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偏移:语文知识选择的原则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sun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赋予教师选择知识的权利,“选择”在此不但意味着知识是否有“在场”的权利,而且意味着知识的内容、结构、类型、价值等“失衡”状态的存在。我们认为,语文知识选择实践应遵循平衡与偏移的原则。首先,在知识选择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知识内容、结构、类型、价值等内部之间的冲突,还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互补性,在实际操作中应追求知识诸维度内部及其之间的内在统一和最佳结合,达到知识选择的平衡。其次,知识选择的平衡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以均衡、对等的态度选择知识,由于学生语文能力状态的不同,选文的不同,实施条件等的局限,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总有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在知识选择的实践中也必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这一侧重点是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偏移的,知识选择的偏移原则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现有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立新的侧重点,相对突出或加强知识的某一方面,促成选择的适度偏移。
  
  一、语文知识量的平衡
  
  知识量平衡的问题不仅在于保持各学段之间分配的平衡,在课堂中所占比例的适度,同时应确定知识“显”、“隐”之间的比例以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数量上的平衡。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此处知识量的问题应当是有效知识量的平衡问题,新课程对追求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批判,其实质在于批判知识在构建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无效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转向多半是由于无力承担培养语文能力的重任而由结论走向了过程,但是由此而提出的所谓积累、感受、领悟等也并非是以放弃知识为代价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只是由显性呈现转向了幕后支撑。但是即便是处于幕后的知识也存在有效性的问题,否则便是无效的积累、无用的体验。
  语文教材的同心圆编排容易导致知识分配的不均衡,一条“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句”可以从小学一直讲到高中,当然其中有深广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各学段选择不当就容易流于低水平的机械重复,特别是初高中阶段语文知识中有效知识的缺失使语文教学不得不转向体验与感悟为主,究其原因,有效语文知识量在中学阶段的相对不足应是原因之一。因此,保持知识量在各学段的适度平衡亦应纳入教师的选择视野。
  知识应在课堂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新课程对语文实践的提倡已经使知识退避三舍,而在实践中更放大为教师不敢讲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误解已经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成效。诚然,语文的特殊性使其可以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抛弃知识,靠积累、靠多读多练也可以提升一定的语文素养,但语文教学效率会有所折扣,而且知识在语文素养中的定向、迁移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应考虑与语文实践的平衡,也应与具体的学情、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学方法等相结合予以确定。
  新课程中语文知识产生了由“显”在场到“隐”在场的转向,对积累、体验、感悟的张扬使显性的语文知识量大幅“缩水”,知识由语言理论走向了言语实践,以语感为代表的隐性的知识在新课程中支撑着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使得知识的“隐在场”成为可能,但是以语感等形式的教学不可能完全地代替语文知识完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显性语文知识的过量造成了知识与实践的脱节,而隐性知识的过量又使语文教学的效度降低,因此应当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二者之间的比例,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达到最佳平衡点。
  就有限的课堂来说,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是一对矛盾。强调宽泛的知识面从根本上限制了语文课程,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只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有时只是偶尔一两次的运用(比如在考试中),之后便很快忘记,知识无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强调知识的深度可能会促进长时记忆和知识的迁移,但是对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可能会是个挑战,同时会削弱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能力。但在目前语文知识深度欠缺的状态下,对知识的深度进行适当的偏移应当是对知识深广度平衡的修正。
  
  二、语文知识结构的平衡
  
  语文知识结构的失衡,不仅与语文知识系统内部的不平衡相关,而且与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相关。知识系统的失衡放射到教学中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不平衡,语文能力片面发展,教师教学价值的偏向也会人为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结构性失衡。
  对语文知识类型而言,语文知识系统一直是以知识的陈述性状态存在的,程序性与策略性知识的不完善也同样折射到了课堂教学中。而语文课程中听说知识的匮乏与读写知识的发达已使教学“瘸腿”现象严重,更遑论所谓发达的读写知识除却知识“繁杂”、“陈旧”之弊,由于其内部的不平衡所导致学生能力失衡的状况也已彰显。比如阅读教学,鉴赏性阅读知识的发达已经遮蔽了“先天不足”的批判性与生成性的阅读知识,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知识结构平衡的问题,那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仍将会仅仅止于“理念”而已。
  教师受语文教学改革中“揭弊”的影响,其转向的教学价值观会直接反映在知识选择中。比如语法知识的被淡化、词语教学的被挤出、逻辑教学的被删减、修辞教学的被冷漠以及语音、文字教学的断层等等无不显示着特定教学价值观下知识的失衡。就语文课程改革本身来说,现实的弊端不能直接作为改革的依据,在对现实弊端进行修正的同时,不应忘记对现实优势的考量。在课程知识选择中,教师应权衡知识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作用,慎重取舍,避免知识结构的大幅摇摆,避免从一极走向另一极。
  
  三、语文知识价值的平衡
  
  语文素养理念的提出使知识不再仅仅以内容及类型的方式存在于语文课程之中,知识的价值性存在也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知识价值不平衡正是语文性质问题之争的一个缩影。之所以“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已有定论的情况下仍有争论,其原因之一应在于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知识价值平衡与偏移的选择定位不准。
  在长期以来语文知识的精神价值仅被视作“装饰”的前提下,新课改实践中出现了对功利价值贬抑对精神价值张扬的状况,这一现象是在“人文性”长期失语状态下知识价值偏移的表现,是对知识功利价值过盛的矫正。语文知识来源于学术性的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阅读学等,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短文也充满着学术气息,因此,其中知识的功利价值占主导地位,精神价值偏于一隅,于是,课改实践中出现了教师不讲知识只求体验的教学偏移现象。我们知道,知识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不断累积起来的,语文教学抛弃知识的功利价值就等于学生要从零开始,这显然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同时,知识的精神价值却不能像学术的知识一样进行积累,因此,体验与感悟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选择时应照顾到知识价值的各种维度,在平衡与偏移原则下达到知识价值的总体平衡。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语文教学论研究所)
其他文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李丽丽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此,转轨中
近年来,我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兵力结构不断优化,地域分布不断拓展,任职级别不断提升,对高层次参谋军官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军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较法”是一种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或知识系统放在一起,横向或纵向对照分析,概括归纳出其相关、相类或相异之处,使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并借以不断形成新的或更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本文拟就“比较法”中的“纵比”在教学中的运用加以阐述。  有人统计,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文大约有600篇之多。这些课文所贯穿和体现的语文知识都是既
班主任工作强度大、任务烦琐、持续时间长,长时间从事班主任工作,使笔者对班主任工作失去热情,甚至感到麻木。本文论述了笔者为突破这个“瓶颈”所做的尝试。
再生水经过各种途径进入养殖水体,污染物经过食物链在鱼类中富集,为了探讨鱼类对再生水污染物的富集和累积特征,本文分析了某再生水水库中鱼体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并对再生水养殖鱼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五"计划纲要(草案)强调:要加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有效运营和严格管理机制.全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