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G时代的来临,的确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过这种信息化、多媒体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势必会让档案管理工作从质到量、由表及里地进行一次全面优化与升级。本文就从信息安全、云存储、多媒体全息信息应用等层面针对5G环境下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的重点进行简析。
关键词:5G环境;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云端
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化相关工作的时候,大学档案馆作为高校相关资料的整理、保存部门,的确在软硬件建设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让大学档案馆充分地彰显了档案信息从纸质文本升级为电子文本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大学档案馆的科技含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5G时代来临之后,大学档案馆的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着需要在之前基础上更为细化地进行操作,让相关的档案信息体现出保存更安全、提取更方便的特点。
1 大学档案馆主要工作内容
与社会上的档案馆其工作性质并不完全相同的是,大学作为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除了需要具备社会档案馆中关于人事等相关档案的管理职责之外,还需要着重对一些具有学术价值且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的专业论文、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重点科研资料进行专门的建档与归档管理。
由于工作性质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大学档案馆中,档案实体分类方案的相关标识代码,有些也与较为通用的存在一定差别,特别是针对大学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中,大部分都从之前的“行政系统”中剥离出来,以独立编码、独立成卷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做看似是增加了相对的劳动量与劳动强度,然而对于必须要充分地体现出严谨、务实、高效工作特点的档案管理而言却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因为“多头管理”所容易产生的责权利模糊之后,档案信息指向性不明确的情况出现。
2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档案馆工作面临的困难
为了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能够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之后,各所大学就都纷纷启动了大学档案馆的软硬件升级与改造工作,客观地讲,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从之前繁琐的纸质文本档案管理中剥离出来,显著提升了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尤其是一些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应用,让之前相对较为难以长期管理的学术研究领域中音视频资料进行了妥善的电子化改造,提升了这些珍贵原始文献资料的长期管理能力。然而必须要正视的是,这种大学档案馆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过程在给大学档案馆工作形成较强助力的同时,也的确让相关工作面临了很多的新问题、新困难。
2.1 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偏弱
在常人的视角上来看,所谓的黑客攻击, 其目标设定大多都是以满足自身不同目的或者需求的大众化网站,然而,如果说当年的CIH病毒所形成的“无差别攻击”,部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管理系统仅仅是被殃及池鱼的话,那么想哭病毒(WannaCry)这种完全以高校为主要攻击目标的AFP型攻击则是给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
从病毒攻击的类别上来看,这种AFP型攻击要比之前的ARP攻击更具有隐蔽性,如果系统内部没有及时地对病毒库进行更新且让防病毒相关程序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话,这种病毒就完全可以借由這种“时间差”来完成自我复制和伪装,以至于即便是当防病毒系统检索并查杀到相应病毒之后,也会因为其已经完成了伪装而给自身运行的系统留下极为危险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个病毒被“唤醒”,其所造成的损失基本上都是无法挽回的,这也是想哭病毒在爆发之后,国内数所高校的学生根本无法有效运行论文检索系统,从而导致不得不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
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对信息安全的相关防护工作并没有形成必要的认识,甚至有些大学图书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完成初始化状态之后,相关的安全防护密码及密钥匙连动态密码都没有设置,更无从谈及定期进行安全维护了,以至于相关部门在对大学图书馆、档案馆进行的病毒安全防护检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安全管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安全防护能力整体水平偏低。
2.2 信息存储能力偏弱
由于大学档案馆相关文献资料的指向性和目标性都相对较强,无论是在之前的纸质文档时期还是之后的电子文档时期,对于文献资料的存储与管理都是极为重视的,特别是当计算机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档案馆的相关信息存储工作之后,的确是在存储容量和存储效率上实现了显著地提升。
