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品德评价的困境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品德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品德培养和评价的复杂性和环境复杂与过去操作的种种失误使学生品德评价困难重重。本文在分析学生品德评价的四大困境:品德标准模糊、品德评价的定位误区、品德评价的方法单一、多元环境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学生品德发展目标体系、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重视德育,积极改革、正视评价的作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关键词]学生品德,品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5-0405-04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品德是内在性的,比人的智力等其他品质更具有内隐性,人的品德发展是复杂的,它的非确定性、内隐性胜于它的确定性、外显性。有思想认识不一定有实际行动,有实际行动可能是暂时的、模仿性的。模糊性使学生品德的评价难于智力评价等其他方面,学生品德的培养与评价一直是教育中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1品德评价的困镜
  
  人之成长,品德发展不可或缺,“智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品德教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德育为首虽然是被大家认可的口号和方针,但在实践中,学生的品德培养问题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品德教育需要被重视,如何重视、如何培养、如何评价,这些问题本身是充满复杂性的,加之环境复杂与过去操作的种种失误使学生品德评价困难重重。
  困境之一:品德标准模糊。评价关键与基础是价值确认,即对学生品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学生的品德标准。教育实践中这一问题充满争议。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各类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品德应该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这些具体问题背后,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人的品德发展的目标。人有做人最基本的品德底线,也有成为高尚之人的品德高标。这个目标具有层次性。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立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具体标准,即目标的细化?如何处理低目标与高目标的关系,是否要从低到高进行培养,还是一起纳入?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小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好本末倒置。基础性的目标在基础阶段没完成。品德标准的确定,直接决定学生品德评价的价值定位。现实中品德标准的混乱和模糊,直接造成品德评价困境。
  困境之二:品德评价的定位误区。人们对品德评价的功能认识不清,这种不清首先来自概念的混淆。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探讨中,经常出现德育评价与品德评价混淆使用的情况,甚至把两者等同。德育是培养人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将德育评价与品德评价等同的危害是使人们忽视对德育成果的终极目标的评价或忽视德育过程的评价。德育评价包括对德育活动本身的评价和对德育活动结果——学生品德的评价两个方面。虽然德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品德发展不能完全反映德育活动的成效,不是德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因为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长期性、内隐性与不确定性,不能被清晰、准确的测量、评价。对学生品德的评价不能代替对德育活动本身的评价。如果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作为德育活动的唯一衡量标准,会使德育活动陷入功利性的困境,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重结果的完成而忽视过程,甚至弄虚作假,误导德育的发展方向。德育活动本身也需要被评价以期改进。同样,如何只重过程不重结果,不用结果去不断修正过程,会使德育活动更加盲目。所以对德育活动的评价与对学生品德的评价必须结合进行,过程与结果都需要关注。
  在学生品德评价实施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育者对德育活动的关注演变为对学生品德评价的过度重视。他们用学生品德评价代替德育活动,认为制定完善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就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不重视研究德育活动本身。“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评价的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的增值”,评价的功能是定位、诊断、促进发展。在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评价的功能得到发挥,但评价不能代替教育活动。指导教育活动发展的是教育目的,不是评价,评价起的是保障的作用。评价的标准是教育目的的细化,评价不能超越教育目的。应试教育就是典型的教育评价超越教育目的,片面的分数评价指导教育的发展,教育活动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目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但更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是德育活动,评价的功能是辅助性的不是主导性的。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激励学生,改进德育工作,增加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困境之三:品德评价的方法单一。学生品德评价中,量化评价倍受推崇。人们认为量化方法是评价科学化的标志,量化能更清晰准确的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程度,并易于将学生分等排队。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目的是找出问题,促进发展,量化评价有诊断功能却不具有发展促进作用。简单的量化评价不能完成评价的多方面功能。学生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共同发展的结果,我国德育重视德育内容的开发和学生品德行为的校正,忽视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知和行是品德发展的两端,强调两端而没有中间情意的巩固、协调,难以形成学生稳定、持久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知行这两方面通过内容考核和行为观察,可以用量化方法评价,而对情感和意志的评价更多是描述性的、记录性的,很难量化。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做全方位的评价,必然对德育活动产生误导,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困境之四:多元环境的挑战。多变、复杂的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发展,功利与实用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影响评价标准、过程、结果,例如评价功能的泛化正是社会功利主义文化影响的结果。面对多元环境德育的实效性难以保障。社会生活复杂多变、日新月异,要求德育及时应变,传统德育忽视环境的影响,以不变应万变,使学生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中无所适从。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家庭的负效应影响着德育活动的效果,不断增加德育工作的难度,如何有效的培养人的品德一直是困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大难题。理想单一的德育内容、僵化的德育方法、简单的德育途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德育的低水平对学生道德评价影响重大,评价的观念、方法必然受到德育总体发展水平的限制。
  
