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饶市逸夫小学创建于1964年,原名上饶市第二小学,1994年10月接受香港邵逸夫先生的捐赠后更名为上饶市逸夫小学。该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72人,在校教职工95人。近年来,学校以“创一流品牌学校”为奋斗目标,坚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精心构筑“四大高地”,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科研先进单位、省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
一、构筑凝聚精神的学校管理高地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班子成员始终倡导以学术和人格魅力为基础树立威信。校长桂兰萍勤政务实、身先垂范,班子其他成员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她们共同打造了一个“团结、协调、精干、懂行、开拓”的领导集体。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有《上饶市逸夫小学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奖励条例》《教科研管理制度》《值周值日职责》等三十多项,通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班主任和教师四个层面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职责分明,评判有据,奖罚分明,有效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还倡导“仁者爱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生活上关心人,将教师的成长需求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领导主动走近教师,多渠道、多层次地真诚交流,如电话交心、卡片寄意、喝茶谈心……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做起,努力提升学校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学校形成了“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学校坚持校务公开,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经过教职工大会讨论表决,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功能。鼓励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虚心接受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构筑优美高品位的校园环境高地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起着无形的作用。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加大投入、精心设计,配置了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不仅安装了双向闭路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还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练功房、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等多个教学辅助教室。教室里全部配置“三机一幕”,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教师随时可上网浏览,搜索资料。
作为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学校校园设计处处显示“绿”的基调,体现自然美、人文美。校园香樟、桂花季季飘香,楼房、雕塑、花坛、小径、草坪点缀其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学校还注重楼层主题文化建设。走廊上,办学思想、名人肖像、警句格言时刻激励着学生;书画作品展示使学生有了一展身手的场所。每一楼表现一个主题:教学楼的主题是“礼仪”,逸夫十礼、礼仪童谣、礼仪规范、礼仪故事、礼仪名言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综合楼的主题是“书香”,《三字经》、《弟子规》、名著简介、常用成语及歇后语给学生以文化熏陶。每一块墙、每一层楼装点了一个和谐统一、内涵丰富的书香文化校园,让人驻足观看,赏心悦目,啧啧称赞。
三、构筑释放潜力的教师发展高地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74.2%,他们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未来。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围绕“着眼课堂效益,引领教师成长”的目标,坚持以课题为抓手,以课改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校本研修活动,努力构建人尽其才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以“弘扬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坚决杜绝歧视后进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坚持每周一下午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扎实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比赛、讲“我的教育故事”比赛等,引导教师发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青年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学校鼓励同伴互助,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对全校的骨干教师进行摸底排队,为青年教师选择相应的师傅,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如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等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则挑选校内的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跟进式”指导。具体做法是先由师傅对徒弟进行课前指导,分析教材、研究课标、指导备课;然后由徒弟上课,师傅听课;最后师傅点评、分析,或针对青年教师的情况,上一节示范课。真正做到手把手、面对面地教。迄今为止,学校师徒结成三十余对,师徒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此外,学校还注意适当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争取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现和提高教学水平。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学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频频获奖。学校龚慧群老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获二等奖;郑琳、李莉、余德芳、陈晗等教师参加省优质课均获一等奖;有5节录像课获国家级奖励一、二等奖。学校有 2人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省骨干教师。
面对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采取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加以突破,把课堂教学与所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近年来该校教师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达14个,其中重点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体验”获中央电教馆教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资源型学习的研究”及“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迁移”的研究,在结题会议上获得了专家的好评。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近两年,教师有50余项教改论文、案例、课件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获市、区级的教学奖项也已超过100项。
四、构筑张扬个性的学生发展高地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只有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为省情感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坚持以“另一半教育——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从1998年开始尝试和探索“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宗旨,学校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立足点,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逐步形成了以学科教学、情感教育课和主题活动三大板块为主体的情感教育实施载体。该校在全市率先开设了“情感教育专题课”。“情感教育专题课”是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为特点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每节20分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一个宣泄渠道。
