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创新,很多人觉得是智者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是常人无法涉足的。当我经历了这次万向定位装置的创新过程,发觉它就在我身边,我也可以去摸索,去思考,去实现。
我是常熟市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工程系数控竞赛集训队的队员。在这以前,学习大量文化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知识,每天指导老师和我们一起,在数控实习车间里,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数控机床,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车间实习过程中,我看到校办厂的师傅们在加工中心上批量生产零件时,都需要制作与那些批量零件相对应的定位装置,这样每换一种产品就要换一套相应的夹具,很是麻烦,又浪费材料,加工成本高。这时,一个念头在我心里面出现——制作一个可调的、适应性强的夹具,实现又快又简单的定位毛坯,生产率很快就提高的。
发现和思考
于是我们把想法告诉了带我们实训的老师。老师很是赞同,并帮我们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定位装置的资料,梳理了相关六点定位理论和机械设计知识。然后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把一些可以借鉴的数据、方案都记录下来。接着我们就开始设计,形成草图、制作三维立体图形,着重考虑了这个定位装置的通用性和易操作性。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还请了我们的机械制造老师帮忙指导。刚开始我们认为只要在一些普通的定位装置上加上可调的定位杆就行了。后来老师问我们:“难道定位就只能定一个方向吗?”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定位装置上又加了两根旋转轴,使我们的设计更加的完善了。
接着,我们按照我们的设计编制程序、加工零件,一开始制作还是蛮顺利的,但当做到装置的最主要部件连杆时就出现问题了,我们一开始做好的旋转轴放到连杆里之后转动不畅。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加工的每一个表面都符合设计要求。就去找了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分析并引导我们了解到原因在于孔不同轴导致了这个问题,还帮我们把连杆的设计改了一下,把本来的封闭设计改成了开口设计。就这样,经过一多月的努力,在多次的调试和修改下,终于把这个定位装置完成了,我们把它命名为“万向定位装置”。
经历了思考、设想、设计、加工到调整完善,我们收获了很多,从一开始对机械知识的懵懂,到掌握这些知识,感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是对自我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我是常熟市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工程系数控竞赛集训队的队员。在这以前,学习大量文化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知识,每天指导老师和我们一起,在数控实习车间里,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数控机床,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车间实习过程中,我看到校办厂的师傅们在加工中心上批量生产零件时,都需要制作与那些批量零件相对应的定位装置,这样每换一种产品就要换一套相应的夹具,很是麻烦,又浪费材料,加工成本高。这时,一个念头在我心里面出现——制作一个可调的、适应性强的夹具,实现又快又简单的定位毛坯,生产率很快就提高的。
发现和思考
于是我们把想法告诉了带我们实训的老师。老师很是赞同,并帮我们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定位装置的资料,梳理了相关六点定位理论和机械设计知识。然后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把一些可以借鉴的数据、方案都记录下来。接着我们就开始设计,形成草图、制作三维立体图形,着重考虑了这个定位装置的通用性和易操作性。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还请了我们的机械制造老师帮忙指导。刚开始我们认为只要在一些普通的定位装置上加上可调的定位杆就行了。后来老师问我们:“难道定位就只能定一个方向吗?”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定位装置上又加了两根旋转轴,使我们的设计更加的完善了。
接着,我们按照我们的设计编制程序、加工零件,一开始制作还是蛮顺利的,但当做到装置的最主要部件连杆时就出现问题了,我们一开始做好的旋转轴放到连杆里之后转动不畅。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加工的每一个表面都符合设计要求。就去找了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分析并引导我们了解到原因在于孔不同轴导致了这个问题,还帮我们把连杆的设计改了一下,把本来的封闭设计改成了开口设计。就这样,经过一多月的努力,在多次的调试和修改下,终于把这个定位装置完成了,我们把它命名为“万向定位装置”。
经历了思考、设想、设计、加工到调整完善,我们收获了很多,从一开始对机械知识的懵懂,到掌握这些知识,感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是对自我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