可是,在这背后也的确暴露出现阶段大学档案馆信息存储能力偏弱的实际问题,之所以说其在信息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之后却暴露出信息存储能力偏弱,主要是因为不仅仅是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升级,“信息”,作为一个变量因素其本质也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与大量文字信息同步存在的是大量的音视频信息内容,而且这些信息有很多是以“碎片化”方式呈现出来的,大学档案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来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存储,显然已经无法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样其实就让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失去了系统化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2.3 信息提取能力偏弱
如果说在大学图书馆保存的一些信息基本上属于公开化的信息文件,那么被大学档案馆归档保存的信息就并不适用公开原则了,譬如在北京大学的档案馆中,就专门有一项是“人物档案”,在这些人物档案中收录了大量的燕京大学时期学生的图片与文字信息,极为珍贵,为此也制定了详细的《北京大学人物档案接收整理要求》。
从有效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的层面上来看,制定相应的档案归档与管理措施的确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需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是,大学档案馆的相关信息,是根据不同权限来划定其归档及保密原则的,并非是所有的信息与文档都是需要根据学校保密委员会制定的保密原则来进行管理的。
其实,有些学校的档案馆一味地强调大学档案馆的信息保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掩饰其信息提取能力偏弱的问题,为了强化信息安全防护,这些档案馆完全断开了与外网的链接,这样的确能够对外网形成阻隔,但是,在与内部局域网的链接过程中,整个OA管理系统也并没有正常运转,与之相匹配的按照不同层级所设定的访问权限也完全没有开放,这就导致不仅在外网根本无法对大学档案馆的一些常规信息进行必要的检索以及浏览,就连大学内部的一些教职工,都无法借助内网完成相关操作,从而造成了一种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实际利用率偏低的尴尬局面出现。 3 导致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迟缓的成因
梳理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档案馆升级与优化所面临的困难就可以发现,各高校为了能够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逐年增加大学档案馆的人财物投入,提升大学档案馆基础建设的水平是众所周知的,用大学档案馆的硬件建设工作迟滞这个理由显然经不起推敲。之所以造成当下的局面,究其本质是大学档案馆的管理人员,乃至于主管大学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团队,对于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改造”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地认识所致。
需要明确的原则是,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工作绝非是在办公环境中增添几台计算机终端设备那么简单,更不需要用触摸显示屏等那些明显属于“噱头”的附属品来作一些表面文章。信息化改造需要从信息的收、存、提等多个层面上去细化,特别是在5G环境下,必须要结合信息多元化存储、全方位提取的转变,来进一步细化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的具体内容。
不过考虑到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改造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能够提升其信息化能力,有必要针对现有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4 5G环境下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的措施
5G环境下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很多内容是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也就是说针对于某一项工作的优化与改造过程中,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非仅限于被改造的项目中,其它门类以及项目也能够从中受益。其实,这也是5G信息化环境相较之前传统的信息传输只能够针对单一门类发挥作用的最大区别。
4.1 借助无证书加密体系来全面加强大学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
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无论是其工作方式如何转变,其原理都是依托动态密码完成,这种密码体系看似是相对较为复杂,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只不过是相对较为繁琐而已,毕竟其是存在一定固定范围的。然而在5G环境下的无证书加密体系,是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构造基于无证书短签名的匿名相互认证方案。通俗点理解就是,此时的密码看似是一种静态的,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动态化的特点,即便是伪装者破解了一次密码,由于密码体系也完全发生了变化,这种密码也根本无法被视为“密钥匙”进行二次利用,再次被破解的密码同第一次被破解的密码之间由于是处于线性变化方式上的,也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共性或者规律可言,所以说,理论上来讲,那些别有用心的伪装者要想在5G环境下破解相关信息,除非掌握较为核心的源代码,否则根本不会对正在运行中的系统产生威胁,较为常规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完全能够将其清除掉。
对于在ARP和AFP攻击中较为常见的将病毒隐藏在文本文件或者影视频文件中的行为,在5G环境下也有较为系统的优化与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大学档案馆这种文件较为集中管理的部门而言,从文件的录入到提取过程中,“防护软件+硬件检索”并行的方式,可将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密方案引入终端与网络之间的认证,由多个终端生成的多个签密密文可聚合成一个密文,在提高认证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数据机密性。
