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毫无疑问,当2009年的德尔-波特罗在美网连续击败纳达尔和费德勒夺得冠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打破巨头垄断的最好人选,可惜右手腕的伤病延缓了他的脚步,虽然在伤病恢复之后他的世界排名短暂来到过史上最高第四的位置,但他终究还是没能在BIG4中撕开一条裂缝,他站在巨头们的围墙之外,成为了TOP10中最为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惧怕和他隔网而立,每个人又都期待踩着他的失利一步登天。他可以击败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这样的顶尖高手,也可以输给卡姆克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发又或者在什么时候疲软,他成了男子网坛最不可思议的未知元素,就像随时会划亮夜空的闪电,让人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瞪大双眼。
在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开始之前,德尔·波特罗2013赛季的战绩是11胜3负,澳网输给了大黑马查迪,迪拜赛败在了德约科维奇的拍下,赛季前半程的最大亮点也只能算是在鹿特丹战胜贝内特乌的捧杯经历。媒体用“中规中矩”概括他第一季度的表现,他们无意否定他的冠军的价值,只是熟悉波特罗的人都知道,他的真正实力远不止于此。
记忆闪回到09年的美网:当年只有21岁的德尔·波特罗一飞冲天,以六号种子的身份爆冷击败夺冠大热门费德勒捧杯,他也成为大满贯赛场上连胜纳达尔和费德勒夺冠的第一人。犀利的进攻加上稳固的防守,也让他赢得了“阿根廷铁塔”的外号。
他天生就是为我们带来惊喜与惊讶的,他出色的球技就像他1米98的身高一样不容忽视。他本可以成为阿根廷下一个吉诺比利,但是他选择了网球,现在你只要看看他是如何在底线一次次用快速的平击球折磨对手,就会明白他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2
身高带给他的不仅有出色的发球还有极大的网前覆盖面,他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名发球上网高手。“我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我的截击水准,不过和过去相比,我现在已经更多地来到网前结束一分的争夺。但是,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发球上网打法的选手!”虽然在童年时一直将桑普拉斯视为偶像,但看起来德尔·波特罗并不赞同这个建议。
作为底线型选手,波特罗将相持球的质量提高到另一高度——他快节奏的打法则从不给对方喘息的时间,而他在回合中的回球质量和穿透力都让人震惊。他的正手抽杀几乎让所有隔网而立的对手胆寒,这样的打法充分结合了他的身高、力量与速度。
身高的优势让他拥有了高于其他球员的击球点,这在对阵擅长上旋球打法的对手时尤其有效。在波特罗这里,别人难以应付的强力上旋正好落入了他最习惯的击球位置,这一点在纳达尔身上得到了印证,在波特罗状态最好的2009年,他4次和西班牙人狭路相逢并且赢得了其中3次的胜利。除此之外,波特罗的爆发力极强,他回球的球路较平但是球质极重且落点深而刁钻,他常常能在底线两米外打出极为暴力的制胜分,更恐怖的是回球的球速几乎都在110英里以上。ESPN评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身高和移动结合最完美的球员”。
“他最为出众的技术就是正手,击球干净利落,而且他对拍头的控制极为微妙,平击球在任何场地都威力十足。虽然身高1.98米,但他移动并不逊色,身高带给对手的压力会成为他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平击球也增加了失误的空间,这一项技术环节和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还有差距。”美国《网球》杂志编辑史蒂夫·蒂格纳这样评论阿根廷人。
3
虽然与顶尖集团还有差距,但媒体依旧毫不吝惜的将“巨头杀手”的称号送给他,而他确实配得上这样的称号,在他手下败将的名单里收藏齐全了“四巨头”的名字,一个不差,他也因此成为了媒体口中的德约克星、纳达尔克星、费德勒克星,他可以抹平所有客观条件的差别,场地的材质、比赛的用球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随便的一次抛球都能转换成为最致命的Ace。但是,因为手腕受伤,他有将近1年的时间远离赛场。不过自从去年4月直至12月,他的世界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7位,这是这位阿根廷巨人自2009赛季以来第二次进入年终总决赛。而2012赛季,德尔·波特罗取得了65胜17负的战绩,摘得4项赛事冠军,同时还在奥运会赛场上为阿根廷队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
经过两年的恢复,他终于能够回到受伤之前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又成了那个让人惊讶的未知元素。他从来不像达维登科那样勤恳的默默耕耘,靠着参赛的数量赚取积分提升排名,他的每一次爆发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惊叹,让人猝不及防。奥运会半决赛和费德勒的长盘鏖战、铜牌争夺战中痛击德约科维奇、在巴塞尔终结费德勒的室内赛24连胜、伦敦年终总决赛再胜球王……我们总是难以预测他会在什么时候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巨头阻击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尔波特罗终于又成为了让我们一次次惊叹的理由。
今年印第安维尔斯再次印证了他的回归,他在加州为我们贡献出了久违的不可思议的表现——连续击败穆雷,德约科维奇,将纳达尔逼进第三盘……评论家们说这个阿根廷大个子带着他的神奇表现回来了,但是对于球迷们来说或许他从没有离开过?
