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来华国际学生规模持续扩张,对其实施趋同培养是“双一流”高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立足于跨文化视角,对中外学生趋同培养进行内涵解读和实施路径探析。从优化国际学生跨文化管理队伍结构,施行跨文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跨文化培养体制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构建中外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升来华国际学生培养质量,采取行之有效的跨文化趋同培养,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全局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国际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066-06
一、跨文化视角下的国际学生趋同培养内涵
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需推进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一项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加速了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也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2014—2019年,来华国际学生人数持续上升,其中2019年来华国际学生人数达到17.26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0.88万人。当前我国国际学生人数位列世界第三,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国留学目的国[1]。不仅来华国际学生人数实现逐年增长,学生生源地和招生高校分布地区也日益广泛。
然而,伴随着我国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系列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来华国际学生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不均[2]。换言之,来华国际学生虽规模快速扩张,但高校国际教育质量仍然较低。面对持续增长的国际学生数量,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趋同化管理模式,但其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依托丰富的国际学生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其趋同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熟[3]。相比之下,我国国际教育雖经多年探索,但目前尚处于曲折发展的改革阶段。
2018年,教育部颁布《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高校应健全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并把“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列为国际学生四大培养方向之一。
因此,如何在跨文化视角下探索建立中外学生趋同培养模式,如何培育具有跨文化适应性的国际人才,是新时期提高国际教育质量、深入推动建设一流大学的时代课题,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
“文化冲突”通常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中形成的对抗状况。文化冲突对国际学生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适应状况。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每个国家的人对其他国家文化差异的接受程度通常在一定的范围之内[4]。
二、国际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以趋同管理为指导原则的国际学生培养中,多数高校通常依照中国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然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国内培养经验也不能够完全适配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需求。并且,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和协调统一的顶层设计,高校在趋同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趋同培养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不足
充足的跨文化意识是实行趋同培养的前提。近年来,高校多用“掌控式”国际学生管理模式,即将国内学生管理体系照搬到国际学生的培养实践当中[5]。通过统筹推动趋同管理,可高效改变传统国际学生“孤岛式”的管理现状。然而,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否认多元化。面对中外学生间的巨大文化、宗教、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高校在趋同管理过程中需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可实现可持续管理。
趋同培养的跨文化意识,即要求高校管理者具有共情能力,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国际学生通常用其本国思维模式去理解学生管理制度,对现行的趋同化培养难以产生认同感。学生怀疑、消极的负面情绪使文化冲突不断加深,导致很多高校在趋同化推动中遇到阻碍。只有当管理者具有跨文化意识,学生处于被认可的环境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跨文化体验,从而真正实现趋同培养目标。
(二)趋同培养的跨文化管理水平落后
先进的跨文化管理水平是实行趋同培养的基础,其最直接地体现在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上。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学生管理团队。现有管理人员往往因跨文化管理水平不足而照搬中国学生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服从和统一,导致师生间在日常沟通中时常产生文化冲突。
目前,跨文化管理中集中出现的问题是忽视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中国学生辅导员不同,国际学生辅导员不仅需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然而,目前鲜有高校配备专职国际辅导员,国际学生管理人员大多由中国学生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其跨文化专业素养难以保证。即便部分高校设置了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但其职业发展路线尚未明确。国际学生辅导员职业培训、职称晋升、考核评价往往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一起,但二者在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巨大差异,使国际学生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趋同培养的跨文化体制机制欠缺
完善的跨文化体制机制是实行趋同培养的保障。2018年之前,我国没有明确的国际学生跨文化培养目标和培养体制。2018年,《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指明国际学生跨文化教育方向,但现行的跨文化教育依然缺少切实的具体指导原则。在国际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开设的中国概况、汉语等课程都停留在中国文化方面,而很少开设跨文化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并缺乏国际学生教育评估体系。 最后,为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培养软环境,营造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高校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跨文化宣传和体验活动,利用新媒体和现代网络建设文化宣传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可在党团组织的引领下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体育比赛、艺术表演、语言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间跨文化互动。在搭建跨文化校园环境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坚定本国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趋同培养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学生管理的主要模式,也是我国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国际学生作为高校培养主体,应与国内学生保持合理的管理趋同性。国际学生管理应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在文化和情感角度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这就要求趋同培养不是简单的统一管理,而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尊重与融合。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跨文化视角开展国际学生趋同培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提高中国教育国际话语权提供崭新的改革视角。国际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对提高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教育世界品牌具有深远意义,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汤妩艳. 来华留学生教育治理:困境、模式与出路[J]. 法学论坛,2020,35(01):126-134.
[2] 刘进. “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招生质量——奖学金视角[J].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1):29-39.
[3] 赵彬,朱志勇. 来华留学生的自我呈现:途径与机制[J]. 比较教育研究,2019(08):99-106.
[4] 苏珊,C.,施奈德. 跨文化管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3-124.