意外之喜是,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让以多媒体方式存在的档案信息,能够在提取的过程中凭借其所划定的不同层级的访问权限,在内网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访问,理论上来说加装了安全防护程序的移动多媒体终端也具备信息的提取能力,这就极大地方便了那些行动不便的专家、学者对大学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实时提取。
4.2 借助动态扫描设备提升信息的录入能力
5G环境下的动态扫描设备不仅仅是一种扫描录入工具,其在扫描的过程中已经将所有的信息上传到“云端”,而云端环境下,经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根据预设的程序,在启动了保护数据机密性的同时能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根据访问策略的实现方式不同,云端的相关信息存储设备还会自动将信息按照保密等级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华为为密钥策略下的 ABE (Key-Policy ABE: KP-ABE) 和密文策略下的 ABE(Ciphertext-Policy ABE: CP-ABE) 两大类。
如此一来,不仅全面地提升了信息录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4.3 借助5G网络环境的有效覆盖提升信息提取能力
在实验状态中,5G网络环境的民用下载能力可以达到3GB/S以上,在如此强大的传输能力支持下,即便是较为庞大的实验数据也基本上能够实现短期内迅捷传输。再借助之前已经优化与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就能够让大学档案馆的文档提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5G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对大学档案馆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能够为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形成较强助力,着眼于当下,展望信息化的发展大学档案馆的管理团队应当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对5G环境的应用有清晰的预判,这样才能够让5G环境发挥出更多的优势,朝“智能型大学档案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胡娟.地市級广播电视大学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研究[J].兰台内外,2020(19):64-66.
[2]邱艳.高校档案馆设置现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城建档案,2020(06):92-94.
[3]詹弘.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浅析——以长安大学档案馆为例[J].兰台内外,2020(16):46-48.
[4]祝鑫一,刘明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东北大学档案馆为例[J].城建档案,2020(02):27-28.
[5]刘艳,张明明,刘琳,赵琰,李凤莲.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理念与机制创新研究——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档案馆为例[J].黑龙江档案,2020(01):80-82.
关键词:5G环境;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云端
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化相关工作的时候,大学档案馆作为高校相关资料的整理、保存部门,的确在软硬件建设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让大学档案馆充分地彰显了档案信息从纸质文本升级为电子文本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大学档案馆的科技含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5G时代来临之后,大学档案馆的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着需要在之前基础上更为细化地进行操作,让相关的档案信息体现出保存更安全、提取更方便的特点。
1 大学档案馆主要工作内容
与社会上的档案馆其工作性质并不完全相同的是,大学作为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除了需要具备社会档案馆中关于人事等相关档案的管理职责之外,还需要着重对一些具有学术价值且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的专业论文、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重点科研资料进行专门的建档与归档管理。
由于工作性质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大学档案馆中,档案实体分类方案的相关标识代码,有些也与较为通用的存在一定差别,特别是针对大学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中,大部分都从之前的“行政系统”中剥离出来,以独立编码、独立成卷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做看似是增加了相对的劳动量与劳动强度,然而对于必须要充分地体现出严谨、务实、高效工作特点的档案管理而言却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因为“多头管理”所容易产生的责权利模糊之后,档案信息指向性不明确的情况出现。
2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档案馆工作面临的困难
为了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能够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之后,各所大学就都纷纷启动了大学档案馆的软硬件升级与改造工作,客观地讲,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从之前繁琐的纸质文本档案管理中剥离出来,显著提升了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尤其是一些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应用,让之前相对较为难以长期管理的学术研究领域中音视频资料进行了妥善的电子化改造,提升了这些珍贵原始文献资料的长期管理能力。然而必须要正视的是,这种大学档案馆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过程在给大学档案馆工作形成较强助力的同时,也的确让相关工作面临了很多的新问题、新困难。