4
“在印第安维尔斯决赛对阵纳达尔的比赛中,波特罗本有机会拿下比赛,他知道怎么击败西班牙人,他在2009年做到过三次。”皮特·波多在决赛结束后这样总结德尔·波特罗的表现,“但是伤愈复出之后,他在关键时候总是缺乏信心,在击球中也有所顾虑。”的确,他的回球安全而稳定,不再瞄准容易出界的边线和底线,但是回球出浅导致他攻击力的下降。而在接发球上,他也过于保守,站位靠后减小了回球的威胁,他只有在比分落后时才站在底线积极抢攻,这样的打法使得他很难在面对不同对手的时候连续取得胜利。
这也许正是他难以在四巨头的围城中觅得机会的原因,他用自己的爆发力撕开了口子,冲出了缝隙,却难以用持之以恒的优异表现去连续赢得比赛,他在迈阿密大师赛第一轮就败给了德国选手卡姆克,这样判若两人的表现和他终结德约科维奇赛季连胜的消息一样让人惊讶。
但无法忽视的是,尽管德尔·波特罗一直站在“四巨头”的阵营之外,尽管他的身体因为伤病变得比以往脆弱,尽管他起起伏伏的状态让人摸不出规律,但是他依旧被看做冲破巨头垄断的最佳人选。第二阵营中的伯蒂奇、费雷尔、特松加都有过对阵“四巨头”的经典战役,但是谁也没能把一场胜利兑现为一个大满贯的冠军,只有德尔·波特罗做到了,在2005年澳网之后的32个大满贯冠军31个都归属了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这四人,他们完成了对男子网坛令人窒息的垄断,在这期间唯一遗落的一座奖杯就是2009年的美网。时至今日,德尔·波特罗仍旧是那个世界前10中除去“四巨头”之外曾经问鼎过大满贯冠军的那个人,他拥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打法,他很聪明,充满力量,更重要的是,他还只有24岁。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法忽视他的强大,他像所有阿根廷人一样,拥有出色的移动能力和良好的手感,但与纳尔班迪安等选手相比,他有着更加强大的驱动力和足智多谋的头脑。“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许多挫折,我习惯了与逆境做斗争,我拥有所有的力量向前进。回归之路总是异常漫长,所有的人都觉得我会很快就能回到顶尖球员的行列,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不会急于求成。”在经历了伤病的磨砺之后,阿根廷人比以往更加清醒和冷静,面对那些关于“四巨头”“大满贯冠军”和“世界第一”问题,他也能够沉着应对。
在英国,X Factor是最著名的选秀节目,而这档节目这样命名是因为不知道那些初登舞台的年轻人会表现出怎样的水平,他们的未来无法定义也不可预知。对于波特罗来说现实也是这样,他会在什么时候击败纳达尔又会在什么时候输给查迪,他会取得德约科维奇那样的成就还是会成为永久的“一满贯”得主,他会成为巨头中的一个么?还是会像划过夜空的闪电一般从此跌出大众的视线?这些疑问在他踏上赛场之前谁也无法解答。
毫无疑问,当2009年的德尔-波特罗在美网连续击败纳达尔和费德勒夺得冠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打破巨头垄断的最好人选,可惜右手腕的伤病延缓了他的脚步,虽然在伤病恢复之后他的世界排名短暂来到过史上最高第四的位置,但他终究还是没能在BIG4中撕开一条裂缝,他站在巨头们的围墙之外,成为了TOP10中最为独特的存在——每个人都惧怕和他隔网而立,每个人又都期待踩着他的失利一步登天。他可以击败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这样的顶尖高手,也可以输给卡姆克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发又或者在什么时候疲软,他成了男子网坛最不可思议的未知元素,就像随时会划亮夜空的闪电,让人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瞪大双眼。
在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开始之前,德尔·波特罗2013赛季的战绩是11胜3负,澳网输给了大黑马查迪,迪拜赛败在了德约科维奇的拍下,赛季前半程的最大亮点也只能算是在鹿特丹战胜贝内特乌的捧杯经历。媒体用“中规中矩”概括他第一季度的表现,他们无意否定他的冠军的价值,只是熟悉波特罗的人都知道,他的真正实力远不止于此。
记忆闪回到09年的美网:当年只有21岁的德尔·波特罗一飞冲天,以六号种子的身份爆冷击败夺冠大热门费德勒捧杯,他也成为大满贯赛场上连胜纳达尔和费德勒夺冠的第一人。犀利的进攻加上稳固的防守,也让他赢得了“阿根廷铁塔”的外号。