儿童时代是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从小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学生的气质,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时以“礼育教育”作为突破口,注重培育儒雅学生。学校每周开设了礼育课,让学生读《三字经》、《弟子规》等,领悟圣贤的教诲;观看礼仪光盘,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诵读中华古诗词”为创建书香校园的“龙头”,设计了“古诗擂台”、“古诗考级”、“古诗绘画苑”等系列弘扬民族文化的套餐,形成了学生课中吟诗、树下作诗、花间画诗的浓浓文化气息。
学校从一年级起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富有特色的成长记录档案袋记录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足迹。档案袋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张扬着每个学生的个性。里面有学生的个人介绍、自我素描或照片等能够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有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还有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的一些学习或生活心得。“学生成长档案袋”不仅承载着学生成功的快乐、获奖后的喜悦,更是学生优点的大本营。
为张扬学生个性,多元开发学生潜能,学校在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同时成立了鼓号队、古筝队、钢琴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每到活动时间,各类兴趣活动蓬勃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学校通过举办每年4月份体育节、6月份艺术节、10月份科技节和“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古诗擂台赛”、“田径比赛”、“实验演示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评等活动,使一大批具有专长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上百人次获奖,学生的文章屡见报端。
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长足发展”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跨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学校毗邻国税局,许多国税局干部职工的子女都在该校就读;水果批发市场也属于该校学区,所以又有许多个体户的小孩也在此上学。根据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信州区教育局和国税局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当时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少年业余税校。学校与国税局联办了“小小税务官在行动”的夏令营活动,队员们统一穿上小税服,参观了纳税大户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生产车间、华能管道煤气厂、华能世纪花园、溢洲商厦,对这些企业、工厂的纳税情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社会调查;在商品及闹市区对市民进行了“购物是否会索取发票”的调查,并张贴税法宣传标语,父母经商的学生劝其家长主动纳税。此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中国税务报》《法制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分别予以报道。在“新世纪我能行”全省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该校“雏鹰拾‘税’”课题小组不仅获得了省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等奖。
作为省“绿色学校”,学校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环保绿化的意识。学校成立了“绿色小卫士”,对校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对校外周边的树木、绿化带进行领养。学校每届毕业班学生都要栽下一片纪念林,在小学毕业时留下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此外,一些特色的中队活动,如“雏鹰温暖夕阳心”敬老院献爱心活动每年一次,从无中断;“春节祝福专递”活动中雏鹰小队的一杯杯热茶,一张张贺卡让交警叔叔阿姨们倍感温暖……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公德心,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才干。◆(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
一、构筑凝聚精神的学校管理高地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班子成员始终倡导以学术和人格魅力为基础树立威信。校长桂兰萍勤政务实、身先垂范,班子其他成员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她们共同打造了一个“团结、协调、精干、懂行、开拓”的领导集体。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有《上饶市逸夫小学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奖励条例》《教科研管理制度》《值周值日职责》等三十多项,通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班主任和教师四个层面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职责分明,评判有据,奖罚分明,有效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还倡导“仁者爱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生活上关心人,将教师的成长需求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领导主动走近教师,多渠道、多层次地真诚交流,如电话交心、卡片寄意、喝茶谈心……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做起,努力提升学校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学校形成了“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学校坚持校务公开,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经过教职工大会讨论表决,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功能。鼓励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虚心接受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构筑优美高品位的校园环境高地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起着无形的作用。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加大投入、精心设计,配置了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不仅安装了双向闭路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还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练功房、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等多个教学辅助教室。教室里全部配置“三机一幕”,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教师随时可上网浏览,搜索资料。
作为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学校校园设计处处显示“绿”的基调,体现自然美、人文美。校园香樟、桂花季季飘香,楼房、雕塑、花坛、小径、草坪点缀其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学校还注重楼层主题文化建设。走廊上,办学思想、名人肖像、警句格言时刻激励着学生;书画作品展示使学生有了一展身手的场所。每一楼表现一个主题:教学楼的主题是“礼仪”,逸夫十礼、礼仪童谣、礼仪规范、礼仪故事、礼仪名言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综合楼的主题是“书香”,《三字经》、《弟子规》、名著简介、常用成语及歇后语给学生以文化熏陶。每一块墙、每一层楼装点了一个和谐统一、内涵丰富的书香文化校园,让人驻足观看,赏心悦目,啧啧称赞。
