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梳妆台”腔调形态评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妆台”,是扬剧中运用最广泛的曲牌,艺人称它为扬剧中的大锅菜。“梳妆台”原为扬州清曲曲牌,是从明清小曲中演变而来的。在扬剧形成时期,艺人们把清曲曲牌“梳妆台”加工改编、溶化进扬剧并成为常用曲调,经数代扬剧艺人的演唱,形成了不同风格流派的大家族。在演唱过程中,演员根据剧情的变化、剧中人物性格的需要,特别是根据演员自身的嗓音条件和特点,给以恰当的调整和运用,形成了诸多的流派风格,各显风采。
  
  一、扬剧及其曲牌“梳妆台”
  
  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南京及上海、安徽一带。它以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主要由花鼓戏、香火戏和扬州清曲、小唱三部分组成,另外吸收了一些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的曲调。由于扬州清曲曲调丰富多彩,唱腔细腻、优美动听,曲调更具戏剧性,因而清曲曲牌逐渐成为扬剧的主要唱腔,其中以“梳妆台”最具代表性。“梳妆台”被扬剧吸收后,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梳妆台“的旋律衍变多种多样,唱词亦由7、10字句发展成每句可穿入14字乃至20多字的多字句,这种形式被称为“穿字梳妆台”或“堆字梳妆台”。若根据剧情需要,将主胡改用小高胡并用京剧西皮定弦来伴奏,则又被称为“西皮梳妆台”。总之,“梳妆台”已成为扬剧最重要的唱腔曲牌。
  戏曲音乐中的曲调传统称之为唱腔、腔调或作腔,目前又称作为旋律。童斐在《中乐寻源》说“作歌者合组七声,以成曲折。有抑有扬、有抗有坠、有平有堑、有续有断,是名为腔。腔之高下,应某律之匀,是名为调。”它的涵义与当今所理解的旋律和调高是基本相同的。旋律是乐音有规律的连续进行,其中包括旋律的高低、长短、快慢、强弱及上下行和断连等变化,而旋律的绝对高低则是通过定调来决定的。腔调的高低不同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依据不同角色人物的需要相应而定。扬剧中腔调高低变化比较丰富,以“梳妆台”为例,唱腔曲调变化多样,有高腔、平腔、低腔三种腔调。如此多样化的腔调及演唱者丰富多样的润腔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梳妆台”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其作为扬剧最重要曲牌的地位。
  
  二、“梳妆台”腔调形态的特色分析
  
  扬剧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得到公认的流派有三个,即金派、高派和华派。就“梳妆台”腔调而言,明显有别于其他唱腔的便是金派“梳妆台”。其他流派的“梳妆台”虽各有特点,但从腔调来看与传统“梳妆台”并无本质的变化。
  (一)高派“梳妆台”个性化腔调
  高派“梳妆台”为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所创。高派是扬剧旦角的最大流派,因此几乎是十旦九高,唱腔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乐队在伴奏高派“梳妆台”的时候,一定会在全曲中表现出舒展流畅,衬腔高扬俊朗,特别是主胡在运弓中饱满并富有弹性,整个乐队伴奏庄重朴实。高派“梳妆台”中最为典型的,也是观众最爱欣赏的就是“西皮堆字梳妆台”,它可以将近30个字的唱词堆砌在一个乐句中,一气呵成,很见功力。因此,为高派“梳妆台”伴奏,主胡用小高胡,其他乐器都可将自己的音量放大,尽显特色。
  (二)华派“梳妆台”个性化腔调
  华派“梳妆台”为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华素琴所创。其特点是委婉柔和、徐缓抒情、旋律优美流畅。华派“梳妆台”的乐队伴奏,要求主胡运弓平稳、轻重适度、按弦轻柔,其他乐器的发音一定要甜美,听来如诉衷肠。伴奏的旋律与节奏和唱腔大体相同,二者之间要非常协调,伴奏时一定要裹住唱腔,只是在唱腔的拖音时,伴奏才加以变化,成为“过门”。而“梳妆台”过门的特点在于它起始于拖腔音,却结束在下一乐句开始的音阶上、下三度或二度上,使过渡自然而平稳。
  (三)金派“梳妆台” 个性化腔调
  金派“梳妆台”是扬剧表演艺术家金运贵所创。金运贵是湖北人,她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对扬剧传统的曲调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而且都能被扬剧的观众和行家接受。扬剧的唱腔高亢激昂,而她唱腔音域仅为八-九度,她的嗓音难以适应。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对扬剧曲调中的“梳妆台”、 “数板”、“补缸”等几十种曲调进行改革。比如“梳妆台”,原传统曲调音域是十三度,而金派“梳妆台”仅为八度。它以其似吟似诉、似说似唱的简单质朴的旋律,得到扬剧观众的酷爱。她的表演朴实大方,以吐字清晰、唱功扎实见长,尤擅于运用“堆字”技巧,数十句唱词,字字入扣、层层相叠,快而不乱、多而不糊,成为“金派”艺术特色之一。至上世纪50年代发展到高峰的“金派梳妆台”可一句唱出三十多字,且咬字喷口好、力度强,字字清楚,有一泻千里的磅礴之势,听来酣畅淋漓十分过瘾。比如《二度梅·只见他全家人》,也是金运贵的经典唱腔之一,在第二句和第八句中均堆唱了32字,四句头竟堆唱了近90个字,既多且巧,松紧得当,听起来没有一点多余累赘感觉。金派唱腔具有强烈个性色彩,以“梳妆台”最有代表性,被誉为了扬剧“金调”。“金调”的创立对扬剧唱腔的发展影响久远,而金运贵对扬剧所做出的艺术成就更是无可估量。其弟子筱荣贵后又创造出女腔
  “金调梳妆台”,使“金调”唱腔更深入到扬剧各行当之中。
  
