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以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有些教师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提问时,有时会出现响应问题的学生少或学生不经思考、敷衍答题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愿认真对待教师的提问这种现象呢?原因在于教师的提问没有艺术性,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注意到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课堂就是要用提问去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地提问,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学生跟着自己提问的思路回答问题就能掌握到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然而学生却不买账,用消极地态度对待教师的提问。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事无巨细地频繁提问,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过程是被教师强行引导的,自己就是一个回答问题的机器。因此,为了让提问能真正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注意合理使用提问,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容易引起岐义的问题上有效提问。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提问:“两个小孩辩的什么问题呢?”很明显教师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书上答案很明显,自己只要看看书就能回答,自然回答兴趣不高。然而,如果教师针对课文的关键点提问:“为什么两个小孩讨论的都是太阳的距离,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答案呢?”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通过分析思考,学生就会了解其原因是因为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答案就完全不同。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减少提问的次数,仅在关键的时候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发挥提问的效用。
二、提问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
还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答案,于是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他们一味地给学生提出很复杂的问题,而学生面对教师的这些问题,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就会畏惧语文学习,同时也会消极对待教师的提问。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给学生提问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得到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找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吸收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黔之驴》一课为例,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学生会觉得自己似乎抓不到回答问题的要点。然而如果教师换一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如,教师:“老虎刚开始对驴子是什么印象?他为什么产生这种印象?”
学生:“因为老虎从来没有见过驴子这种生物,他觉得驴子很可怕。”
教师:“为什么老虎明明觉得驴子很可怕却还是要窥视?”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因为老虎不舍得放弃这个猎物。”
教师:“老虎是经过几次观察才觉得驴子不可怕?”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一共三次。第一次,听着驴子长鸣,老虎被吓跑了;第二次,远远跟着驴子观察它,觉得它好像没什么本事;第三次,老虎来挑衅驴子,发现它只会用蹄子踢对方,所以把它吃掉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老虎从不熟悉驴子到熟悉驴子,中间有怎样的过程呢?”
学生:“有一个反复观察、熟悉对方习性的过程。”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不熟悉的事物时,该用怎样的方法面对呢?”
通过教师层层的提问,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个故事里包含的寓意,会理解这篇课文讲的就是面对陌生事物的态度和应对的方法。如果学生能领悟并掌握这种思考方法,那么以后他们就能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别的文章,理解文章蕴含的真正内涵。
三、提问要勾起学生学习的疑问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给学生提问时,只想着让学生跟着自己提问的思路学习,却不引导学生质疑,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产生依赖心理,他们只等着教师来引导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同时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木兰诗》一课时,教师提问:“‘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说木兰家的门在东边,床在西边,对不对?”此时有学生质疑教师的说法,学生认为这里的东和西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使用这两个词只是为了让韵律优美、对比整齐。学生如果能够学会质疑,敢于剖析问题,以后他们就会养成不屈服于权威、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治学态度会让学生自主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愿回答,是由于教师提问的方法出现了问题,教师只有加强提问的艺术性,才能增强提问的有效性,这样的提问才能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提问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课堂就是要用提问去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地提问,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学生跟着自己提问的思路回答问题就能掌握到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然而学生却不买账,用消极地态度对待教师的提问。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事无巨细地频繁提问,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过程是被教师强行引导的,自己就是一个回答问题的机器。因此,为了让提问能真正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注意合理使用提问,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容易引起岐义的问题上有效提问。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提问:“两个小孩辩的什么问题呢?”很明显教师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书上答案很明显,自己只要看看书就能回答,自然回答兴趣不高。然而,如果教师针对课文的关键点提问:“为什么两个小孩讨论的都是太阳的距离,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答案呢?”学生会觉得教师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通过分析思考,学生就会了解其原因是因为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答案就完全不同。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减少提问的次数,仅在关键的时候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发挥提问的效用。
二、提问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
还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答案,于是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他们一味地给学生提出很复杂的问题,而学生面对教师的这些问题,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就会畏惧语文学习,同时也会消极对待教师的提问。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给学生提问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得到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找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吸收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黔之驴》一课为例,如果教师直接问学生“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学生会觉得自己似乎抓不到回答问题的要点。然而如果教师换一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如,教师:“老虎刚开始对驴子是什么印象?他为什么产生这种印象?”
学生:“因为老虎从来没有见过驴子这种生物,他觉得驴子很可怕。”
教师:“为什么老虎明明觉得驴子很可怕却还是要窥视?”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因为老虎不舍得放弃这个猎物。”
教师:“老虎是经过几次观察才觉得驴子不可怕?”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一共三次。第一次,听着驴子长鸣,老虎被吓跑了;第二次,远远跟着驴子观察它,觉得它好像没什么本事;第三次,老虎来挑衅驴子,发现它只会用蹄子踢对方,所以把它吃掉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老虎从不熟悉驴子到熟悉驴子,中间有怎样的过程呢?”
学生:“有一个反复观察、熟悉对方习性的过程。”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不熟悉的事物时,该用怎样的方法面对呢?”
通过教师层层的提问,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个故事里包含的寓意,会理解这篇课文讲的就是面对陌生事物的态度和应对的方法。如果学生能领悟并掌握这种思考方法,那么以后他们就能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别的文章,理解文章蕴含的真正内涵。
三、提问要勾起学生学习的疑问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给学生提问时,只想着让学生跟着自己提问的思路学习,却不引导学生质疑,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产生依赖心理,他们只等着教师来引导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同时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木兰诗》一课时,教师提问:“‘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说木兰家的门在东边,床在西边,对不对?”此时有学生质疑教师的说法,学生认为这里的东和西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使用这两个词只是为了让韵律优美、对比整齐。学生如果能够学会质疑,敢于剖析问题,以后他们就会养成不屈服于权威、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治学态度会让学生自主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愿回答,是由于教师提问的方法出现了问题,教师只有加强提问的艺术性,才能增强提问的有效性,这样的提问才能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