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社会,更多的是停留于黄金时代的福特轿车、大垄断公司,经济危机时期的股市、失业人群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蓝鹰计划、田纳西工程等,然而,这样的美国印象过于宏观,过于粗线条。但是,也正是在这50年中,美国由一个边缘国家走向世界的中心;在这50年中,美国发生了剧变,为后来确定了一套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准则。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又与今天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却很少能够在大多数人脑海中形成一个概念或者图像。幸运的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的《美利坚帝国成长三部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美国社会的平台。
艾伦的《美利坚帝国成长三部曲》(《大繁荣时代》、《大衰退时代》、《大转型时代》),是美国众多大学的学生指定阅读书目。这几套书的书名中“大繁荣”、“大衰退”、“大转型”这三个词简练地概括了美国20世纪的前50年。
在《大繁荣时代》中,可以看到个性解放、民主兴起、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以及妇女权益伸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还可以看到对原有封闭藩篱的打破、社会思想多元化和创新精神的展现、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在《大衰退时代》中,则会看到绝望和痛苦的时代,那个当头一棒的年代,道琼斯指数因此暴跌达90%;曾经牛气冲天的大企业的股票纷纷缩水;数以万计的人们顷刻间财富蒸发、穷困潦倒;超过5000万人从此失去工作;数以十万计的企业纷纷破产。在《大转型时代》中,看到的是美国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的时代。看到美国经济从万花筒般的大繁荣时代,并经历大衰退时代的痛苦转折,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上升,社会格局也逐渐趋于稳定,世界中心最终由欧洲向美国转移。
笔者认为,艾伦的这套著作主要有着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相比较其他历史著作较多对于政治经济的宏观描写,艾伦的著作更着重于向读者展示当时一个个新鲜的有血有肉的群体,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历史研究,首先是人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活生生的人的全方位把握和理解,仅仅赋予其太多形式化内容的文本、概念,或者是被抽象化的群体,就很难使读者贴近历史的真实。正如本套著作的第一章,就是由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引入。
另一方面,艾伦的著作更倾向于运用当时的一些杂志和新闻作为原始材料,提供了一些令人赞叹的横截面,这些截面抓住了时代的瞬间,并使之具体化,让读者更接近于当时的时代特征。读艾伦的这套书,仿佛自己置身与美国20世纪的前50年中,与那个时代的美国人经历着他们所经历的,思考着他们所思考的。同时这套书也给了读者这样的启示:杂志、报纸的出现,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大部头的著作中。除此之外,艾伦的文章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资料翔实、文笔优美,借助作者平实但却充满吸引力的文笔,读者能够轻松地进入美国的历史情境中,去了解和感知当时的美国社会。
在这三部曲中,笔者感触最深并认为尤其具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是《大转型时代》一书,作者向读者们展示了美国在1900-1950那个“辉煌与痛苦共生的时代”发生的一切,以及推动这一切发生的力量。本书的借鉴价值在于中国当前同样是处于转型期中,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GDP增长了14倍;汽车作为财富的象征,曾经是罕见的奢侈品,现在各个城市却在为堵车而烦恼;在2007年,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年在北美发生的一切,似乎正在中国重新上演。同样,中国也面临着当时美国所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有着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朝气蓬勃,但是在一些地方却与20世纪初的美国若有所似。例如,1929年经济危机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楼市与当前的中国楼市一样狂热;哈定总统在任期间存在着大量的官僚腐败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同样相似;比如生產过剩,廉价的劳动力无法提供足够的消费市场,劳工的福利和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仍待建立,贫富两极分化亟待一种温和的再分配来解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冲突等等。
本文则试图通过《大转型时代》一书,结合《大繁荣时代》等书,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商业经济的繁荣对于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借此探讨美国历史对中国当今发展的启示。
在《大转型时代》一书中,艾伦基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追踪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私营企业的积极性、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联邦政府关于税收和经济控制的政策,这些结合起来,给国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以及财富的再分配带来重要的结果,使得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生活水平对普通美国人来说成为可能。书中,作者把20世纪初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跟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比较。他说,“美国再也没有贫富两个极端,而这种两极分化正是1900年代的典型特征。不负责任的企业家不再控制我们的经济体系。相反,今天的美国享受着物质商品洪流的福祉,享受着开明公司企业的福祉。”[3]正如全球最大超市连锁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沃尔顿在其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当时的美国遍地都是超市,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开更多的超市连锁店,因为有更多的顾客涌进超市。[6]
然而商业的繁荣对精神文化领域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大规模生产的动态逻辑,在给我们带来优质汽车和优质尼龙的同时,也把平庸强加给了智力产品的市场”,经济的繁荣一直生产着大众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艺术被粗俗的大众娱乐需求所窒息,自由被大众舆论的重负所挤压,经济繁荣带来的“艺术边缘化”造成的后果是人们越来越物质化,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机器和商业的价值更有价值。这也正是作者认为“技术和经济上的胜利是贫瘠的,因为他们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在的安宁”的原因之所在。[3]简单以战后美国家庭为例,当时妇女地形象更多的是作为母亲、妻子、持家主妇和消费者,特别是战后十年,妇女作为消费者的作用大大增加,从超市中摆满的针对妇女的产品和广告的对象即可证明。[6]可以说此时的美国社会,更多呈现的是一个物质和消费的社会。
