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掺杂对ZnO纳米棒阵列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70℃水热反应制备高密度排列的Zn1-xCoxO(x=0.05,0.10和0.15,统记为ZnCoO)纳米棒阵列,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致发光光谱(PL)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2+替代Zn2+掺入了ZnO的晶格中,纳米棒沿[0001]方向垂直生长在含ZnO种子层的玻璃上,纳米棒平均直径约为150nm,长4.5μm.ZnO种子层和Co掺杂在ZnCoO纳米棒成核和择优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PL光谱是由宽紫外光带(UV)和可见光(VL)构成
其他文献
对可穿戴型助力机器人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及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将人体下肢作适当简化及必要的假设,提出基于骨-肌肉功能模型的下肢助力机器人控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2(CB2)激动剂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机制。方法;1、以CCl4诱导WT小鼠和CB2-/-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设WT对照组、CB2-/-对照组、WT模型组和CB2
采用锌-柠檬酸铵溶液还原体系,从偶氮苯制备氢化偶氮苯.选取偶氮苯与锌粉的物质的量比、饱和柠檬酸铵溶液的稀释倍数、柠檬酸铵溶液的用量及水浴温度作为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