  三、“梳妆台”的情感表现
  
  “梳妆台”是扬剧里最基本及常用的曲牌,一出戏里如果少了几段朗朗上口的“梳妆台”,就会觉得似乎少了一个主心骨,少了几分的扬剧味。梳妆,亦悲亦喜、亦缓亦急、亦抒情亦叙事;而从曲牌上来分,又有梳妆、金梳妆、西皮梳妆(堆字梳妆)、慢梳妆、老梳妆、清曲梳妆、江南梳妆、半梳妆(雪拥兰关)和新梳妆等;而从唱腔上来看,其共有四句组成,而截选前二句就组成了半梳妆。
  普通梳妆多以叙事为主,基调较平,有时会加入大堆的字,没有较多的声腔起伏,而“字裹腔”应该是唱堆字梳妆的较高境界。《三年前》、《恨刘妃》、《书房门前一棵槐》应该都算这类的唱法。
  抒情梳妆多以缓慢或激昂为主。华派中的《看断桥》,短短四句,却是饱含辛酸,催人泪下。当开腔“看断桥,桥未断,我的柔肠已断”,顿时将观众的气氛拉得低沉下来,而这一句里更是一声三折,真让人叹为观止。因此这一段自然是华派的精典。金先生的一段《山伯临终》更是唱得人断肠泪洒,里面大量的气口喷字,而在尾音处理上绝不拖泥带水,恰似将死之人发出临终之言,难怪周晓培也不得不将这一段奉为“扬剧经典梳妆台”。而激昂中相信以西皮梳妆为代表,这类的代表作有《血冤》中的《见包袱》、《罗帕记》中的《客店相遇》。这两段风格不同,一个是唱做并重,一个是声情并茂。高秀英在《断太后》中成功地扮演李后,对于李后的塑造,高秀英认为“不但在唱法上要注意下功夫,而且要设计适当的唱腔。我在这出戏里,重用‘西皮穿字梳妆台’就是想区别其他角色的唱腔。借以加强气氛,表现她那深如海洋的冤仇和对奸贼的切齿痛恨。”
  老梳妆大都在演唱时也是以抒情为主,耳闻能详的有《老爹爹染重病》、《画楼乡阁多寂静》,声调以平缓为主,只是唱中带悲。后来《野猪林》中林大娘子一段“烛影摇弋”,《芙蓉屏》里有一段“一轮明月照东庭”,都是同样的情感表达。
  “梳妆台”的这些用法可谓是扬剧中典型的“一曲多唱”,即通过节奏强弱、速度快慢、音调高低、力度轻重、用音繁简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不同的人物情感。
  
  参考文献:
  [1]刘一飞.早期扬剧在上海[J].艺术百家,1991(01).
  [2]成贻顺.关于扬剧的发展与形成[J].艺术百家,1991(01).
  [3]晓松.扬剧流派艺术汇展在扬州举行[J].艺术百家,1993(02).
  [4]木易.扬剧自有后来人——记扬州市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政成[J].中国戏剧,2003(08).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农林局)
其他文献
一、引言rn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是基于“只选择一个节目作为文本,不仅可以计算出任何详细阅读足以花费的时间,而且可以认识到虽然每个节目都是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但是它
近些年来,网络媒体频繁曝出关于中小学校园出现校园欺凌的事件,事件数量之多,性质之恶劣,在社会掀起一阵关注热潮,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投以热切的关注.校园欺凌问题
(P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其术时损伤小 ,术后愈合快 ,合并症少等优点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 ,如何使手术做到损伤小到最低限度 ,出血少 ,安全快捷 ,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是临床医
在多元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传统的办报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其存在的问题日益阻碍它的发展。高校校报应转变办报的思路,在报纸定位、报道策划、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 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 ,其中氟喹诺酮类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由于近10余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开发 ,某些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以抗
本文针对教师读者群体和专家型读者群体对文献资料的需求,论述了新时期高校资料室服务职能的拓展方向,以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This paper aims at the needs
春城无处不飞花,②寒食东风御柳斜。③日暮汉宫传蜡烛,④轻烟散入五侯家。⑤  今译:  春天的长安城处处飞舞着落花,寒食时节御苑的杨柳随风飘动。傍晚时宫中传送出赏赐的蜡烛
我科自1998~1999年,共做胆道“T”型管引流术25例,护理体会如下:rn1.避免发生”T”型管滑脱事故.“T”型管脱出须再次手术放置,更因胆汁渗入腹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给病人带来
补习生已经不再是原来界定的“问题学生”,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选择再战高考,在补习的过程中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将逐渐呈现出来,这需要补习班老师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