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牢记展览宗旨
1.突出档案特色。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档案展览与其他类型文化展的最大区别在于展品的原始属性,是用真实的展品去还原历史原貌、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诉说人们生活的变迁。展品的原真性是档案展览的特色,在展览中这不仅要体现在具体展柜展品的展示上,还要在展厅风格布局、展板背景图案、展厅灯光运用、展厅环境塑造等各方面都要凸显出档案的元素,使观众在档案馆有不同于其他文化展览的强烈感受。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案·广州”展中甄选了大量珍贵的档案,系统的展出了广州市政公所城厢帮办的委任状、市政公所一号公文、广州第一任市长孙科的委任状,还有众多的城标建筑设计图纸,如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市府合署大楼、中央公园、海珠桥的设计蓝图等珍贵档案。
2.促进城市发展。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馆已开始从传统的档案保管与利用基地向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科研资源基地、档案实践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询中心、旅游文化中心等文化功能综合体的转变,档案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展览要以反映城市区域文化特色为己任,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方面做出档案所特有的贡献。档案文化展的定位至少要提高到展示城市文化与风采的高度来策划布展。“档案·广州”展以选好档案,讲好广州故事为主线,其中历史记忆展在强调档案特色的同时,通过充分挖掘档案中的故事,从城市故事、名人故事、城中大事等历史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广州作为丝绸之路发源地、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城市历史变迁,让观众在展览中了解广州的人文历史,增强市民的自豪感。
3.客观反映史实。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以档案为展品的档案文化展必应以再现历史、客观反映历史事实为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布展中展品的挑选,系列展品的组合、说明语和讲解词的撰写等都要严肃谨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每件展品、策划每场展览,切忌断章取义,给观众以不必要的误导。
二、丰富展览内容
1.注重实物档案的运用。在我国大多数档案馆中,档案多以纸质档案为主,时代越久远,实物档案越稀少。档案载体的相对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程度。因此,在展览中创造条件增加部分实物档案,一方面能以具体的实物感观,给观众以直观感受,增强展览效果;另一方面以实物为证,使其与档案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使展览更具说服力。《看见·听到·传承——音像档案遗产及其守护者的故事》共展出照相机、录音机、唱片机、电影机、录像机、摄影机、线性编辑机等音像设备80余件套,照片、录音、录像、影片等各类音像档案90余份,以音像发展历程为主线,让观众在参观中感受100多年前的蜡筒式留声机、观看1920年的广州航拍影片、欣赏不同时期的广州珍贵老照片,整个展览以大量的实物档案为依托,充分展现音像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享弥足珍贵的影像记忆,与公众一起发现和感悟档案的魅力和价值。
2.突出声像档案的运用。声像档案是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视频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与一般的纸质档案或实物档案相比,声像档案是记录社会发展中人们活动的声音和图像,它更能反映客观事物直观形象,活灵活现,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和真实客观的感受。因此,在档案展览中,要增加声像档案的比重,进一步增强展览的震撼性和真实性效果。《看见·听到·传承——音像档案遗产及其守护者的故事》展中就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声像档案:如1920年广州航拍影片、孙中山北伐影像、1938年珠江纵队、东江纵队抗日影像、1949年广州解放影片、1958年金日成访问广州影像以及1975年广州黄埔新港建成影像、洛溪桥修建和历代国家领导人访问广州的视频影像等。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与纸质档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此外,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还专门设置了声像档案利用厅,每周定期进行声像档案展播,也可根据需要为市民提供声像档案点播服务,通过声像档案诉讼城市的前世今生。
3.注重展品的时代特色。在现代主题的展览中,要尽量凸显展品的时代特色。时代特色鲜明的展品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度更高,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展览中,面对不同的展览主题、针对不同的展览群体,要注重时代主题的把握,通过时代特色鲜明的展品的选取,突出展览时代特色,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观效果。
三、创新展览形式
1.凸显展览科技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展览形式的科学运用会增强展览的实际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声光电、LED等多媒体技术已较为成熟,它们的运用可以使展品更完美的呈现出来,更有利于主题的渲染和历史情境展示,使展品承载的价值观、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所体现的时代信息等深层次的意义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增强参与互动性。观众作为参观的主体,他们满意程度的高低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主观能动性极强的自然人,观众亦想成为展厅空间的主导者。因此,现在的档案展览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必须允许观众的配合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观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其心理感受也不再是视觉、听觉、触觉等直观感受,而是身心积极参与的综合性全身心沉浸式体验,这样对展览的印象也将会更为深刻。为加强与观众沟通,鼓励观众动手动脑参与展览,展览应设计各种知识类、操作类、游戏类和体验类的互动活动。“档案·广州”历史记忆展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参与需求,设置了金榜题名、穿越民国、老广州游车河、发电报、逛当铺、民国电影点播、流行音乐点播等互动展项,实现档案的互动教育功能。
