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有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和强烈的要求。现代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控制论、行为科学等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
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它能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内在的原动力。我认为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课改革的首要目标。 对体育学科教学而言,中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体育教学则偏重于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虽然活跃,但在认识能力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体育认识上往往以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这就造成有好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也有消极的、片面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不同,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兴趣也就显然不同。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里特征,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本文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1.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游戏要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生会感到游戏的趣味,好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从一开始就把体育活动看成"玩",他们这种随意性纯粹是内心真实的需求,而不是给老师做出来看的。体育教师教什么,他们就"玩"什么,只要能活动,只要能放飞,他们就感到身体舒服,满心欢喜,因而表现出精力异常充沛,永远不知疲倦。但由于他们缺乏对活动的社会意义以及效果的认识,这种需要不强烈,不稳定,也很肤浅。所以我们还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练习的意义,使之"玩"和"练"很好地结合起来,要让 "练"有所得,"玩"有所悟。使之对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感到需要,从而提高其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最终变成能动性,成为个体强烈的内心需求,并能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耐力跑是令他们头痛的一个项目。我改变以往在跑道上单调地跑,在教学中运用跳长绳比赛、追逐跑、对角线绕场跑、绳形跑等形式,使耐久跑变得多样化、有趣,学生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2.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教学激发兴趣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要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就必须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准备一些使其快乐学习的条件。
2.1 狠抓课堂常规
好的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先决条件。课堂常规(组织、纪律)不好,组织就不会好,场面混乱教学效果肯定更不会好,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乐"了。以言导其行,以爱导其心,它既是对我们学生的规定,更是对老师们的要求。
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配合,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努力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学习中去。我知道这点非常关键,这方面我还有些欠缺,还缺乏耐心,还需要学习和改进。
2.3 转变教法使教法多样化
通常的体育教学,准备部分往往是慢跑、徒手操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烦。那是因为我们体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重复太多,让学生对心中的"体育"失去兴趣,所以越来越反感体育课,惧怕体育课,当然也就越来越逃避了,自然也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相反,如果我们能迎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课中经常注入一些新东西,变换一些新形式,学生的兴趣马上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青少年兴奋容易转移,厌恶过多地重复一个动作或一个形式。教法多样化能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有一个适度的兴奋度,并使它产生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效果。根据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分组地运用竞赛的手段,组织合适身心发展的竞赛活动,变换竞赛的方法与手段,对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篮球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对抗轮流上场,还可以采用有氧健身篮球。练习加速跑,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组织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周圆接力赛跑"等练习手法,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气氛。
3.关爱学生 培养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于每个教育者都能用心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我想,在中学阶段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也就很容易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此一来既可以使学生体魄健全,精力旺盛,亦可增其对人生挫折的承受力,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些或个别,不能只喜欢或只关注优生和听话、乖巧的学生,而更应该以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的孩子。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也要如此,体育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和一双慧眼来了解我们的学生,真正关心起他们的内心需求,而不要始终把我们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实,很久以来,我们心里都明白,所谓的调皮和不好教的孩子真的都很可爱也很聪明,他们也总有成才的机会。由于学习兴趣和习惯没有很好的形成,也由于他们没有顺服我们的"权威",埋没了我们的一片真心,所以我们不平衡了,缺乏了教育耐力,良心的天平就向着优生偏移,就开始觉得不满意的孩子差了,甚至开始不喜欢他们了。其实,这样下去,错的不是孩子,恰恰是我们。
总之,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 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 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 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 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因此,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安排,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 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这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
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它能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内在的原动力。我认为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课改革的首要目标。 对体育学科教学而言,中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体育教学则偏重于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虽然活跃,但在认识能力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体育认识上往往以各自的需要为出发点,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这就造成有好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也有消极的、片面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的不同,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兴趣也就显然不同。所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里特征,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本文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1.让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游戏要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生会感到游戏的趣味,好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从一开始就把体育活动看成"玩",他们这种随意性纯粹是内心真实的需求,而不是给老师做出来看的。体育教师教什么,他们就"玩"什么,只要能活动,只要能放飞,他们就感到身体舒服,满心欢喜,因而表现出精力异常充沛,永远不知疲倦。但由于他们缺乏对活动的社会意义以及效果的认识,这种需要不强烈,不稳定,也很肤浅。所以我们还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练习的意义,使之"玩"和"练"很好地结合起来,要让 "练"有所得,"玩"有所悟。使之对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感到需要,从而提高其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最终变成能动性,成为个体强烈的内心需求,并能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耐力跑是令他们头痛的一个项目。我改变以往在跑道上单调地跑,在教学中运用跳长绳比赛、追逐跑、对角线绕场跑、绳形跑等形式,使耐久跑变得多样化、有趣,学生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2.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教学激发兴趣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要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就必须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准备一些使其快乐学习的条件。
2.1 狠抓课堂常规
好的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先决条件。课堂常规(组织、纪律)不好,组织就不会好,场面混乱教学效果肯定更不会好,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乐"了。以言导其行,以爱导其心,它既是对我们学生的规定,更是对老师们的要求。
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配合,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努力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学习中去。我知道这点非常关键,这方面我还有些欠缺,还缺乏耐心,还需要学习和改进。
2.3 转变教法使教法多样化
通常的体育教学,准备部分往往是慢跑、徒手操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烦。那是因为我们体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重复太多,让学生对心中的"体育"失去兴趣,所以越来越反感体育课,惧怕体育课,当然也就越来越逃避了,自然也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相反,如果我们能迎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课中经常注入一些新东西,变换一些新形式,学生的兴趣马上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青少年兴奋容易转移,厌恶过多地重复一个动作或一个形式。教法多样化能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有一个适度的兴奋度,并使它产生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效果。根据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分组地运用竞赛的手段,组织合适身心发展的竞赛活动,变换竞赛的方法与手段,对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篮球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对抗轮流上场,还可以采用有氧健身篮球。练习加速跑,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组织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周圆接力赛跑"等练习手法,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气氛。
3.关爱学生 培养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于每个教育者都能用心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我想,在中学阶段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也就很容易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此一来既可以使学生体魄健全,精力旺盛,亦可增其对人生挫折的承受力,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些或个别,不能只喜欢或只关注优生和听话、乖巧的学生,而更应该以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的孩子。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也要如此,体育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和一双慧眼来了解我们的学生,真正关心起他们的内心需求,而不要始终把我们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实,很久以来,我们心里都明白,所谓的调皮和不好教的孩子真的都很可爱也很聪明,他们也总有成才的机会。由于学习兴趣和习惯没有很好的形成,也由于他们没有顺服我们的"权威",埋没了我们的一片真心,所以我们不平衡了,缺乏了教育耐力,良心的天平就向着优生偏移,就开始觉得不满意的孩子差了,甚至开始不喜欢他们了。其实,这样下去,错的不是孩子,恰恰是我们。
总之,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 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 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 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 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因此,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安排,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 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这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