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直男堆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这样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14年的天涯社区上。在一篇头条帖子中,楼主用几组上海街头年轻男女的照片,得出“女比男明显高一个档次”的结果,并借此炮轰满大街的直男:“现在的男的要么狗头狗脑,要么缩头缩脑,没一个看着舒服的。”
  “直男”一词,渐渐脱离了性别及其性取向的语境,成为吐槽调侃时绕不开的攻击对象,甚至与升级版本的“直男癌”和“钢铁直男”混淆使用。
  在清一色的土味搭配和泛油脸颊中,精致男人们的存在格外显眼。女性停留在他们身上的眼光会延长几秒,而饱受“压迫”的“直男癌患者”也终于找到了鄙视链的下一环:“打扮得像个娘炮!”

土直男华丽转身


  化了妆后,张牧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脸上的实体滤镜。走在街上,他需要思量投掷过来的每一束目光,“他们都看出来了吗?我看上去很娘吗?”另外,南方天气酷热,加上心理作祟,他还时不时检查是不是脸花了。
  张牧化妆用的是一款男士BB霜,可以调整肤色,让他蜡黄色的脸,变得白一些,稍有光泽一些,还可以把脸上的斑痕遮住。半个月前,他在网上忐忑了一下午,才下了订单。随 BB霜一起买的,还有一把修眉刀,一支眉笔。
  他的眉毛浓厚,不规整,中间还连在一起,朋友形容他的面相是“满脸悲愁”,修窄后,用眉笔勾一下,呈现柔和的线条感,加上浅色的BB霜,整个人也变得清秀了。
  他在学播音主持的室友那里得到指教,之后又对BB霜的色号做了两次调整,最终确定一款比较深的,才真正适应了自己的“全新容貌”。
  张牧今年22岁,标准的95后,高中读文科班,现在一个二线城市里读中文系,他的生活里,多以女性为主,个个气质靓丽,衣着精致。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七八次表白失败后,他终于开始打量起自己的着装和样貌来。
  网络上,中国男人配不配得上中国女人一直在争论,关于土直男“狗头狗脑”描述,给了他强烈的刺痛感。
  “頭发蓬乱,不善打理,脸上太糙,衣着搭配太土了”。学播音主持的室友临时当起了形象顾问,除了衣着上给出他一些搭配建议,还建议他学一学化妆。
  在四个人的宿舍里,这位室友有些孤立,他敷面膜、化妆,末了还会抹点“口红”,用张牧的话说,“很妖娆”,有谣言传他是gay,但同居一室的几个人,反而没兴趣去关注他,“觉得不是一路人”。
  没想到现在张牧也入了这个坑。
  最初他每周化两次,室友热情高涨,每天在他脸上捣腾,简单护肤后,三四个步骤的底妆,最后是修容,偶尔也强迫他挑战一下高光和眼妆,过程繁琐,也很折磨人。
  让他很不适应,他慢慢把妆调得更淡一些,但还是容易被发现。就像朋友圈发照片,稍微用点滤镜,一眼就看得出来。
  一个月后,他开始自己摸索,室友挑选的底妆他并不喜欢,换成更接近肤色的黄色调,不用一味做成粉嫩的感觉。
  班上和宿舍楼里传出“张牧化妆”、“张牧被掰弯”的消息,人们时常用“精致男孩”来调侃他。但在女生堆里,他也偶尔加入“化妆”议题的讨论,逐渐地,他反而释然了。
  以前的张牧,把“帅”归功于某种先天性因素,把气质归功于漫长的修养积淀,这让他不免自卑,又惰于改变自己。现在,偶尔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原来,努力是可以让人变帅一点点的。

