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初探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婚育质量、独生子女的自我观念、父母的厚望、学习和升学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都在有形和无形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
  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选择了怡馨幼儿园小三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入园分离焦虑现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分离焦虑;研究方法;研究策略;游戏;家园共育
  一、研究背景
  幼儿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地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幼儿本来应该是天真单纯、活泼可爱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婚育质量、独生子女的自我观念、父母的厚望、学习和升学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都在有形和无形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解决好幼儿分离焦虑问题,对幼儿园、家庭、幼儿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面以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为例进行探究……
  新学期开始,对于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的新入园的幼儿来讲哭闹是最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常让家长心疼不已。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多数幼儿(主要指未经历集体生活的幼儿)在刚入幼儿园时表现出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有的一离开家,就一路挣扎哭闹;有的到园后亲人一离开,就开始哭闹;有的……每个幼儿的表现不同,其原因大致相同,研究证实: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这是孩子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如踢打、喊叫等,也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防御手段,一般表现为固执、压抑。这就是幼儿分离焦虑的一般表现,专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这种分离焦虑导源于依恋障碍,这是每个入园孩子必然经历的情绪反应。那么什么是分离焦虑呢?心理学家认为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亲人或依恋对象分离而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一旦孩子的这种与被依恋者的接近企图受到阻碍,儿童就出现分离焦虑。分离焦虑能在儿童的依恋系统与探索系统之间建立起一个连锁机制。这一机制保证儿童以依恋对象为“安全基地”,逐步地去探究环境,同时又防止儿童离“安全基地”过远或时间过长。也就是说,它一方面有助于儿童认识环境,一方面又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对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1、选择新生班的依据
  本研究选择了怡馨幼儿园小三班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小三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本研究所研究的是具有普遍性问题,在研究對象的选择上不需要具有特定性和代表性;二是本园开展社会领域特色活动,教师身在其中便于观察与记录;三是本园幼儿家长趋近年轻化、素质相对较高,育儿观念较先进,愿意配合研究。
  2、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
  所选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9月1日入园的且第一次接受幼儿园小班这一年龄班的教育,年龄在3岁至4岁之间。
  3、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作为本研究对象的小班幼儿共有39人,其中有男孩17人,女孩22人,年龄在3岁到4岁之间。
  (二)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班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的观察,了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现实表现,通过对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探索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三)研究的问题
  1、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与家长)
  2、有哪些策略可有效地应对小班幼儿分离焦虑?
  (四)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开放性访谈法、观察法等,并借鉴社会学领域关于社会事实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际调查和理论探讨。
  1、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者观察在自然情境下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任何控制变量,模拟或从外部加以干涉,还利用录像手段获取更为详尽和全面的现场资料。
  2、访谈法
  本研究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对现场观察到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进行的了解和分析,并为幼儿分离焦虑个案的具体描述分析收集材料。
  (1)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是教师在幼儿入园之前在分离焦虑问题上与家长有哪些沟通,以往工作经验里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些表现及持续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以及效果如何等问题上与教师进行交流。
  (2)对幼儿的访谈。主要是在幼儿出现了一些分离焦虑的外显行为之后,进一步向幼儿询问原因,已确定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分离焦虑产生的。
  (3)对家长的访谈。主要是在对分离焦虑情况较严重的幼儿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了解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后采取的一些措施等等来解释幼儿的行为,为个案的分析收集材料。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分离焦虑结果与分析
  1、分离焦虑气质类型的结果与分析
  幼儿的情绪主要与幼儿个人的气质有关,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暴躁型、二为波动型、三为恋亲型、四为忧郁型。
  暴躁型的孩子,一般脾气急躁,但他们比较爽快、干脆,适的孩子应能力较强,闹过之后很快能平静下来。如佳新小朋友入园第一天,老师刚接过他时,他就又哭又跳的,还用小脚踢老师呢!然而半小时不到,他就安静下来了,并且没有反覆的现象。
