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愿景就是把好莱坞电影里的场景变成现实”,当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光启科学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刘若鹏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样描述他一直以来的夙愿时,才能或多或少地让人感受到,这位近年来享誉中国的创新者,才刚过而立之年。
在第十七届高交会的开幕论坛上,刘若鹏博士做了题为《全球化的科技创新》的压轴演讲。在演讲中刘若鹏透露,光启的“全球创新共同体”瞄准的是“深度空间”的开发。刘若鹏说,人类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40亿人口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有很多自然灾害、很多事故,还有飞机失踪的案例,而且人类的主要生活空间仍被限制在地面,城市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少。“深度空间”是指人类对多维空间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刘若鹏认为,“深度空间”时代的行业趋势,一是把一切都搬到空间中去,包括信息、物流、交通、个人身份、旅游、智慧城市;二是在多维空间中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2010年回国创业成立光启研究院,刘若鹏和他的四个小伙伴筚路蓝缕,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了一个“全球创新体”。五年时间里,光启以超材料研发开始,缔造了“云端”号、“旅行者”号、光启飞行包这一系列探索深度空间的成果。而接下来,就是这家全球创新共同体将这些1变成100的时刻。
刘若鹏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他最推崇的就是像乔布斯那样的创新者。无论是基础科学的研究者,还是后期的集成创新者,他们都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进步,仍然需要创新者不断努力,继续前行。
中国经济信息:从创办至今,光启一直在聚光灯之下,在创新方面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翘楚。但对于大众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光启,让您解读的话光启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刘若鹏:光启是2010年7月13日才成立的,成立时才五个人,到现在已经有700多人。我们自己的定位是“全球性创新共同体”。我们在做的,就是“交付未来”,变革未来的交通、安防、物流等等,从设想变成现实来带给人们福利。
我认为创新者就是设计未来和交付未来。光启的团队正在做基于未来的创新,我们拥有非常多的创新人才。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用新的理念,推出新的产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的使命。
中国经济信息:光启研发了很多基于未来的概念和产品,在民用商用的规划上什么时候能规模化?
刘若鹏:其实所有的创新都是从0到1,然后从1到100。我们目前非常多的工作都处在从0到1的阶段,相当一部分已经到1了。每一项创新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今年2月,光启的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成功试飞;早在2013年年底,我们的光子技术完成试点,在高交会打造光子体验馆。光子传输、认证、支付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标杆性工程,也已经完成客户交付,正在向100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创新的层面中“原始创新”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把光启在做的事情归为这一类。您对于光启在原始创新中的努力和成绩是怎样看的?
刘若鹏:我们一直在做。众所周知,原始创新非常艰难,它需要的周期、时间和对人才的要求都非常高。做原始创新,等同于对短期财富和效益的拒绝。所以,只有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人们,才会去做最长远的创新。
大家都知道“软科技”见效快,但“硬科技”才是生产力,软科技只是改变了生产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做原始创新的特别少。
在流通领域,往往见效比较快,无论是信息层面还是资源层面都是如此。但每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突破,都是硬科技,其对资源、时间、金钱的消耗都特别巨大。对于光启而言,与其说我们有什么天赋,不如说是我们有这样一个愿景,为了把愿景变成现实而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中国经济信息:看一年来您的足迹,遍布了刚果、南非、以色列、挪威、新西兰等国。我们也知道,光启是高交会上的明星,而高交会的主题便是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您能介绍一下光启在国际化合作、交易等方面的举措吗?
刘若鹏:我们的本质是全球创新共同体,现在的供给和交付未来的创新点,在全球非常的少。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一方面是在全世界去寻找人才,来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需求来讲,这些未来创新是人类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所以对于光启,我们的国际化,就是抓住这种机会,去主导全球的新兴产业,并充当创新中枢的角色。
中国经济信息:您对光启的未来有更长远的规划吗?比如十年或更久之后,光启会做成什么样?