他天生就是为我们带来惊喜与惊讶的,他出色的球技就像他1米98的身高一样不容忽视。他本可以成为阿根廷下一个吉诺比利,但是他选择了网球,现在你只要看看他是如何在底线一次次用快速的平击球折磨对手,就会明白他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2
身高带给他的不仅有出色的发球还有极大的网前覆盖面,他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名发球上网高手。“我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我的截击水准,不过和过去相比,我现在已经更多地来到网前结束一分的争夺。但是,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发球上网打法的选手!”虽然在童年时一直将桑普拉斯视为偶像,但看起来德尔·波特罗并不赞同这个建议。
作为底线型选手,波特罗将相持球的质量提高到另一高度——他快节奏的打法则从不给对方喘息的时间,而他在回合中的回球质量和穿透力都让人震惊。他的正手抽杀几乎让所有隔网而立的对手胆寒,这样的打法充分结合了他的身高、力量与速度。
身高的优势让他拥有了高于其他球员的击球点,这在对阵擅长上旋球打法的对手时尤其有效。在波特罗这里,别人难以应付的强力上旋正好落入了他最习惯的击球位置,这一点在纳达尔身上得到了印证,在波特罗状态最好的2009年,他4次和西班牙人狭路相逢并且赢得了其中3次的胜利。除此之外,波特罗的爆发力极强,他回球的球路较平但是球质极重且落点深而刁钻,他常常能在底线两米外打出极为暴力的制胜分,更恐怖的是回球的球速几乎都在110英里以上。ESPN评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身高和移动结合最完美的球员”。
“他最为出众的技术就是正手,击球干净利落,而且他对拍头的控制极为微妙,平击球在任何场地都威力十足。虽然身高1.98米,但他移动并不逊色,身高带给对手的压力会成为他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平击球也增加了失误的空间,这一项技术环节和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还有差距。”美国《网球》杂志编辑史蒂夫·蒂格纳这样评论阿根廷人。
3
虽然与顶尖集团还有差距,但媒体依旧毫不吝惜的将“巨头杀手”的称号送给他,而他确实配得上这样的称号,在他手下败将的名单里收藏齐全了“四巨头”的名字,一个不差,他也因此成为了媒体口中的德约克星、纳达尔克星、费德勒克星,他可以抹平所有客观条件的差别,场地的材质、比赛的用球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随便的一次抛球都能转换成为最致命的Ace。但是,因为手腕受伤,他有将近1年的时间远离赛场。不过自从去年4月直至12月,他的世界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7位,这是这位阿根廷巨人自2009赛季以来第二次进入年终总决赛。而2012赛季,德尔·波特罗取得了65胜17负的战绩,摘得4项赛事冠军,同时还在奥运会赛场上为阿根廷队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
经过两年的恢复,他终于能够回到受伤之前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又成了那个让人惊讶的未知元素。他从来不像达维登科那样勤恳的默默耕耘,靠着参赛的数量赚取积分提升排名,他的每一次爆发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惊叹,让人猝不及防。奥运会半决赛和费德勒的长盘鏖战、铜牌争夺战中痛击德约科维奇、在巴塞尔终结费德勒的室内赛24连胜、伦敦年终总决赛再胜球王……我们总是难以预测他会在什么时候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巨头阻击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尔波特罗终于又成为了让我们一次次惊叹的理由。
今年印第安维尔斯再次印证了他的回归,他在加州为我们贡献出了久违的不可思议的表现——连续击败穆雷,德约科维奇,将纳达尔逼进第三盘……评论家们说这个阿根廷大个子带着他的神奇表现回来了,但是对于球迷们来说或许他从没有离开过?