3.寓知识于趣味中。“档案·广州”展中“民国街档案DIY”互动环节通过互动抠像系统,实现了实景和虚拟场景的交互融合,让观众们制作专属自己的“民国居民身份证;大金榜互动触摸屏,观众可以输入自己的名字,扫描二维码带走属于自己的“金榜”。在这个过程中,有关民国和金榜题名的知识,观众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总之,档案馆的展览应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完善观众注意力引导,加强档案馆与观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实现展览寓教于乐的传播功能与增强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相呼应,档案展览也要在普及历史知识、反映城市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改变传统展览让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手段。
四、注重工作方法
1.扬长避短,发挥馆藏优势。在档案展览展示工作过程中,从展览策划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档案馆自身的优势和馆藏档案的特点,谋划好展品的选择与来源。因为虽然展览形式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展览内容的不足,但展品质量的高低才是决定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若展品无法满足展览主题的需求,那么整个展览的策划将成为空中楼阁,所做的工作也将是徒劳无获的。
2.借脑借力,彌补自身不足。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的速度都在加快,要想使档案展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合观众的最新需求,这不仅要我们档案人加强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完善自己,同时还需要学习借鉴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借脑借力,让其他资源为我所用。在布展过程中,从展览方案的策划、展品的收集到最终展板的制作等环节,若条件允许,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或第三方机构的参与,通过相互借鉴、借脑借力的方式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展览工作的质量。
3.建章立制,保障展览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档案展览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新形式下,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办好档案展览,保障展览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尤为重要。这要求在展览布展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廉洁自律,合法合理合规,确保展览的资金安全、施工安全。
(作者单位: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
1.突出档案特色。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档案展览与其他类型文化展的最大区别在于展品的原始属性,是用真实的展品去还原历史原貌、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诉说人们生活的变迁。展品的原真性是档案展览的特色,在展览中这不仅要体现在具体展柜展品的展示上,还要在展厅风格布局、展板背景图案、展厅灯光运用、展厅环境塑造等各方面都要凸显出档案的元素,使观众在档案馆有不同于其他文化展览的强烈感受。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案·广州”展中甄选了大量珍贵的档案,系统的展出了广州市政公所城厢帮办的委任状、市政公所一号公文、广州第一任市长孙科的委任状,还有众多的城标建筑设计图纸,如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市府合署大楼、中央公园、海珠桥的设计蓝图等珍贵档案。
2.促进城市发展。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馆已开始从传统的档案保管与利用基地向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科研资源基地、档案实践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询中心、旅游文化中心等文化功能综合体的转变,档案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展览要以反映城市区域文化特色为己任,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方面做出档案所特有的贡献。档案文化展的定位至少要提高到展示城市文化与风采的高度来策划布展。“档案·广州”展以选好档案,讲好广州故事为主线,其中历史记忆展在强调档案特色的同时,通过充分挖掘档案中的故事,从城市故事、名人故事、城中大事等历史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广州作为丝绸之路发源地、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城市历史变迁,让观众在展览中了解广州的人文历史,增强市民的自豪感。
3.客观反映史实。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以档案为展品的档案文化展必应以再现历史、客观反映历史事实为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布展中展品的挑选,系列展品的组合、说明语和讲解词的撰写等都要严肃谨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每件展品、策划每场展览,切忌断章取义,给观众以不必要的误导。
二、丰富展览内容
1.注重实物档案的运用。在我国大多数档案馆中,档案多以纸质档案为主,时代越久远,实物档案越稀少。档案载体的相对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程度。因此,在展览中创造条件增加部分实物档案,一方面能以具体的实物感观,给观众以直观感受,增强展览效果;另一方面以实物为证,使其与档案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使展览更具说服力。《看见·听到·传承——音像档案遗产及其守护者的故事》共展出照相机、录音机、唱片机、电影机、录像机、摄影机、线性编辑机等音像设备80余件套,照片、录音、录像、影片等各类音像档案90余份,以音像发展历程为主线,让观众在参观中感受100多年前的蜡筒式留声机、观看1920年的广州航拍影片、欣赏不同时期的广州珍贵老照片,整个展览以大量的实物档案为依托,充分展现音像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享弥足珍贵的影像记忆,与公众一起发现和感悟档案的魅力和价值。