[5] 黄展,刘晶. 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68-71.
[6] 谭旭虎.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1):37-43.
(薦稿人:王一峰,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国际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066-06
一、跨文化视角下的国际学生趋同培养内涵
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需推进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一项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近年来,随着“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加速了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也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2014—2019年,来华国际学生人数持续上升,其中2019年来华国际学生人数达到17.26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0.88万人。当前我国国际学生人数位列世界第三,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国留学目的国[1]。不仅来华国际学生人数实现逐年增长,学生生源地和招生高校分布地区也日益广泛。
然而,伴随着我国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系列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来华国际学生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不均[2]。换言之,来华国际学生虽规模快速扩张,但高校国际教育质量仍然较低。面对持续增长的国际学生数量,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趋同化管理模式,但其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依托丰富的国际学生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其趋同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熟[3]。相比之下,我国国际教育雖经多年探索,但目前尚处于曲折发展的改革阶段。
2018年,教育部颁布《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高校应健全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并把“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列为国际学生四大培养方向之一。
因此,如何在跨文化视角下探索建立中外学生趋同培养模式,如何培育具有跨文化适应性的国际人才,是新时期提高国际教育质量、深入推动建设一流大学的时代课题,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
“文化冲突”通常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中形成的对抗状况。文化冲突对国际学生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适应状况。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每个国家的人对其他国家文化差异的接受程度通常在一定的范围之内[4]。
二、国际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以趋同管理为指导原则的国际学生培养中,多数高校通常依照中国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然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国内培养经验也不能够完全适配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需求。并且,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和协调统一的顶层设计,高校在趋同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趋同培养的跨文化管理意识不足
充足的跨文化意识是实行趋同培养的前提。近年来,高校多用“掌控式”国际学生管理模式,即将国内学生管理体系照搬到国际学生的培养实践当中[5]。通过统筹推动趋同管理,可高效改变传统国际学生“孤岛式”的管理现状。然而,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否认多元化。面对中外学生间的巨大文化、宗教、语言、生活习惯等差异,高校在趋同管理过程中需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可实现可持续管理。
趋同培养的跨文化意识,即要求高校管理者具有共情能力,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国际学生通常用其本国思维模式去理解学生管理制度,对现行的趋同化培养难以产生认同感。学生怀疑、消极的负面情绪使文化冲突不断加深,导致很多高校在趋同化推动中遇到阻碍。只有当管理者具有跨文化意识,学生处于被认可的环境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跨文化体验,从而真正实现趋同培养目标。
(二)趋同培养的跨文化管理水平落后
先进的跨文化管理水平是实行趋同培养的基础,其最直接地体现在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上。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学生管理团队。现有管理人员往往因跨文化管理水平不足而照搬中国学生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服从和统一,导致师生间在日常沟通中时常产生文化冲突。
目前,跨文化管理中集中出现的问题是忽视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中国学生辅导员不同,国际学生辅导员不仅需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然而,目前鲜有高校配备专职国际辅导员,国际学生管理人员大多由中国学生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其跨文化专业素养难以保证。即便部分高校设置了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但其职业发展路线尚未明确。国际学生辅导员职业培训、职称晋升、考核评价往往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一起,但二者在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巨大差异,使国际学生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趋同培养的跨文化体制机制欠缺
完善的跨文化体制机制是实行趋同培养的保障。2018年之前,我国没有明确的国际学生跨文化培养目标和培养体制。2018年,《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指明国际学生跨文化教育方向,但现行的跨文化教育依然缺少切实的具体指导原则。在国际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开设的中国概况、汉语等课程都停留在中国文化方面,而很少开设跨文化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并缺乏国际学生教育评估体系。 最后,为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培养软环境,营造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高校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跨文化宣传和体验活动,利用新媒体和现代网络建设文化宣传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可在党团组织的引领下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体育比赛、艺术表演、语言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间跨文化互动。在搭建跨文化校园环境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坚定本国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趋同培养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学生管理的主要模式,也是我国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国际学生作为高校培养主体,应与国内学生保持合理的管理趋同性。国际学生管理应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在文化和情感角度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这就要求趋同培养不是简单的统一管理,而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尊重与融合。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跨文化视角开展国际学生趋同培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提高中国教育国际话语权提供崭新的改革视角。国际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对提高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教育世界品牌具有深远意义,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汤妩艳. 来华留学生教育治理:困境、模式与出路[J]. 法学论坛,2020,35(01):126-134.
[2] 刘进. “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招生质量——奖学金视角[J].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1):29-39.
[3] 赵彬,朱志勇. 来华留学生的自我呈现:途径与机制[J]. 比较教育研究,2019(08):99-106.
[4] 苏珊,C.,施奈德. 跨文化管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3-124.
[5] 黄展,刘晶. 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68-71.
[6] 谭旭虎.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1):37-43.
(薦稿人:王一峰,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