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杂文其实是一种宿命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in228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成长不完全是好事情,往往伴随着自寻烦恼,所谓“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那一种。假如是儿童,老师和家长指定了读物,他们只需要摇头晃脑地背诵就可以了,懂和不懂是另一码事,就像从前的私塾启蒙,刚脱掉开裆裤子的孩子,哪里懂得《论语》的要义呢。我的中学时代是文革后期,学校整体的学习气氛不算浓,要恢復高考了,大家才有一点时不我待的样子。
   那时人教社中学统编语文教材所选当然都是名家的作品,其中又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居多。可能是每个人的阅读趣味不同吧,也或许是性格的差异,我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很有感觉,虽然也是半懂不懂的,但那新颖的句式和文章整体散发出的韵味常常给我以很大触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像这样的句子一直记忆到今天。读书如吃饭,我们没必要记着每天每月每年都吃了什么饭,但每顿饭都给了我们相当的营养以支持身体的发育和成长,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精神食粮自然也如此,所以我读鲁迅直到今天。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有一股文学热潮,喜欢读读写写的年轻人都做作家梦。我出了高中校门就参加了工作,毫无悬念地加入了“文青”的行列。初写杂文有几篇居然在《杂文报》上发表。其中一篇《编选诗的“洁本”》竟然得到了诗人兼杂文家臧克家先生的赞扬,这给了我写下去的动力。可是因为生活所迫,我的写作是断断续续的,产量和质量一直不高。有时我觉得写杂文的人实在是一种宿命,是性格本身注定的东西。杂文家们常有一种如今被某些人讥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雅点说叫家国情怀,看见阴暗就有一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人格共性。不说心痒,不写手痒。廖沫沙说:“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佞幸覆乾坤。”邵燕祥说:“人间若没有杂语喧哗,听不见杂文这么一种声音,那么这人间是有缺憾的,是不完美的。”这些我都极为赞同。愚以为,杂文就是众生大合唱里的一个声部,外行人听起来以为是不协和音,其实没这个声部,那合唱是没有韵味的。作为人间喧哗声音之一种,杂文也并非跟着众人瞎嚷嚷。声音是它的外形,见识才是它的内核。它仿佛思想的罗盘,不断矫正人类社会的良知和正义。
其他文献
松绑地摊经济,无疑是现下公共空间最热词之一。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其实,地摊经济越是炙手可热,松绑之愈需冷静理性。道理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摊“接地气”才会迸发人间“烟火气”;地摊有人间“烟火气”才会反助“接地气”。   无论如何定义地摊经济,抑或其业态如何嬗变演化,万变不离其宗,就其基因
期刊
污染治理,尽管今天已进入“出重拳、严管重罚”时期,却仍有人继续弄虚作假。这假做得就跟“真”的一样,甚至比“真治理”还卖力气。近日,重庆市侦破一起长江流域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特大污染环境案,犯罪嫌疑人涉嫌向长江一级支流非法倾倒三十余吨危险废物,造成三四公里污染带,引发社会关注。对此,《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污染治理岂能沦为污染转移》,提出了严厉批评。   文章梳理出三种污染转移手法。一是掩耳盗铃式转
期刊
写作品是件挺不易的事,阅读他人的作品甚至更难。阅读是与写者主观意志的对话,直接晾晒读者的涵养。   我读高中时,学校安排我们口诛笔伐,批判王愿坚的小说《粮食》。大家拿到蜡纸印出的作品,没怎么读,就义愤填膺了,“山上的日子一天难似一天”,仅凭此话,无疑是反动作品,在革命者面前有难事吗?真实的岁月艰难与想当然的浪漫革命相碰击着。既不明历史,又读不懂作品,凭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说法,便诠释了
期刊
挣脱疫情围困,后疫情时代即在眼前,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如何去面对可能与病毒长期共处的一个“新常态”?我想编一部“疫情社会反思辞典”,因为遭遇这世界大疫多少经验“果”、多少教训“叶”要适时撷取。先贤有言:“殷忧启圣。”对经磨历劫的我们而言,应作深入思考、反复揣摩,形成并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如若不然,一个不懂反思、不汲取教训的民族,又怎么避免“重蹈覆辙”?   还未等疫情之魔挥手远去,我已想到了第
期刊
“變脸高手”
期刊
说到“堵”与“疏”自然让人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远古中国,黄河泛滥成灾。繇受命于尧,负责治水。用的就是“堵”的办法,治水9年均以失败告终,被尧处死。后来,繇的儿子禹受命于舜,继续负责治水。禹吸取其父的教训,采用“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方针,将河水围堵在事先疏通好了的河道里,让其顺着河道流入大海,奋战13年,终于治水成功。可以说禹就是正确处理“堵”与“疏”的辩证关系的典范。   正确处理“堵
期刊
是三十几年前了吧,冰心老人有篇文章叫《无士则如何》,发在《人民日报》上。我因为喜欢杂文,又奇怪冰心先生一向温和,且以诗和散文名世,怎么会突然写起杂文了呢?所以当时读得很认真,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这些天常常想起这篇文章,原因是,我总感觉现如今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士”们的地位有些说不清楚了。你说不重视吧,各级领导可是常挂在嘴边上的;你说重视吧,在一些地方真正的“士”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表达出来又非常之难,
期刊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骂鸭》的故事:   有个人偷了邻居老人的鸭子,煮着吃了。到了晚上,感觉皮肤奇痒。早晨一看,浑身长满了鸭毛,触之则痛。他非常害怕,一天也没敢出门。   夜里梦到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于是这个偷鸭人找到邻居老人,说有人偷了你的鸭子,你应该骂他一顿。老人笑着说:“一只鸭子,丢了就丢了,谁有闲工夫骂人。”偷鸭人着急,只得如实相告:“鸭子是我
期刊
你认得幾个字?倘若有人这么冷不丁地问你,你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我想,很多人首先会一愣,然后一种愠怒会从心中升起;有的人甚至会以为这是一种羞辱,会跟你脸红脖子粗。的确,从识字层面上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60岁以下的人中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文盲了,看书、读报、写信等当不成问题,如果真有人正儿八经地问人家“认得几个字”,人家不跟你急才怪!   想起这个话题是记忆深处的一幕一直萦绕不去。当年上大学时,教我
期刊
火候,火者火力,候者时候,烹饪时火力强弱时间长短之谓也,也是获取美味的重要手段和厨师把握的一种境界。正可谓:餐馆好坏在厨师,厨师优劣论工资,工资多少凭技艺,掌握火候见高低。   火候在不同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称谓,大体说,它是哲学上的度,物理化学的临界点,社会学的分寸,儒学的中庸;是论争中有理有利有节的“节”,也是日常的正好、恰好;是农时上的“秋分种麦正当时”,也是时机上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