  波动型的孩子,一般较情绪化,容易被新的环境所吸引,但时间不长又想回家了。如:婷婷小朋友入园第一天,她妈妈带她来园时,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哭哭啼啼的,而是好奇地玩起桌子上的积木,然后东走走,西看看。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幼儿园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好玩,于是刚才她那甜甜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哭着要回家。   恋亲型的孩子,独立性较差,一般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长辈过分的宠爱,他们极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不能独立地过集体生活,小班的欣怡小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她第一天来园,未进班就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她妈妈也不放心的样子,对她说“你别哭,我再陪你一会儿。”此时,她的哭声稍稍停息,当她妈妈看她不哭准备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她又死死地拉着她妈妈的衣服,哭叫起来。
  忧郁型的孩子,一般比较懂事,自控力强,感情也不那么外露,他们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会大哭大闹,但也难得看到他们开心,如:小班的龙龙小朋友,入园时没有缠着父母哭闹,从表面上看她情绪很稳定,但父母走后她也不像别的幼儿那样哇哇大哭,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摸眼泪。由此可见,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
  四、研究的策略
  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是复合型负性的情绪,是幼儿内心冲突的产物,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它既然不可以消除和避免,我们就应当正视其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并加以控制,为幼儿顺利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的尽快开展,结合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开展的可行性,缓解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观察性格类型,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
  小班幼儿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依恋型、抗拒型、自由型、絮叨型、孤独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
  依恋型的幼儿。甜甜第一天上幼儿园与父母难舍难分后,就紧紧地跟着第一个接她的老师,吃饭、睡觉都要老师陪,一刻见不到就着急地哭:“那个老师呢?那个老师呢?”并且几天都是如此。对于这类幼儿不能一味地安抚,在她情绪相对稳定后,应多引导它与其她小朋友接触,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使其融入到小朋友的之中,让她体会到老师是大家的老师,不是她一个人的老师。
  自由型的幼儿。杨洋是个性格开朗、颇有些小男子汉气。一来到幼儿园看到有许多玩具开心得到处翻到处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这类幼儿基本没有焦虑情绪,比较好带,但他没有上幼儿园的概念,老师可以让一位喜欢照顾同伴带着他玩,在和老生交往中初步懂得规则,遵守纪律。
  抗拒型的幼儿。明明是一直大哭不愿进教室,好不容易哄进来,发现上当后就躺在地上,来回打滚不肯起来。对于这类幼儿要转移想家想父母的情绪。用音乐来吸引她、稳定情绪,或者带他们到户外玩滑梯、荡秋千等,分散他们想亲人的心情。
  絮叨型的幼儿。静静天天都是边哭边问:“我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我要回家……”而且是反复地说,只有在家长快来解释才好一点。这类幼儿往往觉得不安全才不停地说,可给他创造一个熟悉的环境,以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给他的杯子、毛巾等贴上可爱的小标志,告诉他正确地取放方法,消除他的不安全感。
  孤独型幼儿。小宇虽没有过多的反抗,却是极不情愿地进来的,坐在那看着其他小朋友游戏、活动而她却不参与。这类幼儿可到活动区里充分发泄自己的情感、可以到这里哭一会儿,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慢慢地幼儿就会由相信到接受你了,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二)家园共育的亲子活动
  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熟悉幼儿园,了解老师并接触现代教育理念,让教师尽快了解幼儿,让幼儿在家长、教师的陪同下自然完成心理过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在活动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教师不再陌生,消除了初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迈出从家庭走向集体的第一步,为幼儿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及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各不相同,当孩子从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他们对周围陌生刺激物的恐惧情绪没有一个适应过程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入手:其一从心理方面入手。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可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熟悉其周围环境(包括玩具)和新的教师,经常把孩子带到幼儿园来看看,谈谈,玩玩,让他们观察
  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等,家长还可以放手让孩子玩,让教师抱一抱,亲一亲,让孩子熟悉新的声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及幼儿园中的老师和小朋友。入园后,老师要主动、热情接待新入园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摸一摸,问一问,叫一叫孩子的乳名或小名及爱称,表示最喜欢他,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总之,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精神上支持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可亲可爱。其二从生理需要方面入手。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指出: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如:吃、喝、拉、撒。正因为如此,才使孩子逐渐地产生依恋父母的情感,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
  (三)树立榜样,使幼儿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