2.1 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偏弱
在常人的视角上来看,所谓的黑客攻击, 其目标设定大多都是以满足自身不同目的或者需求的大众化网站,然而,如果说当年的CIH病毒所形成的“无差别攻击”,部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管理系统仅仅是被殃及池鱼的话,那么想哭病毒(WannaCry)这种完全以高校为主要攻击目标的AFP型攻击则是给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
从病毒攻击的类别上来看,这种AFP型攻击要比之前的ARP攻击更具有隐蔽性,如果系统内部没有及时地对病毒库进行更新且让防病毒相关程序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话,这种病毒就完全可以借由這种“时间差”来完成自我复制和伪装,以至于即便是当防病毒系统检索并查杀到相应病毒之后,也会因为其已经完成了伪装而给自身运行的系统留下极为危险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个病毒被“唤醒”,其所造成的损失基本上都是无法挽回的,这也是想哭病毒在爆发之后,国内数所高校的学生根本无法有效运行论文检索系统,从而导致不得不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
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对信息安全的相关防护工作并没有形成必要的认识,甚至有些大学图书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完成初始化状态之后,相关的安全防护密码及密钥匙连动态密码都没有设置,更无从谈及定期进行安全维护了,以至于相关部门在对大学图书馆、档案馆进行的病毒安全防护检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安全管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安全防护能力整体水平偏低。
2.2 信息存储能力偏弱
由于大学档案馆相关文献资料的指向性和目标性都相对较强,无论是在之前的纸质文档时期还是之后的电子文档时期,对于文献资料的存储与管理都是极为重视的,特别是当计算机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档案馆的相关信息存储工作之后,的确是在存储容量和存储效率上实现了显著地提升。
可是,在这背后也的确暴露出现阶段大学档案馆信息存储能力偏弱的实际问题,之所以说其在信息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之后却暴露出信息存储能力偏弱,主要是因为不仅仅是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升级,“信息”,作为一个变量因素其本质也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与大量文字信息同步存在的是大量的音视频信息内容,而且这些信息有很多是以“碎片化”方式呈现出来的,大学档案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来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存储,显然已经无法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样其实就让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失去了系统化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2.3 信息提取能力偏弱
如果说在大学图书馆保存的一些信息基本上属于公开化的信息文件,那么被大学档案馆归档保存的信息就并不适用公开原则了,譬如在北京大学的档案馆中,就专门有一项是“人物档案”,在这些人物档案中收录了大量的燕京大学时期学生的图片与文字信息,极为珍贵,为此也制定了详细的《北京大学人物档案接收整理要求》。
从有效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的层面上来看,制定相应的档案归档与管理措施的确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需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是,大学档案馆的相关信息,是根据不同权限来划定其归档及保密原则的,并非是所有的信息与文档都是需要根据学校保密委员会制定的保密原则来进行管理的。
其实,有些学校的档案馆一味地强调大学档案馆的信息保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掩饰其信息提取能力偏弱的问题,为了强化信息安全防护,这些档案馆完全断开了与外网的链接,这样的确能够对外网形成阻隔,但是,在与内部局域网的链接过程中,整个OA管理系统也并没有正常运转,与之相匹配的按照不同层级所设定的访问权限也完全没有开放,这就导致不仅在外网根本无法对大学档案馆的一些常规信息进行必要的检索以及浏览,就连大学内部的一些教职工,都无法借助内网完成相关操作,从而造成了一种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实际利用率偏低的尴尬局面出现。 3 导致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迟缓的成因
梳理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档案馆升级与优化所面临的困难就可以发现,各高校为了能够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逐年增加大学档案馆的人财物投入,提升大学档案馆基础建设的水平是众所周知的,用大学档案馆的硬件建设工作迟滞这个理由显然经不起推敲。之所以造成当下的局面,究其本质是大学档案馆的管理人员,乃至于主管大学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团队,对于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改造”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地认识所致。
需要明确的原则是,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工作绝非是在办公环境中增添几台计算机终端设备那么简单,更不需要用触摸显示屏等那些明显属于“噱头”的附属品来作一些表面文章。信息化改造需要从信息的收、存、提等多个层面上去细化,特别是在5G环境下,必须要结合信息多元化存储、全方位提取的转变,来进一步细化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的具体内容。