  2走出困境的对策
  
  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有重要影响并不意味着无法改革,品德评价本身复杂并不说明人们无可作为。应该在革新德育中寻找出路。
  2.1建立合理的学生品德发展目标体系
  2005年5月11日教育部出台《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目标、内容、课程、活动、渠道进行了系统规划。《意见》指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见》强调“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意见》提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要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指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作为根本目标,把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根本途径,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根本举措。”
  国家现已充分重视学生品德发展的目标体系建设,但如何具体规划和设计?其原则是符合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满足国家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几者的平衡中,以树人为根本,道德底线为根基,发展为目标。在底线与高标之间设立多元化的中间过渡性目标,满足不同文化、社会群体的不同需要。
  2.2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
  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体现了评价者的价值取向,评价者必须对德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评价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出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价值判断。在学校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者常常就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活动正确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改革德育是学生品德评价正确进行的保障。应该重视德育,全员参与,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德育内容,引入社会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切的德育方法,开拓多种德育途径,正面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增加德育的实效性。在改革德育的同时,开始全方位的评价活动。对德育内容、过程、方法、人员和学生思想品德共同评价,以评价促进、保障德育活动的有效进行。
  2.3重视德育、积极改革
  重视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品德评价水平提高和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的基础性条件。德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重视课题教学的德育功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品德培养的主要渠道。强化任课教师的德育意识,教师备课时,要求老师必须明确所任学科的德育目标体系,并根据德育目标体系合理设计课程。其一是要做到备课中“三个明确”,即明确全册教材的德育目标体系,明确单元德育目标,明确每一课德育目标;其二是要做到备课中“三个把握”,即把握全册教材的德育载体,把握单元德育载体,把握每一课德育载体;其三是要在教案做到“三个体现”,即体现德育目标,体现育德环节,体现育德的途径与方法。这三个体现层层推进,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备课这一环节中得以落实;其四是全员育人,走出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现象,建立起既有一支专家化、职业化的专职德育工作队伍的全力付出,也需要其他任课教师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增强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起全员育人的育人机制;第二是以德育德,关注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建立和优秀品格的形成。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凝聚学生的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点内容,也常常包含于很多学科教学内容之中。但时常发生生搬硬套的现象,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觉得老师很做作。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创造氛围,激发兴趣,引领学生的道德取向。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体现“润物无声”的育德理念,要在沟通师生情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上下功夫;以德育改革和德育实效性的增强促进学生品德评价的效果。
  2.4正视评价作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作用重在诊断和促进发展,不在甄别选拔。对学生品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现状,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期提高;使教师思考自己德育工作利弊得失,以期改进;使各级各类行政部门思考如何采取措施,更好的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正视评价的作用能祛除功利主义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利影响,使评价更好的发挥促进作用。由于学生品德评价的复杂,所以评价是全方位的,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现实状况。评价要包括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需要描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交流评价、量化等方法综合运用。评价应该动静结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应该过程与目标相结合,重视过程考察,采取学生成长记录、成长档案袋等方式,把握学生的品德成长过程;重视目标达成,实现学生品德境界的真正提升,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评价应该多手段运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结合。
  2.5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教育 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过去,学生的品德评定往往是由教师凭经验、印象给出。这种评定的准确性过分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评定的准确度将大大降低,甚至完全评错。教育活动本来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和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评价法应成为德育评价的重要一坏。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评价活动纳入到教育评价过程中去,使评价活动成为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手段。因为思想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使学生发挥评价者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最后还要结于学生本身的努力。学生自评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更快的认同品德目标,实现自身真正的转换和提高。学生互评能发挥群体教育的力量,使学生受到集体的教育。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必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实现价值认同。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正确方向,将影响学生整体的道德发展方向,所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评价方向的把握不仅是向学生展示评价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依据正确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高保全.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3安建平,张晓,侯铁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
  
  On Predicament of Student’s Moral Assessment
  Meng Libo Yao Enquan
  (Dean Offic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116025)
  AbstractThe moral assess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for students,the complexity of moral raise and the all sorts of faults make it more difficul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on the basic of four predicaments which is including standard fuzzy,localization erroneous,method sole and multi-dimensional environment.The proposals are:establishing the reasonable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targets system,insisting correct assessment’s value orientation,taking many kinds of assessment method,displaying the student’s strength on education and the self-education fully.
  Key wordsstudent moral,moral assessment.
其他文献
基于对地铁信号系统的研究,以及地铁运营计划根据城市客流不断变化的调整,文章对地铁时刻表编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地铁时刻表编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形和文本
晚上齐成了听广播的习惯,有些好节目会让你感觉比梦还要香甜。想想自己做广播,是上午的两档娱乐节目,就是风格亲切、充满激情的那种;而喜欢的则是晚间节目,关于人生话题类的,聊聊生
国外高等旅游教育制度变迁轨迹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到完善期,而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制度仍处于发展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制度变迁机理,是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
电视播音和主持是电视信息传递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载体、途径和渠道,是画面、情景与观众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编导意图实现的枢纽和开关。然而,人们往往把播音和主持两个角色混
[摘要]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具有它独有的内涵和特征,即人文素质教育中包含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一体的。  [关键词]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高科技时代。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6-0496-03  关于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人文素质内涵及教育的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是货币超发、国内成本上升及输入型通胀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管理通胀预期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昌市农地资源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文章以西昌市为例,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西昌市农地非市场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在假设条
[摘要]法是“善和正义的艺术”,法的理性体现在法的内涵中,体现在法律对社会的调整中。这种理性要求人们具有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所应有的行为操守和法律信仰,并从心底生发出对以正义为内核的法律精神的崇尚。它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法的理性,法治,法制教育,思想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
为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作者开发了基于MATLAB平台的故障录波分析系统。该系统由人机界面、数据处理、波形显示以及故障分析等模块构成,可以实现对COMTRADE格式的录波
文章分析了不发达地区甘肃省武威市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要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围绕转型跨越、赶超进位、富民强区的总体目标,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