  常言道:“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对那些哭闹不休的幼儿,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比如: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上过亲子班的幼儿,这些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般不会再哭闹了,教师就可以视他们为榜样,正面教育哭闹的幼儿要向他们学习,有些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夸奖,也会停止哭声,切忌呵斥、恫嚇、鄙视他们。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小班幼儿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很多孩子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导致情绪的极大波动而产生焦虑,因此,创造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缓解分离焦虑具体做法是:创设温馨的家庭式区域环境,将区域活动的内容与角色游戏有效整合。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正是在家庭与幼儿之间建立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幼儿受到家庭的负面影响时及时施予心理的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作为人类心理发展基础阶段的幼儿教育,更加坚定了做好幼儿心理教育的态度,积极落实“家园”共育的理念,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迈向的新的里程。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陈鹤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刘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学前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动作协调、心理健康成长,还可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实施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在一日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体育活动也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幼儿经常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活动幼儿的身体,逐步养成运动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发展也有了更加迫切的提高,而现在怎样安全有效地开展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当下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题。本人对如何安全有效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进行研
期刊
摘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儿童的消极行为经常会得不到成人的理解,成人会以一种责备的口吻或消极的行为对待幼儿,久而久之,情况便会愈演愈烈,甚者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作为幼儿成长的陪伴着,不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都应该正确分析幼儿出现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予正面的回应,多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安全感缺失;父母爱的缺失;有效沟通;育儿书
期刊
升入中班,幼儿开始学习用筷子进餐,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渐增强,但准确性和手指的控制能力还较差。所以很多幼儿还不能做到手指配合、协调地使用筷子。  案例  中午吃饭,小朋友们安安静静的进餐。李老师轻轻地巡视,走到铭宇身后时,只见他两只手一手拿着一只筷子,费力地夹着盘子里的胡萝卜。李老师蹲下身来,轻声提醒他:“铭宇,筷子像李老师这样夹就可以把菜夹上来了。”做了示范后把筷子递给他。铭宇有了很大进步,右
期刊
摘要:幼儿游戏的内容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一个满足他们自发性需要的,能够自由游戏和活动的空间。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趣中促学。幼儿自主交流、合作体验,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幼儿的投掷水平。  關键词:幼儿;投掷;生活卫生习惯  中班末期,结合幼儿的体质测查发现我班幼儿在网球掷远的项目上成绩不够理想,发现孩子在投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我认为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很多科班出身的教师,都是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何将这些基本功与孩子的习惯养成有机的结合,也是很有技巧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是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根绝幼儿园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我来分享一下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小窍门。  关键词:健康习惯;问题分析;
期刊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我读书时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现如今我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工作时孩子们稀奇古怪的提问更让我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观察了我们班的几个活动区,阅读区总是人比较少,孩子们好似不喜欢光顾,有时候拿本书随便翻翻就走了。为改变这种现状,我经过一番思考,并与班里其他老师讨论,将睡前小故事及绘本阅读融入到午睡活动中,引导幼儿逐步地爱上阅读,通过更为多样的阅读活动,
期刊
摘要:《指南》中指出:游戲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近期,我园正在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结合《指南》实施建议,我分别从环境、材料、游戏过程和教师指导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反思,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通过不断的观察和调整,充分认识到户外自主游戏区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以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孩子才会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沟通;尊重;理解;表达;环境;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
期刊
摘要: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我认为:以巧妙提问促进幼儿有效聆听,是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最有效的手段。在音乐活动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幼儿情感火花,可以更有效地打开幼儿的心灵之窗,促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音乐;有效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我认为:以巧妙提问
期刊