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构建一个逻辑体系,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好学活。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需求,引领学生自主地走向数学。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些数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根据学生特点,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景,出示5种不同的物品,分别标上1-5元,发给顾客的购物卡标明要买的2种物品,让学生算算要多少钱。这样在巩固简单加法运算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成学生面前活生尘的实物,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如在学完10加几后教学几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先由10加几中的10根小棒分出1根,2根……与另外的几根小棒合在一起,从而引出9(8、7、6)加几(进位)的基本方法——凑十法。学生参与了知识的获取过程,不仅学会了新的知识,并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再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l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l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存在于现实世界。教师只有积极地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养成以数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二、挖掘生活现象,让学生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昵?”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这样能看得出哪种颜色积木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哪种颜色积木搭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再如:教学“乘加,乘减”后,设计了如下的实践练习:常熟的方塔公园的入口处写着这样一些话:大人每个8元,小孩每个4元。如果你们一家要去方塔公园玩,需要花多少钱?一个小朋友举手说:“我们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共5个人,要买4张8元的票和一张4元的票,8×4+4=36元。这样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仅能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
四、唤起学生内在表现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和提问时,就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思考的余地,通过引导、启发,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己找寻答案的能力。在教学《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圆形的跑道上,小兔子和乌龟又一次站在了起点,枪响了,小兔一会儿工夫就跑完了整整一圈,而乌龟只走了一大格,山羊博士却说:两人同时到达,都是第一名!教师提问:是不是山羊博士偏袒小乌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啊?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先是提供了素材,接着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指导学生来猜测,通过学习验证自己的猜测,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气氛下学习
记得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那这种生长的土壤就应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罗杰斯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学生深入地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教学“可能性”时,在让大家体验“一定”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装满球的不透明布袋,要求一个学生摸一个球,教师猜是什么颜色,连续几次,教师每猜必对。(全是红色的球),此时的学生热情高涨,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都想来揭示老师火眼金睛的秘密。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师的参与,使得师生之间成了零距离。
这样的一个设计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手段,更可以说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心灵交汇。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与者,真正做到了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生朋友关系的最好体现。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同时,促使学生进一步地去主动探索。
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唯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些数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根据学生特点,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景,出示5种不同的物品,分别标上1-5元,发给顾客的购物卡标明要买的2种物品,让学生算算要多少钱。这样在巩固简单加法运算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成学生面前活生尘的实物,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如在学完10加几后教学几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先由10加几中的10根小棒分出1根,2根……与另外的几根小棒合在一起,从而引出9(8、7、6)加几(进位)的基本方法——凑十法。学生参与了知识的获取过程,不仅学会了新的知识,并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再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l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l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存在于现实世界。教师只有积极地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养成以数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二、挖掘生活现象,让学生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昵?”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这样能看得出哪种颜色积木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哪种颜色积木搭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再如:教学“乘加,乘减”后,设计了如下的实践练习:常熟的方塔公园的入口处写着这样一些话:大人每个8元,小孩每个4元。如果你们一家要去方塔公园玩,需要花多少钱?一个小朋友举手说:“我们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共5个人,要买4张8元的票和一张4元的票,8×4+4=36元。这样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仅能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
四、唤起学生内在表现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和提问时,就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思考的余地,通过引导、启发,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己找寻答案的能力。在教学《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圆形的跑道上,小兔子和乌龟又一次站在了起点,枪响了,小兔一会儿工夫就跑完了整整一圈,而乌龟只走了一大格,山羊博士却说:两人同时到达,都是第一名!教师提问:是不是山羊博士偏袒小乌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啊?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先是提供了素材,接着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指导学生来猜测,通过学习验证自己的猜测,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气氛下学习
记得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那这种生长的土壤就应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罗杰斯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学生深入地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教学“可能性”时,在让大家体验“一定”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装满球的不透明布袋,要求一个学生摸一个球,教师猜是什么颜色,连续几次,教师每猜必对。(全是红色的球),此时的学生热情高涨,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都想来揭示老师火眼金睛的秘密。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师的参与,使得师生之间成了零距离。
这样的一个设计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手段,更可以说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心灵交汇。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与者,真正做到了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生朋友关系的最好体现。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同时,促使学生进一步地去主动探索。
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唯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