4
“在印第安维尔斯决赛对阵纳达尔的比赛中,波特罗本有机会拿下比赛,他知道怎么击败西班牙人,他在2009年做到过三次。”皮特·波多在决赛结束后这样总结德尔·波特罗的表现,“但是伤愈复出之后,他在关键时候总是缺乏信心,在击球中也有所顾虑。”的确,他的回球安全而稳定,不再瞄准容易出界的边线和底线,但是回球出浅导致他攻击力的下降。而在接发球上,他也过于保守,站位靠后减小了回球的威胁,他只有在比分落后时才站在底线积极抢攻,这样的打法使得他很难在面对不同对手的时候连续取得胜利。
这也许正是他难以在四巨头的围城中觅得机会的原因,他用自己的爆发力撕开了口子,冲出了缝隙,却难以用持之以恒的优异表现去连续赢得比赛,他在迈阿密大师赛第一轮就败给了德国选手卡姆克,这样判若两人的表现和他终结德约科维奇赛季连胜的消息一样让人惊讶。
但无法忽视的是,尽管德尔·波特罗一直站在“四巨头”的阵营之外,尽管他的身体因为伤病变得比以往脆弱,尽管他起起伏伏的状态让人摸不出规律,但是他依旧被看做冲破巨头垄断的最佳人选。第二阵营中的伯蒂奇、费雷尔、特松加都有过对阵“四巨头”的经典战役,但是谁也没能把一场胜利兑现为一个大满贯的冠军,只有德尔·波特罗做到了,在2005年澳网之后的32个大满贯冠军31个都归属了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这四人,他们完成了对男子网坛令人窒息的垄断,在这期间唯一遗落的一座奖杯就是2009年的美网。时至今日,德尔·波特罗仍旧是那个世界前10中除去“四巨头”之外曾经问鼎过大满贯冠军的那个人,他拥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打法,他很聪明,充满力量,更重要的是,他还只有24岁。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法忽视他的强大,他像所有阿根廷人一样,拥有出色的移动能力和良好的手感,但与纳尔班迪安等选手相比,他有着更加强大的驱动力和足智多谋的头脑。“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许多挫折,我习惯了与逆境做斗争,我拥有所有的力量向前进。回归之路总是异常漫长,所有的人都觉得我会很快就能回到顶尖球员的行列,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不会急于求成。”在经历了伤病的磨砺之后,阿根廷人比以往更加清醒和冷静,面对那些关于“四巨头”“大满贯冠军”和“世界第一”问题,他也能够沉着应对。
在英国,X Factor是最著名的选秀节目,而这档节目这样命名是因为不知道那些初登舞台的年轻人会表现出怎样的水平,他们的未来无法定义也不可预知。对于波特罗来说现实也是这样,他会在什么时候击败纳达尔又会在什么时候输给查迪,他会取得德约科维奇那样的成就还是会成为永久的“一满贯”得主,他会成为巨头中的一个么?还是会像划过夜空的闪电一般从此跌出大众的视线?这些疑问在他踏上赛场之前谁也无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