作者在《大转型时代》“时代精神”一章中,将美国这一现象称为“迦太基现象”,他引用已故的哈佛大学校长A・劳伦斯·洛厄尔的一段话“有一种文明一直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影响着我们今天所有人;而另一种文明则在其后的时代里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因为,跟希腊比起来,迦太基拥有一种纯粹的商业文明,对知识、哲学和艺术只有很少的尊敬。美国是否有成为迦太基的危险呢?”作者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有人坚持认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尽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美国也沿着迦太基的方向越走越远;它一直生产着大众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宗教和哲学被冷落,艺术被粗俗的大众娱乐需求所窒息,自由被大众舆论的重负所挤压,按照他们的理解,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在他们看来,典型的美国人,是一个金钱之人,一个粗鲁庸俗、大声嚷嚷的家伙,除了机器和商业的价值之外,不知道任何别的价值……而且,我们在技术和经济上的胜利是贫瘠的,因为它们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在的安宁。”[3]
作者的这一论断并无道理,翻开该丛书的第一本《大繁荣时代》一书,看看在那个“令人晕眩的时代”中美国人疯狂于什么:中国麻将、填字游戏、报纸上各式的凶杀案、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并引发的一系列冒险活动……整个美国社会实际上充满的是喧嚣与粗俗。而此时的宗教,尽管上教堂的人并未减少,但“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从教堂消失了,这种东西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确信教堂可以实现人生救赎的信念”。[1]无可否认,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宗教的安贫乐道,而是千方百计的获得更多的财富。正如曾经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艾柯尔在其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当时无论是汽车保险业还是汽车维修业,都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力图从顾客身上赚取更多的金钱。[7]而另一方面,科学的日益发达,则让更多的人对于宗教产生了怀疑,科学的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无疑对宗教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关注更加社会化,更加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众文化。”[1]无怪乎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日益发展的大工业生产和机器的现代化感到忧心忡忡,处处流水线作业的“福特模式”以及千篇一律的“连锁经营模式”,又如何使美国文化充满个性呢?正如杰克·凯鲁亚克在其1957年出版的小说《在路上》中所描述的,“中产阶级的无个性,这种无个性表现在……一排排富裕阶层的房屋,家家户户有草坪,每间卧室有电视机,人人观看同样的节目,人人同时想着同样的事情。”[7]
读这套书仿佛就在读中国的当代,中国的今天像极了美国的历史。仅仅看看周围也能够找到对证:无聊至极的“偷菜”游戏盛行、复杂的中国菜也在向着标准化批量生产、低俗而充满炒作的各种电视娱乐节目、股市楼市充斥着人民的大脑、各种票房虚高却内容空虚的电影、玄幻言情杂陈的网络小说、手机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山寨手机……另一方面,却鲜有人会回过头,思考自己所做过的种种;却鲜有人能够静下心,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创新性产品;却鲜有人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思考自己,思考人生。以大学为例,无论是选专业还是上课,大多数人想得更多的,是学的东西是否有利于未来的就业,是否能够赚更多钱,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学的东西对于自己一生的帮助,学的东西对于个人品格和气质的塑造。表现为社会现象,就是大学里实用学科火爆,例如金融、理工等,而人文學科,诸如历史、哲学等则甚为冷淡。出现这样的现象,无非是当前实用技术类学科更容易就业,然而是否有人想过,工作难道就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吗?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仅仅为了工作?为了金钱?这样的活法是否太过单调。不可否认,功利性、实用性、市场需要性是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但是,倘若大部分的人都仅限于此,那我们的社会又如何进步,我们的民族又如何传承发扬,我们又能给后代人留下些什么文明?
美国的历史为中国敲响了警钟,商业文化的兴盛导致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而人们的信仰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先进文化逐渐衰退,大众化的庸俗文化只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感官需求,却无法在岁月的洗涤中经久不衰,那么我们留给后代人的又将是什么?我们自己,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去走过中国的社会转型期?
读这套书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正在于,既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时发生在美国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具体形象,同时,又能够借助历史引发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对于身处中国的我们来说,也可以借鉴良多。假如历史回到原点,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繁荣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2][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衰退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3][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转折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美]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自传[M].沈志彦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美]沃尔特·拉菲伯,理查德·波伦堡,南希·沃洛奇.美国世纪[M].黄磷译.海南出版社,2008.