“精猪男”背后的市场


  张牧是“颜值即正义”时代里,众多觉醒者之一。事实上,中国精致男人的风气正在兴起。
  2018年8月,某电商平台发布的《18—35岁男士潮流消费报告》,显示出男士们高涨的彩妆需求。近一年来,淘宝售出了120万件男士BB霜。销售榜的第二名是男士眉笔,共卖出35万余件。
  艾瑞咨询一份调研显示,接近20%的95后男生在使用BB霜、唇膏和口红。接近8%的95后男生在眉毛和眼线上下功夫。
  不同的需求,开辟出各自的市场。2017年11月,小学男生在导班上敷面膜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在一片猎奇的眼光中,这名“精致猪猪男孩”迅速走红。次月,某购物APP推出了护肤品测评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呼吁:“再贫穷,也要做个精致的猪猪男孩”。
  精猪男(luxury pig men)们精于护肤,繁复而耗时的美容步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逃离土直男形象,从而成为一种时尚趋势。
  香港大学男性研究教授宋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当女性社会和经济地位逐渐提升后,“女性对男子气概的品位和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从‘鲜肉’‘美男’霸屏各档电视节目的现象便可一目了然。”
  “精致猪猪男孩”不是说当就能当的。仅仅是挑选护肤品和购买平台的环节,就让无数想要“变好看”的男性在护肤的门外徘徊。
  章宁今年大二了,在北方求学一年,天气摧残着他的脸,皮肤保卫战迫在眉睫。妈妈到专柜给他买了一套近千元的面霜套装,他稀里糊涂地用了一个寒假,依然不见好转。
  同学中,大部分人已经完成了形象的转变,褪去了高中的青涩土气,曾经被功课霸占的精力,也渐渐转移到外表上来。“下个学期想找个女朋友。”朋友告诉他。
  被落在后面的章宁开始奋起直追。他避开了销售技巧大于护肤知识的柜姐,自己到网上了解护肤的原理。屏幕上的博主正在给粉丝讲解每种成分的功效,将自己的脸和手凑到摄像头前,皱起的眉毛或者浮夸的惊叹,都左右着底下粉丝“种草”还是“弃坑”的购买选择。
  在中国互联网上,面向男性化妆的美妆博主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在美妆护肤博主的大军中,分出面向男性消费者的支流。

  而在现代社会来临之际,“男性气概”被剥去了原有的定义。评判标准更多的倾向于权力、财富、性能力等等外在的因素,形成了现代的新“男性气质”。而这个定义范围可以无限地延伸开来。人们对于男性的诉求和期望,甚至刻板印象和流俗观念,都可以被填进“男性气质”的容器里。

  这个时候,离鲍德西亚思考“身体消费”问题的时代,已经隔了将近50年。这位社会学家由衷赞叹:“在参与到消费的所有因素中,有一样显得尤为美丽和光彩照人——身体”。在他眼中,身体从来不是单纯的肉体,是被时装、化妆品、所处环境等等包裹的综合体。
  在知乎上输入“男生打扮”的关键词,问题下方的回答通常包含“穿搭、发型、护肤等等内容”,最高点赞量多达2万,高于跟“女生化妆”、“女生打扮”一类话题的点赞数量。
  英国学者弗兰克莫特沿用这个逻辑,将“身体消费”延伸到男性群体:“商供系统的一个具体环节,就是将男性气质与市场的运作挂钩”,这是一条“有具体内容的,连接生产、销售、促销,……以及围绕所有这些的物质文化的商品链。”
  在这个所有东西都能被摆上货架的消费社会里,“物”的大量爆发,让代表“颜值”的身体变成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被挖掘、被重视、被放大,紧接着,又被扯进了“投入、产出、盈利”的商品经济循环模式之中。

正在“娘化”的社会?


