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电脑、录像、投影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但是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相关理论以及锻炼技巧还不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教学实际看,初中阶段体育课以室外锻炼为主,室内自学为辅,结果室内课变成做其他作业的自习课。学生对于体育理论没有系统的了解,导致室外训练效果很差。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室内体育教学效率呢?下面从电教媒体的投影、播放、组合等方面简要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一、精心选择有关体育与健康的材料加以投影,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学生除了双休日、假期和室外训练外,几乎不与外界接触,视野的狭窄导致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不了解,在课前不能很好地预习课本,课堂上不注重锻炼的多样性,不知道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在健身的同时还要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此,在七年级阶段,可把“标准”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把获奖运动员的训练场景投影出来。在八年级阶段,可把马拉松比赛、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数据、跳高与达标的对应值一一以图表、数据投影出来,让学生对运动技能、竞争与提高的关系有个明确的认识。到了九年级阶段,可把上课无精打采、跑步姿势不对、投掷不用力的照片投影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明白动作要领和技能技巧,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考前训练之中。当然,仅仅投影这些资料是不够的,教师要围绕阶段目标,或解说,或评议,或组织讨论,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下一堂课的室外锻炼确立恰当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讲解血液循环、生理构造、肺部气体交换、铅球投掷时,我像体育解说员那样,或形容那“尽情一甩”的干脆,或比喻短跑落地动作的“到位”,使学生对某些关键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运用投影手段将相关内容制作成活灵活现、动静结合的复合式投影片;又如在讲解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动作要领时,我投放了摆、蹬、下、收四个画面,而在讲授背向最后用力动作要领时,我投放了蹬、转、挺、推、拨五个抽拉式投影片,在增强直观性的同时,我也作了示范,学生也跟着做了起来,结果在中考时,我所教学生百分之九十五在这方面都获得了满分。
二、合理筛选有助身心发展的乐曲加以播放,以提高学生参与的愉悦性
室内课的教学与室外教学一样,都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行为,但是室内课也有自身的特点:前面课程学习的疲惫、对枯燥知识的厌烦、不需要太多的运动等。这些决定了要优化室内课教学,必须在培养兴趣、增强愉悦性上做文章。“歌曲能唤醒一个人的心灵,能使人从迷惘变成对未来憧憬。”我们在讲授比如田径训练要领、铅球投掷技巧等时可借助收录机的录放功能,营造有助于身心放松或昂扬向上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愉悦性。如进行跑跳训练时,可播放国歌、进行曲等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主动去寻求知识;在进行“舞动的青春”韵律操传授时,可边放录像带,边让学生欣赏、学做、跟做,学做结合,美妙的舞曲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或模仿,或比划;讲解山羊分腿腾跃、障碍跨跃这些看似困难的动作要领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欢快愉悦的音乐,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以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以便让学生切实放松,以平常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把握之中。从多年的室内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找到刺激自我发展需求、多次尝试的动力的话,他们就会把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主动扩展、延伸到课外锻炼之中。为此,每到体育课,我都随身携带收录机,目的是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情境,让他们随着音乐去学习和运动,以展示其健康的身体和青春的活力。
三、积极将多媒体手段加以组合,以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控制性、互动性、动态性的特点,我在室内教学时,大多采用综合手段,运用投影展示动作技能要领,利用录音营造愉悦环境,利用电脑选取图片、数据、体育比赛场景等,把图、文、声等信息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在运动知识的整合、运动技能的再现方面让生生互动、人机交流,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实际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比如在教授韵律操时,我先播放上届学生比赛的录像,让学生评判、打分,然后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把问题归纳后投影出来,接着播放教学带,让学生看姿势、听音乐、把握节奏,这样学生在对比中对操的要求和要领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适时地再定格画面,对关键处进行强调、点拨。有时还要重复播放,以加深记忆。当然,为了实现人机交流,教师也可聘请专业人员制作动画,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握做操的要领,纠正不恰当的地方。至于实际掌握程度,则需要课外到操场上去“练兵”了。
