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经济社会发展节奏,给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长春市宽城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加快民生改善步伐,妥善解决好民生问题。
落实防控举措保民生。做好疫情防控、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当前最大的民生。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推动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机制,细化实化“七个到位”,做到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每名书记都有硬任务,形成层层抓落实的防控责任体系。在全市率先组织实施了最严厉的“两封闭一关停”举措,实现小区封闭全覆盖,尤其是对长春北高速口、长农公路北口、海尔大道北口三个卡点和长春火车站实施了严格的排查管控检测措施,第一时间把好“入口关”、守住长春“北大门”。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需要和心理变化,实施“五个一”人性化服务举措,即发放一份消毒用品、一份卫生保健提示、一封感谢信、提供一份生活保障、每天进行1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推动落实“日例会、一周双调度”机制和区级领导定期深入防控一线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破解问题,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务实有效。着眼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实施“三长”联动机制,全区配备476名网格长、3701名楼栋长、1.3万名单元长,基层防控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大力推广应用“吉祥码”,严格落实企业员工持码上岗、消费者凭码进出等管控措施,实现“一人一码”精准管理和服务,有效规避区域人员集聚风险,精准做好境外和重点地区返长人员信息掌控和隔离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增民力。经济的快速复苏有助于带动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围绕健全项目统筹推进机制,组建“区项目建设中心”,落实“三会一中心一评价”机制,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集中审批、瓶颈破解等工作。全年共谋划推进重点项目115个,其中,开复工项目54个,续建21个,新建33个,签约、在谈和谋划项目61个。4月底前,32个“三早”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为民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围绕盘活政府闲置资产上项目,在妥善解决太平洋鞋城产权及相关工作后,利用楼宇打造“双创”基地项目,发展以创新创客空间为主的新兴产业;利用区法院办公旧址,引入地利生鲜吉林省总部项目,推动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围绕争取政策性投资上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债券项目,已申报债券项目6个,获得债券资金3.9亿元;谋划“761”工程项目15个,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9个,申请资金额度3亿元,将补齐宽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板”。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结合老机车厂搬迁,重点推进投资35亿元的中车检修运维基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50亿元,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实力;采取“工业遗址+历史建筑”模式,启动投资200亿元机车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打造集商住、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围绕客车配套,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为中车配套企业订制标准化厂房,已有28家优质企业入驻运营,15个项目签约落位。围绕传统产业提升和新消费需求上项目,启动搁置7年之久的熙旺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0亿元的宝辉食品城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入黑水路淘宝数字直播基地项目、阿里云东北生态运营中心项目,激发了传统产业新活力,带动了中小业户增收。
助推企业复工解民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就业才有保障。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和“复工复产专班”作用,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帮助域内企业解决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难题,特别是针对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通过联系厂商直供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等物资。围绕企业用工难等问题,与驻区企业搭建人才供应机制,优化“宽城区就业”微信公众平台,推动实施“不见面招聘”等17项助企便企措施,精准对接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派出专车、专人分赴四川、重庆和江苏等地“点对点”接回外地复工人员返岗,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对符合条件、拉动性强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590万元。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协调中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贷款手续,累计为20余户企业申请贷款4.2亿元,现已到位1亿元。针对疫情对服务业的不利影响,及时制定出台了促消费稳增长8条措施,促进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增长,从业人员快速复工。
优化服务环境便民享。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这是民生的重要事项。以“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口,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模式,强化“店小二”服务功能,优化办事流程,推进“材料零提交”“填报零输入”“审批零人工”进程,逐步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动”。积极探索“三社”与“三长”联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定期協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挂牌公示制度、自愿轮值制度,并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妥善解决疫情防控、居民诉求、邻里纠纷等难题,社区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坚持改善城乡环境,注重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确保城市更整洁、更干净;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绿化、改厕等基础建设,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努力让广大城乡群众享受到生态、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李 艳
落实防控举措保民生。做好疫情防控、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当前最大的民生。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推动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机制,细化实化“七个到位”,做到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每名书记都有硬任务,形成层层抓落实的防控责任体系。在全市率先组织实施了最严厉的“两封闭一关停”举措,实现小区封闭全覆盖,尤其是对长春北高速口、长农公路北口、海尔大道北口三个卡点和长春火车站实施了严格的排查管控检测措施,第一时间把好“入口关”、守住长春“北大门”。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需要和心理变化,实施“五个一”人性化服务举措,即发放一份消毒用品、一份卫生保健提示、一封感谢信、提供一份生活保障、每天进行1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推动落实“日例会、一周双调度”机制和区级领导定期深入防控一线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破解问题,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务实有效。着眼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实施“三长”联动机制,全区配备476名网格长、3701名楼栋长、1.3万名单元长,基层防控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大力推广应用“吉祥码”,严格落实企业员工持码上岗、消费者凭码进出等管控措施,实现“一人一码”精准管理和服务,有效规避区域人员集聚风险,精准做好境外和重点地区返长人员信息掌控和隔离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增民力。经济的快速复苏有助于带动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围绕健全项目统筹推进机制,组建“区项目建设中心”,落实“三会一中心一评价”机制,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集中审批、瓶颈破解等工作。全年共谋划推进重点项目115个,其中,开复工项目54个,续建21个,新建33个,签约、在谈和谋划项目61个。4月底前,32个“三早”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为民生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围绕盘活政府闲置资产上项目,在妥善解决太平洋鞋城产权及相关工作后,利用楼宇打造“双创”基地项目,发展以创新创客空间为主的新兴产业;利用区法院办公旧址,引入地利生鲜吉林省总部项目,推动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围绕争取政策性投资上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债券项目,已申报债券项目6个,获得债券资金3.9亿元;谋划“761”工程项目15个,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9个,申请资金额度3亿元,将补齐宽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板”。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结合老机车厂搬迁,重点推进投资35亿元的中车检修运维基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50亿元,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实力;采取“工业遗址+历史建筑”模式,启动投资200亿元机车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打造集商住、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围绕客车配套,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为中车配套企业订制标准化厂房,已有28家优质企业入驻运营,15个项目签约落位。围绕传统产业提升和新消费需求上项目,启动搁置7年之久的熙旺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0亿元的宝辉食品城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入黑水路淘宝数字直播基地项目、阿里云东北生态运营中心项目,激发了传统产业新活力,带动了中小业户增收。
助推企业复工解民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就业才有保障。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和“复工复产专班”作用,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帮助域内企业解决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难题,特别是针对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通过联系厂商直供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等物资。围绕企业用工难等问题,与驻区企业搭建人才供应机制,优化“宽城区就业”微信公众平台,推动实施“不见面招聘”等17项助企便企措施,精准对接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派出专车、专人分赴四川、重庆和江苏等地“点对点”接回外地复工人员返岗,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对符合条件、拉动性强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590万元。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协调中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贷款手续,累计为20余户企业申请贷款4.2亿元,现已到位1亿元。针对疫情对服务业的不利影响,及时制定出台了促消费稳增长8条措施,促进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增长,从业人员快速复工。
优化服务环境便民享。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这是民生的重要事项。以“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口,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模式,强化“店小二”服务功能,优化办事流程,推进“材料零提交”“填报零输入”“审批零人工”进程,逐步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动”。积极探索“三社”与“三长”联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定期協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挂牌公示制度、自愿轮值制度,并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妥善解决疫情防控、居民诉求、邻里纠纷等难题,社区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坚持改善城乡环境,注重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确保城市更整洁、更干净;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绿化、改厕等基础建设,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努力让广大城乡群众享受到生态、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