[7][美]艾柯尔.艾柯尔自传[M].张国蓉译.中信出版社,2007.
[8][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宏德,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系。
艾伦的《美利坚帝国成长三部曲》(《大繁荣时代》、《大衰退时代》、《大转型时代》),是美国众多大学的学生指定阅读书目。这几套书的书名中“大繁荣”、“大衰退”、“大转型”这三个词简练地概括了美国20世纪的前50年。
在《大繁荣时代》中,可以看到个性解放、民主兴起、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以及妇女权益伸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还可以看到对原有封闭藩篱的打破、社会思想多元化和创新精神的展现、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在《大衰退时代》中,则会看到绝望和痛苦的时代,那个当头一棒的年代,道琼斯指数因此暴跌达90%;曾经牛气冲天的大企业的股票纷纷缩水;数以万计的人们顷刻间财富蒸发、穷困潦倒;超过5000万人从此失去工作;数以十万计的企业纷纷破产。在《大转型时代》中,看到的是美国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的时代。看到美国经济从万花筒般的大繁荣时代,并经历大衰退时代的痛苦转折,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上升,社会格局也逐渐趋于稳定,世界中心最终由欧洲向美国转移。
笔者认为,艾伦的这套著作主要有着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相比较其他历史著作较多对于政治经济的宏观描写,艾伦的著作更着重于向读者展示当时一个个新鲜的有血有肉的群体,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历史研究,首先是人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活生生的人的全方位把握和理解,仅仅赋予其太多形式化内容的文本、概念,或者是被抽象化的群体,就很难使读者贴近历史的真实。正如本套著作的第一章,就是由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引入。
另一方面,艾伦的著作更倾向于运用当时的一些杂志和新闻作为原始材料,提供了一些令人赞叹的横截面,这些截面抓住了时代的瞬间,并使之具体化,让读者更接近于当时的时代特征。读艾伦的这套书,仿佛自己置身与美国20世纪的前50年中,与那个时代的美国人经历着他们所经历的,思考着他们所思考的。同时这套书也给了读者这样的启示:杂志、报纸的出现,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大部头的著作中。除此之外,艾伦的文章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资料翔实、文笔优美,借助作者平实但却充满吸引力的文笔,读者能够轻松地进入美国的历史情境中,去了解和感知当时的美国社会。
在这三部曲中,笔者感触最深并认为尤其具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是《大转型时代》一书,作者向读者们展示了美国在1900-1950那个“辉煌与痛苦共生的时代”发生的一切,以及推动这一切发生的力量。本书的借鉴价值在于中国当前同样是处于转型期中,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GDP增长了14倍;汽车作为财富的象征,曾经是罕见的奢侈品,现在各个城市却在为堵车而烦恼;在2007年,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年在北美发生的一切,似乎正在中国重新上演。同样,中国也面临着当时美国所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有着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朝气蓬勃,但是在一些地方却与20世纪初的美国若有所似。例如,1929年经济危机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楼市与当前的中国楼市一样狂热;哈定总统在任期间存在着大量的官僚腐败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同样相似;比如生產过剩,廉价的劳动力无法提供足够的消费市场,劳工的福利和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仍待建立,贫富两极分化亟待一种温和的再分配来解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冲突等等。
本文则试图通过《大转型时代》一书,结合《大繁荣时代》等书,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商业经济的繁荣对于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借此探讨美国历史对中国当今发展的启示。
在《大转型时代》一书中,艾伦基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追踪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私营企业的积极性、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联邦政府关于税收和经济控制的政策,这些结合起来,给国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以及财富的再分配带来重要的结果,使得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生活水平对普通美国人来说成为可能。书中,作者把20世纪初期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跟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比较。他说,“美国再也没有贫富两个极端,而这种两极分化正是1900年代的典型特征。不负责任的企业家不再控制我们的经济体系。相反,今天的美国享受着物质商品洪流的福祉,享受着开明公司企业的福祉。”[3]正如全球最大超市连锁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沃尔顿在其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当时的美国遍地都是超市,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开更多的超市连锁店,因为有更多的顾客涌进超市。[6]
然而商业的繁荣对精神文化领域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大规模生产的动态逻辑,在给我们带来优质汽车和优质尼龙的同时,也把平庸强加给了智力产品的市场”,经济的繁荣一直生产着大众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艺术被粗俗的大众娱乐需求所窒息,自由被大众舆论的重负所挤压,经济繁荣带来的“艺术边缘化”造成的后果是人们越来越物质化,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比机器和商业的价值更有价值。这也正是作者认为“技术和经济上的胜利是贫瘠的,因为他们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在的安宁”的原因之所在。[3]简单以战后美国家庭为例,当时妇女地形象更多的是作为母亲、妻子、持家主妇和消费者,特别是战后十年,妇女作为消费者的作用大大增加,从超市中摆满的针对妇女的产品和广告的对象即可证明。[6]可以说此时的美国社会,更多呈现的是一个物质和消费的社会。
