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这一总目标的统领之下,思想品德课程又分为系列子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第一子目标的出现,引人注目。事实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摆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显然是基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该目标的实现如何既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同时又不流于形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读懂课程目标是基础
课程目标归根到底是关于课程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对其进行解读是必要但却又是容易忽视的。
首先,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于各子目标之前,只是为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更是因为本课程所施行之德育不同于其他科目。将其位置置前,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它有超越其他子目标的地位,事实上在课程专家看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与其他子目标是并列的。
其次,本目标需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本义和联系上进行解读。在课程视角下,情感是基于学习者的特定需要而做出的感情反应,在学生的个人伦理与个人道德中的内在、本质的因素;态度是学生在个体认识与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价值观是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情感是构成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与态度具有协调性、一致性。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表明,学生往往是通过内在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去形成一定的态度与价值观的。
最后,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复合、交替、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作为课程目标存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子目标来说,又起着一种奠基性的作用,也就是只有这一目标首先达成,才能谈得上其他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梳理,笔者以为可以对该目标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理解,而实际教学中在这一理解的作用之下,学生的情感才可能得到丰富,态度才可能得到培养,价值观才可能有效形成。
理论联系实际是途径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明显不足是理论与实际的脱离,这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强烈的应试氛围是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授者,教师又不能将课程目标实现的任务推给客观环境,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努力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描述的境界。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说的实际,常常容易变成纸面上的实际,即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举出某些所谓的实际例子,或者在评价(考试评价)中通过一些实例的提供,去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的实际,事实上还是试题的翻版,并不是学生的真正实际。真正的实际应当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的。
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教材第8课“拥护党的领导”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拥护党的领导?怎样才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意味着什么?在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活动如清明节祭扫、国庆文艺活动中,自己的行为细节与心理活动与拥护党的领导有什么样关系?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能不能给“发展是硬道理”这论断提供新的注解?这些问题的提出,逐步将学生的思考从宏大的理论阐述,引向微小的生活细节,这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将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移栽在学生生活中的有效措施。笔者以为,只有学生将思想品德的理论学习与自身结合起来时,他们才会对这些理论有质的理解,在遇到新的习题时也才能形成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答案。因此无论是从学生的成长来说,还是从眼前急需的应试来看,都具有好处。
重视学生的实际,实际上是将学生放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来,以让学生更多的以一种反思或者说内省的视角看待自己,看待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有了生活作为基础,而看起来空洞的理论知识也会因为有了生活元素而变得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途径。
学生言行解读是判断依据
笔者有时会思考:当政治教师离开课堂后,当学生离开思想品德课堂后,或者说当学生离开学校后,思想品德课程所传递给他们的内容还能不能对其一言一行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个严峻且现实的问题,因为不止一次看到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校园之后,表现出一种非常世俗的样子出来。这岂非说明类似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落实,依然显得有些空洞?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要留一分心思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留一分心思在学生的思想学习之外。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上课时,都有必要考虑:经过教学之后,可能给学生的言行带来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这是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落实的主要依据。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跟学生渗透一种认识: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只是让大家在试卷上通过空洞的理论去获得好的分数,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更应当是抵抗人性弱点与社会弱点的过程,只有这样,同学们将来进入充满诱惑的社会时,才能保持一份清醒,才能沿着我们已经定下的目标努力而不至于偏离方向……作为一种行为示范,笔者自身也坚持通过一些行为向学生体现一个普通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成长显得有些遥不可期,但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却必须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读懂课程目标是基础
课程目标归根到底是关于课程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对其进行解读是必要但却又是容易忽视的。
首先,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于各子目标之前,只是为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更是因为本课程所施行之德育不同于其他科目。将其位置置前,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它有超越其他子目标的地位,事实上在课程专家看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与其他子目标是并列的。
其次,本目标需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本义和联系上进行解读。在课程视角下,情感是基于学习者的特定需要而做出的感情反应,在学生的个人伦理与个人道德中的内在、本质的因素;态度是学生在个体认识与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价值观是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情感是构成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与态度具有协调性、一致性。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表明,学生往往是通过内在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去形成一定的态度与价值观的。
最后,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复合、交替、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作为课程目标存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子目标来说,又起着一种奠基性的作用,也就是只有这一目标首先达成,才能谈得上其他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梳理,笔者以为可以对该目标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理解,而实际教学中在这一理解的作用之下,学生的情感才可能得到丰富,态度才可能得到培养,价值观才可能有效形成。
理论联系实际是途径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明显不足是理论与实际的脱离,这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强烈的应试氛围是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授者,教师又不能将课程目标实现的任务推给客观环境,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努力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描述的境界。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说的实际,常常容易变成纸面上的实际,即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举出某些所谓的实际例子,或者在评价(考试评价)中通过一些实例的提供,去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的实际,事实上还是试题的翻版,并不是学生的真正实际。真正的实际应当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的。
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教材第8课“拥护党的领导”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拥护党的领导?怎样才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意味着什么?在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活动如清明节祭扫、国庆文艺活动中,自己的行为细节与心理活动与拥护党的领导有什么样关系?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能不能给“发展是硬道理”这论断提供新的注解?这些问题的提出,逐步将学生的思考从宏大的理论阐述,引向微小的生活细节,这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将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移栽在学生生活中的有效措施。笔者以为,只有学生将思想品德的理论学习与自身结合起来时,他们才会对这些理论有质的理解,在遇到新的习题时也才能形成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答案。因此无论是从学生的成长来说,还是从眼前急需的应试来看,都具有好处。
重视学生的实际,实际上是将学生放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来,以让学生更多的以一种反思或者说内省的视角看待自己,看待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有了生活作为基础,而看起来空洞的理论知识也会因为有了生活元素而变得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途径。
学生言行解读是判断依据
笔者有时会思考:当政治教师离开课堂后,当学生离开思想品德课堂后,或者说当学生离开学校后,思想品德课程所传递给他们的内容还能不能对其一言一行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个严峻且现实的问题,因为不止一次看到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校园之后,表现出一种非常世俗的样子出来。这岂非说明类似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落实,依然显得有些空洞?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要留一分心思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留一分心思在学生的思想学习之外。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上课时,都有必要考虑:经过教学之后,可能给学生的言行带来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这是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落实的主要依据。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跟学生渗透一种认识: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只是让大家在试卷上通过空洞的理论去获得好的分数,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更应当是抵抗人性弱点与社会弱点的过程,只有这样,同学们将来进入充满诱惑的社会时,才能保持一份清醒,才能沿着我们已经定下的目标努力而不至于偏离方向……作为一种行为示范,笔者自身也坚持通过一些行为向学生体现一个普通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成长显得有些遥不可期,但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却必须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