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填补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以新媒体传播与制作为例,课程可以通过聚焦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实践,结合时政热点与课程要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以此更有效地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传媒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054-02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内涵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除了接受专业教育之外,思想教育同样不可缺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去年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2]对接到教学实际,这需要专业教师“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3]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判断,新时代高等教育探索的新方向是如何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和其他类别的课程进行创造性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始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扩大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边界,提醒专业教师除了要教授专业技能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观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可以说,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于专业教学,补齐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专业教育板块,形成思政教育显性和隐形的传播,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传媒专业的特殊性
传媒类专业在高等教育的各大学科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多数是从事与新闻、出版、宣传、广播电视、影视创作、网络新媒体等相关的信息传播事务,与党的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大众传播事业及文艺工作紧密相关,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借由作品的形式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群,影响受众的认知、思考和行为。因此,傳媒类专业实际教学中更应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以此改变现有人才培养中公共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平行发展的状态,实现传媒技能训练与学生思想教育双轨并行,促进学生脑力、眼力、笔力协调发展,成长为全媒体人才,达成真正的协同效应。
落实到实际的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加入绝不是简单机械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的优秀部分,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发展、建设、改革等历史阶段中的共有价值,以及本地文化价值等内容融入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形成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品质,践行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任务。
三、课程思政参与下的传媒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新媒体传播与制作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期开设的专业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目前国内外新媒体的创意理念与操作技法。理论方面,该课程衔接大一、大二学期学生所修的新媒体概论与认知、大众传播学,重点将视角扩展到互联网背景下,对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媒体组织的新媒体创作实践进行学理探析,总结其呈现方式和内容配置的特点与技巧,思考新媒体的变与不变。实践方面,影视融媒体学院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首个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了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实践中课程以具体任务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要求,让学生在实战中理解前述学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课程思政元素在本课的设计中有着鲜明且重要的位置,通过以点带线到面的形式,织成了案例生动、意义深刻的新媒体传播与制作课程。
(一)聚焦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实践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传播内容更需要与之适配的传播形式。本课程在进行学理梳理与探讨时,充分结合时新典型的案例进行讲授。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人民日报创作了《一起冲刺》的H5作品,作品以“一镜到底”的长版式为载体,以步履前行的奔跑者和脚印为连接点,围绕“脱贫攻坚、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主题,将古时中国人对丰衣足食的夙愿和追求,与当代奋战在国家建设、改革、发展一线的杰出人物结合,如焦裕禄、黄大发、黄文秀等,以具体事件呈现共产党员服务百姓,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典型场景,最后还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新春致辞中的金句“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点题作结。整支作品主题明确、结构完整,互动效果良好,将严肃的时政新闻转化为更贴合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方式。
类似的还有2020年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制作的抗疫知识问答H5、疫情防控知识宣传H5,新华社制作的致敬白衣天使H5等,课程可以结合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与内容的关系,让他们了解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创作与传播的实践,消除他们对主流媒体只在报纸、电视、广播传播的刻板印象,真正领悟到媒体融合的意义,加强对本专业的认同和理解。
(二)时政热点与课程要点的结合
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不同,课程思政需要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呈现隐形教化的特点。因而在知识的耦合上,课程可以以时政热点为引,将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恰当地化入课程要点。
在新媒体传播与制作有关内容创作的部分,会首先提及创作动机,对新媒体文案而言,“刺激用户的痛点,引发共鸣,以此形成信赖感,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是主要动机。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往往基于“流量至上”的思维,追逐“腥星性”的内容,以博取用户的眼球。但这是短视的行为,除了会损害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信誉外,对于传播者自己的社会形象也会造成伤害,会导致互联网生态变得乌烟瘴气。此时,课程就可以结合主流价值观、国家网信办的政策进行说明,辅以近年来负面影响较突出的案例,告诉学生创作时应有底线意识。 同时,作为离大众传媒最近的专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十分必要。例如,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课程在进行新媒体分项练习的时候,就可以聚焦这此类公共议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做法和观点进行呈现,进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4]高校传媒专业更应创新性地挖掘传统元素,将之内化于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感召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文化基础。
在新媒体传播与制作课程中,基于传统文化的创作是一个极佳的视角。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了祖国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呈现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英勇无畏、家国大义、自强不息、人本思想、小我大我等价值表达进行创作,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各种伟大斗争与建设的意义,再通过主题创作,将学生们的创意和情感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更具代入感。
同时,除了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容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我国各地的本地文化。以重庆为例,重庆文化非常丰富,包含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等,进行重大时政题材的创作时,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对重庆文化的感知进行创作,展现红色热土的新风尚,增强乡土情,了解家乡史,牢记党之恩。
四、结语
课程思政若仅与某一门专业课融合,自然无法达成全息育人的目的。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元素势必要融合于大学四年的专业教学中。但是,融合效果如何测定,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接受度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1209/ c117092-28936962.html,2016-12-09.
[2] 中国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11/t20201103_370567.html,2020-11-0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2019-08-14.
[4] 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EB/OL].新华网,http:// 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4/10/c_1211105496. htm,2021-04-10.