作者在《大转型时代》“时代精神”一章中,将美国这一现象称为“迦太基现象”,他引用已故的哈佛大学校长A・劳伦斯·洛厄尔的一段话“有一种文明一直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影响着我们今天所有人;而另一种文明则在其后的时代里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因为,跟希腊比起来,迦太基拥有一种纯粹的商业文明,对知识、哲学和艺术只有很少的尊敬。美国是否有成为迦太基的危险呢?”作者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有人坚持认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尽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美国也沿着迦太基的方向越走越远;它一直生产着大众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宗教和哲学被冷落,艺术被粗俗的大众娱乐需求所窒息,自由被大众舆论的重负所挤压,按照他们的理解,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在他们看来,典型的美国人,是一个金钱之人,一个粗鲁庸俗、大声嚷嚷的家伙,除了机器和商业的价值之外,不知道任何别的价值……而且,我们在技术和经济上的胜利是贫瘠的,因为它们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在的安宁。”[3]
作者的这一论断并无道理,翻开该丛书的第一本《大繁荣时代》一书,看看在那个“令人晕眩的时代”中美国人疯狂于什么:中国麻将、填字游戏、报纸上各式的凶杀案、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并引发的一系列冒险活动……整个美国社会实际上充满的是喧嚣与粗俗。而此时的宗教,尽管上教堂的人并未减少,但“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从教堂消失了,这种东西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确信教堂可以实现人生救赎的信念”。[1]无可否认,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宗教的安贫乐道,而是千方百计的获得更多的财富。正如曾经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艾柯尔在其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当时无论是汽车保险业还是汽车维修业,都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力图从顾客身上赚取更多的金钱。[7]而另一方面,科学的日益发达,则让更多的人对于宗教产生了怀疑,科学的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无疑对宗教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关注更加社会化,更加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众文化。”[1]无怪乎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日益发展的大工业生产和机器的现代化感到忧心忡忡,处处流水线作业的“福特模式”以及千篇一律的“连锁经营模式”,又如何使美国文化充满个性呢?正如杰克·凯鲁亚克在其1957年出版的小说《在路上》中所描述的,“中产阶级的无个性,这种无个性表现在……一排排富裕阶层的房屋,家家户户有草坪,每间卧室有电视机,人人观看同样的节目,人人同时想着同样的事情。”[7]
读这套书仿佛就在读中国的当代,中国的今天像极了美国的历史。仅仅看看周围也能够找到对证:无聊至极的“偷菜”游戏盛行、复杂的中国菜也在向着标准化批量生产、低俗而充满炒作的各种电视娱乐节目、股市楼市充斥着人民的大脑、各种票房虚高却内容空虚的电影、玄幻言情杂陈的网络小说、手机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山寨手机……另一方面,却鲜有人会回过头,思考自己所做过的种种;却鲜有人能够静下心,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创新性产品;却鲜有人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思考自己,思考人生。以大学为例,无论是选专业还是上课,大多数人想得更多的,是学的东西是否有利于未来的就业,是否能够赚更多钱,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学的东西对于自己一生的帮助,学的东西对于个人品格和气质的塑造。表现为社会现象,就是大学里实用学科火爆,例如金融、理工等,而人文學科,诸如历史、哲学等则甚为冷淡。出现这样的现象,无非是当前实用技术类学科更容易就业,然而是否有人想过,工作难道就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吗?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仅仅为了工作?为了金钱?这样的活法是否太过单调。不可否认,功利性、实用性、市场需要性是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但是,倘若大部分的人都仅限于此,那我们的社会又如何进步,我们的民族又如何传承发扬,我们又能给后代人留下些什么文明?
美国的历史为中国敲响了警钟,商业文化的兴盛导致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而人们的信仰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先进文化逐渐衰退,大众化的庸俗文化只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感官需求,却无法在岁月的洗涤中经久不衰,那么我们留给后代人的又将是什么?我们自己,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去走过中国的社会转型期?
读这套书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正在于,既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时发生在美国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具体形象,同时,又能够借助历史引发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对于身处中国的我们来说,也可以借鉴良多。假如历史回到原点,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繁荣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2][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衰退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3][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大转折时代[M].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9.
[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美]萨姆·沃尔顿.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自传[M].沈志彦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美]沃尔特·拉菲伯,理查德·波伦堡,南希·沃洛奇.美国世纪[M].黄磷译.海南出版社,2008.
[7][美]艾柯尔.艾柯尔自传[M].张国蓉译.中信出版社,2007.
[8][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宏德,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