2.突出声像档案的运用。声像档案是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视频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与一般的纸质档案或实物档案相比,声像档案是记录社会发展中人们活动的声音和图像,它更能反映客观事物直观形象,活灵活现,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和真实客观的感受。因此,在档案展览中,要增加声像档案的比重,进一步增强展览的震撼性和真实性效果。《看见·听到·传承——音像档案遗产及其守护者的故事》展中就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声像档案:如1920年广州航拍影片、孙中山北伐影像、1938年珠江纵队、东江纵队抗日影像、1949年广州解放影片、1958年金日成访问广州影像以及1975年广州黄埔新港建成影像、洛溪桥修建和历代国家领导人访问广州的视频影像等。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与纸质档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此外,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还专门设置了声像档案利用厅,每周定期进行声像档案展播,也可根据需要为市民提供声像档案点播服务,通过声像档案诉讼城市的前世今生。
3.注重展品的时代特色。在现代主题的展览中,要尽量凸显展品的时代特色。时代特色鲜明的展品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度更高,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展览中,面对不同的展览主题、针对不同的展览群体,要注重时代主题的把握,通过时代特色鲜明的展品的选取,突出展览时代特色,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观效果。
三、创新展览形式
1.凸显展览科技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展览形式的科学运用会增强展览的实际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声光电、LED等多媒体技术已较为成熟,它们的运用可以使展品更完美的呈现出来,更有利于主题的渲染和历史情境展示,使展品承载的价值观、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所体现的时代信息等深层次的意义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增强参与互动性。观众作为参观的主体,他们满意程度的高低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主观能动性极强的自然人,观众亦想成为展厅空间的主导者。因此,现在的档案展览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必须允许观众的配合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观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其心理感受也不再是视觉、听觉、触觉等直观感受,而是身心积极参与的综合性全身心沉浸式体验,这样对展览的印象也将会更为深刻。为加强与观众沟通,鼓励观众动手动脑参与展览,展览应设计各种知识类、操作类、游戏类和体验类的互动活动。“档案·广州”历史记忆展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参与需求,设置了金榜题名、穿越民国、老广州游车河、发电报、逛当铺、民国电影点播、流行音乐点播等互动展项,实现档案的互动教育功能。
3.寓知识于趣味中。“档案·广州”展中“民国街档案DIY”互动环节通过互动抠像系统,实现了实景和虚拟场景的交互融合,让观众们制作专属自己的“民国居民身份证;大金榜互动触摸屏,观众可以输入自己的名字,扫描二维码带走属于自己的“金榜”。在这个过程中,有关民国和金榜题名的知识,观众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总之,档案馆的展览应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完善观众注意力引导,加强档案馆与观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实现展览寓教于乐的传播功能与增强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相呼应,档案展览也要在普及历史知识、反映城市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改变传统展览让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手段。
四、注重工作方法
1.扬长避短,发挥馆藏优势。在档案展览展示工作过程中,从展览策划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档案馆自身的优势和馆藏档案的特点,谋划好展品的选择与来源。因为虽然展览形式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展览内容的不足,但展品质量的高低才是决定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若展品无法满足展览主题的需求,那么整个展览的策划将成为空中楼阁,所做的工作也将是徒劳无获的。
2.借脑借力,彌补自身不足。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的速度都在加快,要想使档案展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合观众的最新需求,这不仅要我们档案人加强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完善自己,同时还需要学习借鉴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借脑借力,让其他资源为我所用。在布展过程中,从展览方案的策划、展品的收集到最终展板的制作等环节,若条件允许,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或第三方机构的参与,通过相互借鉴、借脑借力的方式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展览工作的质量。
3.建章立制,保障展览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档案展览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新形式下,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办好档案展览,保障展览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尤为重要。这要求在展览布展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廉洁自律,合法合理合规,确保展览的资金安全、施工安全。
(作者单位: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