作者简介:陈沐(1992—),男,广西都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任晋茹(199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传播学。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传媒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054-02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内涵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除了接受专业教育之外,思想教育同样不可缺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去年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2]对接到教学实际,这需要专业教师“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3]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判断,新时代高等教育探索的新方向是如何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和其他类别的课程进行创造性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始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扩大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边界,提醒专业教师除了要教授专业技能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观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可以说,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于专业教学,补齐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专业教育板块,形成思政教育显性和隐形的传播,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传媒专业的特殊性
传媒类专业在高等教育的各大学科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多数是从事与新闻、出版、宣传、广播电视、影视创作、网络新媒体等相关的信息传播事务,与党的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大众传播事业及文艺工作紧密相关,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借由作品的形式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群,影响受众的认知、思考和行为。因此,傳媒类专业实际教学中更应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以此改变现有人才培养中公共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平行发展的状态,实现传媒技能训练与学生思想教育双轨并行,促进学生脑力、眼力、笔力协调发展,成长为全媒体人才,达成真正的协同效应。
落实到实际的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加入绝不是简单机械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的优秀部分,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发展、建设、改革等历史阶段中的共有价值,以及本地文化价值等内容融入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形成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品质,践行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任务。
三、课程思政参与下的传媒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新媒体传播与制作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期开设的专业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目前国内外新媒体的创意理念与操作技法。理论方面,该课程衔接大一、大二学期学生所修的新媒体概论与认知、大众传播学,重点将视角扩展到互联网背景下,对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媒体组织的新媒体创作实践进行学理探析,总结其呈现方式和内容配置的特点与技巧,思考新媒体的变与不变。实践方面,影视融媒体学院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首个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了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实践中课程以具体任务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要求,让学生在实战中理解前述学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课程思政元素在本课的设计中有着鲜明且重要的位置,通过以点带线到面的形式,织成了案例生动、意义深刻的新媒体传播与制作课程。
(一)聚焦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实践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传播内容更需要与之适配的传播形式。本课程在进行学理梳理与探讨时,充分结合时新典型的案例进行讲授。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人民日报创作了《一起冲刺》的H5作品,作品以“一镜到底”的长版式为载体,以步履前行的奔跑者和脚印为连接点,围绕“脱贫攻坚、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主题,将古时中国人对丰衣足食的夙愿和追求,与当代奋战在国家建设、改革、发展一线的杰出人物结合,如焦裕禄、黄大发、黄文秀等,以具体事件呈现共产党员服务百姓,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典型场景,最后还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新春致辞中的金句“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点题作结。整支作品主题明确、结构完整,互动效果良好,将严肃的时政新闻转化为更贴合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方式。
类似的还有2020年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制作的抗疫知识问答H5、疫情防控知识宣传H5,新华社制作的致敬白衣天使H5等,课程可以结合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与内容的关系,让他们了解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创作与传播的实践,消除他们对主流媒体只在报纸、电视、广播传播的刻板印象,真正领悟到媒体融合的意义,加强对本专业的认同和理解。
(二)时政热点与课程要点的结合
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不同,课程思政需要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呈现隐形教化的特点。因而在知识的耦合上,课程可以以时政热点为引,将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恰当地化入课程要点。
在新媒体传播与制作有关内容创作的部分,会首先提及创作动机,对新媒体文案而言,“刺激用户的痛点,引发共鸣,以此形成信赖感,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是主要动机。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往往基于“流量至上”的思维,追逐“腥星性”的内容,以博取用户的眼球。但这是短视的行为,除了会损害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信誉外,对于传播者自己的社会形象也会造成伤害,会导致互联网生态变得乌烟瘴气。此时,课程就可以结合主流价值观、国家网信办的政策进行说明,辅以近年来负面影响较突出的案例,告诉学生创作时应有底线意识。 同时,作为离大众传媒最近的专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十分必要。例如,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课程在进行新媒体分项练习的时候,就可以聚焦这此类公共议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做法和观点进行呈现,进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4]高校传媒专业更应创新性地挖掘传统元素,将之内化于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感召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文化基础。
在新媒体传播与制作课程中,基于传统文化的创作是一个极佳的视角。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了祖国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呈现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英勇无畏、家国大义、自强不息、人本思想、小我大我等价值表达进行创作,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各种伟大斗争与建设的意义,再通过主题创作,将学生们的创意和情感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更具代入感。
同时,除了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容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我国各地的本地文化。以重庆为例,重庆文化非常丰富,包含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等,进行重大时政题材的创作时,学生们也可以结合自己对重庆文化的感知进行创作,展现红色热土的新风尚,增强乡土情,了解家乡史,牢记党之恩。
四、结语
课程思政若仅与某一门专业课融合,自然无法达成全息育人的目的。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元素势必要融合于大学四年的专业教学中。但是,融合效果如何测定,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接受度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1209/ c117092-28936962.html,2016-12-09.
[2] 中国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11/t20201103_370567.html,2020-11-0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2019-08-14.
[4] 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EB/OL].新华网,http:// 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4/10/c_1211105496. htm,2021-04-10.
作者简介:陈沐(1992—),男,广西都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任晋茹(199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