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电影似乎有一种魔力:明知套路满满,却丝毫不妨碍我们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今年上映的这部《起跑线》亦是如此。
与其说《起跑线》是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讲述适龄儿童“入学”波折过程的电影。
在教育问题上,印度似乎和中国有着同样的难题,但各方面不比我们领先的印度,却拍出了这么一部既可以寓教于乐,又可以发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令人钦佩和赞叹的电影,这足以令华语片的工作者反思。
影片的主角是服装店老板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塔。这两人在印度算是“暴发户”阶层。凭借着自己的经商天赋,拉吉赚得盆满钵满。随着两人的孩子即将“入学”,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占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米塔的解决方法简单而粗暴:直接购买学区房。可是区域内适龄的孩子太多,学区房也解决不了问题。随后拉吉开始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希望用行贿、走后门等等“非正常手段”给自己的孩子搞定一个入学资格。等到这些全部“此路不通”的时候,抢占著名学校的“穷人名额”,成为了拉吉最后的救命稻草。
影片的笑料全部来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的遭遇。富和贫的骇人差距,在影片中以令人咋舌的夸张方式表现了出来。在《起跑線》里,我们第一次从主流银幕上看到了印度的贫困。印度的穷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充足的大米与糖类的配给,甚至没有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在片中,一位对拉吉施以援手的穷人避而不谈自己的名字,他说穷人要么被人叫服务生,要么被人叫死胖子。这个情节,除了讲述穷人的境遇之外,还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提出了讽刺。
依照某种电影套路或者说电影美学的“规制”,拉吉一家肯定要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为自己的孩子取得入学资格。随后,拉吉的谎言一定会败露,而受害者一定会在最后关头和施害者达成谅解。
《起跑线》就是这么做的,在影片的后半段,拉吉明白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伤害力”,于是他开始寻求弥补和良知上的救赎:用经济去捐赠一所贫困的公办学校。付出了钱,他认为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可这只是富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到了影片的最后,拉吉还是逃脱不了内心的折磨。他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和盘托出全部事实,希望得到校长的处罚。可一样处在社会“权贵阶层”的校长,对拉吉的“请罪”报以讥笑。
她告诉他,这就是社会现实。
于是,到影片的结尾,拉吉在所有人面前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得到了宽恕和原谅。
印度多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的政策,换而言之,也就是那些权贵家庭的后代,才有机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印度有超过6000万的儿童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而1110万正在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辍学。这两个数字都是世界之最。不过,印度已经有了《起跑线》这部电影用喜剧的诙谐方式来揭开这一现实,并让人意识到现实的沉重性。艺术,到此为止,完成了任务。就好像一句名言所说:艺术只有政治的责任,而没有政治的目的。接下来是求变还是维持现状,并不是一部电影、一位演员可以扭转的。
与其说《起跑线》是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讲述适龄儿童“入学”波折过程的电影。
在教育问题上,印度似乎和中国有着同样的难题,但各方面不比我们领先的印度,却拍出了这么一部既可以寓教于乐,又可以发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令人钦佩和赞叹的电影,这足以令华语片的工作者反思。
影片的主角是服装店老板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塔。这两人在印度算是“暴发户”阶层。凭借着自己的经商天赋,拉吉赚得盆满钵满。随着两人的孩子即将“入学”,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占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米塔的解决方法简单而粗暴:直接购买学区房。可是区域内适龄的孩子太多,学区房也解决不了问题。随后拉吉开始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希望用行贿、走后门等等“非正常手段”给自己的孩子搞定一个入学资格。等到这些全部“此路不通”的时候,抢占著名学校的“穷人名额”,成为了拉吉最后的救命稻草。
影片的笑料全部来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的遭遇。富和贫的骇人差距,在影片中以令人咋舌的夸张方式表现了出来。在《起跑線》里,我们第一次从主流银幕上看到了印度的贫困。印度的穷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充足的大米与糖类的配给,甚至没有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在片中,一位对拉吉施以援手的穷人避而不谈自己的名字,他说穷人要么被人叫服务生,要么被人叫死胖子。这个情节,除了讲述穷人的境遇之外,还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提出了讽刺。
依照某种电影套路或者说电影美学的“规制”,拉吉一家肯定要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为自己的孩子取得入学资格。随后,拉吉的谎言一定会败露,而受害者一定会在最后关头和施害者达成谅解。
《起跑线》就是这么做的,在影片的后半段,拉吉明白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伤害力”,于是他开始寻求弥补和良知上的救赎:用经济去捐赠一所贫困的公办学校。付出了钱,他认为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可这只是富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到了影片的最后,拉吉还是逃脱不了内心的折磨。他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和盘托出全部事实,希望得到校长的处罚。可一样处在社会“权贵阶层”的校长,对拉吉的“请罪”报以讥笑。
她告诉他,这就是社会现实。
于是,到影片的结尾,拉吉在所有人面前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得到了宽恕和原谅。
印度多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的政策,换而言之,也就是那些权贵家庭的后代,才有机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印度有超过6000万的儿童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而1110万正在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辍学。这两个数字都是世界之最。不过,印度已经有了《起跑线》这部电影用喜剧的诙谐方式来揭开这一现实,并让人意识到现实的沉重性。艺术,到此为止,完成了任务。就好像一句名言所说:艺术只有政治的责任,而没有政治的目的。接下来是求变还是维持现状,并不是一部电影、一位演员可以扭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