  学会化妆后,张牧最大的感触在于,他对“小鲜肉”阴柔的气质少了几分抵触和反感。这也让他为自己感到一丝隐忧。今年6月,他發了条朋友圈,照片里是他新化的妆。忘了屏蔽,无意间被家里人看见,家族群里立即炸开了锅。
  父亲打来电话质问他,你好好一个大男人,化什么妆?张牧不得不解释说,手机P图P的。
  张牧来自西南地区一个保守的农村家庭,在那里,女孩过度化妆都会引起长辈们的不满,更何况男孩?
  私底下,他也问自己,说好的男子气概呢?“难道我弯了?我变娘了?”
  在他生活中,很少见到直男爱化妆的。张牧加入了一个男士化妆群,入群时,他小心翼翼地试探妆友们的取向。
  张牧的疑问,不是孤立的,“社会正在娘化”在近些年来,一直处在集体性的纷争之中。
  占据各类影视作品和时尚行业的“鲜肉”“奶狗”们,激荡起了社会对于性别气质的焦虑。
  影视圈内较早的“鲜肉”浪潮,是偶像剧《流星花园》上映的2000年。F4的“花美男”席卷中国,蔓延到整个亚洲地区。18年之后,高颜值男星们再次掀起了“男色”风潮:
  以鹿晗、吴亦凡、蔡徐坤为代表的“小鲜肉”热度尚未褪去,“小奶狗”的形象也“逆风出局”。热播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的主演丁海寅凭借帅气可爱的形象拿下了大批女粉丝。抖音“第一网红”费启鸣被称为“盐系少年”。在滤镜前,戴着大眼镜的他笑着靠近,将脸放在镜头前的手掌上。
  艺人网红们收割流量的同时,反对者的“口水”也紧跟而来。
  编剧汪海林提出“安全威胁论”:“如果我们国家的主要男演员,最红的男演员是一些不男不女的人,这会对我们国家的审美安全造成威胁”。谢霆锋也曾在《中国新歌声》的节目中直言:“我都已经厌倦现在非常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即使是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因为邀请了多位“小鲜肉”偶像,也难逃家长们的刷屏吐槽。
  几大知名媒体发文表态以后,关于“娘炮”的讨论升级为热门话题。
  男人应该是怎样的?早在19世纪,西方的男人们就已经挣扎于没有具体标准的男性气质规范中。被“阴柔”与“阳刚”困扰的中国男人们,是男性气质变迁的缩影。
  深陷“男性气质危机”的西方率先兴起了对男性的研究。曼斯菲尔德的《男性气概》应运而生。他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中,早期的“男性气概”更多地被看作一种与勇气相关的德性,强调人的意志与品格。
  而在现代社会来临之际,“男性气概”被剥去了原有的定义。评判标准更多的倾向于权力、财富、性能力等等外在的因素,形成了现代的新“男性气质”。而这个定义范围可以无限地延伸开来。人们对于男性的诉求和期望,甚至刻板印象和流俗观念,都可以被填进“男性气质”的容器里。
  “男性气质”被用来与女人划清界限。而男人们需要根据种种规范来检视自己的行为,完成男性身份的认同感。
  在马丁·萨摩斯等学者的眼里,追求效率和享乐的现代性,正是传统人格与道德被慢慢忽略的原因。没有更高的道德原则对男性的气质进行引导和约束。
  男孩们的美丽外表招惹了关于“社会风气”的探讨,而这些反对的声音中,很多最终也只是回归到外表刻板印象上。

