贴在校园或班级的作文栏内,并给予奖励,从而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
2.创设情境,深挖内涵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3.注重书面和口头结合,提高表达水平
就作文教学而言,老师要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刻苦训练作文的自觉性,平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1)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重要性。(2)经常给学生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文和较好的学生写作,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3)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部队、敬老院、博物馆等参观访问,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总之,不管做法如何,其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作文的素质水平。所以我们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生活,再用文字把这些生活过程加工提炼出来,成为一种理性认识,学生学会了作文,他们才敢于面对生活,敢于分析纷繁复杂的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也会使整个作文教学充满活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陈旧,缺少真情实感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平时除了学习几乎没什么活动,校内活动也较少开展,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顶多是同学间串串门,活动单一,见识面狭窄。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平淡,内容空调、乏味,缺乏生命力。学生胸无点墨,何来妙笔生花?一些学生不管你出什么样的题目,都能用同一件事来完成。
记得有位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样的作文还能有感动人的力量吗?
2.层次不分,缺少想象
很多学生的作文段落不超过3段,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总是老三段,甚至还有的干脆一段到底。或者还有些人是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不会用过渡句把文章连贯起来。学生们写作文大多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时第一件事还没叙述清楚,就开始记叙第二件事,导致文章不连贯。
不仅层次不分,叙述上也是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都是流水账式的。写人物形象是就只会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樱桃小嘴,又高又挺的鼻子……自己想着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管当事人到底长什么样。几次的作文习作下来,我发现有些孩子总喜欢用一些“……然后……然后……然后……”,“……接着……接着……接着……”……整篇文章就好像在记一个流程图,完全没有作文该有的优美。
3.材料虚假,缺乏新意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发现不了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材料虚假。有些学生借用经常别人事例,抄袭作文书,没有真实体验自然不会有自己的感受,难免会无病呻吟。据了解,即使身边可写的很多,学生也缺乏留心的观察与感悟,现在各类作文指导书泛滥,使学生唯书思想严重,对自己想写的话不自信,往往把“优秀作文指导”中的作文当作范本加以模仿,使自己的文章出现许多的空话与口号,有些学生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来给自己凑数,应付差事。学生作文的材料似曾相识:写人是千人一面,几乎是个个助人为乐,聪明机智;写事,一般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像借东西、闹矛盾等。写《我的妈妈》时,所选用最多的材料是“妈妈每天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叮嘱我们按时上学”这类事例,缺乏新意,不够典型。
二、针对小学作文采取的对策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写好作文,必须要在掌握技巧、留心生活、积累语言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开启作文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激发兴趣,诱发情感
小学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正确的感知,情感也丰富起来,而且有了抒发这种情感的需求,这就要我们教师去点燃孩子們内在的这团情感之火。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去写作。首先,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多方面、多角度选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作文集,让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激发兴趣。其次,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文张贴在校园或班级的作文栏内,并给予奖励,从而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
2.创设情境,深挖内涵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3.注重书面和口头结合,提高表达水平
就作文教学而言,老师要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刻苦训练作文的自觉性,平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1)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重要性。(2)经常给学生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文和较好的学生写作,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3)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部队、敬老院、博物馆等参观访问,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总之,不管做法如何,其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作文的素质水平。所以我们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生活,再用文字把这些生活过程加工提炼出来,成为一种理性认识,学生学会了作文,他们才敢于面对生活,敢于分析纷繁复杂的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也会使整个作文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