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i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458名首发抑郁症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程度,根据量表得分划分为无焦虑症状组(n=76)和伴焦虑症状组(n=266),并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其认知功能。

结果

(1)无焦虑症状组在完成分类数、学习到学会、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延时记忆上的得分[分别为(2.88±2.14)分,(64.16±24.20)分,(81.78±17.16)分,(84.08±15.41)分,(106.45±20.72)分,(86.12±13.06)分]高于伴焦虑症状组[分别为(2.07±1.98)分,(54.33±27.05)分,(70.47±17.61)分,(79.76±14.63)分,( 98.25±17.11)分,(79.97±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无焦虑症状组在在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百分比、单色时间、字义干扰时、颜色干扰时上的得分[分别为(61.21±21.50)分,(17.11±6.10)分,(19.04±6.57)分,(15.01±9.11)分,(2.79±2.82)分]低于伴焦虑症状组[分别为(67.20±21.87)分,(19.21±7.18)分,(21.03±7.69)分,(17.92±10.64)分,(3.86±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受教育年限、年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即刻记忆28.1%的变异量(F=25.015,P<0.01);受教育年限和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延时记忆19.8%的变异量(F=31.625,P<0.01);年龄和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字义干扰时13.6%的变异量(F=20.293,P<0.01)。

结论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在执行功能、认知加工速度、记忆及注意上的损伤比无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更为严重,受教育年限、年龄、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是其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焦虑敏感个体注意偏向特点及机制。方法使用大学生焦虑敏感量表筛选出高分组23人,低分组20人。采用2(被试间变量:高、低焦虑敏感组)×2(被试内变量:正性、负性图片)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一和实验二情绪面孔持续时间分别为100 ms、1 250 ms。两个实验均采用点探测任务范式,并计量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实验一,混合实验设计发现存在图片类型主效应[F(1,41)=4.40,P<0.05]。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