重构男性气概


  Ben叔在手机上点开一篇文章,标题赫然写道:“少年娘则国娘”。
  Ben叔是一名穿搭博主,他不算是小鲜肉的类型。不同于后者的唇红齿白,他的脸上蓄着点胡子,和他的名字一样,隐隐透着几分成熟男人的味道。
  这位穿搭博主的精致,绕过了被口诛笔伐的“阴柔气质”。他和搭档Roger叔一起创办了服装品牌。Roger叔留着比他更浓密的络腮胡,两个身高一样的人往那一站,像日系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男模特。
  “抽绳裤,格子衬衫,深咖双摺短裤”,Ben叔的穿搭,更着意于一种男性气质。事实上,针对“直男”的美妆也颇具市场,微博上,原本是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曾学宁,也因为教男生“化不那么女性化”的妆而迅速走红,从一位播音主持学生,晋升为一名网络美妆博主。
  从运动装不离身的“直男”变成了后来的“时尚大叔”,“精致”没有使Ben叔改变对男性气质的理解:“男子汉的血性和气概不能缺失,比如对梦想的执着,对压力的抵抗力,对正义和责任感的追求方方面面。”
  关于“直男”的问题,笃侃考虑了半天。“性取向没有绝对,”他不清楚应该如何定义自己:“情商是‘直’的,审美是‘弯’的。”每次放假回家,为了避免和父母发生口角,他通常都是素面朝天,放弃自己画眉的“底线”。他所理解的Man,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来:比如在朋友的酒局上,酒量不佳的自己,挡在女搭档面前,替她喝下一整瓶酒。
  对于“娘炮”的问题,与满嘴“不在意别人看法”的笃侃不同,章宁的排斥更为明显。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往健身房跑。他的理想,是变成像彭于晏那种线条分明、一身肌肉的“阳刚型男”。学校社团里有脏活累活,他会自觉地抢在女生面前。
  “精致男孩们”对于男性气概有各自的理解。但什么样的男性气概,才能更好地被这个世道接受?
  男性研究专家基默尔提出重构男性气概的倡议:
  “未来的男性气概不能建立在过度的自我控制、排除异己或仓皇逃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在新世界为男性气概确定新定义,这种定义更多地关注男性的精神品格和灵魂的深度,而不是他们的二头肌、钱夹和阴茎。”
其他文献
“特别是我们这种只有七个人的小公司,每个人做了多少事情,出了多少力,能力有多少,一眼就能看清。这就跟你在一局游戏里,队伍里五个人谁技术好、谁技术菜、谁想躺赢,开局三分钟就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11月是鹤飞全年最忙的一个月,也可能是20多年来最忙的一个月。11月日程表上有一半时间都在外地出差。作为一家汽车创业媒体的负责人,上礼拜他刚在北京和几个同行和内容平台的朋友见了面。下周又要来到北京,见一些投
觅得一家好玩的酒店,这个假期就不会无聊。  暑假去哪里玩好?前提是人少、拍照美、东西好吃,性价比超高……这不,一波正在向“网红”进军的酒店,正待你去探寻。如果你热爱行走,或者酒店宅,那么恭喜你,今年你将会碰到一批新酒店,可能你还不熟悉,甚至还没听说过的。不过没关系,他们的客源目标已经定位你了。当然这里面会有年龄、收入以及喜好的区别,但实际上,只要胃口对了,说不定你会很快接纳并喜欢它们。山、海、天的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被一个“女德班”雷倒。  前段时间,有一个叫做丁璇的“女德文化研究学者”因为宣扬“女性要忍受家暴”之类的所谓“女德”,引发舆论界的轩然大波;不想最近,辽宁抚顺又有一个“女德班”,鼓吹“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丧失妇道”;“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再次引发舆论强烈抨击。  我们忍不住要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唐的“女德班”?  女德班散布的各种谬论,并不值得撰文批
每年蘋果秋季新品发布会都是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布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在当地时间2019年9月10日上午10点,Apple Park挤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和媒体人。  这次发布会上,库克扮演了一个串场主持人的角色,邀请各个业务模块负责人以及合作伙伴上台进行演示。这次发布会结束后不久,我得到了与苹果CEO蒂姆·库克独家对话的机会。  进入采访间后,库克的状态很放松,看得出来他对刚刚结束的发布会相当满
雄心壮志  GUCCI Rooster 勇斗士  在西方文化中,公鸡为勇士,富有勇猛顽强的精神。在中国,则是个性恭顺、忠诚、勇敢且才华洋溢的化身。作为近两年爆款战斗机的Gucci,在大时大节必不会错过刷屏机会。鸡年推出GG Rooster图腾呈现在手袋、小皮具、钥匙扣坠饰、运动鞋、真丝方巾以及发带上,听起来很洋气,其实就是鸡形态的各种具象。  RMB3000  把握时“鸡”  ZUNY金鸡礼盒  
经常会看到朋友圈有人早起打卡。某天一个朋友早上八点半发了条朋友圈说:“今天终于起早了。”然后另一个朋友就在他的朋友圈下面评论说:“八点半也算早吗??”真是灵魂拷问……因为我一直是八点上班,所以工作目早上七点前就起了。但是,只要一到节假日关掉闹钟,我自然醒的时间都快到午餐了,即便前一晚入睡的时间并没有比工作日晚很多,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摊手)。但我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有一个朋友是作家,她的手机早上永
热辣辣的夏天,美国《福布斯》网站在6月初公布美国年轻人的恋爱特质。那就是“85后爱用约会软件,却不恋爱结婚。”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究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完成了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教育,并且从中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在25-34岁的年纪上,你需要顾及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包括处理一团糟的财务状况以及越来越多的生活难题。而85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一系列的成年标志,这包括婚礼以及生育问题。这也
时隔28年,导演蔡明亮的处女作《青少年哪吒》在荷兰院线再次上映。这个2019年的初春,寒风萧索,却有无数观众深夜到来,感受那来自台北的孤独。  在电影工业主流审美越发商业化、《黑豹》这类超英电影也能拿下奥斯卡奖杯的今天,这位电影艺术家,却始终和电影风潮背道而驰。从影28年的蔡明亮,仅仅用11部长片,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奠定了大师地位,并被写入欧洲电影教科书,并让一小众国内外影迷中毒一般迷上了他。今年
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图书馆自由宣言》是真实存在的,原著作者有川浩的创意正是来自丈夫偶然发现的1954年版《图书馆自由宣言》。  你对图书馆的认知是怎样的呢?安静,守序,知性?在电影《图书馆战争》里,书翻到一半可能被赶入避难室,遭遇围剿肃杀。人可以为一本印刷品图书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关东图书基地总司令仁科失去了一条腿,而他的前任稻岭献出了生命。30年前“日野的噩梦”事件中,图书馆内共死亡12人,625
任大刚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不管是为了陪孩子做作业而考了教师资格证,还是因为陪孩子做作业而气得脑梗发作,主角都是母亲。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在一个家庭内部,母亲对子女教育的焦虑程度,要远远超过父亲。  为什么会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因为通常地,母亲承担着更多的看护孩子的责任,换言之,在一个年轻的家庭中,母亲的教育主导权更大。  根据我的有限观察,母亲的教育主导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母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