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界新课程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0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新课改迈出步子最大的一年。全区普通高中增设信息技术课程。另外,浙江省在2008年4月出台的《2009年浙江省高考方案》中又确定:技术科(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高职类院校录取的必考科目。我认为,考试只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提高人们的技术素养才是开设此科目的宗旨。根据当前国际社会形式,我国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势在必行。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学生不熟悉,不了解,要想学好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领,教师的有效性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如何能尽快驾驭它,学生如何能尽快适应它并学好它,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普遍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由于学生对此课程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同学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有这门学科的名称。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时,觉得里面一定有很多自己要汲取的东西,兴趣很浓,特别是听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定义的表述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等字眼很感兴趣。但随着授课的进行,学生很难感觉到有体现信息和技术的地方,学习兴趣就渐渐衰退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很少的练习题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不学书本知识,也能基本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作为笔试考试,就只需要记住那几条原则、几点因素、几个步骤等就可以了。临考前背一下也是很轻松的事,何必认真听课!鉴于如此众多问题,我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教学也更为有效。
一、设计好第一课,把学生领进信息技术大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借助新兴学科这一未知事物,在第一节课,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既是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又可以让他们从此热爱并乐于学习信息技术。
这样设计,很轻松的就把学生领进信息技术大门,对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石。
二、创设技术情境,把学生留在信息技术世界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也是枯燥的,但应用到生活中时,理论知识就表现出生动与活力。教师教学时,设计巧妙的教学情境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讲“获取信息的方法”一课中的“如何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实例,而是创设了一个技术情境:请几位同学说一下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神十飞天……最终结果不言而喻。通过对事例的简单分析,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获取信息,又可以从中感悟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便和快捷。用时不多,但效果明显。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把技术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现代媒体,使学生多角度学习信息技术
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每节课的内容和信息量自然很大,那“三尺讲台,四寸粉笔,一面黑板”是难以完成任务的,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就要把现代媒体技术拿来为信息技术课程服务。教材中,学生感觉最难的内容,只靠书本上的几个实例是很难化难为易的,例如,想让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几个环节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精心设计PPT课件,把计算机的各部件利用动画一点一点的展示出来,学生才能感知、理解它的内涵。一些仅凭文字和解说无法想像无法理解的知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和学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四、精选案例分析,从教材中提炼信息技术精华
教材上的案例很多,很多教师又会在生活中或资料上找出很多案例来丰富课堂内容,面对例子,如果一个个地分析,一是课堂时间不允许,再者会搅乱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要学的知识放入一个典型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时引出各个知识点。这样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因为纷繁复杂的案例而感觉不知所措,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通过精选案例,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有价值的案例,重点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不像语言类、文史类课程以讲述、提问充满课堂。信息技术必须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进行教学,书上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全部让学生操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运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变通。
六、自编必查习题,反馈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配套练习和作业较少,即使能在网上找到一些练习,因为版本不等原因,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修改网上下载的练习,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更合适的习题。这样长期坚持不懈,时间久了,就可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进入复习阶段,什么方法更有效,需要大家齐动脑筋。我这样设计,既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又可以得到好的适合学情的复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必须做作业,好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通过课后交上来的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练习必不可少,作业的反馈作用也不容忽视,布置和检查作业也是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好办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学生不熟悉,不了解,要想学好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领,教师的有效性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如何能尽快驾驭它,学生如何能尽快适应它并学好它,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普遍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由于学生对此课程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同学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有这门学科的名称。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时,觉得里面一定有很多自己要汲取的东西,兴趣很浓,特别是听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定义的表述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等字眼很感兴趣。但随着授课的进行,学生很难感觉到有体现信息和技术的地方,学习兴趣就渐渐衰退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很少的练习题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不学书本知识,也能基本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作为笔试考试,就只需要记住那几条原则、几点因素、几个步骤等就可以了。临考前背一下也是很轻松的事,何必认真听课!鉴于如此众多问题,我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教学也更为有效。
一、设计好第一课,把学生领进信息技术大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借助新兴学科这一未知事物,在第一节课,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既是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又可以让他们从此热爱并乐于学习信息技术。
这样设计,很轻松的就把学生领进信息技术大门,对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石。
二、创设技术情境,把学生留在信息技术世界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也是枯燥的,但应用到生活中时,理论知识就表现出生动与活力。教师教学时,设计巧妙的教学情境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讲“获取信息的方法”一课中的“如何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实例,而是创设了一个技术情境:请几位同学说一下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神十飞天……最终结果不言而喻。通过对事例的简单分析,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获取信息,又可以从中感悟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便和快捷。用时不多,但效果明显。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把技术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现代媒体,使学生多角度学习信息技术
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每节课的内容和信息量自然很大,那“三尺讲台,四寸粉笔,一面黑板”是难以完成任务的,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就要把现代媒体技术拿来为信息技术课程服务。教材中,学生感觉最难的内容,只靠书本上的几个实例是很难化难为易的,例如,想让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几个环节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精心设计PPT课件,把计算机的各部件利用动画一点一点的展示出来,学生才能感知、理解它的内涵。一些仅凭文字和解说无法想像无法理解的知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和学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四、精选案例分析,从教材中提炼信息技术精华
教材上的案例很多,很多教师又会在生活中或资料上找出很多案例来丰富课堂内容,面对例子,如果一个个地分析,一是课堂时间不允许,再者会搅乱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要学的知识放入一个典型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时引出各个知识点。这样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因为纷繁复杂的案例而感觉不知所措,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通过精选案例,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有价值的案例,重点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不像语言类、文史类课程以讲述、提问充满课堂。信息技术必须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进行教学,书上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全部让学生操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运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变通。
六、自编必查习题,反馈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配套练习和作业较少,即使能在网上找到一些练习,因为版本不等原因,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修改网上下载的练习,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更合适的习题。这样长期坚持不懈,时间久了,就可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进入复习阶段,什么方法更有效,需要大家齐动脑筋。我这样设计,既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又可以得到好的适合学情的复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必须做作业,好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通过课后交上来的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练习必不可少,作业的反馈作用也不容忽视,布置和检查作业也是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好办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