以上仅是从教学手段的角度谈了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室内体育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但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教学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室内课的知识传授。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单凭每周一节的室内课是无法完成这一重任的,再说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不确定性和泛化性较强,还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取舍、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活动的方式等方面做文章。希望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课题研究中来。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精心选择有关体育与健康的材料加以投影,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学生除了双休日、假期和室外训练外,几乎不与外界接触,视野的狭窄导致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不了解,在课前不能很好地预习课本,课堂上不注重锻炼的多样性,不知道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在健身的同时还要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此,在七年级阶段,可把“标准”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把获奖运动员的训练场景投影出来。在八年级阶段,可把马拉松比赛、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数据、跳高与达标的对应值一一以图表、数据投影出来,让学生对运动技能、竞争与提高的关系有个明确的认识。到了九年级阶段,可把上课无精打采、跑步姿势不对、投掷不用力的照片投影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明白动作要领和技能技巧,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考前训练之中。当然,仅仅投影这些资料是不够的,教师要围绕阶段目标,或解说,或评议,或组织讨论,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下一堂课的室外锻炼确立恰当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讲解血液循环、生理构造、肺部气体交换、铅球投掷时,我像体育解说员那样,或形容那“尽情一甩”的干脆,或比喻短跑落地动作的“到位”,使学生对某些关键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运用投影手段将相关内容制作成活灵活现、动静结合的复合式投影片;又如在讲解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动作要领时,我投放了摆、蹬、下、收四个画面,而在讲授背向最后用力动作要领时,我投放了蹬、转、挺、推、拨五个抽拉式投影片,在增强直观性的同时,我也作了示范,学生也跟着做了起来,结果在中考时,我所教学生百分之九十五在这方面都获得了满分。
二、合理筛选有助身心发展的乐曲加以播放,以提高学生参与的愉悦性
室内课的教学与室外教学一样,都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行为,但是室内课也有自身的特点:前面课程学习的疲惫、对枯燥知识的厌烦、不需要太多的运动等。这些决定了要优化室内课教学,必须在培养兴趣、增强愉悦性上做文章。“歌曲能唤醒一个人的心灵,能使人从迷惘变成对未来憧憬。”我们在讲授比如田径训练要领、铅球投掷技巧等时可借助收录机的录放功能,营造有助于身心放松或昂扬向上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愉悦性。如进行跑跳训练时,可播放国歌、进行曲等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主动去寻求知识;在进行“舞动的青春”韵律操传授时,可边放录像带,边让学生欣赏、学做、跟做,学做结合,美妙的舞曲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或模仿,或比划;讲解山羊分腿腾跃、障碍跨跃这些看似困难的动作要领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欢快愉悦的音乐,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以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以便让学生切实放松,以平常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把握之中。从多年的室内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找到刺激自我发展需求、多次尝试的动力的话,他们就会把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主动扩展、延伸到课外锻炼之中。为此,每到体育课,我都随身携带收录机,目的是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情境,让他们随着音乐去学习和运动,以展示其健康的身体和青春的活力。
三、积极将多媒体手段加以组合,以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控制性、互动性、动态性的特点,我在室内教学时,大多采用综合手段,运用投影展示动作技能要领,利用录音营造愉悦环境,利用电脑选取图片、数据、体育比赛场景等,把图、文、声等信息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在运动知识的整合、运动技能的再现方面让生生互动、人机交流,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实际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比如在教授韵律操时,我先播放上届学生比赛的录像,让学生评判、打分,然后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把问题归纳后投影出来,接着播放教学带,让学生看姿势、听音乐、把握节奏,这样学生在对比中对操的要求和要领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适时地再定格画面,对关键处进行强调、点拨。有时还要重复播放,以加深记忆。当然,为了实现人机交流,教师也可聘请专业人员制作动画,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握做操的要领,纠正不恰当的地方。至于实际掌握程度,则需要课外到操场上去“练兵”了。
以上仅是从教学手段的角度谈了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室内体育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但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教学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室内课的知识传授。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单凭每周一节的室内课是无法完成这一重任的,再说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不确定性和泛化性较强,还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取舍、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活动的方式等方面做文章。希望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课题研究中来。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