不过考虑到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改造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能够提升其信息化能力,有必要针对现有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4 5G环境下大学档案馆信息化改造的措施
5G环境下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很多内容是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也就是说针对于某一项工作的优化与改造过程中,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非仅限于被改造的项目中,其它门类以及项目也能够从中受益。其实,这也是5G信息化环境相较之前传统的信息传输只能够针对单一门类发挥作用的最大区别。
4.1 借助无证书加密体系来全面加强大学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
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无论是其工作方式如何转变,其原理都是依托动态密码完成,这种密码体系看似是相对较为复杂,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只不过是相对较为繁琐而已,毕竟其是存在一定固定范围的。然而在5G环境下的无证书加密体系,是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构造基于无证书短签名的匿名相互认证方案。通俗点理解就是,此时的密码看似是一种静态的,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动态化的特点,即便是伪装者破解了一次密码,由于密码体系也完全发生了变化,这种密码也根本无法被视为“密钥匙”进行二次利用,再次被破解的密码同第一次被破解的密码之间由于是处于线性变化方式上的,也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共性或者规律可言,所以说,理论上来讲,那些别有用心的伪装者要想在5G环境下破解相关信息,除非掌握较为核心的源代码,否则根本不会对正在运行中的系统产生威胁,较为常规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完全能够将其清除掉。
对于在ARP和AFP攻击中较为常见的将病毒隐藏在文本文件或者影视频文件中的行为,在5G环境下也有较为系统的优化与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大学档案馆这种文件较为集中管理的部门而言,从文件的录入到提取过程中,“防护软件+硬件检索”并行的方式,可将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密方案引入终端与网络之间的认证,由多个终端生成的多个签密密文可聚合成一个密文,在提高认证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数据机密性。
意外之喜是,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让以多媒体方式存在的档案信息,能够在提取的过程中凭借其所划定的不同层级的访问权限,在内网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访问,理论上来说加装了安全防护程序的移动多媒体终端也具备信息的提取能力,这就极大地方便了那些行动不便的专家、学者对大学档案馆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实时提取。
4.2 借助动态扫描设备提升信息的录入能力
5G环境下的动态扫描设备不仅仅是一种扫描录入工具,其在扫描的过程中已经将所有的信息上传到“云端”,而云端环境下,经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根据预设的程序,在启动了保护数据机密性的同时能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根据访问策略的实现方式不同,云端的相关信息存储设备还会自动将信息按照保密等级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华为为密钥策略下的 ABE (Key-Policy ABE: KP-ABE) 和密文策略下的 ABE(Ciphertext-Policy ABE: CP-ABE) 两大类。
如此一来,不仅全面地提升了信息录入的工作效率,而且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4.3 借助5G网络环境的有效覆盖提升信息提取能力
在实验状态中,5G网络环境的民用下载能力可以达到3GB/S以上,在如此强大的传输能力支持下,即便是较为庞大的实验数据也基本上能够实现短期内迅捷传输。再借助之前已经优化与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就能够让大学档案馆的文档提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5G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对大学档案馆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能够为提升大学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形成较强助力,着眼于当下,展望信息化的发展大学档案馆的管理团队应当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对5G环境的应用有清晰的预判,这样才能够让5G环境发挥出更多的优势,朝“智能型大学档案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胡娟.地市級广播电视大学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研究[J].兰台内外,2020(19):64-66.
[2]邱艳.高校档案馆设置现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城建档案,2020(06):92-94.
[3]詹弘.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浅析——以长安大学档案馆为例[J].兰台内外,2020(16):46-48.
[4]祝鑫一,刘明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东北大学档案馆为例[J].城建档案,2020(02):27-28.
[5]刘艳,张明明,刘琳,赵琰,李凤莲.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理念与机制创新研究——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档案馆为例[J].黑龙江档案,2020(0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