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对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及其亲本(粤泰A、扬稻6号)、保持系(粤泰B)苗期、分蘖期根系的基因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对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及其亲本(粤泰A、扬稻6号)、保持系(粤泰B)苗期、分蘖期根系的基因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之间差异表达基因远少于同一时期之间杂种与亲本差异表达基因,苗期和分蘖期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相近,但同一差异表达类型基因的数量有较大变化,分蘖期杂种表达单亲基因增多;互补表达基因可能对红莲优6号杂种优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MF1差异片段已通过Northern杂交验证;MF1片段克隆测序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序列查对,发现是新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在稻米粒型检测中依靠人工费时、费力、精度难于控制等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了稻米粒型实时检测系统。提出了以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来自动确定图像分割阈值,采用
采用α-32P标记的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及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研究证明了RGDV结构蛋白中,P1蛋白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P5蛋白可能具有RNA鸟苷酰转移
以3个水稻品种(嘉育293、嘉育948、协优963)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在存在质量性状(品种)的情况下,采用质量型与数量型正
基于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序列和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31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13个指纹类型。同时将31个菌株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7个以丽江新团黑
选用不同类型的9个水稻品种,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在施氮和未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的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