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型孢子丝菌病致耳廓缺损二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女,32岁.因左耳廓斑块、破溃1年于2007年5月10日就诊于我科,病史不详.皮肤科检查:左耳廓浸润性暗红斑块,边界清楚,其上有一豆大浅溃疡、结痂,左耳轮边缘缺损.取皮损分别行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病理示真皮内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PAS染色阴性.真菌培养在沙氏培养基上见黑褐色酵母样菌落,菌种鉴定见特征性梅花状分生孢子及与菌丝呈直角的分生孢子柄.诊断:孢子丝菌病.患者失访,治疗情况不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和环境来源曲霉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曲霉的药敏结果.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方法对45株烟曲霉、59株黄曲霉和30株黑曲霉进行基因分型,采用M38-A方案分析曲霉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5株烟曲霉产生8种基因型,59株黄曲霉产生12种基因型,30株黑曲霉产生5种基因型.8种基因型烟曲霉对特比萘芬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92,P<0.01
四环素类药物发现于1948年,第一个化学提纯的四环素族药物是金霉素.目前,有三类四环素可供选择:天然四环素,四环素半合成化合物(多两环素和米诺环素),化学修饰的四环素(CMTS).四环素除了作为抗生素,也能抑制炎症,参与免疫调节、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的过程[1-2]。
期刊
患者男,56岁.因全身红斑、丘疹、结节伴剧烈瘙痒1年于2010年3月1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结节性痒疹"收入院.患者1年前于"盐湖"洗浴后出现全身多发红色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丘疹逐渐增大为直径约1 cm结节,部分表面破溃、出血.半年前背部及双侧大腿外侧部分结节表面曾有水疱出现,自行挤出疱液后水疱消退.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结节性痒疹,服用止痒药、中药(具体药物不详)等治疗,皮疹无明显改善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蕈样肉芽肿皮损中表皮内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CD1a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6例正常人对照、16例非肿瘤期和8例肿瘤期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表皮内CXCR3和CD1a的表达情况.结果 当蕈样肉芽肿由斑片/斑块期进展至肿瘤期,表皮内淋巴细胞的CXCR3阳性率由38.9%降至1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a在正常对照、非肿瘤期蕈样肉芽肿、肿瘤期蕈样肉
1996年,Zillikens等~([1])和Chen等~([2])先后报告了一种特殊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其临床表现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P)颇为相似,但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所识别的抗原有别于已知的各种自身免疫性水疱病,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200 000的蛋白质,因此该病被命名为抗p200类天疱疮.随后,类似的病例报道陆续出现在文献中,迄今已超过50例~([3-4])。
期刊
患者女,71岁,因四肢末端皮肤色素缺失53年,腰部肿块6年入院.5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四肢末端出现皮肤色素缺失,伴全部趾甲脱落,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6年前患者偶然发现右侧腰部出现一约鸡蛋大小肿块,质硬,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之后肿块逐渐长大,无瘙痒、疼痛、发热、盗汗、消瘦等不适.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肿块处发红肿胀,伴疼痛,肿块表面出现密集的绿豆大小水疱,疱壁松弛,疱液澄清,数日后水疱
期刊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迪苏)是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高效、安全的免疫调节剂,适用于多种皮肤病,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和病毒性皮肤病(尖锐湿疣、扁平疣、单纯疱疹等),具有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促进皮肤科事业的发展,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内容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0、60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和日光性角化病(AK)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测定HSP10、60在皮肤SCC、BCC、AK中的阳性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SP10组只有BCC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Z=3.24,P<0.01),AK组(Z=0.74,P>0.05)和SCC组(Z=0.52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顽固难治,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治疗抵抗.白癜风的病理基础是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缺如或黑素生成功能丧失,毛囊是黑素细胞的储存库,在白癜风的复色过程中,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可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于头皮、眉毛等处的白癜风,在无法实施薄层削片法及发疱法自体表皮移植的情况下,单株毛囊移植的意义。
期刊
患者女,34岁,因上唇部皮疹5年,于2010年2月3日至我科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上唇部出现一米粒大小皮色丘疹,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未经诊治,后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无任何不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