三、构筑释放潜力的教师发展高地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74.2%,他们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未来。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围绕“着眼课堂效益,引领教师成长”的目标,坚持以课题为抓手,以课改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校本研修活动,努力构建人尽其才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以“弘扬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坚决杜绝歧视后进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坚持每周一下午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扎实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比赛、讲“我的教育故事”比赛等,引导教师发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青年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学校鼓励同伴互助,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对全校的骨干教师进行摸底排队,为青年教师选择相应的师傅,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如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等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则挑选校内的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跟进式”指导。具体做法是先由师傅对徒弟进行课前指导,分析教材、研究课标、指导备课;然后由徒弟上课,师傅听课;最后师傅点评、分析,或针对青年教师的情况,上一节示范课。真正做到手把手、面对面地教。迄今为止,学校师徒结成三十余对,师徒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此外,学校还注意适当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争取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现和提高教学水平。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学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频频获奖。学校龚慧群老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获二等奖;郑琳、李莉、余德芳、陈晗等教师参加省优质课均获一等奖;有5节录像课获国家级奖励一、二等奖。学校有 2人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省骨干教师。
面对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采取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加以突破,把课堂教学与所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近年来该校教师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达14个,其中重点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体验”获中央电教馆教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资源型学习的研究”及“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迁移”的研究,在结题会议上获得了专家的好评。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近两年,教师有50余项教改论文、案例、课件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获市、区级的教学奖项也已超过100项。
四、构筑张扬个性的学生发展高地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只有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为省情感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坚持以“另一半教育——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从1998年开始尝试和探索“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宗旨,学校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立足点,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逐步形成了以学科教学、情感教育课和主题活动三大板块为主体的情感教育实施载体。该校在全市率先开设了“情感教育专题课”。“情感教育专题课”是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为特点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每节20分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一个宣泄渠道。
儿童时代是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从小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学生的气质,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时以“礼育教育”作为突破口,注重培育儒雅学生。学校每周开设了礼育课,让学生读《三字经》、《弟子规》等,领悟圣贤的教诲;观看礼仪光盘,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诵读中华古诗词”为创建书香校园的“龙头”,设计了“古诗擂台”、“古诗考级”、“古诗绘画苑”等系列弘扬民族文化的套餐,形成了学生课中吟诗、树下作诗、花间画诗的浓浓文化气息。
学校从一年级起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富有特色的成长记录档案袋记录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足迹。档案袋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张扬着每个学生的个性。里面有学生的个人介绍、自我素描或照片等能够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有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还有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的一些学习或生活心得。“学生成长档案袋”不仅承载着学生成功的快乐、获奖后的喜悦,更是学生优点的大本营。
为张扬学生个性,多元开发学生潜能,学校在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同时成立了鼓号队、古筝队、钢琴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每到活动时间,各类兴趣活动蓬勃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学校通过举办每年4月份体育节、6月份艺术节、10月份科技节和“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古诗擂台赛”、“田径比赛”、“实验演示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评等活动,使一大批具有专长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上百人次获奖,学生的文章屡见报端。
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长足发展”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跨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学校毗邻国税局,许多国税局干部职工的子女都在该校就读;水果批发市场也属于该校学区,所以又有许多个体户的小孩也在此上学。根据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信州区教育局和国税局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当时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少年业余税校。学校与国税局联办了“小小税务官在行动”的夏令营活动,队员们统一穿上小税服,参观了纳税大户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生产车间、华能管道煤气厂、华能世纪花园、溢洲商厦,对这些企业、工厂的纳税情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社会调查;在商品及闹市区对市民进行了“购物是否会索取发票”的调查,并张贴税法宣传标语,父母经商的学生劝其家长主动纳税。此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中国税务报》《法制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分别予以报道。在“新世纪我能行”全省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该校“雏鹰拾‘税’”课题小组不仅获得了省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等奖。
作为省“绿色学校”,学校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环保绿化的意识。学校成立了“绿色小卫士”,对校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对校外周边的树木、绿化带进行领养。学校每届毕业班学生都要栽下一片纪念林,在小学毕业时留下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此外,一些特色的中队活动,如“雏鹰温暖夕阳心”敬老院献爱心活动每年一次,从无中断;“春节祝福专递”活动中雏鹰小队的一杯杯热茶,一张张贺卡让交警叔叔阿姨们倍感温暖……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公德心,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才干。◆(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