刘若鹏:我们要不断把好莱坞里的东西变成现实,不断把未来的心愿设想未来美好的生活从想象、设计概念中,变成真正使用体会得到,并得到收益的方式。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在第十七届高交会的开幕论坛上,刘若鹏博士做了题为《全球化的科技创新》的压轴演讲。在演讲中刘若鹏透露,光启的“全球创新共同体”瞄准的是“深度空间”的开发。刘若鹏说,人类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40亿人口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有很多自然灾害、很多事故,还有飞机失踪的案例,而且人类的主要生活空间仍被限制在地面,城市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少。“深度空间”是指人类对多维空间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刘若鹏认为,“深度空间”时代的行业趋势,一是把一切都搬到空间中去,包括信息、物流、交通、个人身份、旅游、智慧城市;二是在多维空间中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2010年回国创业成立光启研究院,刘若鹏和他的四个小伙伴筚路蓝缕,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了一个“全球创新体”。五年时间里,光启以超材料研发开始,缔造了“云端”号、“旅行者”号、光启飞行包这一系列探索深度空间的成果。而接下来,就是这家全球创新共同体将这些1变成100的时刻。
刘若鹏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他最推崇的就是像乔布斯那样的创新者。无论是基础科学的研究者,还是后期的集成创新者,他们都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进步,仍然需要创新者不断努力,继续前行。
中国经济信息:从创办至今,光启一直在聚光灯之下,在创新方面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翘楚。但对于大众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光启,让您解读的话光启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刘若鹏:光启是2010年7月13日才成立的,成立时才五个人,到现在已经有700多人。我们自己的定位是“全球性创新共同体”。我们在做的,就是“交付未来”,变革未来的交通、安防、物流等等,从设想变成现实来带给人们福利。
我认为创新者就是设计未来和交付未来。光启的团队正在做基于未来的创新,我们拥有非常多的创新人才。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用新的理念,推出新的产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的使命。
中国经济信息:光启研发了很多基于未来的概念和产品,在民用商用的规划上什么时候能规模化?
刘若鹏:其实所有的创新都是从0到1,然后从1到100。我们目前非常多的工作都处在从0到1的阶段,相当一部分已经到1了。每一项创新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今年2月,光启的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成功试飞;早在2013年年底,我们的光子技术完成试点,在高交会打造光子体验馆。光子传输、认证、支付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标杆性工程,也已经完成客户交付,正在向100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创新的层面中“原始创新”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把光启在做的事情归为这一类。您对于光启在原始创新中的努力和成绩是怎样看的?
刘若鹏:我们一直在做。众所周知,原始创新非常艰难,它需要的周期、时间和对人才的要求都非常高。做原始创新,等同于对短期财富和效益的拒绝。所以,只有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人们,才会去做最长远的创新。
大家都知道“软科技”见效快,但“硬科技”才是生产力,软科技只是改变了生产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做原始创新的特别少。
在流通领域,往往见效比较快,无论是信息层面还是资源层面都是如此。但每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突破,都是硬科技,其对资源、时间、金钱的消耗都特别巨大。对于光启而言,与其说我们有什么天赋,不如说是我们有这样一个愿景,为了把愿景变成现实而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中国经济信息:看一年来您的足迹,遍布了刚果、南非、以色列、挪威、新西兰等国。我们也知道,光启是高交会上的明星,而高交会的主题便是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您能介绍一下光启在国际化合作、交易等方面的举措吗?
刘若鹏:我们的本质是全球创新共同体,现在的供给和交付未来的创新点,在全球非常的少。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一方面是在全世界去寻找人才,来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需求来讲,这些未来创新是人类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所以对于光启,我们的国际化,就是抓住这种机会,去主导全球的新兴产业,并充当创新中枢的角色。
中国经济信息:您对光启的未来有更长远的规划吗?比如十年或更久之后,光启会做成什么样?
刘若鹏:我们要不断把好莱坞里的东西变成现实,不断把未来的心愿设想未来美好的生活从想象、设计概念中,变成真正使用体会得到,并得到收益的方式。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